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帝王花是真的吗?喜马拉雅山马哈梅鲁花真的400年开一次的花?
最近网上流传了很多这个喜马拉雅帝王花开了,有的人就说了开了就开了啊,有什么了不起的,其实花开了也就开了,有的人竟然谣传这个花是400年开一次,所以一定要好好摩拜下,我说你膜拜没错,但是别传谣言啊,这个喜马拉雅帝王花根本就不存在的,什么400年开花也存在的,具体怎么说接着往下看。
喜马拉雅帝王花不存在,400年开花也存在。
大家看到的图应该就是下面这张图了如下:
这可不是什么喜马拉雅帝王花,这是巨柱仙人掌花。
最能贮水的草本植物──巨柱仙人掌茫茫的沙漠中,气候特别干燥炎热,一年的降雨量很少,一般不超过二十五毫米,有的地方甚至整年不下雨。
生长在这些地区的植物,对于干旱有很大的适应能力。有"沙漠英雄花"美名的仙人掌,就有惊人的忍受干旱的能力,这是因为它有特殊的贮存水分的本领。特别是墨西哥沙漠中的巨柱仙人掌,长得像一根分叉的大柱子,通常有六七层楼那样高,粗的一个人抱不拢。有趣的是在它那巨大的身躯里,竟贮存着一吨以上的水。当地过路人常常砍开这种仙人掌,取水解渴,喝个痛快。草本植物里的芦荟、龙舌兰、四季海棠等,它们都有贮存水分的本领,可是没有一种能像巨柱仙人掌那样,贮存这么多的水分。巨柱仙人掌的确是最能贮水的草本植物。
为了适应干旱的沙漠环境,巨柱仙人掌的叶子已经退化成针刺,这样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它有着又深又广的根系,稍有一点雨水,就大量吸收。它的茎生得厚厚的,因此能贮得住大量的水分,成了个小水库。这些,就是巨柱仙人掌能大量贮水的秘密。
400年开一次花的花也不存在,既然在说开花,就肯定排除不开花的植物。那么开花比较少的,就苏铁和竹子最为人所熟知了。
苏铁开花比较少,但是树龄10年以上的苏铁,只要保证光照和营养,每年都可以开花。
开花更少的是竹子,大概10~120年开一次,但是开完就死。而且很奇特的是,只要是同一批竹子,无论分株移植到哪里,都是同期开花、死亡。
400年开一次的,没有这样的记录。除非是传说,像天庭的蟠桃,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三千年一成熟。
有传说马哈梅鲁花,400年开一次。这是瞎扯淡的。你当个传说就行。有外国植物研究者发表过论文,树龄30~35年,高度大约6.6英尺(2米)以上的,就可以开花。
另外还有一种雷蒙达花,也是和竹子差不多,开完就死亡。据说也是100年左右,达不到400年。
为什么苏铁要10年树龄,而马哈梅鲁要30年树龄呢?其实就是植物的性成熟期而已。而且这样的植物,种子繁殖不是其主要繁殖方式。所以并不依赖开花结果。
所以大家也应该看明白了,这些网上传的就是欺负你没知识了,所以要多学学了。
喜马拉雅帝王花真的存在吗?真的是400年开一次吗?
并不存在所谓的喜马拉雅帝王花,也更没有所谓的四百年开一次花了。在大家以为的喜马拉雅帝王花,其实只是仙人掌花和塔黄,再平常不过而已。喜马拉雅帝王花,风靡朋友圈。那段时间,大家都在朋友圈疯狂的转发喜马拉雅帝王花,就好比转发锦鲤一样,大家都认为转发所谓的四百年一开花的喜马拉雅帝王花能给自己带来好运。当然这只是心理作用罢了,大家该干嘛还是干嘛。在网上传播的,有两个不同版本的帝王花。第一种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白色花,它看着非常的大。但是其实它只是仙人掌的花而已,并且已经有了专家所证实。因为大家平常很少看见仙人掌开花,所以对它的花不熟悉也是正常,仙人掌除了开花,还会结果,知道的人不少,但是真的认真看过的人还是很少。而且转发的帝王花,由于花朵比平常的仙人掌花大,所以大家没有往仙人掌花方向联想,其实它是来自沙漠的巨型仙人掌的花,而且很多。第二个版本就是所谓的塔柱帝王花,其实它是塔黄。塔黄是一种草本植物,它的花非常的高,就像一个尖塔一般,由于塔黄开花时间非常的场,一般十五年以上才会开花,所以了解的人非常少,大家才会被忽悠,不过以塔黄的花期,能看见塔黄开一次花也是非常难得了,就如同昙花一现般。大家所看到的两种花,根本无法在喜马拉雅地区生存。要知道仙人掌花是出现在沙漠这种地区的,它想要出现在喜马拉雅山脉除了人为外,根本没有其他办法在喜马拉雅开花。而塔黄也不适合在喜马拉雅这种高海拔的地方开花,所以就没有所谓的帝王花的说法。
请问这花叫什么名字
阔叶油点百合,
也叫非洲玉簪Drimiopsis maculata (African hosta),天门冬科绵枣亚科的草本,是来自南非的多年生观赏植物。它叶片浅绿,全部丛生,上面散布深色的斑点,是有趣的观叶植物。叶以上伸出高高的花葶,顶端挨挨挤挤是白色转绿色的小花;叶以下是翡翠色的膨大鳞茎。整个植物矮小紧凑,是招人喜欢的盆栽植物。喜半荫、排水良好、温暖的环境,稍耐低温。可分株繁殖。
请问这花叫什么名字?
