解剖学研究的投稿须知
1.1 来稿请用A4纸小4号字体单倍行距打印,照片请提供原件。并同时发送一份电子稿件到编辑部邮箱,电子稿件文件名以投稿日期_第1作者姓名_文章标题命名,发送电子邮件时必须在邮件的主题上写明投稿日期、作者和文章题目,并在邮件中留下第1作者及通信作者的联系电话和电子邮箱地址,不采用的稿件,一般不寄还,请自留底稿。1.2 来稿须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及署名无争议等项,并附第1作者和通信作者职称、学位、电话和电子邮箱。1.3 在首页左下方脚注处注明通信作者的姓名及其电子邮箱,如果其余作者所属单位为非文章署名单位也在脚注处注明。若论文涉及的课题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资助或属攻关项目,同样也在脚注处注明,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102-10-02-03)”,并请附基金证书复印件。1.4 来稿一律文责自负,根据《著作权法》,该刊对决定刊用的文稿可作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2个月不返回本编辑部者,视作自动撤稿(除另有说明补充材料的文稿外)。来稿决定刊用后,由作者亲笔签署论文专有使用权授权书,专有使用权即归广东解剖学会和中国解剖学会所有。除以纸载体形式出版外,广东解剖学会和中国解剖学会有权以光盘、网络期刊等其他方式出版决定刊用的文稿。
[create_time]2016-06-05 03:12:03[/create_time]2016-06-20 00:38:51[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地球军团3328[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6f57bdbd.Z7S4DQa2kiSdSYVTmbQS5g.jpg?time=3631&tieba_portrait_time=3631[avatar]TA获得超过199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31[view_count]解剖学杂志的投稿须知
投寄要点1.1编排顺序是:题名页,中、英文摘要,正文,致谢,参考文献,图和图版说明,表。请参考我刊网站上的“稿件模板”。通过了专家审稿,作者返修的稿件须提供专业扩印后的清晰照片并邮寄至编辑部。1.2 邮寄地址:200433 上海市翔殷路800号 第二军医大学解剖学杂志编辑部。 1.3 来稿须经作者所在单位审查,提供加盖单位公章的单位介绍信(注明材料真实可靠、未一稿两投),所有作者签名,第1作者和通讯作者的电话(包括手机)。受资助基金批复通知的复印件。单位介绍信及基金复印件可扫描后与稿件一同网上投稿,也可邮寄至编辑部。如发现一稿两用,本刊将发表该文重复发表的声明,并在2年内拒收第1作者的任何来稿。1.4 在首页脚注处注明第1作者和通讯作者的电子信箱,如系基金资助项目、重大科研项目的论文,注明项目的全称和编号。请自留底稿,同时需寄稿件处理费80元。1.5 编辑部一般约在3个月内将审稿意见反馈给作者。作者在此期间请勿将稿件另投他刊。如果作者主动撤稿,请务必告知我刊编辑部。作者投稿3个月后可依据论文编号向编辑部查询是否录用等信息。1.6 本刊对来稿有删改权。1.7 刊登的文稿在排版前1个月通知付版面费,逾期未付款者,视为弃登。文稿刊登后,给第1作者赠送当期杂志2本,并酌致稿酬(含《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稿酬)。2 文字和名词 文稿应精炼,语法和拼写正确,在用词造句、行文等方面达到出版水准。在正文和摘要中,首次出现英文缩略语、略称、代号时必须写出中英文全称,在括号内写英文全称、缩写或代号。国际学术界常用的英文词语可缩写,可参照有关缩略语词典。缩略语尽量少用,不超过5个汉字的名词一般不用缩略语。不能随意创造非习惯、非常用的缩写词,以免给读者阅读造成困难。文稿内使用的名词以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为准。3 各类稿件的要求 仅专家论坛、论著需有中、英文摘要,其他类型论文不要摘要。3.1 专家论坛 主要是约稿,内容是作者本人专长研究领域的新进展和以本人系列研究工作为基础的综合性述评。欢迎资深学者撰写具有新观点、新见解、有指导性的述评。不超过6000字。3.2 论著 发表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不超过7000字(含摘要、图表和参考文献)。3.3 短篇报道 发表简短的创新性研究成果。不超过3000字(含图表和参考文献,下同)。3.4 综述 主要是约稿,以近1~3年国内外知名期刊论文为基础,参考文献不超过40条。不超过6000字。3.5 技术方法 交流具有创新性的实验新技术和方法改进。方法介绍要详细、要突出创新和改进。组织学技术务必附照片。3.6 问题讨论 主要交流国内教学研究的创新性经验和研究成果。3.7 变异畸形 发表未报道的人体变异或畸形,须提供审稿的照片,不讨论,不要参考文献,不超过700字。
[create_time]2016-06-02 22:26:48[/create_time]2016-06-17 19:59:06[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绝妙且豪迈灬国宝9019[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73684a81.z-ejPlOAVJGhDDswikyZGQ.jpg?time=3841&tieba_portrait_time=3841[avatar]TA获得超过156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23[view_count]求断面解剖大神指点迷津
按你发的顺序来:
图四:1~5: 镰状韧带 左叶间静脉 肝胃韧带 胃 脾
6~10: 十二指肠 下腔静脉 肝右静脉 肝中静脉 腹横肌
图三:1~5:肺动脉干 左心耳 左肺上静脉 左支气管 主动脉降支
6~10:右支气管 右肺 右肺动脉 主动脉 三尖瓣
图五:1~5:膀胱 股外侧肌 股骨头 髂腰肌 臀大肌
6~10:直肠 阴道穹 耻骨直肠肌 股静脉 阴道
图一:1~5:大脑额叶 尾状核 豆状核 闹岛 海马沟
6~10: 大脑纵裂 小脑 丘脑 穹窿柱 侧脑室
图二:没时间了
学艺不精 时间拉杂 仅供参考 还望指正!
