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的都城是什么?
南宋的首都是杭州,都城为临安府(今浙江杭州)。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后幸免于难的宋徽宗第九子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为宋高宗,国号仍为宋,史称南宋。赵构即位第二年金军便发动南侵,迫使宋高宗南逃并将都城定在“行在”临安,南宋在“中兴四将”等抵抗下与金国签订协议“绍兴和议”将边境维持在淮水-大散关一线,在击败了金国海陵王的入侵后宋高宗禅位于太子赵昚。南宋皇帝顺序表宋高宗赵构——宋孝宗赵昚——宋光宗赵惇——宋宁宗赵扩——宋理宗赵昀——宋度宗赵禥——宋恭帝赵隰|——宋端宗赵昰——宋卫王赵昺。1、宋高宗赵构(1107年—1187年)1127年—1162年在位,共35年。宋徽宗第九子,1127年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2、宋孝宗 赵伯宗(1127年—1194年)1162年——1189年在位,共27年。字永元,宋太祖七世孙,秀王的儿子。
南宋都城在哪
南宋的都城是临安府,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北宋沦亡后,宋高宗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重新建立“宋”政权。于建炎三年南迁杭州为行在所。南宋朝廷感念吴越国王钱鏐纳土归宋对宋朝的功绩和对杭州的贡献,以其故里“临安”为府名,升杭州为“临安府”。南宋概况南宋1127年—1279年共9帝,152年,人口:8060万(1223),1127年靖康之变,北宋灭亡。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继皇位,迁都临安(杭州),史称南宋。由于军事力量较弱,通过绍兴和议,南宋向金国称臣纳贡,后来金国几度南下,不曾灭掉南宋,而南宋在宋孝宗时期以及后期数次北伐,也无功而返。南宋和金国形成对峙局面,与金朝东沿淮水(今淮河),西以大散关为界。西边与西夏和大理为界。到了南宋中后期奸相频出,朝政不堪,此时蒙古高原人开始崛起。蒙古人先灭掉金国,后开始大举入侵江南的南宋,南宋军民拼死抵抗。1276年都城临安被攻占,宋室南迁,1279年,厓山海战爆发,宋末帝赵昺被大臣陆秀夫背着跳海而死,南宋覆亡。
临安是现在的哪个城市?
临安是现在的杭州市。在北宋时,杭州为“两浙路”的路治,大观元年(1107)升为帅府。辖钱塘、仁和、余杭、临安、于潜、昌化、富阳、新登、盐官9个县。当时人口已达20万户,为江南人口最多的州。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改江宁府(现南京)为建康府,作为行都,称“东都”。建炎三年(1129)闰八月,宋高宗至杭州,以杭州州治为行宫。建炎三年(1129)七月,升杭州为临安府,作为“行在”。绍兴八年(1138年),定临安为都,增建礼制坛庙。绍兴九年(1139年),以太后有归期建慈宁殿。绍兴十五年(1145年)建钦先孝思殿,在崇政殿东。宋孝宗作翠寒堂。绍兴末年建损斋,贮经史书,为燕坐之所。东宫,在丽正门内,孝宗、庄文、景献、光宗皆常居之。讲筵所,资善堂。在行宫门内,因书院而作。天章、龙图、宝文、显猷、徽猷、敷文、焕章、华文、宝谟九阁,实为天章一阁。 临安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直至1276年南宋灭亡,前后共计一百三十八年。扩展资料:北宋时,苏轼等人大兴水利,为杭州博得了“地有湖山美,东南第一州”的美誉。《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是当时杭州人物的代表。杭州历任的地方官,十分重视对西湖的整治。元祐四年(1089),诗人苏东坡担任杭州知州,再度疏浚西湖,用所挖取的葑泥,堆成横跨南北的长堤(苏堤),上有六桥,堤边植桃柳芙蓉,使西湖更加美化。又开通茅山、盐桥两河,再疏六井,使卤不入市,民饮称便。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临安
临安市属于哪个城市
临安区隶属于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位于浙江省西北部,杭州市西部。地处浙江省西北部天目山区,东邻杭州市余杭区,南连富阳区和桐庐县、淳安县,西接安徽省歙县,北界安吉县及安徽省绩溪县、宁国市。临安区境东西宽约100千米,南北长约50千米,总面积3126.8平方千米。全区有少数民族39个、民族村5个,少数民族人口11008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89%,其中畲族4573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41.54%。少数民族的基本特点是“小聚居,大散居”,以畲族为主,部分畲族人员保留畲语为日常交流用语,少量少数民族人员能唱山哈歌。临安区的气候特征:临安地处浙江省西北部、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南缘,属季风型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均降水量1613.9毫米,降水日158天,无霜期年平均为237天,受台风、寒潮和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影响。受地貌影响(境内以丘陵山地为主,且地势自西向东南倾斜),当地立体气候明显,从海拔不足50米的锦城至1500米的天目山顶,年平均气温由16℃降至9℃,年温差7℃,横跨亚热带和温带两个气候带。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临安区
古代临安是现在的哪个城市?古代临安是现在的哪个城市?
是杭州。临安城,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原为临安城,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原为五代时期吴越国(907~978年)的西府。北宋期间,属于两浙路,杭州为路治所。纺织、印刷、酿酒、造纸业都较发达,对外贸易进一步开展。经过北宋167年的发展,到了南宋时,开始了杭州的鼎盛时期。南宋建炎三年(1129),置行宫于杭州,为行在所,升为临安府,治所在钱塘。临安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直至1276年南宋灭亡,前后共计一百三十八年。扩展资料:历史沿革:元代时,设两浙大都督府,又改设安抚司,十五年(1278)升杭州路,为江浙行省省会。明代时,改杭州路为杭州府,为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治所。清代时,置浙江巡抚,驻杭州,圣祖康熙元年(1662年),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改为浙江行省,杭州为省会。民国时,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废杭州府,合并钱塘、仁和两县为杭县,仍为省会所在地。民国16年(1927)废道制,析出杭县城区设杭州市,直属浙江省;,郊区仍为杭县,旧属诸县直属于省。从此,杭州确立为市的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