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世界杯韩国对德国几次犯规
20次。韩国队犯规16次,黄牌4次。比赛一开始,两边即展开角逐,德国队逐渐掌控局面,在中前场展开攻势。韩国队在小组赛前两场比赛中共犯规47次,这场比赛势必也是一场刺刀见血的较量。第8分钟,韩国队15号郑又荣飞铲赫克托吃到黄牌。第18分钟,韩国队前场获得任意球机会,郑又荣主罚直接任意球重炮攻门,德国门将诺伊尔扑球脱手,孙兴民快速插上门前包抄,但被诺伊尔抢先一步破坏出了底线。第22分钟,韩国队李在成铲倒格雷兹卡,吃到黄牌。紧接着2分钟以后,韩国队传中,德国队解围不远,孙兴民在禁区内抢到第二落点,一脚势大力沉的凌空抽射,足球偏出门框。第39分钟,德国队开出角球,禁区内多次触球后,胡梅尔斯得球后转身打门,但被韩国队门将化解。上半场比赛结束,韩国队0:0战平德国队。纵观上半场比赛,德国队掌握场面主动并多次制造射门机会,但都错失良机。反观韩国队,虽然场面被动但反击极具威胁,德国队球门多次出现险情,但多次犯规与2张黄牌也为韩国队敲响警钟。下半场易边再战,德国队门前制造绝佳机会,基米西右路传中,格雷兹卡头球攻门,但射门较正,被韩国队门将赵贤祐飞身扑出,这球是德国队至今最好的机会,比分依然是0:0。第48分钟,韩国队18号文宣民撞倒克罗斯得到一张黄牌。第56分钟,韩国队具滋哲与聚勒进行身体接触,具滋哲倒地不起,韩国队进行换人,11号黄喜灿上场替下具滋哲。同时,德国队也做出换人调整,第58分钟,前锋戈麦斯换下后腰赫迪拉。第62分钟,托马斯-穆勒上场,换下戈雷茨卡。戈麦斯与穆勒的上场,表现出德国队希望在进攻端做出改变。第65分钟,韩国队球员孙兴民带球攻入德国队禁区后摔倒,裁判认定孙兴民假摔并出示黄牌。接下来的比赛,德国队全线压上,多次在韩国队禁区内制造机会,但后防线却暴露出许多空挡,韩国队多次反击创造绝佳机会,但同样没有进球。伤停补时阶段,韩国队获得绝佳机会,韩国队金英权进球。裁判观看VAR后,判定为克罗斯禁区内回传失误,韩国队进攻有效,韩国队1:0德国。全场比赛前,诺伊尔前插失误,韩国队长距离转移至前场,孙兴民拿球面对空门打进,比分改写为韩国2:0德国。裁判哨响,全场比赛结束,在这场F组“生死战”中,德国队0:2负于韩国队。因同组另外一场比赛中,瑞典3:0战胜墨西哥,所以瑞典队与墨西哥队携手晋级16强。“世界杯魔咒”再现,“日耳曼战车”德国队遗憾出局。扩展资料: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是国际足联世界杯足球赛举办的第21届赛事。比赛于2018年6月14日至7月15日在俄罗斯举行,这是世界杯首次在俄罗斯境内举行,亦是世界杯首次在东欧国家举行。本届赛事共有来自5大洲足联的32支球队参赛,除东道主俄罗斯队自动获得参赛资格以外,其余31支球队通过各大洲足联举办的预选赛事获得参赛资格。北京时间2018年7月16日凌晨,法国队4-2击败克罗地亚队,夺得了2018俄罗斯世界杯冠军。其中,巴拿马队、冰岛队为队史上首次晋级世界杯决赛圈。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俄罗斯世界杯F组爆冷:德国队不敌韩国队无缘16强参考资料来源:央视网——韩国对德国(犯规数据见数据一栏)参考资料来源:南方新闻网——世界杯魔咒再现 卫冕冠军德国0:2负于韩国遗憾出局
韩国这次世界杯犯规几次
6月24日,在2018世界杯赛程正在火热进行中,在韩国队与墨西哥的生死战中,韩国队因为犯规踢得太脏竟然破了新的世界杯纪录。不同于2002年在韩国本土举行的世界杯上,韩国队可以买通裁判堂而皇之地用犯规淘汰意大利和西班牙进入四强,这次墨西哥最后疑似犯规绝杀仍有效,连裁判都不帮韩国队了!
