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内功心法

时间:2025-09-26 11:27:23编辑:小松

太极拳内功修炼的心法

  在熟练的掌握拳架之后修炼太极功才能体会神意气的细微变化.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 太极拳 内功修炼的心法。欢迎阅读!   太极拳内功修炼的心法   一、练习任何一个拳式动作,都要将身体分阴阳,分虚实,有开合,即有放大缩小。身体左边缩小,则右边放大;右边缩小,则左边放大;上身缩小,则下身放大;下身缩小,则上身放大;前面缩小,则后面放大;后面缩小,则前面放大。   二、任何手上动作开始前,应先放松两肋,后松肩、肘、腕。   三、“松沉”,并不是整个身子低下去,只是命门以下地方松沉下去,命门以上地方还是向上升。   四、在拳式练习中,重点不在拳架定式。式与式之间的过度动作的才是至重要。   五、当身体某处地方无法松开时,便不要再想该处地方,转为松开紧张处地方之上或之下的地方。   六、练拳时,要经常保持「三空」,即:手心空、胸空、脚心空。   七、「气敛入骨」乃是用意将双肩和背收向脊骨,并下沉至尾闾。   八、拳式练习时,身体要有起伏(或升降)。起伏是由于两跨松开,身体受地心吸力影响慢慢向下沉。当下沉到底时,身体会自动反弹向上升。此原则由始至终贯切到整套拳式。   九、我们经常说「松沉」。怎样才是沉?沉不是直往下跌,应像一样纸在空气中平放地往下飘荡。左边沉,右边升。然后,右边沉,左边升。这样一飘一荡掉到地上。   十、练气势要意想头、背、胸、臀四张皮。任何时候只可以扩张其中一张皮。   十一、做任何拳式动作都要有对待。例如:手向上动,则身向下沉(臀一张皮)。手向前伸,则身向后*(背皮)。手走左,则身走右;手走右,则身走左。手与身好像互相对拉,或是好像一个球向四方八面膨胀。   十二、任何一个拳式动作完成后,身法上须做到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松胯扩膝,手上劳宫穴透开,意气到达手指。   十三、必须在一式的动作完成到位后,才可开始下一式的动作,不可抢先。   十四、任何一式动作都是由身体的「中线」开始,在「中线」 结束。   十五、如果手掌、手指能放松,手腕不僵、不丢、不折;则整个手掌和手指自然有胀满感觉,手指亦会自然张开。绝不可用拙力将手指并拢或撑开。手指尖要虚领顶劲,指根气沉丹田。   十六、两手如一手。背部好像有一条似有似无的虚线连着左右两手。当一手下沉,另一手就受牵引上升。一手向内收,另一手就受牵引向外展。   十七、当手一动,则应在意念上,该只手向四方八面张开。   十八、手向前推出时,肩胛骨的位置要放松。手回收时,肩井穴(锁骨)对下的位置要放松。   十九、手向前伸,不能出圈。所谓「圈」者,是在身前形成的一个看不见,但自已能感觉到的一个圆圈。如手出圈,只要对方黏着,稍作牵引,人便失重心,身体往前倾倒。

太极内功心法是什么怎么练

  看武侠电视剧我们可知道, 武术 靠的是内功,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存在着太极内功,想要修炼内功也要有一定的技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太极内功心法。欢迎阅读!   太极内功心法一:周身一家   周身一家是传统 太极拳 家最为推崇的太极境界之一。周身一家就是时刻保持周身的整体性,不顾此失彼。任何动作都是有前就得有后,有左就得有右,不能光想到一个方面。   怎么样才能在练拳的时候,做到周身一家呢?其实,先人就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 方法 。   第一,身如钟鼎   要求不管坐着还是站着,都要意念像一口钟一样把整个身体都罩起采,这样周身的气也会整起来。   第二,一动无不动   传统的养生法要求周身一动无不动,如何做到呢?   主要的方法就是有内三合和外三合。内三合要求把神意气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外三合主要是用意念把肩和胯连上,把肘和膝连上,把手和脚连上。   当你的意念和百会穴相联通,你自然就会觉得自己的气息和内力变得不一样。   此外,内外相合的方法有3圈相摞等。   第三,千身备五弓   “一身备五弓”的五弓是脊柱一张弓,上面弓梢是大椎到枕骨,下面弓梢是尾闾,弓背是脊中到阳关(这个弓背较长一点)。   上肢一张弓,肩到脊柱和手分别是弓梢,肘关节是弓背;下肢是张弓,胯骨到骶髂骨和脚分别是弓梢,膝关节是弓背。   每个弓梢都不是一点,而是展开的。如何做到“一身备五弓”呢?关键是用五弓之意来代替躯体。   太极内功心法二:内外相合   随着功夫境界的提升,“外三合”和“内三合”有了基础,还必须做到内外相合。   如何做到内外相合呢?可以用意念造型的办法,假想自己的身体是一个大圆气球,在球内有一个水平线和垂直线相互交叉的十字,十字交叉处在圆心,好比是自己的中心点。   练拳时要求的“四梢平”就是指十字横竖线的四个端要保持平衡。   找平的要领是十字的横线标志着两肩相平,保证人体不致倾斜;十字的竖线垂直在百会穴与尾闾之间,从而就能体现出“虚领顶颈”和“尾闾松垂”的内涵。   胸椎前侧的十字线交叉点即是身体的中心点,这是练习太极拳必须注意的关键之处。内外相合要求把身形和内劲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出太极拳的特殊功能和作用。   但是,这种结合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只有通过认真钻研和刻苦磨练才有可能实现。   太极内功心法三:松散通空   有的老师讲松散“就像十三层塔层层叠叠”,有的老师比喻松散“像烟灰一样松散”,而汪永泉所传扬式太极拳老六路的秘法就是练“三道气圈”这是直接练习松散通空的保密之法。   经常进行三道气圈的训练,逐渐就会“气遍周身不稍滞”,不光能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三道气圈,甚至能感到对方的三道气圈(这还只是初级的神明),揉手时可以运用这三道气圈。   比如,用自己的气圈或者自己的意念非常快地碰对方的肩圈或者胯圈,则对方会被弹到拙力所远不能及的距离等。   当然,我们现在练三道气圈主要还是为了养生。如何进行三道气圈的训练呢?用“意念造型”的方法用意念道出一个三道气圈的形象来等练得有了基础,自然就会有感觉。   刚开始只能是想像(意识导引的意识圈),然后是气的因素强化,到最后自然而然形成了“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弥漫圈。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 >>>太极内功修炼心法

上一篇:contactus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