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

时间:2025-09-26 18:32:39编辑:小松

元成祖忽必烈简介 忽必烈是怎么死的?

  人物档案   中文名:孛儿只斤·忽必烈   外文名:Хубилай хаан   别名:薛禅可汗   谥号:圣德神功文武皇帝   庙号:世祖   国籍:大蒙古国/元朝   民族:蒙古族   出生地:漠北草原   出生时间:公元1215年   去世时间:公元1294年   祖父:铁木真(成吉思汗)   父亲:拖雷   母亲:唆鲁禾帖尼   职业:可汗,皇帝   信仰:藏传佛教   主要成就:建立元朝;消灭南宋大理;统一全国改革政体;首创行省制度定都大都;开凿大运河   继承者:元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   陵寝:密藏无考   元成祖忽必烈,全名孛儿只斤·忽必烈,是世界历史上著名的成吉思汗的孙子,监国托雷的第四个儿子,元宪宗蒙哥的同母弟弟,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忽必烈是成吉思汗后代中极其出名的一个,他不仅仅是大蒙古国的末代大汗,同时也是一位效仿汉制,一手建立元朝的开国皇帝,蒙古尊号“薛禅汗”,同时也是元成祖。   忽必烈生于公元1294年,也许是因为年少的他仅仅只是蒙古贵族的其中一个,并不显眼,所以少年时代的忽必烈到底是什么模样,已经没有详尽的史料记载。忽必烈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在于他的哥哥蒙哥继承大汗之位后。   “思大有为于天下”,是忽必烈青年时代的志向,长兄蒙哥当上大汗之后,忽必烈被封王爵。因为忽必烈在蒙哥的同母弟中“最长且贤”,蒙哥即位后不久即任命忽必烈负责总领漠南汉地事务。   忽必烈早期是一位极其尊崇儒学汉学的蒙古人,这一点可以从他后来效仿汉制建立元朝就可以看出。在这段时间,他任用了大批汉族幕僚和儒士,如刘秉忠、许衡、姚枢、郝经、张文谦、窦默、赵璧等等,并提出了“行汉法”的主张。   公元1252年忽必烈即奉命征讨大理,大军从陕西出发,最早忽必烈要求大理国投降归附,大理国先是拒绝的,后来忽必烈命令军队强攻,于公元1254年攻克大理国,大理国王段智兴投降,大理并入蒙古国版图。   公元1260年,蒙哥去世,当时蒙哥异母弟弟告知了忽必烈这个消息,并请求他返回北方继承汗位。忽必烈此时正在进攻南宋,想着一定要将南宋攻破,才好有功而返。后来忽必烈的幼子征集士兵,密谋登顶,当日即调转北伐,最终于开平即汗位。公元1271年,改“大蒙古”国号为元,1272年迁都元大都。   忽必烈在前期实行了汉朝所推崇的仁政,使得中国得到了修养声息,后来因为汉族人叛乱,对汉朝人失去信任,于是开始实行“四个等级”的种族制度,以色目人取代 *** ,那个时期种族歧视极为严重。   公元1281 年,忽必烈的爱妻察必去世,公元1286年忽必烈亲自选定的继承人真金也英年早逝。亲人的去世,给忽必烈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打击,他此后酗酒暴食,体重迅速增加,越来越肥胖,后来终于在公元1294年2月18日,因为这些而引起的疾病致死。


元朝的开国皇帝忽必烈在晚年有什么疾病

元朝的开国皇帝元世祖忽必烈,死于1294年2月18日。他死于疾病,生病主要是因为酗酒和暴饮暴食,而这个是因为忽必烈晚年遭遇了政治、军事以及个人生活上的多重悲剧,饱受刺激。忽必烈的前半生可谓事业成功家庭美满,出身蒙古皇室,带兵打仗战功赫赫,之后继承汗位,建立元朝,又有心爱的皇后相伴、出色的太子作继承人。可惜,到了他的晚年,人生就开始走下坡甚至变得凄惨,他失去了之前让他成功和美满的一切。这些失败和悲剧,忽必烈大受刺激,于是开始酗酒并且暴饮暴食,从此他的体重迅速增加越来越胖,从而患病。最后,他在被疾病折磨得痛苦不堪中去世。


忽必烈是努尔哈赤什么人

努尔哈赤和忽必烈是爷孙。关系忽必烈成就比较大。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帝国,他的孙子也就是忽必烈,继承他老人家的遗志,帮他爷爷完成了遗愿(主要是灭了南宋)。建立了一个真正意义上大统一的王朝——元朝。努尔哈赤统一了蒙古各部,进一步统一了中国北方,为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忽必烈统一了全中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疆域基础。一方面致力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中央设立农司,减免租税,多次正诏禁止乱占农田作牧场.另一方面建立的行省制度为世界首创,并成为后世所沿用。并影响至今。姓名由来忽必烈,在拉丁化蒙古文中为Oubilai。在蒙古语中,qubi意为“份子”,qubila为动词“分配”。蒙古习俗,常以新生儿所遇重要的人、物、事件取名,而忽必烈出生时(元太祖十年,1215年),正逢成吉思汗攻取金中都之际。成吉思汗命汪古儿等尽取金都府库财物,“每留一份为成吉思皇帝献,余则敷表有差”。此次收获,自成吉思汗建国以来是最丰盛的一次,其“表分”自是一大盛事,忽必烈适生其时,故而由此取名。

忽必烈是谁?