在经过90分钟的苦战后,瑞典靠着队长格兰奎斯特的点球破门,勉强的击败了韩国,成功的占据出线资格争夺战的先机。可是,令人遗憾的是,两队所谓的“艰苦”作战并不是源自技战术层面上的对抗,犯规,成了比赛的主旋律。
在经过开场的试探后,双方迅速进入了比赛状态,而随着比赛的进行,韩国队在身体对抗以及技术上的劣势开始逐渐显现。而重压之下,韩国队也只能通过犯规战术来阻挡瑞典队的进攻,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本场主裁阿奎拉尔对韩国队的犯规似乎都无动于衷,实在令人费解。
最为典型的就是在上半场第36分钟,福斯贝里在突破韩国防守队员后,防守队员无奈之下选择放铲放倒他,可是裁判对于这一明显战术犯规不仅没有黄牌或者警告,甚至连比赛都没有吹停,福斯贝里气的直接在原地弹起。而至此之后,两队的动作就一发不可收拾了,而即便如此,裁判也没有更多给牌的欲望,全场比赛仅出示三张黄牌,点球还是VAR提示才有。瑞典队20次犯规,韩国队23次犯规,这也是世界杯开赛以来犯规最多的比赛。
昨日巴西被瑞士逼平的比赛也是如此,虽然巴西队的丢球更多的是个人原因,但裁判对待瑞士队犯规的不作为,也是桑巴军团难以取胜的关键点。且不说内马尔全场被放倒10次,创下近20年的历史,热苏斯在禁区内被拉拽放倒,裁判连VAR都不看,对比阿根廷队梅萨造出的点球,2018世界杯的执法尺度,真的需要好好统一一下了。
二战各国军事实力排名
1、美国早在二十世纪初就已经是世界头号经济强国,1940年美国GDP达到2000多亿美圆[1940年的汇率],但美国这时依然享受着大西洋天然壁垒的优越,陆军只有可怜的10万人,遍为4个步兵师和1个坦克师和1个后备预师,坦克的数量只有300多量,甚至排在波兰后面,勉强做个世界第七.
美国参战后,在其经济实力的支持下武器生产能力大增,到1943年已经成为盟军军火的主要供应者[具体武器生产状况如下].到1945年,美军总兵力达到1050万人其军事工业的规模已经发展到可以年产飞机4万架,坦克2万辆的水平,二战时美国共生产8万辆坦克,有进4万辆是位于底特律的克莱斯特工厂生产的M4谢尔曼坦克.
2、 苏联是二战时期军事实力最强盛的国家,苏联是世界第二工业国,苏德战争初期其GDP达433亿美圆,军队人数任何时期一直维持在600万人以上二战末期达到了鼎盛的1200万人,这可以说是世界历史上最庞大的军队了,二战期间苏联共生产了10.8万辆坦克和自行火炮,但有近7万辆在战争中被击毁,苏联强大的生产能力及时的补充了这些损失.
3、 德国在希特勒的严抓下,1940经济总量达到561亿美圆,基本度过了经济危机,军火工业生产开始全面的运转,其军火产量在1939年就已经超过英法之和,以坦克生产为例,1940年生产坦克2500余辆[3型为主],1943年达到了顶峰7600余辆,随即就有3000多辆开往库尔斯克,包括200辆新式的5型黑豹坦克,后来多生产虎 豹坦克,数量有所下降,质量却在上升,由于盟军的轰炸和资源短缺,德国经济在1945年开始出现崩溃.