[create_time]2013-05-28 13:36:04[/create_time]2013-05-31 00:38:07[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3[alue_good]h58602266[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1d47e17d.xXIsMXqt-1pQniJ9078KHA.jpg?time=2951&tieba_portrait_time=2951[avatar]TA获得超过1965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342[view_count]
人体断面解剖学的介绍
该教材仍然保持八章编制,分头部、耳、颈部、胸部、腹部、盆部、四肢部和脊柱区。每章内容基本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描述影像局解以及与断面有关的内容;第二部分主要描述各个断面的器官、结构的形态和它们的位置关系,及其临床意义等。本书后部附有参考文献中、英文名词对照。
[create_time]2016-06-02 05:33:43[/create_time]2016-06-17 03:22:24[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萌小殇9498[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60fe7e34.MTc-klHwT1o23nxxLeVbdQ.jpg?time=3662&tieba_portrait_time=3662[avatar]超过58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6[view_count]金东洙的自然科学研究论文
1.俞东郁,金东洙。中国人类学学会正商讨的一些问题。吉林省中等医学教育资料汇编(解剖学科分册),1985,(1):9-112.金东洙,俞东郁。下颌骨性别的多元判定。延边医学院学报1985,8(4): 195-2023.皮永浩,金东洙,俞东郁。用多元分析法研究朝鲜族成人掌骨。延边医学院学报1985; 8(4): 203-2134.金东洙,俞东郁。颅骨的性别判定研究(一)弧,弦和围度。延边医学院学报1986; 9(3): 140-1475.金东洙,俞东郁。颅骨的性别判定研究(二)上颌和腭。延边医学院学报1986; 9(4): 216-2186.皮永浩,俞东郁,金东洙。髋骨性别的多元分析研究(一)测量。延边医学院学报1986; 9(3): 140-1477.皮永浩,俞东郁,金东洙。髋骨性别的多元分析研究(二)性别判别分析。延边医学院学报1986; 9(4): 219-2238.皮永浩,俞东郁,金东洙。髋骨性别的多元分析研究(一)测量(三)残骸的复原。延边医学院学报1987; 10(4): 242-2459.金东洙,俞东郁。颅骨的性别判定研究(三)乳突。延边医学院学报1987; 10(2): 24-2710.金东洙,俞东郁。颅骨的性别判定研究(四)眶和鼻。延边医学院学报1987; 10(4): 246-25911.方伍星,金东洙等。腹腔动脉干分枝的稀有变异一例。延边医学院学报1989,12(1):12.金东洙,宋亨根,金昌洙。四象医学与延边朝鲜族成人活体测量性体质特征的关系研究,I. 头面部。延边医学院学报1991; 14(1): 16-2413.金东洙,赵寿东,许班玉,全炳烈。四象医学与延边朝鲜族成人活体测量性体质特征的关系研究,II. 体部。延边医学院学报1991; 14(2): 79-8814.金昌洙,刘旭升,金东洙,韩东日,金哲。延边汉族人脑室的CT解剖。现代医学影像学1997,6(5): 208-21015.金昌洙,金东洙,韩东日,刘旭升。延边地区朝族汉族脑室CT的比较。中国实用医药研究(二),1997,9:541-54216.金昌洙,金东洙,朴兴烈。吉林省朝鲜族成人头面部体质特征。延边大学医学学报1997,20(2): 63-6617.金昌洙,金东洙,韩东日,刘旭升。朝鲜族侧脑室的CT测量。延边大学医学学报1997,20(4): 209-21018.金昌洙,金东洙,俞东郁。中朝两国朝鲜族头面部体质特征的比较。解剖学杂志1998,21(3):265-26719.Zhiyue J. Wang, Christina Bergqvist, Jill V. Hunter, Dongzhu Jin, Dah-Jyuu Wang, Suzanne Wehrli, and Robert A. Zimmerman。In Vivo Measurement of Brain Metabolites Using Two-Dimentional Double-Quantum MR Spectroscopy –Exploration of GABA lLevels in a Ketogenic Diet。Magnetic Resonance in Medicine2003,49:615-61920.崔春爱,金东洙。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研究进展。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03,26(3):232-23421.崔春爱,金东洙,金范学。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细胞的体视学变化。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03,26(2):94-9622.周宪春,金东洙,等。左椎动脉起源于主动脉弓尸体解剖1例。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04,27(3):205-20723.崔春爱,金东洙,管秀影。红骨髓和骨膜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中国临床康复2005,9(14):40-4224.金东洙,周宪春,张默函。左侧椎动脉起始变异1例。中华现代医学与临床2005,3(4):129-13025.崔春爱,金东洙,崔林。Perioteal graft combined with autologous red bone marrow for repair of articular cartilage defects。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英文版,2005,4(1):70-7226.金东洙,陈正爱,李美子。解酒乐对小鼠抗醉解酒作用的影响。时珍国医国药2006,17(8):1476-147727.徐正哲,金东洙,陈正爱。熊胆冻干粉针剂安全性实验报告。时珍国医国药2006,17(8):1523-152428.全贵红,奇花淑,金映杉,金东洙。慢病毒介导人FVIII基因在大鼠体内的表达。中华血液学杂志2006,28(5):249-35029.金德山,李相伍,崔林,罗昌福,李光昭,金东洙。利用局解后的新鲜骨制作骨架的方法。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6,24(4):45530.全贵红,许东元,金映杉,金东洙。慢病毒介导EPO基因治疗肾性贫血大鼠的实验研究。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6,24(6):683-68631.张默函,金东洙。右腹腔巨大肾癌1例。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07,30(1):66-6732.Li Liangchang(李良昌),Wang Jerry Zhiyue,Jin Dongzhu(金东洙)。Proton Semi-quantitative Spectroscopy of Cerebellar Tumors in Childhood.。中国临床实用医学杂志,2007,1(7):13-1533.李良昌,金东洙。核转录因子-kb在肺部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07,30(2):148-15034.申载贤,金东洙,张默函。下颌管的解剖学结构与牙种植关系的研究。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07,30(3):170-17235.李良昌,李光昭,崔林,金东洙△。浅谈人体系统解剖学分段考试法。解剖学杂志2007,30(5):554,62336.全贵红,金东洙△。中国延边朝鲜族和延边汉族apoB和D17S30VNTR多态性研究。人类学学报2007,26(4):318-32437.张默函,金东洙△,金映杉。