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传推广号

时间:2025-09-25 02:10:30编辑:小松

门神是什么意思

门神,即司门守卫之神,是农历新年贴于门上的一种画类。 作为民间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人们将其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邪避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中国民间深受人们欢迎的守护神。 根据史料记载,周代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祀门”的活动,而且是极为重要的一项典礼。在中国古代的神仙谱系中,门神虽没有灶君“上天言好事”的职责,但却是人们日常十分依赖的守护神。扩展资料“门神”里最著名的“CP”,大概要数秦琼和尉迟恭了。他们是两位战功赫赫的武将,也是真实存在的人物。这俩人能加入门神队伍,还有这么一个说法,据说,唐太宗常会梦到有“鬼魅”在寝宫外哭嚎,难以入睡。所以,秦琼和尉迟恭便在晚上披挂整齐,为其守门。经此一举,唐太宗倒是不再做噩梦,但两位大将每晚守门也实在太辛苦。鉴于真人守门成本太高,唐太宗便命令画工把二人形象原模原样绘制出来,挂在门上,作为驱鬼门神。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门神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古代什么样的人物才能成为“门神”?

门神是做什么的?

过年张贴门神蕴含驱鬼镇邪、消灾去祸、祈福保平安之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扩展资料:门神在中国民间受到普遍尊崇,新年撕下旧门神画像,贴上新门神画像成为中国人节令习俗。门神是中国民间贴在门上用于驱邪镇宅或迎祥纳吉的神像。据史书记载张贴门神的习俗最早出现于西汉,当时用的是神话人物的像,到了唐代因秦琼和尉迟敬德二位将军能镇鬼的故事传到民间,人们便尊他们为神,将他们的画像贴在门上。后来人们也将关羽、张飞等其他武将的画作为门神。也有张贴身穿朝服的天官一祈求平安吉庆的。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春节传说之三:贴春联和门神

凿壁偷光文言文翻译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亲亲,凿壁偷光文言文翻译是: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县里有个大户人家不怎么识字,但家中富有,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 ”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借给匡衡书(用书资助匡衡)。于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学问家。【摘要】
凿壁偷光文言文翻译【提问】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亲亲,凿壁偷光文言文翻译是: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县里有个大户人家不怎么识字,但家中富有,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 ”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借给匡衡书(用书资助匡衡)。于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学问家。【回答】
知识拓展:《凿壁偷光》告诉我们的道理:天道酬勤,勤奋终有回报。即使学习环境再艰苦,也不要失去半途而废,要开动脑筋来解决问题,通过刻苦勤学去解决困难,这样才能获得成功。【回答】


凿壁偷光的文言文注释及翻译

凿壁偷光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西汉大文学家匡衡幼时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终成一代文学家的故事。如下为凿壁偷光的文言文注释及翻译,仅供参考! 原文 匡衡⑴,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⑵,衡乃穿壁⑶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⑷大姓⑸文不识⑹,家富多书,衡乃与⑺其佣作⑻而不求偿⑼。主人怪⑽,问衡,衡曰:“愿⒁得主人书遍⑾读之。”主人感叹,资⒂给以书,遂⑿成大学⒀。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衡邑人有言诗者。衡从之与语。质疑。邑人挫服倒屣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听。更理前论。邑人曰穷矣。遂去不返。 注释 (1) 匡衡:西汉经学家。 (2) 逮:到,及。不逮,指烛光照不到。 (3) 穿壁:在墙上打洞。穿:凿。 (4) 邑人:谓同县的人。古时“县”通称为“邑”。 (5) 大姓:富户;大户人家。 (6) 文不识:人名,姓文名不识。 (7) 与:帮助。 (8) 佣作:被雇佣劳作。 (9) 偿:值,指报酬(回报)。 (10)怪:奇怪的。 (11)遍:尽。 (12)遂:终于。 (13)大学:有学识的人。 (14)愿:希望。 (15)资给:资助,供给。 (16)得:得到。 (17)屣:鞋子。 (18)以:读。 (19)解人颐:使人开怀大笑。颐,脸颊。 (20)挫服:折服。 (21)《诗》:此指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22)闻:听。 译文: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隔壁烛光透不过来,匡衡就在墙壁凿了一个洞引进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但是不识字,家中富有,有很多藏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辛勤劳作,却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借给他书。最终匡衡成了有学识的人。

上一篇:夜市人生317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