4、英国在欧洲孤掌难鸣,国内经济不景气,其经济和资源的维持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殖民地和美国的支援;法国已经战败,其势力范围退缩回在非洲的殖民地
5、意大利早在1940年时就已经爆发的经济危机,在加上意大利军队的接连失利,国内罢工浪潮高涨,1943年墨索里尼政权倒台.
6、在7.7事变前日本的经济总量达到283亿美圆,是世界第6经济强国, 在7.7事变前,日本全国只有4个装备整员的师团,不到20万人而国民党军队光陆军就达到200多万,7.7事变后,日本开始大量的扩充兵员,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在中国有110个师团,总共250多万人,此后日本兵力一直升高到1945年达到600多万,但兵员的素质却不断的下降,日本的人口只有7600多万,已经不堪重负;二战日本共生产5000多辆坦克,1941-1945年日本共生产了航母17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63艘、潜艇147艘与同期的美国有很大的差距.
7、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但军事实力相当弱后,具体的经济总量状况无从考证,二战后期共产党发展到91万人,民兵近百万,解放国土面积一百多万平方公里,人口1亿人,装备大多是缴获的日本武器:国民党兵力有460万人[其中蒋介石嫡系只有100多万人],缴获了大量日军的装备,还有美国的4亿美圆援助和大量武器支援。
日本VS美国
1、战争潜力:由于国家战争机器的高速运转,全国的富余劳动力都充实到军队及相关行业当中,日本国民经济在太平洋战争开始前显得空前“繁荣”, 使得日本人错误地认为本国经济与军事实力都超过了与他们最大的敌人美国。而此时的美国已经历了十年左右的经济大萧条。经济危机的深远影响使得整个美国经济依然‘疲软’。但尽管如此美国的综合国力仍远高于日本。这里简单的举例一组数据:
1、美国的人口高于日本近两倍;
2、美国的国民收入是日本的7倍
3、美国的钢铁产量是日本的5倍
4、美国的煤炭产量是日本的7倍
5、美国的汽车产量更是日本的80倍_
此外,美国工厂的现代化和自动化水平要高于欧洲和日本,美国人的生产管理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两方面结合起来,美国工人的人均生产力是世界上最高的。日本已经基本无潜力可挖掘,日本在太平洋战争开始前国内的军事、经济以达到顶峰,也就是说如果日本不能利用现有的力量迅速消灭对手,那么进入消耗战后,日本必败无疑。
2、军工生产:1941-1945年日本共生产了航母17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63艘、潜艇147艘。而在同一时期美国生产了航母(包括护航航母在内)131艘、战列舰10艘、48艘、驱逐舰355艘、护卫舰498艘、潜艇203艘。仅从数量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日美在生产能力上的差距,小日本整个二战期间仅仅建成了63艘驱逐舰而美国在同一时期却有七百四十余艘反潜舰艇建成下水!
