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管理制度大全

时间:2024-08-19 11:09:09编辑:小松

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有哪些

实验室规章制度
1.为确保检验工作的公正与客观,检验人员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要做到细心、耐心和专心;还要具有熟练,正确的操作技能及良好的科学作风、清洁的卫生习惯。
2.检验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法定标准、企业标准,并严格按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操作。其质量不符合规定标准的均不得岀厂、不得销售、不得使用。
3.实验室应保持安静、整洁、和谐、规范、科学的工作环境。
4.对一些关键的计量标准容具(如天平、量瓶、移液管、滴定管等)及其他分析仪器,必须经校验后,方可使用。
5.检验使用后的器具,应按规定及时清洗。检验用剩的试剂,不得倒回原瓶,以免污染,而影响检验数据。
6.在使用和操作各种仪器前,必须理解和熟悉各种仪器原理及使用操作程序,并对仪器进行必要的检查,使用完毕后应做好对仪器的清洗,必须保持仪器的完好,并认真做好仪器使用记录。
7.为保证检验数据的可靠,准确,仪器应定期进行校验(一般仪器均规定为每年一次),并做好校验台账。仪器维修后,应使系统适用性符合规定或经校验后方可进行测定。
8.易燃、易爆、腐蚀、剧毒、贵重药品等试剂,必须严格管理。个别毒品试剂,贵重物品必须按专人、专柜、双人双锁管理。
9.凡使用有毒、挥发性试剂时,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操作。使用易燃、易爆的试剂时,必须严加小心。对检验用过的一般废溶剂应倒入废液桶内,对一些特殊的废溶剂,如酸、碱、氧化剂等,应作酸碱和氧化还原处理后,再倒入废液桶内。
10.检验完毕及时清理现场,保持整洁。检验数据应如实地直接填写在原始记录中,不得记在其他地方。检验原始记录必须按规定记录,字迹清晰,计算正确。
11.对调换岗位的检验人员和新进的检验人员,必须进行新岗位培训和实习。新岗位培训和实习期为1-6个月左右(根据岗位的难易程度而定),并有专人带教。培训和实习期满,经操作考核后,方可正式独立上岗操作。
12.各实验室要定期清扫,保持实验室地面与台面的清洁整齐。
13.检测人员应自觉遵守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上班时间专心工作,不串岗,不闲谈,不得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有事先请假,并保证做好工作交接。
14.实验仪器、玻璃器皿、试剂瓶应摆放整齐,实验地面、台面和墙壁要保持清洁干燥,仪器表面光洁。一切用品及工具用后应归还原处。
15.上班时间,必须穿戴工作服、工作鞋。工作服应常换洗。
16.熟悉并遵循实验室安全操作制度。使用刺激性或毒性试药时,应在通风室内操作,使用剧毒药时,要严格按管理制度执行。废物、废液及时清理,用过的滤器洗净晾干。
17.对易燃、易爆、剧毒及腐蚀性化学试剂以及贵重仪器设备、用具要有专人保管,责任到人。
18.实验室内严禁吸烟、饮食。不能用实验器皿盛装食物。
19.按要求填写实验记录及报告单,并及时归档,妥善保存。
20.每日下班时,应切断室内电源,关闭水、气阀门和门窗后方可离开。
21.加强实验室安全工作,未经许可,外单位人员、闲杂人员不得随便进入实验室,联系工作请直接找相关办公室人员,加强安全卫生监督,避免事故发生。


实验室各种管理规章制度应该怎么样?

实验室各种管理规章制度应该遵守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是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场所,为保证实验的正常进行,保障学校财产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及参加实验学生的人身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管理要严格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主管校长、学院主管院长、实验室主任逐级负责制。注意事项:所有进入实验室的人员都必须遵守实验室有关的规章制度。注意人身及设备的安全,做实验时要有安全措施。原版仪器、设备随机资料、软件一律不外借。实验室开放时间为上午8:00-12:00,下午2:30-5:30,加班可预先提出申请。实验室的设备昂贵,未经管理人员许可,任何人不得擅自开关或使用实验室中的任何设备。因有些仪器设备必须有规定的预热时间,故需使用设备的人员必须提前24小时预约登记,否则管理人员将不能保证做实验的时间。不得将与实验无关人员带入实验室。由于责任事故造成仪器设备的损坏,要追究使用人的责任直到赔偿。