线粒体DNA cyt-b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解剖学报2008,39(4):562~56538.李良昌,李宜丹,金东洙。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对哮喘模型小鼠的抗肺部炎症作用。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08,31(3):175~17839.全贵红,金东洙。基因治疗载体的研究现状。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08,31(2):147~15040.杨光,金东洙△,张默函。胆囊三角的应用解剖学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08,31(2):101~10441.李良昌,李宜丹,金东洙。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对哮喘模型小鼠的抗肺部炎症作用。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08,(3):175~17842.许东元,金东洙,金范学。三黄泻心汤水提取液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的舒张作用及机制。四川中医2008,26(10):11~1343.张默函,金东洙△,金映杉。乳腺癌中线粒体DNA拷贝量变化的意义。解剖学报2009,40(1):41~4344.金光玉,赵志梅,金东洙,延光海。102例盲肠下垂的影像学诊断临床意义。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09,32(1):41~4345.崔春吉,金元哲,金东洙,李良昌。大豆异黄酮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大鼠的作用。解剖科学进展2009,(4):46.崔春吉,延光海,李良昌,金东洙。大豆异黄酮对实验性大鼠脂肪肝的治疗作用。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09,32(3):47.崔香兰,金东洙,李莉。有氧运动对慢性酒精中毒大鼠坐骨神经超微结构及电生理的影响。中国现代医生2009,(21):48.延光海,崔允浩,李光昭,沈光海,金东洙,宋顺宗。姜英素抗过敏作用实验研究。中国药理学通报2010,(3):△:通讯作者
[create_time]2016-05-31 09:33:47[/create_time]2016-06-15 08:01:38[finished_time]2[reply_count]0[alue_good]星语TY591[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43b51f67.uio6r_ghRbQFtLsAJNbs2w.jpg?time=3639&tieba_portrait_time=3639[avatar]超过54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03[view_count]金东洙的短篇或摘要
1.金东洙,俞东郁。延边地区朝鲜族成年人从掌骨长推算身高的研究。解剖学杂志1984; 7(sup): 92.金东洙,俞东郁。延边地区朝鲜族成年人从跖骨长推算身高的研究。解剖学杂志1984; 7(sup): 93.金东洙,俞东郁。用颅骨的弧、弦、重量和容积判定颅骨性别的研究。解剖学杂志1986;9(sup): 12-134.金东洙,俞东郁。眶部的测量和性别判别分析。解剖学杂志1986;9(sup):145.金东洙,俞东郁。上颌和腭部的性别判别分析。解剖学杂志1986; 9(sup): 14-156.金东洙,俞东郁。颅底残骸的性别判别分析。解剖学杂志1988,11(sup):7.车永哲,俞东郁,金东洙。朝鲜族成人跖骨的多元分析。解剖学杂志1988,11(sup): 28-298.金东洙。教书育人工作的点滴体会。延边医学院校报1988-3-10第三版9.金昌洙,俞东郁,金东洙。朝鲜族成人头面部多元分析。解剖学杂志1990; 13(sup): 810.金昌洙,俞东郁,金东洙。吉林省朝鲜族成人头面部指数和分型。解剖学杂志1990; 13(sup): 811.金昌洙,俞东郁,金东洙,车永哲。朝鲜族成人头面部的性差和性别判别分析。解剖学杂志1992,15(sup):812.金东洙,金昌洙,孙文。延边地区现代人颅非测量性变异的观察。解剖学杂志1994,17(sup):313.金昌洙,金东洙,俞东郁。中朝两国朝鲜族在头面部体质特征上的比较研究。解剖学杂志1994,17(sup):1014.金东洙,朱石江,许班玉,金昌洙。延边地区朝鲜族成年男性手的测量与观察。东北三省第八届(1995)解剖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15.金东洙,金昌洙,朱石江,许班玉。延边地区朝鲜族成年男性外鼻的测量与观察。东北三省第八届(1995)解剖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316.朱石江,李禹楠,金东洙。朝鲜族成年人重睑发生率的调查。东北三省第二届整形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选编17.全贵红,金东洙。中国延边朝鲜族和延边汉族apoB和D17S30VNTR多态性研究。解剖学杂志2002,25(sup):1118.金东洙。儿童小脑肿瘤的质子半定量波谱学研究。解剖学杂志2002,25(sup):16519.周宪春,金东洙。人类乳腺肿瘤中线粒体DNA cyt-b基因突变。解剖学杂志2006,29(sup):22-2320.张默函,金东洙。右腹腔巨大肿物伴肺肝转移一例尸体解剖分析。解剖学杂志2006,29(sup):5221.李良昌,金东洙。在小鼠哮喘模型中抗氧化剂OTC调整核因子kappaB受体激活物配体的表达。解剖学杂志2006,29(sup):13322.李光昭,秦向征,李良昌,崔春爱,金东洙。肥大细胞在小鼠哮喘发病中的免疫调节机制。解剖学杂志2006,29(sup):13323.全贵红,金东洙。慢病毒载体介导人FVIII基因在大鼠中的表达。解剖学杂志2006,29(sup):14624.金东洙,周宪春,张默函。乳腺癌mtDNA D-loop HV2和cyt-b的突变及意义。解剖学报2007,38(sup):11325.金东洙,蔡丰,李良昌,秦向征,张默函。乳腺癌手术中异丙酚对过氧化-抗氧化作用的影响。解剖学报2007,38(sup):11226.金东洙,张默函,许冬明。乳腺癌中VEGF、PTEN与BRCA1表达意义的研究。解剖学报2007,38(sup):11227.金东洙,韩功帅,张默函,高秀轶。乳腺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意义。解剖学报2007,38(sup):11228.李莉,朴丽花,李良昌,金东洙。游泳训练对慢性酒精中毒性肌病电生理的影响。解剖学报2007,38(sup):11129.李良昌,秦向征,李莉,李光昭,金东洙。小鼠哮喘模型中VEGF受体抑制剂减轻肺部炎症研究。解剖学报2007,38(sup):11130.李良昌,孙宇,金太粉,李光昭,金东洙。在小鼠哮喘模型中强力霉素降低肺血管通透性。解剖学报2007,38(sup):11031.朴丽花,金东洙,李莉,蔡英兰。翻白草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解剖学报2007,38(sup):15032.朴丽花,李莉,金东洙,蔡英兰。悦肝胶囊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防治作用的研究。解剖学报2007,38(sup):15033.全贵红,奇花淑,金东洙。慢病毒载体介导不同内部启动子驱动LacZ基因表达效率。解剖学报2007,38(sup):9634.王冲,许冬明,高秀轶,李光昭,金东洙。哮喘模型中N-乙酰-L-半胱氨酸减轻肺部炎症。解剖学报2007,38(sup):11035.张默函,孙宇,金东洙。乳腺癌中线粒体DNA拷贝量变化意义的研究。解剖学报2007,38(sup):9936.张默函,申载贤,金东洙。下颌管的解剖结构与牙种植关系的研究。解剖学报2007,38(sup):11037.金日浩,金昱,金东洙。腕尺管的解剖学研究。解剖学报2007,38(sup):11138.辛红伟,金映杉,张默函,金东洙。延边地区朝鲜族和汉族mtDNA D-loop区多态性研究。解剖学杂志2008,31(sup):1639.李淑萍,金东洙,张默函,李良昌。乳腺癌患者血液中mtDNA拷贝量与抗氧化体系的相关性研究。解剖学杂志2008,31(sup):2140.