忽必烈(1215-1294)是中国元朝的开国元勋和第一位皇帝。他是蒙古王室成员,也是蒙古帝国创始人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在其兄长蒙克汗统治期间掌权,并最终接替他成为蒙古帝国的大汗。他开始了一系列征服中国北方西夏和金朝的战役,最终将中国大部分地区统一在蒙古统治之下。忽必烈以其政治敏锐、军事实力和文化成就而闻名。他建立了元朝,作为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政府,促进了中国与世界之间的贸易、商业和文化交流。尽管取得了许多成就,忽必烈也面临着重大挑战,包括他最终击败的南宋王朝的抵抗,以及威胁元朝稳定的蒙古贵族的崛起。尽管如此,他留下了持久的遗产,他的统治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南宋的结束和元朝的开始。

忽必烈简介

忽必烈简介   元世祖忽必烈(1215——1294),元朝的创建者。拖雷正妻唆鲁禾贴尼的第二子。忽必烈为藩王时,便热心于学习汉文化。1251年,长兄蒙哥即大汗位,忽必烈以皇弟之亲,受任总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南驻爪忽都之地。他先后任 *** 儒士整饬邢州吏治,立经略司于汴梁,整顿河南军政,并屯田唐、邓,收到积极效果。1253年,受京兆(今陕西西安)封地,忽必烈又在这里任诸儒臣兴立屯田,兴复吏治,恢复农业,建立学校,进一步取得北方汉族地主阶级对他的拥护,为元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社会基础。   同年,忽必烈受命与大将兀良合台远征云南,灭大理国。1258年蒙哥兴师伐南宋,授命忽必烈代总东路军。1259年9月,忽必烈率师抵淮河,蒙哥在合州前线病逝的消息传来,忽必烈仍挥军自阳逻堡渡长江,围鄂州(今湖北武汉),并以军接应从云南北上的兀良合 *** 。这时,得悉留守漠北的幼弟阿里不哥擅自征兵图谋汗位,忽必烈立即采纳 *** 郝经的献计,与宋约和,轻骑北返燕京。   1260年3月,忽必烈在部分诸王的推戴下,即汗位于开平,建元中统。在中央设中书省,以王文统任平章政事,在各地分设10路宣抚司,任 *** 儒士为使。同年五月,阿里不哥也在部分留居漠北的诸王拥戴下,称大汗于和林。忽必烈以汉地丰富的人力、物力为依托,出兵击败阿里不哥。在与阿里不哥鏖战的同时,中统三年(1262)春,益都行省李乘机叛乱,被忽必烈迅速镇压。李的叛乱引起忽必烈对 *** 的猜忌,于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废除 *** 诸侯的世袭制度,削弱这些家族的军权,在地方上实行军民分治等等,一方面以加强中央集权,另一方面则可严密对 *** 的防范。此外,又在各级政权中引用色目人分掌事权,使与 *** 官僚相互牵制。中统五年八月,忽必烈又改元为至元。经过从中统元年到至元初年的增改损益,新王朝的各种制度大体上确立下来。至元八年(1271),取《易经》“大哉干元”之义,建国号为大元。次年,确定以大都为首都。中央集权政治的重新确立,恢复了正常的统治秩序,对人民的赋役剥削限制在一定的数额之内,并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措施,如立司农司、垦荒屯田、兴修水利、限制抑良为奴等。但是,这个政权也保留了大量的蒙古落后旧制。这些制度在元代始终保留下来,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使元代的社会矛盾愈益激化。同时,忽必烈又积极着手消灭南宋的战争,至元十一年,命伯颜大举伐宋。十三年,下临安,十六年最后消灭了流亡在崖山的南宋残余势力,完成了全国的大统一。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统治全国的王朝,它初步奠定了中国疆域的规模。   全国统一后,忽必烈的保守、嗜利和黩武等消极因素都有了发展。他重用 *** 人阿合马。阿合马从中统初便主管中央财政,多方搜刮,权势日重。后阿合马独擅朝政。十九年,大都发生了王著、高和尚刺杀阿合马事件。此后,忽必烈又先后任卢世荣、桑哥专理财政,都以失败而告终。同期,忽必烈接连派遣军队远征日本、安南、占城、缅甸与爪哇,都遭到失败。但抗击海都、笃哇等西北诸王的侵扰和平服东北诸王乃颜叛乱,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至元三十一年,忽必烈病逝。年80岁。葬漠北起辇谷(在今克鲁伦河上游肯特山南麓)。   忽必烈一生知人善任,重视建军治军,维护国家统一。他主张政治与军事并用,战抚兼施,注重集中兵力,避免两线作战;善于运用远程奔袭、迂回、围歼以及步兵、骑兵、炮兵、水兵联合作战等战法,夺取胜利,为元朝的建立和巩固做出了重大贡献。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