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中医药大学(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简称浙中医大(ZCMU),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共建高校,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全国首批招收和培养中医药研究生、在浙江省属高校中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院校。浙江中医药大学始创于1953年6月,时名为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1959年6月成立浙江中医学院。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3月整体迁至杭州市滨江高教园区办学。2006年2月更名为浙江中医药大学。2015年9月富春校区投入使用。2017年8月,入选第二批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2022年2月,列入浙江首批省属社会评价组织名单。截止2022年3月,浙江中医药大学占地千亩,总建筑面积逾47万平方米。学校下设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康复医学院、第四临床医学院、杭州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口腔医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医学技术与信息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以及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创新创业学院等,举办1所独立学院(滨江学院)。拥有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中医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附属第三医院(浙江省中山医院)、附属杭州市中医院。 有在职教职工(校本部)135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含独立学院)。【摘要】
浙江中医药大学【提问】
浙江中医药大学(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简称浙中医大(ZCMU),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共建高校,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全国首批招收和培养中医药研究生、在浙江省属高校中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院校。浙江中医药大学始创于1953年6月,时名为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1959年6月成立浙江中医学院。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3月整体迁至杭州市滨江高教园区办学。2006年2月更名为浙江中医药大学。2015年9月富春校区投入使用。2017年8月,入选第二批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2022年2月,列入浙江首批省属社会评价组织名单。截止2022年3月,浙江中医药大学占地千亩,总建筑面积逾47万平方米。学校下设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康复医学院、第四临床医学院、杭州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口腔医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医学技术与信息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以及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创新创业学院等,举办1所独立学院(滨江学院)。拥有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中医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附属第三医院(浙江省中山医院)、附属杭州市中医院。 有在职教职工(校本部)135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含独立学院)。【回答】
同学你好,希望可以帮到你哦【回答】
学校提档还会退档吗【提问】
同学你好,如果学校提档之后,你报考的专业被录取了就可以上,如果你报考的专业没有录取,而且也不服从调剂的话,是会被退档的【回答】
服从调剂呢【提问】
同学你好,服从调剂的话就直接可以上了呀【回答】
浙江中医药大学是985院校还是211院校?
浙江中医药大学不是985工程高校,也不是211工程高校。浙江中医药大学(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共建高校,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全国首批招收和培养中医药研究生、在浙江省属高校中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院校。学校历史浙江中医学院1953年6月,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创办。1955年10月,学校独立办学。1956年初,学校迁至杭州市四宜亭。1956年下半年,学校迁至杭州市庆春路原浙江大学旧址。1959年6月,成立浙江中医学院,正式开展全日制本科教育。1960年4月,学校并入浙江医科大学,1963年11月,恢复浙江中医学院。1970年7月,再度被并入浙江医科大学,1974年9月,再次恢复独立设置浙江中医学院。1996年下半年,学校向浙江省教委提出移址新建申请。1997年初,浙江中医学院移址建校工程启动,校址位于钱塘江南岸。1998年下半年,工程正式动工,并于1999年底竣工。2000年3月,整体迁至杭州市滨江高教园区办学。浙江中医药大学2006年2月,更名为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8月,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成为浙江省属高校中首个国家重点学科。2010年,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2017年8月,入选第二批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9月,成为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三方共建的高等院校,正式跨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师资力量截至2019年9月,浙江中医药大学共有在职教职工(校本部)1300余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30余人(含直属附属医院);截至2019年2月,博士生导师155人,硕士生导师834人。共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据2019年4月学校网站信息显示,浙江中医药大学共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专职)、“国医大师”称号获得者1人、浙江省特级专家1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全国名中医”称号获得者2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36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原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6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6人、浙江省教学名师6人、浙江省卫生领军人才4人。学科建设截至2019年9月,浙江中医药大学下设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康复医学院、第四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口腔医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医学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举办1所独立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开设31个本科专业,涉及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等五大学科门类;国家重点学科1个,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优势特色学科2个,浙江省“十三五”一流学科A类3个、B类6个,浙江省“十二五”重中之重一级学科2个,浙江省“十二五”重中之重学科1个,浙江省“十二五”重点学科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5个,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浙江省一流专业20个、浙江省重点专业8个、浙江省“十三五”优势专业5个和新兴特色专业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护理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浙江省重点专业: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药物制剂、护理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生物科学、生物工程浙江省“十三五”优势专业: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临床医学、中药学、护理学浙江省“十三五”特色专业:口腔医学、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制药工程、公共事业管理国家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省第二批省重点建设高校优势特色学科:中医学、中药学浙江省“十三五”一流学科(A类):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浙江省“十三五”一流学科(B类):护理学、药学、临床医学、生物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医学技术浙江省“十二五”重中之重一级学科:中医学、中药学浙江省“十二五”重中之重学科:中西医结合学术科研据2019年4月学校网站信息显示,浙江中医药大学拥有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3个、国家中医药科研实验室(三级)10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4个、浙江省公共科技条件平台2个、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1个、浙江省中医药科研重点实验室8个、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4支,以及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据2019年4月学校网站信息显示,“十二五”以来,浙江中医药大学共承担厅局级及以上科研项目近2000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250余项。共有200余项科技成果获得厅局级及以上科技奖励,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二等奖3项、浙江省科学技术奖44项、厅局级科技奖励一等奖33项,获授权发明专利88项,在中国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500余篇,SCI收录论文近800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当归提取物治疗高血压病的作用机制与临床研究合作交流截至2018年11月,浙江中医药大学共与美国、英国、捷克等30余个国家及地区的90余个教育、科研、医疗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先后聘请50余位外国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在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建立孔子学院,在罗马尼亚、以色列建立海外中医中心。据2019年4月学校网站信息显示,浙江中医药大学先后与丽水市、磐安县、甘肃省渭源县、江西省樟树市等地开展产学研战略合作;与浙江省国贸集团、富春控股集团等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985工程是指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在世纪之交为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而做出的重大决策。1998年5月4日,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向全社会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211工程是指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于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211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中华民族面对世纪之交的中国国内外形势而作出的发展高等教育的重大决策。
浙江中医药大学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共建高校,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全国首批招收和培养中医药研究生、在浙江省属高校中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院校。【摘要】
浙江中医药大学【提问】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共建高校,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全国首批招收和培养中医药研究生、在浙江省属高校中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院校。【回答】
这是学校相关信息你看一下哈[比心][比心][比心][比心]【回答】
截至2021年3月,学校共有滨文、富春两个校区,占地千亩,总建筑面积逾47万平方米;下设17个二级学院,举办1所独立学院(滨江学院);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建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开设本科专业32个,涉及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五大学科门类;有全日制在校生18000人(含独立学院),其中本科生14042人、硕士生2178人、博士生273、学历留学生700人;有在职教职工(校本部)1300余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30余人(含直属附属医院);拥有3所直属附属医院和20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回答】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哈,[微笑][微笑][微笑][微笑]【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