李良昌,李光昭,金东洙。川芎嗪抗哮喘作用的实验研究。解剖学杂志2008,31(sup):4541.李良昌,李光昭,金东洙。小鼠哮喘模型中N-乙酰-L-半胱氨酸降低肺血管通透性。解剖学杂志2008,31(sup):45~4642.孙宇,金东洙。面下颌区的应用解剖学研究。解剖学杂志2008,31(sup):5043.许冬明,金东洙。除眉间皱纹防止血管神经损伤的解剖学研究。解剖学杂志2008,31(sup):5044.刘环宇,金东洙。颊脂肪垫的解剖学观测。解剖学杂志2008,31(sup):50~5145.许东元,金元哲,金东洙。不同麻醉药对室旁核-交感神经通路敏感性的影响。解剖学杂志2008,31(sup):10146.金范学,许东元,金东洙。三黄泻心汤水提取液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的舒张作用及机制。解剖学杂志2008,31(sup):17447.朴丽花,李莉,金东洙。悦肝口服液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肝细胞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解剖学杂志2008,31(sup):18948.朴丽花,李莉,金东洙。悦肝口服液对四氯化碳所致培养肝细胞损伤的影响。解剖学杂志2008,31(sup):18949.金德山,秦向征,李相伍,金东洙。胆结石的异常1例。第二届全国解剖学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2009
[create_time]2016-05-31 09:33:47[/create_time]2016-06-15 08:01:38[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革羲Rw[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59521330.D_-Va1sgOLYktcxzTRKeRw.jpg?time=3673&tieba_portrait_time=3673[avatar]TA获得超过112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1[view_count]国家一级医学刊物有哪些?
国家一级医学刊物中没有医学院的院刊。国家一级医学刊物有以下:1、中华血液学杂志《中华血液学杂志》是中华医学会主办的血液学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血液学与输血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新技术、新经验,包括血液学基础理论研究、血液病临床病理、输血血液制品、代血液研制及临床应用等方面。2、中华消化杂志中华消化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全国性的消化专业医学学术期刊。1981创刊,规格为国际通用的大16开本,月刊。3、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中华泌尿外科杂志》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高级专业性学术期刊,读者对象为从事泌尿外科临床及基础研究工作的中高级医学科学工作者。主要报道泌尿外科领域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临床工作有指导意义且与泌尿外科临床密切相关的基础研究。4、中华麻醉学杂志《中华麻醉学杂志》1981年创刊,为中华医学会主办的麻醉学专业学术期刊,以广大麻醉学专业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中华麻醉学杂志报道麻醉学领域领先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以及对麻醉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麻醉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医学研究。5、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为我国显微外科专业性刊物,是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的专业性的学术性期刊。前身为《显微外科》,1985年更名为《显微医学杂志》,1986年改为现刊名。以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科技出版的政策、法令;遵守科技道德和编辑道德,严守国家机密,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为办刊方针。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百度百科-中华麻醉学杂志百度百科-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百度百科-中华消化杂志百度百科-中华血液学杂志
[create_time]2022-11-17 15:01:15[/create_time]2022-12-02 15:01:15[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北域名医[uname]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user/2aa9c43f5e67ff04bcc0f32f87d793cd.jpeg[avatar]百度认证:长春市锐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37[view_count]医疗类属于国家级期刊的有哪些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中国卫生工程学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中医临床研究
中国真菌学杂志
磁共振成像
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实用防盲技术
口腔科学杂志(Journal of Oral Science)
中国医学文摘-中医
抗癌之窗(科普期刊)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糖尿病天地
器官移植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协和医学杂志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中国卫生产业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国卫生资源
中国医疗保险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英文版)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大学学报(英文版)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
中国临床研究
转化医学杂志
当代医学
中国临床新医学
中国当代医药
中国社区医师
中国医药科学
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分册(英文版)
航空军医
中国处方药
中华医史杂志
医学信息学杂志
中医教育
继续医学教育
药学教育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中国药物经济学
中国医学创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英德文版)
中西医结合研究
心理研究
药物分析学报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中国药物警戒
中国药事
中国药店
中国药品标准
慢性病学杂志
医药工程设计
药学进展
现代药物与临床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福建医药杂志
中国药学(英文版)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空军医学杂志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中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杂志