野牡丹 灌木,高0.5-1.5m。茎印四棱形或近圆柱形,茎、叶柄密被紧贴的鳞片状糙毛。叶对生;叶柄长5-15mm;叶片坚纸质,卵形或广卵形,长4-10cm,宽2-6cm,先端急尖,基部浅心形或近圆形,全缘,两面被糙伏毛及短柔毛;基出脉7条。伞房花序生于分枝顶端,近头状,有花3-5朵,稀单生,基部具叶状总苞2;苞片、花梗及花萼密被鳞片产太糙伏毛;花梗长3-20mm;花5数,花萼长约2.2cm,裂片卵形或略宽,与萼管等长或略长,先端渐尖,两面均被毛;花瓣玫瑰红色或粉红色,倒卵形,野牡丹(图片2)长3-4cm,先端圆形,密被缘毛;雄蕊5长5短,先端具一圈刚毛。 形态特征 野牡丹是一种常绿小灌木,高约0.5-1.5米,可高达3米。茎钝四棱形或近圆柱形,披淡褐色鳞片状糙毛。单叶对生,长椭圆形或卵形,先端钝尖,基部近圆形或浅心形,全缘,叶片坚纸质,两面披淡褐色糙毛及短柔毛,长约4-12厘米,宽约3-8厘米;叶脉5-7条基出;叶柄长约2-5厘米。花为聚伞花序,长于分枝顶端,近头状,由3-7朵花组成,稀单生,基部具叶状总苞2;花梗密披鳞片状糙毛,长约3-20亳米;花萼5裂,裂片卵形或略宽,内侧红色,外侧披淡褐色鳞片状糙毛,先端渐尖,萼管壶形,长约1厘米;花瓣5片,倒卵形,先端圆形,粉红色或玫瑰红色,密披缘毛,离瓣花;雄蕊10枚,5长5短,较长的雄蕊基部黄色直立,上部呈关节状弯曲,状似镰刀,连接紫红色半圆形的花药,短的雄蕊黄色,并未分两节,连接黄色的花药;雌蕊柱状,墨绿色;花柱线形,紫红色;子房下位,5室,密被糙伏毛,先端具一圈刚毛。果为蒴果,壶形,与宿存萼贴生,密披褐色鳞片状糙毛,成熟后开裂,果肉紫色,长约1-1.5厘米,直径约8-12亳米;种子白色,镶于肉质胎座内。花期5-7月,果期10-12月。野牡丹的花,盛开在夏季,在鲜艳之中带点柔弱的粉红花朵,但又不失本身具有的野生性。 灌木,高0.5-1.5米,分枝多;茎钝四棱形或近圆柱形,密被紧贴的鳞片状糙伏毛,毛扁平边缘流苏状。叶片坚纸质,卵形或广卵形,顶端急尖,基部浅心形或近圆形,长4-10厘米,宽2-6厘米,全缘,7基出脉,两面被糙伏毛及短柔毛,背面基出脉隆起,被鳞片状糙伏毛,侧脉隆起,密被长柔毛;叶柄长5-15毫米,密被鳞片状糙伏毛。伞房花序生于分枝顶端,近头状,有花3-5朵,稀单生,基部具叶状总苞2;苞片披针形或狭披针形,密被鳞片状糙伏毛;花梗长3-20毫米,密被鳞片状糙伏毛;花萼长约2.2厘米,密被鳞片状糙伏毛及长柔毛,裂片卵形或略宽,与萼管等长或略长,顶端渐尖,具细尖头,两面均被毛;花瓣玫瑰红色或粉红色,倒卵形,长3-4厘米,顶端圆形,密被缘毛;雄蕊长者药隔基部伸长,弯曲,末端2深裂,短者药隔不伸延,药室基部具1对小瘤;子房半下位,密被糙伏毛,顶端具1圈刚毛。蒴果坛状球形,与宿存萼贴生,长1-1.5厘米,直径8-12毫米,密被鳞片状糙伏毛;种子镶于肉质胎座内。花期5-7月,果期10-12月。 养护管理 水肥管理: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极耐旱,稍耐瘠,栽培管理粗放,春、夏、秋季各追施人粪尿或复合肥1次,冬季追施堆肥或草木灰,追肥后进行培土。 温度管理:性喜高温,极耐寒,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广。 光照管理:阳性植物,须种在向阳的地方,给予充足的光照。 虫害防治 抗逆性强,较少感染病害,因此在生长期,每月喷洒一次杀菌剂即可对病害起到预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