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七件事是什么意思
开门七件事:基本解释比喻每天的必需开支。详细解释1. 【解释】:比喻每天的必需开支。2. 【出自】: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一折:“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清·艾衲居士《豆棚闲话》第十则:“只想这一班,做人家的开门七件事,一毫没些抵头。”3. 【示例】:你不比我们,你这生意是家家户户~少不来的。 ◎茅盾《子夜》十六“开门七件事”是民间俗语,本来指我国古代平民百姓每天生活中的七件事物。从“开门”,即开始家庭一 天正常运作之时,老百姓就离不开的维持日常生活的七件必需品。人们一般认为,"开门七件事” 之说始于宋朝。对当时的人来讲,“开门七件事”乃是新事物。这是因为:米在宋朝是主食;油指由芝麻、紫苏属和大麻榨成的油,到南宋时才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而普及;酱在宋朝时才明确地指酱油;在宋朝以前,醋不是生活必需品:茶在唐朝以至北宋,乃是奢侈品,不常见。时至今日,"开门七件事”的含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已经不仅仅指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七件物品,还泛指与老百姓利益息息相关的必备事情。
开门七件事的意思
开门七件事的意思介绍如下:柴、米、油、盐、酱、醋、茶,自古以来就被人们合称为“开门七件事”,意思是说,不论贫贱富贵,从早上一开门开始,一天的生活都离不开这七件东西。拓展介绍:而宋朝人吴自牧编撰的《梦梁录》中却列了八件事:柴、米、油、盐、酒、酱、醋、茶。不过,酒算不上人们每天的生活必需品,因而到了元代,“酒”渐渐被除去了,成为“七件事”。元剧中常有“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词句。在旧社会,一般的平民家庭每天为生活辛苦奔波,主要就是为了这“开门七件事”。一些风雅之士也免不了为吃饭而烦恼。而这些文人的感慨也与普通平民不同,或有感而发,或游戏之作,给后人留下了有关“七件事”的诗章。以“七件事”入诗,最早见于元人杂剧《刘行首》二折:“教你当家不当家,及至当家乱如麻;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字里行间把当家为“七件事”操劳的辛苦,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明朝著名画家、文学家唐伯虎有年除夕触景生情,开口吟得一首《除夕口占》,劈头就点明了“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岁暮清淡无一事,竹堂寺里看梅花。”诗中既反映了作者穷困不堪的生活境况,又反映了作者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细读之后感到别有一番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