眼科学报
皮肤病与性病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神经科学通报(英文版)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
肿瘤基础与临床
中国肿瘤临床(英文版)
中国癌症研究(英文版)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生殖与避孕(英文版)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
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中国肛肠病杂志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罕少疾病杂志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国际内科学杂志
国际结核病与肺部疾病杂志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中华护理教育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中国临床医生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中国CT和MRI杂志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中国医学工程
医院管理论坛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国际遗传学杂志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中国免疫学杂志(英文版)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中国疗养医学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中医药通报
中医药临床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中国现代中药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中国民间疗法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卫生职业教育
光明中医
针灸推拿医学(英文版)
世界针灸杂志(英文版)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英文版)
中国医院统计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校医
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中国卫生法制
中国卫生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中国辐射卫生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预防医学论坛
卫生软科学
社区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工程
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中国医学装备
中国医疗设备
中国医疗前沿
中国实用医药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新医学
新疆医学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辽宁医学杂志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中国临床护理
新中医
中国现代医生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中国执业药师
东方药膳
亚太传统医药
中医杂志(英文版)
世界中医药
环球中医药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食品安全导刊
养生大世界
中国医药指南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中外医疗
总装备部医学学报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海军医学杂志
法医学杂志
[create_time]2013-06-01 14:05:45[/create_time]2013-06-07 14:09:37[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17[alue_good]小小兔Sx159[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3b31d3af.jZKwCxOBPvQ4iOwD5q_R2w.jpg?time=441&tieba_portrait_time=441[avatar]TA获得超过2267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7844[view_count]
李卫国的学术论著
(2009年以来发表的论文、专著)1、论文《关于构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思考》,《当代法学论坛》2009年第3辑,中国方正出版社2009年版2、论文《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缺陷与完善建议》,《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3、论文《论国家民事执行威慑机制》,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11年第5期;4、论文《关于民事诉讼法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思考》,《人口·社会·法制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版;5、论文《民事执行救济制度探微》,《河北法学》2012年第9期;6、论文《我国教育公益诉讼浅探》,《法治知行》,人民法院出版社2012年版;7、论文《高校反腐败问题探析》,《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create_time]2016-05-28 12:32:38[/create_time]2016-06-10 04:09:34[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AssassiNizV[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15acd927.o2yXurv8Nfx08Cu3K0dj-Q.jpg?time=3679&tieba_portrait_time=3679[avatar][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31[view_count]李卫国的学术研究