日美双方作战飞机年产量对比:盟国不仅在飞机数量上占了上风,而且在战争中不断推出新型飞机,到了战争后期美军的飞机性能已经远远优于日军。反观日本,在整个二战期间基本上都在使用‘零’式或其改型。‘零’式从很多方面来说确实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战斗机,但是到了1943年其性能已经明显落后于美国的新机型(由于日军轻视对飞行员的保护,只注重飞机性能,过量采用木质材料与蒙皮,‘零’式在被击中后很容易起火燃烧,导致机毁人亡)。在美国生产的飞机中约有97810架是多引擎轰炸机(双发或四发),而日本仅仅生产了15117架(基本上是双发机)。因此,无论是从飞机生产数量上,或是从飞机总载荷上看,两国之间的差别都非常之明显。
由于工业基础和技术能力上的差距,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陆军根本谈不上机械化,其重型装备供给量与实际需求之间差距甚远。
1941-1945年,日军只生产了604门口径大于105毫米的野战火炮和70-105毫米口径火炮6512门,而同一时期美国却生产了重炮7803门,其他中型口径火炮27082门。1941-1942年,日本将坦克生产列入了A级(即最高级别),但由于科技水平和生产工艺的落后,日本只生产了中型坦克1065辆,轻型坦克1024门。而美国却生产了中型坦克24997辆,轻型坦克4052辆。要指出的是,二战时期日本的中型坦克无论是火炮威力还是装甲厚度都只能相当于盟军的轻型坦克。由于日军坦克在战斗中的表现欠佳,到了1943年坦克的生产被降到了D级。日本不但缺少坦克,车辆也是日军的软肋,日本车辆生产在顶峰时为1941年的47901辆,而美国在1943年的汽车生产量却达到了621502辆。
除了重型装备,其它武器日本的生产数量也是严重不足。1941年底日本的武器库足够装备103个师团,陆军战斗序列有51个师团和59个旅团。战争初期陆军的武器弹药的产量和消耗量大体相同,但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军队数量急剧增,而日本的武器弹药保有量却没有明显的增加。1943年日本陆军规模从240万人升到310万人,美国则从415万人激增到了889万人。到战争结束时日军的武器弹药虽然可以装备104个师团,但其战斗序列却达到171个师团,这还不包括日本大量的准军事人员。
1940年统计,日本本土人口7314万,虽然强征了大量中国和朝鲜劳工,但并不等于这样腾出来的本国人力就能形成战斗力强的部队。事实上,太平洋战争前6个月日军在东南亚和南太平洋的胜利正是依靠多年积累的精锐部队。1944年日本有1335万名女性劳动力,但其中的780万人从事的是农业和林业工作,只有225万人参加工业及军工生产。而美国1941年就有1460万名妇女参加工业生产。
德国VS苏联
1941年6月22日,德军进攻苏联,苏德战争正式爆发。在此之前,苏联的军事装备和军人综合素质都不在德军之下,由于苏联在三十年代的经济增长,使得投入于军事准备的经济能力大大增强,这十年里,苏联的整体军事实力已经世界上最强的几支,和德军的整体实力差不多。但结果却是,在三年的苏德战争里,苏联共死亡了包括1000万士兵在内的2000万人,平均每天死亡3万多人。在战争进行时,苏联的军工机器一直没有停下来,共生产了约10余万辆坦克和火炮。
苏联的面积是220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2亿;而德国的面积是37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过5、6千万。德国没有丰富的战时资源可供使用,而苏联的资源是世界上最为丰富的。从资源上的实力分析,双方不是一个等级上的。苏军一开始就被动挨打,每次战役都会10万10万的士兵被俘或被歼,而且苏联还有美国在太平洋和日军作战,牵制了日军的北进;同时英法及欧洲反法西斯军民在西欧、南欧、以及北非几条战线上和德军抗战,使德军整体的军事实力的总值分化掉一部分,可以说德国是以其最多60%的综合军事实力来同以近95%的综合军事实力的苏军在苏联本土进行战争,苏联在双方的战争条件上占着比德国多得多的优势。
二战,德国能打败军事强国法国,为什么打不过英国和苏联?
地理问题和实力问题
地理问题方面:英国是个岛国,要想打败英国必须渡海作战,而法国是和德国接壤的陆上国家,而苏联的面积太大了,德国的闪电战战术确实不适合这种大面积的国家。
实力问题方面:英国是世界第二大海军力量(当时)海军实力是德国的几十倍,而加上地理优势,德国就无法完全占领英国,甚至登陆英国都困难。苏联的实力……苏联和德国作战,士兵伤亡达2000万人,但是胜利的时候苏联兵力还有1200万人,也就是苏联动员了多大3200万以上的兵力,法国的人口才多少?男人都死光了跟亡国没啥区别。当然苏联的实力还在工业能力上,毕竟苏联在二战开始前部分重要的战略物资生产已经是世界第二,第三的位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