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发展新机遇公需科目考试 -法律知识
法律分析:
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21年度全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通知》公需科目必修课由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统一组织实施,学习内容为《广西发展新机遇》,其中课程学习计10个学时,课程考试计5个学时,共计15个学时。公需科目选修课可在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信息管理系统上自主选课开展学习。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八十四条 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为他人实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试题、答案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019年广西公需科目试题及答案
1.把写入我们党的行动指南,这是党的十九大的一个重大历史贡献。回答了 ( ) 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单选题 5 分) A.******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 怎样坚持和发展 B.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C.什么是、怎样建设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正确答案:A 2.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的世界。(单选题 5 分) A.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公平正义、清洁美丽 B.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公平正义、开放包容、清洁美丽 C.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公平正义 D. 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 正确答案:D 3.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走中国人民自愿选择的 ( ) 的道路,中国的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单选题 5 分) A.中国式 B.****** C.适合中国国情 正确答案:C 4.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是政治的本质特征。(单选题 5 分) A.政治体制改革 B.党的领导 C.人民当家作主 D. 依法治国 正确答案:C 5.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 )机构。(单选题 5 分) A.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环境监管 B.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监管和自然生态管理 C.国有自然环境资产监管和自然生态管理 D. 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 正确答案:D 6.( )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单选题 5 分) A.科技 B.开放 C.改革 D. 创新 正确答案:D 7.过去五年,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 ( )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 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单选题 5 分) A.八十 B.七十 C.九十 D. 六十 正确答案:A 8., 明确最本质的特征是 ( )。(单选题 5 分) A.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B.法治体系 C.“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D. 中国共产党领导 正确答案:D 9.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 )为主线。(单选题 5 分) A.转变发展方式 B.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C.转换增长动力 D. 优化经济结构 正确答案:B
什么是新基建?
新基建是指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频繁出现,成为广受社会关注的热词,但一直没有十分明确的定义。比较流行的说法认为,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新基建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
新基建包括什么方面
信息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
1、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
2、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伴随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新型基础设施的内涵、外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将持续跟踪研究。
3、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
新基建是智慧经济时代贯彻新发展理念,吸收新科技革命成果,实现国家生态化、数字化、智能化、高速化、新旧动能转换与经济结构对称态,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家基本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涉及诸多产业链,是以新发展为理念,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2020年5月7日,从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的《上海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获悉,上海初步梳理排摸了这一领域未来三年实施的第一批48个重大项目和工程包,预计总投资约2700亿元。2020年5月22日,《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重点支持“两新一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