从90年代早期,作为主要研究人员从事“消弧线圈自动补偿装置”及“消弧线圈自动调整系统”的研究,91获电力部优秀中青年教师, 93年获电力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及湖南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94年电力部首届科技新产品博览会金奖,2003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年作为主研人员之一参与“配电网中性点接地阻抗柔性控制及信息融合接地保护研究”,国家自科基金项目一项。90年代中期开始关注高电压设备绝缘在线监测方向,如“变压器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真空开关真空度在线监测”等研究。围绕该方向主持了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局部放电的外部信号特征分析与特征向量的提取”(97)、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电力变压器绝缘故障在线诊断系统研究”(2000)、湖南省电力工业局科技项目等课题的研究;其中“真空开关真空度在线监测”获湖南省电力局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电力系统综合实验室”建设,并获得2001年湖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参与工科专业电路课程教改的研究与实践,主持湖南省教委首批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科研课题“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技术基础课教学改革的研究”,2003年获湖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曾担任湖南省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被选拔为湖南省第三批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湖南省普通高校首批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
[create_time]2016-05-28 11:53:22[/create_time]2016-06-10 03:41:14[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璐璐露6566[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486f1388._POYzQiOYH63RWwswXkcgA.jpg?time=8069&tieba_portrait_time=8069[avatar]TA获得超过303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9[view_count]系统解剖学介绍 人体解剖学简介
1、系统解剖学是按照人体器官功能系统(如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感觉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阐述正常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其生长发育规律的科学,是医学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
2、人体解剖学可分为系统解剖,局部解剖和断层解剖。系统解剖是最基础最根本的解剖学。被誉为医学基础课程的基础。简称系解。
[create_time]2022-06-27 03:31:54[/create_time]2022-07-07 11:37:53[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游医明达[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a59c200e.OkKlT_L7T04rYl-rpkkc2w.jpg?time=3321&tieba_portrait_time=3321[avatar]TA获得超过1914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69[view_count]
人体解剖学
脊柱的组成,连接和生理弯曲如何? 组成: 脊柱由24块椎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组成。借软骨、韧带和关节连结形成,构成人体的中轴,上端承托颅,下端连下肢带骨。 骨由椎体和椎弓构成。椎体间借椎间盘、前纵韧带、后纵韧带相连接。椎弓间连接包括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横突间韧带、上、下关节突关节 从脊柱侧面观,成人脊柱有颈、胸、腰、骶四个生理性弯曲,其中颈曲和腰曲凸向前,胸曲和骶曲凸向后。这些弯曲对维持人体的重心稳定和吸收震荡有重要意义,从而对脑和胸腹腔脏器具有保护作用。(一直低头,你的弯曲都要没啦!!!) 腹直肌鞘的结构如何? 包绕腹直肌,由腹前外侧臂三块扁肌的腱膜构成。 分前后两层: 前层由腹外斜肌腱膜与腹内斜肌腱膜的前层构成 后层由腹内斜肌腱膜与腹横肌腱膜构成。后层在脐下4-5cm处缺如。 消化系统的组成?何为上、下消化道? 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消化管 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和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 消化腺 包括分为大消化腺和小消化腺:大消化腺是位于消化管壁之外的独立器官,包括大唾液腺、肝和胰;小消化腺是指分布于消化管壁内的小腺体,如唇腺、颊腺等。 临床上,把从口腔到十二指肠的消化管称为 上消化管 ,把空肠以下的消化管称为 下消化管 。 鼻旁窦的组成和开口何处? 鼻旁窦是鼻腔周围颅骨内的空气空腔,与鼻腔想通,能温暖与湿润空气,对发音起共鸣作用。 鼻旁窦有4对,即蝶窦、筛窦、额窦和上颌窦,分别位于同名的颅骨内。其中筛窦又分为前、中、后三群。 鼻旁窦均开口于鼻腔,上颌窦、额窦和筛窦前、中群均开口于中鼻道,筛窦后群开口于上鼻道,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 鼻旁窦内衬粘膜,与鼻粘膜相延续,故鼻腔炎症时常引发鼻旁窦炎。 男性尿路的组成和生理狭窄? 尿路的组成: 肾脏(产生尿液)、输尿管、男性尿道 生理狭窄一共是6处狭窄。 输尿管三处狭窄: 第一狭窄位于肾盂与输尿管的移行处;第二狭窄位于骨盆上口,跨越髂血管处;第三处狭窄位于输尿管壁内部。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易滞留在这些狭窄部位。 男性尿道三处狭窄: 尿道内口、膜部和尿道外口。 男、女性生殖器官的组成? 男性生殖系统包括男性内生殖器和男性外生殖器。男性内生殖器由生殖腺(睾丸)、输精管道(附睾、输精管、射精管、男性尿道)和附属腺体(精囊、前列腺、尿道球腺)组成。男性外生殖器为阴茎和阴囊,阴茎是男性的交接器官,阴囊容纳睾丸和附睾。 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女性内生殖器和女性外生殖器。女性内生殖器由生殖腺(卵巢)、输卵管道(输卵管、子宫和阴道)以及附属腺体(前庭大腺)组成。女性外生殖器即女阴。 会阴的境界和划分? 境界呈菱形,其前界为耻骨联合下缘;后界为尾骨尖;两侧为耻骨下支、坐骨支、坐骨结节和骶结节韧带。 以两侧坐骨结节的连线为界,将会阴分为:前方的尿生殖(三角)区和后方的肛(三角)区。尿生殖(三角)区包含男性尿道,女性尿道和阴道,肛(三角)区包含肛门。 腹膜形成哪些结构? 网膜(大网膜、小网膜) 系膜(肠系膜、阑尾系膜、横结肠系膜、乙状结肠系膜) 韧带(肝胃韧带、肝十二指肠韧带、镰状韧带) 腹膜皱襞(是腹、盆腔与脏器之间或脏器与脏器之间腹膜形成的隆起,其深部常有血管走行)腹膜隐窝(是指腹膜形成的皱襞与皱襞之间或皱襞与壁腹膜之间围成的小间隙) 陷凹(是位于盆腔脏器之间较大而恒定的腹膜间隙。男性在膀胱与直肠之间有直肠膀胱陷凹;女性在膀胱与子宫之间有膀胱子宫陷凹,在子宫与直肠之间有直肠子宫陷凹) 心脏有哪几个室?心脏内血液的正常流向是? (1)心脏有4个室腔,即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2)血液从心室射出,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返回心房。心房接受静脉,心室发出动脉。 体循环的途径:左心室射血->主动脉及其分支->全身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及冠状窦->右心房 肺循环的途径:右心室射血->肺动脉干及其分支->肺泡毛细血管网->左、右肺静脉->左心房 主动脉的分部以及主动脉弓的三大分支 (1)主动脉的分布:主动脉是体循环的动脉主干,发自左心室,沿上腔静脉左侧向右前上方斜行称升主动脉,上行至右侧第2胸肋关节后方移行为主动脉弓,然后呈弓形转向左后至脊柱左前方,与第4胸椎体下缘水平,向下移行为降主动脉。 (2)主动脉弓三大分支: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 某人因肠炎服黄连素后发现尿色变黄,试述黄连素的吸收及从尿道排出的过程 黄连素-口腔-咽-食管-胃-小肠-肠系膜上静脉-肝门静脉-肝-肝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泡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肾动脉-肾-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睫状体的作用 视远物时,睫状肌松弛,睫状小带紧张,晶状体变凹; 视近物是,睫状肌收缩,睫状小带放松,晶状体变凸。 眼睛的屈光系统包括哪几部分? 眼球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均为无色透明、无血管的结构,具有折光作用,它们与角膜合称眼的屈光系统。 试述声波传导途径? 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有两条,即空气传导和骨传导。在正常情况下以空气传导为主。 (1)空气传导: 耳郭收集声波经外耳道传至鼓膜,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骨链将振动传至前庭窗,引起前庭阶内的外淋巴波动。该部外淋巴的波动经蜗孔传向鼓阶,最后波动抵达第二鼓膜,使第二鼓膜外凸因波动消失。 外淋巴的波动既可通过前庭膜是内淋巴波动,也可直接使基底膜振动,从而刺激螺旋器,由此转变成神经冲动,经蜗神经传入中枢,产生听觉。 在鼓膜穿孔或听骨链运动障碍时,外耳道的声波可经中耳股室的空气振动二次鼓膜,从而引起鼓阶内的外淋巴波动,也可刺激基底膜上的螺旋器,引起听觉。但这种传导比听骨链的机械振动要小得多,故听力明显下降。 (2)骨传导:是指声波经颅骨传入内耳的途径。声波的冲击和鼓膜的振动可经颅骨(包括骨迷路)传入,使耳蜗内的淋巴液产生波动,从而刺激基地膜上的螺旋器产生神经冲动。骨传导的效能与空气传导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从解剖学角度分析传导性耳聋与神经性耳聋的区别 (1)传导性耳聋:外耳与中耳疾患引起的耳聋。此时空气传导途径的阻断可以通过骨传导部分地予以代偿,故为不完全性耳聋。 (2)神经性耳聋:内耳、蜗神经、听觉传导通路以及听觉中枢的疾患引起的耳聋。此时空气传导和骨传导虽无障碍,但不能引起听觉,故为完全性耳聋。 写出以下神经的来源(即属于哪个神经丛分支、若是臂丛还得写清楚是属于臂丛哪束):胸长神经、腋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股神经、腓总神经。以上神经若受损伤会导致哪些机体功能障碍或者瘫痪? 简述脑神经的名称及每一对脑神经的构成成分,并总结脑神经和脊神经相比的自身特点。 脑神经特点: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区别 1、低级中枢的部位不同 2、周围神经节的位置不同 3、分布范围不同 4、节前神经元与节后神经元的比例不同 5、对同一器官所起的作用不同 试述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胸骨角平对第2胸椎、乳头相当第4胸椎、剑突相当第6胸椎、肋弓平面相当第8胸椎、脐相当第10胸椎、耻骨联合与脐连线中点平面相当第12胸椎。 每一对脊神经及其前、后根的根丝附着范围的脊髓构成一个脊髓节段。 脊髓共有31个脊髓节段:8个颈节(C),12个胸节(T),5个腰节(L),5个骶节(S)和一个尾节(Co) 胃大部切除术通常在剑突与脐之间做正中切口,如果采用硬膜外麻醉,在何处进行穿刺?为什么? 部位:在第3、4或4、5腰椎棘突之间做腰椎穿刺;穿刺针经皮肤、浅筋膜、深筋膜、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脊膜和蛛网膜而到达终池。 胃的神经来自T6-T10,硬膜外穿刺一般选择T8-9间隙进针。 中枢神经系统的各个部分都是什么?它们的功能都是什么?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骨髓 (1)脊髓: 传导功能:一方面把脊神经分布区的各种感觉冲动经上行传导束传至脑,另一方面又将脑发出的神经冲动,通过下行传导束传至脊髓,调控骨骼肌运动核大部分内脏活动;(感觉->脊髓->脑;脑->脊髓->躯干四肢运动,大部分内脏运动) 反射功能:脊髓的反射活动总是在脑的控制下进行的。脊髓反射可概括为内脏反射和躯体反射两类。内脏反射有竖毛反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等,躯体反射主要有牵张反射和屈曲反射; 低级中枢:有位于脊髓的调节血管舒缩、排尿、排便以及性功能活动的低级中枢。 (2)脑:位于颅腔内,包括端脑、间脑、小脑、中脑、脑桥和延髓六部分,其中延髓、脑桥和中脑三部分合称脑干。 1.脑干 2.小脑:是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 3.间脑:结构和功能复杂,是仅次于端脑的高级中枢部位。 4.端脑:是产生意识、思维、运动等生命活动的最高中枢。 脊髓灰质的各个部分都有哪些重要的核团及其功能?脊髓半横断后会出现什么样的表现? 在纵切面上,脊髓灰质纵观成柱;在横切面上,灰质柱呈突起状,称角。脊髓灰质分别向前、后延伸,按其位置可分为前角或前柱、后角或后柱。前、后角之间的灰质区域为中间带,从第1胸节到第3腰节的中间带向外侧突出形成侧角或侧柱。中央管前、后横行的灰质分别称灰质前、后连合。 (1)躯体运动性核团:位于前角,支配躯干四肢骨骼肌。 (2)中间外侧核:位于侧角,第1胸节~第3腰节节段,含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发出内脏运动纤维。 (3)骶副交感核:位于中间带,脊髓的第2~第4骶节节段,中间带外侧部有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神经元,是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一部分。 (4)中间内侧核:位于中间带,接受内脏传入冲动 (5)躯体感觉性核团:位于后角,自后向前依次为后角边缘核、胶状质、后角固有核、胸核(或称背核,仅见于颈8至腰2节段)。 脊髓半横断后的表现: 前角损伤-躯体运动障碍,如小儿麻痹症; 中间带损伤-内脏运动感觉有关,内脏功能失调 后角损伤-对应区域痛温触压觉丧失。 脑干内一般内脏运动核(副交感核)有哪些,分别经过哪些脑神经和相应的副交感神经节,支配什么结构? (1)迷走神经背核:位于迷走神经三角的深方,发出纤维随迷走神经,通过胸腹腔器旁节或器官内节换元,支配胸腹腔器官的运动和腺体的分泌。 (2)下泌延核:位于髓纹下方的网状结构中,发出纤维随舌咽神经,通过耳神经节换元,至腮腺,控制腮腺的分泌 (3)上泌延核:位于髓纹上方的网状结构中,发出纤维随面部神经出脑,通过翼腭神经节换元,控制泪腺的分泌;通过下颌下神经节换元,控制舌下腺、下颌下腺的分泌 (4)动眼神经副核:位于中脑,发出纤维随动眼神经出脑,通过睫状神经节换元,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的活动 小脑的功能和损伤表现 小脑的功能: (1)前庭小脑(古小脑),由绒球小结叶及相关的前庭神经核构成。维持身体姿势平衡和协调眼球运动 (2)脊髓小脑(旧小脑),由小脑蚓和半球中间部及相关的顶核和中间核构成,包括蚓垂、蚓锥体和前叶。控制运动中的肢体远端肌的肌张力和协调 (3)大脑小脑(新小脑)由小脑半球外侧部及相关的齿状核构成。协调肢体的随意运动,使运动更精确 损伤表现: (1)姿势和步态异常:表现为站立不稳、步基增宽、步态蹒跚、左右摇晃不定,出现躯干性共济失调,多见于小脑蚓部损伤。其中上绷部受损易向前倾倒,下叫部受损易向后倾倒,小脑半球损伤易向患侧倾倒。 (2)协调障碍:由于随意运动的速度、节律、幅度和力量等协调障碍,患者常出现辨距不良、意向性障碍、精细动作协同不能、轮替动作异常、书写障碍(大写症)等小脑性笨拙综合征。 (3)言语障碍:发言器官和肌肉的共济失调可出现说话缓慢、言语不清、声音断续、顿挫等,出现爆破音和吟诗样语言等。 (4)其他症状:小脑病变还可出现肌张力下降、肌回跳现象、共济失调性眼球震颤等症状。 什么是内囊?内囊的分部及各部有什么纤维束通过?单侧内囊损伤有什么症状? 内囊是一宽厚的白质纤维板,位于丘脑、豆状核、尾状核之间。 内囊的分布: (1)内囊前肢:位于豆状核与尾状核之间,有额桥束和丘脑前辐射的纤维通过 (2)内囊后肢:位于豆状核和背侧丘脑之间,有众多纤维经过此部,包括下行的皮质脊髓束、皮质红核束、顶枕颞桥束,以及上行的丘脑中央辐射、视辐射和听辐射等的纤维 (3)内囊膝部:位于前、后肢汇合处,有皮质核束通过。 单侧内囊损失症状: (1)偏瘫。