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皮的功效与作用

时间:2024-09-20 05:24:44编辑:小松

秦皮中药功效是什么

摘要:秦皮是木樨科植物白蜡树的干燥枝皮,中药秦皮味苦性寒,是一味止泻的良药。秦皮的作用主要是收涩、止泻,此外,它还具有抗炎杀菌、抗过敏、镇静镇痛以及利尿的作用,可以有效缓解水肿、湿热不适。在使用的时候要严格把握秦皮用量和使用方法,以免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一起来看看秦皮的禁忌与使用方法吧!一、秦皮中药功效是什么1、抗炎杀菌中药秦皮提取物中的秦皮甲素和秦皮乙素都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而且对多种致病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适量使用秦皮能够起到抗炎杀菌的作用。2、抗过敏秦皮乙素对过敏反应释放的白三烯所致的血管收缩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将秦皮泡水喝功效之一就是抗过敏。3、收涩镇咳秦皮乙素对肠平滑肌有抑制作用,能对抗组胺所致的气管平滑肌的痉挛,有松弛气管平滑肌,起到收涩、镇咳的作用。4、镇静镇痛秦皮甲素和秦皮乙素都有明显的镇静作用。秦皮乙素有显著的镇痛和抗惊厥作用。5、利尿秦皮还具有出色的利尿作用,而且秦皮中含有的秦皮甙能促进尿酸的排泄,对肾脏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二、秦皮副作用及禁忌1、秦皮的副作用秦皮的毒性很低,正常剂量内使用,对人体一般没有明显毒副作用,但若超剂量使用,或长期使用秦皮,则容易影响肝脏、肾脏功能的正常,导致尿频、尿急等不良反应。2、秦皮的禁忌在临床上使用秦皮的时候,应严格掌握适应证,脾胃虚寒者忌服秦皮。《本经逢原》就有“胃虚少食者禁用。”的论述。使用秦皮的时候,应严格掌握剂量(秦皮用量单次最大不得超过12g),且不宜久服。如需长期使用秦皮及其制剂时,应在医师指导下用药,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三、秦皮的附方1、热痢下露者白头翁二两,黄柏三两,黄连三两,秦皮三两。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伤寒论》白头翁汤)2、慢性细菌性痢疾秦皮四钱,生地榆、椿皮各三钱。水煎服。(《河北中药手册》)3、妇人赤白带下,及血崩不止秦皮三两,丹皮二两,当归身一两,俱酒洗,炒研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早服五钱,白汤下。(《本草汇言》)小编提醒各位注意:中药的配伍讲究对症用药,所以在配药的时候最好找专业的中医进行调配,不要轻信网上的用药建议,以免导致健康受损。


中药秦皮的功效与作用?

  秦皮,中药名,主治:清热燥溼、收涩止痢,止带,明目。用于热毒泻痢、赤白带下、目赤肿痛、目生翳障。那么你知道秦皮的功效都有哪些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准备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秦皮的形态特征
  ①苦枥白蜡树,又名:梣木***《淮南子》***,苦枥木***《淮南子》高诱注***,石檀***《别录》***,苦树***《唐本草》***,盆桂***《日华子本草》***,樊鸡木***《集韵》***,秦木***《纲目》***,秤星树***《植物名实图考》***,大叶栲、大叶白蜡树、花曲柳。

  落叶乔木,高10米左右。树皮灰褐色,较平滑,老时浅裂;小枝亦平滑,皮孔稀疏,阔椭圆形;芽短阔,密被褐色绒毛。单数羽状复叶,对生;叶轴光滑无毛;小叶通常5片,罕有3或7片,小叶柄长5~15毫米,光滑无毛;叶片卵形,罕有长卵形或阔卵形,顶端1片最大,长8~11厘米,宽4.5~6.5厘米,基部一对最小,长4~6厘米,宽3~4.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或略呈圆形,边缘有浅粗锯齿,上面光滑,下面沿中脉下部之两侧有棕色柔毛。花与叶同时开放,或稍迟于叶,圆锥花序生于当年小枝顶端及叶腋;花小,花萼杯状,4裂;无花冠;雄蕊2,外露;雌蕊2,心皮合生,柱头2裂。翅果倒长披针形,窄或稍宽,长约3厘米,先端窄圆或窄尖。花期5~6月。果期8~9月。