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有哪些

1、实验室产生的工作废液,应妥善处理。属剧毒或强致癌物质的,必须与保卫部取得联系并统一处理,其他废液,如强酸或强碱废液应按有关规定处理。2、仪器设备实行事故报告制度,发生事故,仪器负责人应立即报告管理部门,并写出事故报告,各仪器的故障、维修、及解决过程均需记录备案。3、爱护仪器设备,正确使用,做好维护保养工作。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测,发现故障及时安排维修,提高设备完好率。4、如遇火警,除应立即采取必要的消防措施灭火外,应马上报警(火警电话为119),并及时向上级报告。火警解除后要注意保护现场。5、实验室内使用的空调设备、电热设备等的电源线,必须经常检查有否损坏,移动电气设备,必须先切断电源。电路或用电设备出现故障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后,方可进行检查。

实验室安全管理实行哪种管理

实验室安全管理实行分类分级管理
1、危险源分类分级
1.1 危险源分类
1.1.1 根据实验室危险源的特征,将危险源分为生物(医学)类、化学类、辐射类、机械类、电子(电气)类和其他类(单间实验室指面积≤75平方米的实验场所),共6个类别。
1.1.2 若存在两个及以上类别的危险源,须辨识所有涉及的危险源类别。
1.2 危险源安全风险分级
1.2.1 根据实验室危险源可能引发危险的严重程度,将危险源的安全风险等级由高到低分为一级(高风险)、二级(较高风险)、三级(中风险)和四级(低风险),共4个等级。
1.2.2 对于同一类别的危险源,按照"就高"原则,确定为该类别危险源的安全风险等级。
1.2.3 综合各类别危险源的安全风险等级,按照"就高"原则,确定实验室安全风险等级,如∶实验室同时具有较高等级危险源和较低等级的危险源,安全风险等级按照较高等级确定。
2、防护措施
实验室应按照危险源的辨识结果,建设相应楼层、实验室防护设施台账:包括特殊防护、消防、监控、报警、应急救援、防静电、防雷电等设施电子台账。
1、实验室应在方便取用的地点设置急救箱或急救包,配备必要的急救药品、绷带、纱布、消毒药剂等;
2、实验室应在明显位置和便于取用的地点配备与易燃易爆物质、腐蚀性物质和毒害性物质等相应的消防器材,包括:灭火器、灭火毯、消防砂及其他必要消防器材。
3、准入培训
3.1 根据安全风险等级对实验室相关人员进行针对性安全教育培训,建立人员培训考试记录档案。
3.2 一、二级实验室人员需参与政府、协会团体或学校组织的实验室安全培训,并至少三年复训一次档案记录;
3.3 涉及生物、辐射、特种设备等实验使用人员,应参加国家要求的专业培训,取得相应证书后方可开展相关实验。
说明:满足以上要求经管理员审核通过后,授权门禁人脸识别系统,方可进入实验室;
4、安全检查
4.1 制定检查计划,发布检查通告;
4.2 安全抽查巡检区域随机、专项检查、节前检查、联合检查;
4.3 采用移动端手机或PAD 进行检查,拍照上传不合格项,检查内容可自定义;
4.4 所有检查和自查均应做好记录,整改情况反馈及评价;
4.5 巡查电子记录档案;
4.5.1 实验室自查每日一次。
4.5.2 院级(二级单位)检查∶一级实验室每周一次,二级实验室每两周一次,三、四级实验室每月一次。
4.5.3 校级检查∶一级实验室每季度一次,二级实验室每半年一次三、四级实验室每年一次。针对涉及高风险危险源的实验室开展专项检查每半年一次。
5、应急预案与演练
重点围绕实验室特点需求,补齐某些专业领域和实验活动的仪器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以及应急处置预案。定期组织检查自查,及时更新升级,做好定期培训和实施演练情况电子记录。
具体要求:
5.1 实验室针对高风险危险源开展风险评估,制定应急处置方案,置于醒目位置,并报所在二级单位备案。
5.2 涉及一、二级实验室的二级单位每年开展一次针对性的应急演练,所有相关人员每两年参加一次应急演练三、四级实验室每年安排人员参与一次应急演练。
6、统计查询
6.1 统计数据图形展示;
6.2 盛元广通实验室安全分类分级管理系统自动生成报表;学校危险源实验室分类分级统计;防护设备统计;培训考试人员分类统计;安全隐患2、整改统计、应急演练人数、次数统计;
6.3 统计内容用户自定义;


上一篇:洗衣凝珠哪个牌子好

下一篇:各省轮廓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