损伤皮质脊髓束和皮质核束,引起对侧肢体、对侧下面部和对侧舌肌瘫痪 (2)偏身感觉障碍。损伤丘脑前辐射和丘脑中央辐射,引起对侧肢体、对侧上行头面部感觉障碍 (3)偏盲,损伤视辐射,引起对侧视野同向性偏盲 (4)损伤听辐射,引起双侧听力下降 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的行程和功能,损伤有什么症状? 行程:由3级神经元组成 (1)第一级神经元是脊神经细胞,其周围突随脊神经分布于肌、腱、关节等处的本体感受器,中枢突经脊神经后根的内侧部进入脊髓,在后索中上行。来自第5胸节段以下的后根纤维在后索内侧行成薄束上行;来自第4胸节段以上的纤维在薄束的外侧形成楔束上行。两束向上分别终止与延髓的薄束核和楔束核。 (2)第2级神经元胞体在薄束核和楔束核内。 (3)第3级神经元胞体位于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发出纤维参与组成丘脑中央辐射,经内囊后支投到中央后回的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的后部。 功能:除传导深部感觉外,还传导浅部感觉中的精细感觉 视觉传导通路和各个部分损伤后的表现? 视觉传导通路由3级神经元组成 (1)第1级神经元是视网膜中的双极细胞,其周围突分布于视觉感觉细胞(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中枢突与视网膜中的节细胞构成突触 (2)第2级神经元为节细胞,其轴突在视神经盘处聚集成视神经穿巩膜后,经视神经管入颅腔,在视交叉处,来自两眼视网膜鼻侧半的纤维交叉,而颞侧半的纤维不交叉,然后交叉的鼻侧半纤维和不交叉的颞侧半纤维组成视束。 因而一侧视束内含有来自对侧眼球视网膜鼻侧半的纤维和同侧眼球视网膜颞侧半的纤维。也就是说,一侧视束中含有来自双眼视网膜同侧半的纤维。视束绕过大脑脚,主要终止于外侧膝状体。 视觉传导通路发生损伤: (1)一侧视神经损伤时:引起同侧眼视野的全盲 (2)视交叉中央部损伤了交叉的纤维(如垂体肿瘤),不交叉的纤维仍健全时,引起双眼视野颞侧半偏盲 (3)若损伤一侧视束、外侧膝状体、视辐射或视区皮质,则引起双眼对侧半视野偏盲 (4)视交叉外侧部损伤了不交叉的纤维(如颈动脉瘤压迫),而不累及交叉的纤维时,则引起同侧眼视野的鼻侧半偏盲 皮质脊髓束和皮质核束的行程和功能,损伤有什么症状? 皮质脊髓束: 是人类脊髓中最大的下行传导束,起自大脑中央前回上、中部和中央旁小叶前部等处皮质中的椎体细胞的轴突集合组成皮质脊髓束→下行经内囊后肢、中脑的大脑脚底中3/5部、脑桥基底部和延髓的椎体→椎体下端,70%~90%的纤维交叉,行程锥体交叉→交叉后的纤维在对侧脊髓外侧索中下行,成为皮质脊髓侧束→在延髓中没有交叉的少部分纤维,在同侧的脊髓前索中下行,成为皮质脊髓前束 皮质脊髓束的功能: 控制骨骼肌随意运动。皮质脊髓侧束贯穿脊髓全长,支配四肢肌的运动;皮质脊髓前束大部分纤维经白质前连合逐节交叉到对侧,小部分纤维不交叉止于同侧,主要支配躯干肌。 损伤症状: 皮质脊髓侧束损伤会引起损伤平面下方的同侧肢体运动障碍; 单侧皮质脊髓前束损伤不会引起躯体运动障碍。 皮质核束: 由中央前回下部等处的皮质中的锥体细胞的轴突集合而成→下行经内囊膝,至中脑时,位居大脑脚底中的3/5的内侧部→此后在纵贯脑干的过程中,陆续分出纤维行向背侧,终止于各脑神经躯体运动核和特殊内脏运动核。 皮质核束的功能: 支配脑干中的躯体运动核,面神经核的下半部和舌下神经核只接受对侧皮核束的支配,其余各脑神经运动核均接受双侧皮质核束的支配。 损伤症状: 皮质核束在中脑(延髓上部)发生损伤,由于面神经核的下半部和舌下神经核只接受对侧皮核束的支配,其余各脑神经运动核均接受双侧皮质核束的支配。所以不会表现为骨骼肌运动的功能异常,但会引起对侧的舌肌瘫痪和对侧下面部的瘫痪。 脑和脊髓有哪三层被膜?在椎管中都形成了那些间隙? 脑的被膜: (1)硬脑膜(2)脑蛛网膜(3)软脑膜 脊髓的被膜: (1)硬脊膜 硬膜外腔(硬膜外隙):硬脊膜与椎管内面的骨膜之间有一窄腔。腔内有大量的静脉丛、脂肪组织、淋巴管和脊神经根 (2)脊髓蛛网膜 硬膜下腔:蛛网膜与硬脊膜之间有很窄的间隙 蛛网膜下腔(蛛网膜下隙):蛛网膜深面与软脊膜之间有较宽的间隙。腔内充满脑脊液,还有许多结缔组织小梁连于蛛网膜与软膜之间 终池:是脊髓下端平面以下的蛛网膜下腔扩大,内除脑脊液外,还有构成马尾的神经根和终丝。 (3)软脊膜 脑和脊髓的血供的来源? 脑的血供来源于颈内动脉和椎动脉。 脊髓的血供来源于(1)从椎动脉发出的脊髓前、后动脉(2)一些节段性动脉,如椎动脉、肋间后动脉、腰动脉以及骶外侧动脉的脊髓支 什么是大脑动脉环,它的生理意义是什么? 大脑动脉环围绕着视交叉、灰结节和乳头体,由前交通动脉、两侧大脑前动脉起始段、两侧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和两侧大脑后动脉起始段相互连通而成。 该动脉环将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相互沟通,以便调节左、右两侧脑的血液供应。当供应脑的某主要动脉发生慢性阻塞时,血液可经此环使血液重新分配和代偿,以维持脑的营养供应和机能活动。 内分泌系统有哪些器官? 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组织和内分泌腺组成。 内分泌组织 包括胰腺内的胰岛、睾丸内的间质细胞、卵巢内的卵泡和黄体等。 内分泌腺 包括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松果体和胸腺等。
[create_time]2022-06-30 01:06:08[/create_time]2022-07-13 11:20:00[finished_time]1[reply_count]0[alue_good]夏末蔚曳9680[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f6c3d560.l40b2el3uq6xLl4ls1esFQ.jpg?time=8373&tieba_portrait_time=8373[avatar]TA获得超过1499个赞[slogan]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intro]148[view_count]核心论文期刊有哪些
核心论文期刊如下:1、南大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而成CSSCI来源文献检索界面,收录包括法学、管理学、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在内的25大类的500多种学术期刊。2、北大核心期刊:又叫中文核心,《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及北京十几所高校图书馆众多期刊工作者及相关单位专家参加的研究项目,项目研究成果以印刷型图书形式出版,此前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了八版。3、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也叫科技核心,分为自然科学卷和社会科学卷,期刊较多。4、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1996年开始进行人文社会科学文献计量研究工作, 建有“社会科学论文统计分析数据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社科论文摘转量统计库。5、CSCD期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创建于1989年,收录我国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和环境科学等领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优秀期刊千余种。
[create_time]2022-11-27 13:14:10[/create_time]2022-11-30 14:03:00[finished_time]2[reply_count]0[alue_good]休闲娱乐小助手v[uname]https://himg.bdimg.com/sys/portrait/item/wise.1.2435e6d0.pSkLhL5gN40NI0vRnWuuww.jpg?time=7500&tieba_portrait_time=7500[avatar]TA获得超过1773个赞[slogan]。。。。。[intro]2191[view_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