  ②小叶白蜡树



  形态与上种相近,主要区别点为:小叶小,卵形或圆卵形,长2~4厘米,宽1.5~2.5厘米,最下一对小叶不较其他小叶小,或微小;叶两面光滑无毛。有花冠,花瓣线形,淡绿色。花期5月。果期9月。

  ③秦岭白蜡树

  落叶乔木,高达20米。冬芽具锈色绒毛。单数羽状复叶,小叶7~9枚,叶柄极短;叶片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8~1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浅波状锯齿,下面中部或其基部具锈色绒毛。圆锥花序长大,顶生;花白色,萼大,4裂;花瓣基部线状,渐向先端扩大为匙形;雄蕊与花瓣等高。翅果线状匙形,长2.5~3厘米。花期6月。
  秦皮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外用:适量,煎水洗眼或取汁点眼。
  秦皮的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大戟为之使。恶茱萸。

  ②《药性论》:恶苦瓠、防葵。

  ③《本经逢原》:胃虚少食者禁用。
  秦皮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燥溼,平喘止咳,明目。治细菌性痢疾,肠炎,白带,慢性气管炎,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牛皮癣。

  ①《本经》:主风寒溼痹,洗洗寒气,除热,目中青翳白膜。

  ②《别录》:疗男子少精,妇人带下,小儿痫,身热,可作洗目汤。

  ③《药性论》:主明目,去肝中久热,两目赤肿疼痛,风泪不止;治小儿身热:作汤浴。

  ④《日华子本草》:洗肝,益精,明目,小儿热惊,面板风痹,退热。

  ⑤张元素:治女子崩中。

  ⑥《汤液本草》:主热痢下重,下焦虚。

  ⑦《吉林中草药》:治肠风下血。

  ⑧《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肠炎腹泻。

  ⑨《陕西中草药》:治麦粒肿。
  秦皮的附方
  ①治热痢下露者:白头翁二两,黄柏三两,黄连三两,秦皮三两。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伤寒论》白头翁汤***

  ②治慢性细菌性痢疾:秦皮四钱,生地榆、椿皮各三钱。水煎服。***《河北中药手册》***

  ③治腹泻:秦皮三钱。水煎加糖,分服。***《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④治赤眼及眼睛上疮:秦皮一大两。以清水一大升于白瓷碗中浸,春夏一食久以上,看碧色出,即以箸头缠绵,点下碧汁,仰卧点所患眼中,仍先从大眦中满跟着,微痛不畏,量久三、五度饭间,即侧卧沥却热汁,每日十度以上著,不过两日瘥。忌酢、萝卜***《近效方》***

  ⑤治麦粒肿,大便干燥:秦皮三钱,大黄二钱。水煎服。孕妇忌服。***《河北中药手册》***

  ⑥治妇人赤白带下,及血崩不止:秦皮三两,丹皮二两,当归身一两,俱酒洗,炒研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早服五钱,白汤下。***《本草汇言》***

  ⑦治小儿惊痫发热及变蒸发热:秦皮、茯苓各-钱,甘草五分,灯心廿根。水煎服。***《儿科撮要》***

  ⑧治牛皮癣:苦榴皮一至二两。加半面盆水煎,煎液洗患处,每天或隔二至三天洗一次。药液温热后仍可用,每次煎水可洗三次。洗至痊愈为止。***《全展选编·面板病》***

  


(2011?湛江二模)中药秦皮中含有的七叶内酯属于香豆素类,具有显著的消炎作用,是抗痢疾杆菌的有效成分

(1)根据七叶内酯结构简式,可以看出含有羟基、羧基两种官能团,故答案为:羟基、羧基;(2)从七叶内酯结构简式,可以看出1mol七叶内酯中含有2mol-OH和1mol酯基,并且1mol酯基水解会生成羧基和酚羟基个1mol,所以1mol七叶内酯最多能消耗4molNaOH,七叶内酯中含有的苯环可以被加成,含有的酯基可以水解,含有的酚羟基可以和金属钠或碱反应,并且酚羟基易被氧化,故答案为:4;a、b、d;(3)A上加氢发生还原反应可以得到肉桂醇,A上加氧发生氧化反应可以肉桂酸,所以A中含有的官能团是醛基,故答案为:-CH=CHCHO;(4)化合物P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实质是:羧基掉羟基醇羟基掉氢原子,即生成七叶内酯的化学方程式为:+H2O,故答案为:+H2O;(5)甲酸某酯既能发生银镜反应,还能发生水解反应,故答案为:.


上一篇:国税网上验票系统看不了验证码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