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笔从戎的意思是什么?
投笔从戎是一个成语,读音是tóu bǐ cóng róng,意思是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出自《后汉书·班超传》。原文: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释义:汉明帝永平五年(公元62年),班超的哥哥班固被招聘赴任校书郎,班超和母亲跟随哥哥来到洛阳。家中贫寒,常作为受官府雇用的抄书人来谋生,长期劳苦。他曾经停止做事弃笔道:“大丈夫没有别的志向谋略,总应该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在异域,以取得封侯,怎么能长久地与笔墨纸砚交道呢?”周围的同事们听了这话都笑他。扩展资料一、投笔从戎的近义词:弃文就武 弃文就武 【解释】:放弃文业,改从武事。【出自】:元·无名氏《九世同居》第一折:“吾闻诗礼传家,此子弃文就武,亦各言其志也,曾读《武经七书》么?”【示例】:小可兀自弃文就武 ,来此落草,制使又是有罪的人,虽经赦宥,难复前职。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二回【近义词】投笔从戎二、投笔从戎的反义词:解甲归田解甲归田【解释】:解:脱下;甲:古代将士打仗时穿的战服。脱下军装,回家种地。指战士退伍还乡。【出自】:高阳《清宫外史》上册:“有些宿将,解甲归田以后,大起园林,广置姬妾。”释义:有些将士退伍还乡后,大量置购院子,大量的娶姬妾。【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分句;指战士退伍还乡【近义词】按甲寝兵、退役还乡、落叶归根、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反义词】厉行节约、黩武穷兵、厉兵秣马、投笔从戎、穷兵黩武
成语谜语:投笔从戎
成语谜语:投笔从戎
答案:后事之师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qián
shì
bù
wàng,hòu
shì
zhī
shī
[释义] 师:借鉴。不要忘记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语出] 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一》:“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近义]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人
投笔从戎的意思
投笔从戎的意思是:扔掉笔去参加军队。指文人弃文从军。投笔从戎(拼音:tóu bǐ cóng róng)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投笔从戎指扔掉笔去参军;比喻文人放弃文化工作参军入伍。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运用示例:清·金松岑《孽海花》:“你道珏斋为何安安稳稳的府台不要做,要自告奋勇去打仗呢?虽出于书生投笔从戎的素质,然在发端的时候,还有一段小小的考古轶史。”投笔从戎成语出处和寓意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投笔从戎”。寓意:班超四十岁投笔从戎,弃文就武,体现了他的雄心壮志。成语告诉人们,应向班超学习,从小就树立远大的志向,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成为一个栋梁之材,报效祖国。要意识到,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国尚不能国,何及家与个人。武能定国,文能安邦,不管投笔从戎也好,弃武从文也罢,都只有一个目的,为国雄于地球而贡献出自己所有的力量。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投笔从戎(汉语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