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信陵君是谁
信陵君,名魏无忌,是著名的 政治 家、 军事 家,战国四君子之一。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 历史 上信陵君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历史上信陵君的简介
魏无忌(?-前243年),魏昭王少子,安釐王的异母弟,战国时期魏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因安釐王元年(公元前276年)被封于信陵(今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所以后世皆称其为信陵君,与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并称战国四君子。魏无忌处于魏国走向衰落之时,他效仿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的辅政方法,延揽食客,养士数千人,自成势,门下的食客有3000之多。他接管军队,击破秦师,遂解邯郸之围,于是名扬 天下 。信陵君礼贤下士、急人之困,曾在军事上两度击败秦军,分别挽救了赵国和魏国危局,但屡遭魏安釐王猜忌而未能予以重任;最后,魏王剥夺了他的兵权,使其赋闲,壮志难酬,于公元前243年伤于酒色而死,十八年后魏国被秦所灭。
信陵君的 故事
魏无忌为人宽厚,待人有礼,经常礼贤下士,很多门客都归附在他麾下。在巅峰时期,归附的贤士有三千多名。当时,魏无忌的威望远传在外,各诸侯国忌惮他的威名不敢轻举妄动,举兵攻打。魏无忌有了这些贤士,尽知各诸侯国事。魏国有了十多年安稳的太平盛世。各国有贤之士的归附,让魏王逐渐忌惮魏无忌的才能,也不让他参与重要的国事。魏无忌也有自知之明,就 出国 四处游走,招揽贤士。
魏无忌在赵国十年未曾回去魏国。秦国知道这个消息,就屡次兵攻打魏国,魏国每次都战败。魏王十分担心,就派人去请魏无忌回国。魏无忌害怕魏王恨自己,不肯回国。最终,在薛公和毛公的劝说下,回到了魏国。大家听说卫无忌回到魏国了,就纷纷派兵支援魏国抗击秦国军队。
魏无忌的名声远扬在外,是秦的心头大患,秦一直在不断找机会除去魏无忌。在秦王的挑拨离间下,魏王不再相信魏无忌。魏无忌知道自己受流言诽谤不再被重用,终日沉浸在酒色之中。公元前243年,被魏王赐毒酒而亡。
信陵君的历史评价
魏无忌是个贤能才智、以天下为己任的人。做事深谋远虑,有自己的见解。不以自己的地位高上而瞧不起人,可以在市井内与屠夫谈笑风生;礼贤下士,有耐心和诚心;胜不骄败不馁。
魏无忌求贤若渴,广招天下贤士。魏无忌为人宽厚,待人有礼,经常礼贤下士,很多门客都归附在他麾下。让魏无忌赢得声誉的是,礼让侯赢。魏国有个看门的老头侯赢,魏无忌知道他这个人之后就携礼物前去 拜访 。侯赢是个有骨气之人的智者,拒不收礼。魏无忌在家中设宴,款待众人,待大家到齐之后就亲自去接侯赢。侯赢为了考验魏无忌,三番两次为难他。但魏无忌面对侯赢的为难考验,仍彬彬有礼、恭敬如故,侯赢十分赞赏。礼贤下侯赢,这让魏无忌的好名声开始有了保障。还得到了另一位贤士,朱亥。自此,归附魏无忌的贤士门庭若市。在巅峰时期,归附的贤士有三千多名。正因为魏无忌的广招门客,他麾下有许多贤能之人,都对他忠心耿耿。在魏无忌治理国家等事情上给过很多的帮助和建议,使其威名远扬在外,各国诸侯都忌惮魏无忌和魏国的势力,十多年来都不敢举兵侵犯魏国,魏国享有太平盛世。
魏无忌是个机智、有勇有谋之人。“窃符救赵”是最有名的故事。公元前257年,秦昭王派兵攻打赵国,赵国屡屡战败处于危命之际。于是威武记得姐姐向魏王求救。魏王派兵过去只是观望,平原君心寒一直派使者来埋怨魏无忌。魏无忌十分惭愧,就劝说魏王,魏王并不理会。贤士侯赢就为魏无忌出了一个计策,偷盗兵符,最终解救了赵国的危难。
自此,魏无忌名声威震天下。
信陵君是个怎么样的人?
信陵君在历史上的评价很高,很多贤人对他的评价很高,赵孝成王:“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贾谊:“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司马迁:“能以富贵下贫贱,贤能诎于不肖,唯信陵君为能行之”,可见,信陵君位列战国四君子之首确实是有些道理的。信陵君名魏无忌,出生年月不详,是战国时期魏国的魏昭王少子,魏安釐王的异母弟。魏安釐王元年封于信陵,号信陵君。生年不详,死于魏安釐王三十四年。信陵君出身贵胄,但是“鸡鸣狗盗,无不宾礼”,他极其喜欢赡养门客,虽说赡养门客是当时君子所热衷的,但是很多公子赡养门客,只是为了和其他人攀比,完全是为了跟风。公子对于士,不论其出身如何,都很谦虚、以礼相待,不敢以富贵傲人。因此方圆几千里的士都来投奔他,以致食客有三千人。窃符救赵是非常出名的历史典故,很多人都说信陵君窃兵符,戮将专师,目无法纪,的确,他的做法是有违背诚信,违背规则,但是信陵君的做法并不是任性而为,也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是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救赵也是保魏,虽然这件事为信陵君带来了很大的荣誉,在他的心里,保住魏国比名声重要得多。说起窃符救赵,赵国长平战败之后,紧接着又被秦兵围困邯郸。不久之后,魏国收到了赵国平原君的急报,面对强敌入侵,赵国请求魏国速发兵救援。赵国的平原君本来就是信陵君的亲戚,赵国又是唇齿相依的邻国,信陵君于是向国王力请出兵救援。虽然,魏国派出了军队救援,魏安僖王担心秦国报复,派出的十万大军并没有做出什么实际的行动,只是在边境线上静静地观望。眼见赵国灭国已在旦夕之间,魏王又始终不肯发兵,信陵君无奈之下,决定带着自己的一百多辆战车和门客去支援赵国,经过东门时拜访了侯生,将真实的情况告诉了他,侯生献上窃取兵符之计,兵符,是由皇帝和统帅各执其一,验对无误,方可发兵,侯生说:“听说晋鄙的兵符放在魏王的卧室里,当今魏王最宠爱的妃子就是如姬,如姬她出入魏王的卧室很方便,如果得到如姬的帮忙,定能偷出兵符来。有了兵符才能援赵抗秦。”后来,信陵君买通了国王的宠姬,从内宫盗出。凭兵符到前线发兵,解了赵国之围。'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史记魏公子列传》,礼贤下士,谦逊待人接物,纵观中华历史,信陵君应该是最会交朋友的人,他的门客很多都愿意为他舍弃生命。一个诚字,一个信字,看似无关紧要、无足轻重的二字,信陵君却看得比生命还在重要,这是他闻名于后世的原因,也是受人尊敬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