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

时间:2025-09-26 21:57:30编辑:小松

山茱萸的生长对环境有哪些要求?

山茱萸又名枣皮、药枣、萸肉、山萸肉、蜀枣等,为山茱萸科山茱萸属植物。主产河南、浙江、安徽、陕西、四川等省,原多为野生或半野生,现广为人工栽培。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树皮棕褐色,呈片状剥落。单叶对生,卵形或椭圆形,顶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侧脉6~8对,弧形,背面被白色细毛。伞形花序,腋生或顶生,先花后叶,两性,黄绿色。核果长椭圆形,成熟时深红色,果柄细长,内有坚核1粒,椭圆形,花期2~4月,果期4~10月。山茱萸多野生小溪两旁富含腐植质的石灰岩土中,性喜温暖湿润气候,稍耐寒,在-10~35℃都能正常生长。山茱萸早春开花,易遭冻害。对土壤要求不严,耐瘠,但以土壤肥沃、湿润、深厚、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中生长良好。凡冬季严寒、多西北风、土质黏重、低洼积水、土壤碱性强均不宜种植。但作为观果植物可以盆栽。山茱萸的花芽为混合芽,5月中下旬开始分化花芽,7月底完成分化,8月初开始孕蕾,历时3~4个月,每个花芽有小花30~50朵,但坐果率较低,一般为1%~2%。实生结果年龄8~10年,嫁接苗2~3年能开始开花结果,结果期长。

山茱萸的生长习性是什么

山茱萸作为暖温带阳性树种,其生长适温温度为20~30℃,而其生长温度在35℃以下。耐寒,耐低温,生长速度快。山茱萸具有很好的耐阴性和耐光性,通常在山腰的低洼地带、阴坡、阳坡、谷地以及河流两岸等地生长良好,一般分布在海拔400~1800m的地区,其中600~1300m较为适宜。山茱萸宜栽于排水良好、有机质丰富、肥沃的沙壤土中。泥质应掺入适量的河沙,增加排水和透气性。山茱萸的别称山茱萸是一种中药,别名山萸肉、药枣、枣皮、蜀酸枣、肉枣、薯枣、鸡足、实枣、萸肉、药枣、天木籽、山芋肉、实枣儿。形态特征山茱萸是一种落叶的树或灌木,高4-10米。树皮灰褐色,对生叶,卵形或卵形椭圆形,花小,瓣黄色。


茱萸怎么读

茱萸的读音是zhū yú。表达意思:茱萸是山茱萸科的落叶乔木,高度约为6米,会在每年的9-10月份时结果,其果实呈现长椭圆形,颜色为红色或者紫红色,且茱萸适宜生长在海拔400-1500米的地区中,主要分布在我国的福建、广东、四川等地方。词性:通常在句中作名词,作为主语或宾语。例句1、结果佛坪是山茱萸的道地产区,大气、土壤、灌溉水等环境因子均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2、九九重阳来,短信送关怀;携一缕秋风,拂去秋日的忧愁;斟一杯菊酒,品味节日的浓厚;佩一支茱萸,除去生活的晦气;发一条信息,带去重阳的惊喜!3、一丝秋雨秋意浓,一缕秋风秋情动,一轮明月谁与共,一份思念遥相送,一枝茱萸情义重,一朵菊花香入梦,一条短信你会懂,一片真情重阳祝福中。

茱萸怎么读

zhūyú。茱萸,山茱萸科山茱萸属带香双子叶植物。它生长于温暖地带,海拔400~1500米少数达2100米的林缘或森林中。其为落叶乔木,高4~10米,树皮灰褐色,小枝细圆柱形,卵形至披针形,被黄褐色短柔毛,基部宽楔形或近于圆形;上面绿色,下面浅绿色,稀被白色贴生短柔毛,叶柄细圆柱形;伞形花序生于枝侧,花瓣黄色,向外反卷,花盘垫状,花柱圆柱形,核果长椭圆形,红色至紫红色,花期3-4月,果期9-10月。它分布于中国大部分地区,朝鲜、日本也有分布。特征:枝干分布瘤乳状尖刺,连鸟儿也不敢在上面栖息,因此有“鸟不踏”之称。叶片为羽状复叶互生,长30-80厘米,小叶片为披针形,长30-80厘米,边缘有锯齿,小叶密布透明油腺,有芳香味,幼叶常呈红色,故名红刺楤。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