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只能独行

时间:2025-09-25 21:50:00编辑:小松

灵魂只能独行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座孤岛。从一出生,我们的身体里面就有一些角角落落只有自己能够看得见。

你无法对人敞开所有缝隙,就算敞开所有,也未必有人能够理解。那些秘密,那些 阴暗角落注定只能长满苔藓,潮湿,隐晦,不为人知。

孤独,是我们每一个人面临的现状。我们无法逃避,除了坦然接受没有第二个选择。但是,我们并非束手无策。

我们每一个人的灵魂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是我们的幸运也是不幸的。要以一颗寻常的心生活着,才不至于陷入自我的泥沼。

生活,不需要过多地想着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尽管,事实就是如此,过多的心理暗示就成了包袱。

灵魂该如何安放?其实我们可以对孤独加以利用。

我一直是将孤独作为一味药来看待。有些深沉的问题只有在安静下来独处的时候才能想得透彻,这就是冥想。要将冥想当成一个好习惯来培养,而孤独这味药,就是锻炼冥想的催化剂。

静下来的才是自己,这是我们所需要的,也是灵魂所需要的。灵魂的纯度由环境的纯度和人的境界决定。

但是我想,没有哪一颗灵魂能够一直处于浮躁不安的环境中,就算一个人长期处于那种环境,他也需要寻一个僻静之地让自己得到片刻安宁。哪怕只是片刻,都弥足珍贵。

我们需要一个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里来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思索自己的方向,判断自己的方向与心中的方向是否存在偏差,明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以及该如何获得自己想要的。

这个过程需要宁静,这个空间需要为我们的灵魂腾出来。自我,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沉浮的。沉,就是迷失;浮,即为明了。

人生之路长漫漫,我们都是孤独者。没有别人能够完全了解自己,这个事实不必过于纠结记挂。我们还是得向前走,并且义无反顾。

独行,才见境界。抱着千山独往的心态走人生这一遭,也不差。你要勇敢,要不惧独行,才能不虚此行。毕竟,灵魂只能独行。


灵魂只能独行

《灵魂只能独行》是2009年5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周国平。作者肯定精神生活的独立价值,通过对古代哲人言行的追述,对人生所面临问题的思考,阐释了哲学在我们人生和社会中的意义,富有智慧和启迪性。无论你多么热爱自己的事业,也无论你的事业是什么,你都要为自己保留一个开阔的心灵空间。唯有在这个灵魂空间,你才能把你的事业作为你的生命果实来品尝。一切交往的质量都取决于交往者本身的质量。唯有在两个灵魂充实丰富的人之间,才能有真正动人的爱情和友谊。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周国平,1954年出生于上海,现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工作。主要作品有:《守望的距离》、《安静》、《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人与永恒》、《尼采与形而上学》、《周国平文集》、《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等。主要译作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周国平的作品充满了人生的智慧和哲学的魅力,融理性和激情于一体,笔调清新自然,内涵睿智深刻,多年来深受读者喜爱。《灵魂只能独行》:即使两人相爱,他们的灵魂也无法同行。世间最动人的爱仅是一颗独行的灵魂与另一颗独行的灵魂之间的最深切的呼唤和应答。


灵魂只能独行

灵魂的行走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寻找上帝。灵魂之所以只能独行,是因为每个人只有自己寻找,才能找到他的上帝。

“皈依并不在一个处所,皈依是在路上”—史铁生

对意义的寻求是人的最基本的需求。当这种需要找不到明确的指向时,人就会感到精神空虚,称之为“存在的空虚”—弗兰克。

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

从心里学的观点看,人之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整合。

对永恒的一种感动,也就是一种无边无际大洋似的感觉。

精神试图超越人性,灵魂则试图进入人性。

一个人的工作是否值得尊敬,取决于他完成工作的精神而非行为本身。P037

人是一个被废黜的国王,被废黜的是人的灵魂。

我相信人不但有外在的眼睛,而且有内在的眼睛。P044


上一篇:俩个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