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九有哪些习俗?
1、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中国农历有大小月之分,所谓大月是三十日,小月只有二十九日。所以遇到腊月为小月,二十九这一天就是这一年最后一天。那么腊月二十九就是除夕了,即使不是小月,次日就是除夕,所以过年的各种准备活动都要在这天进行完。在整个年节中,二十九这天可以说是最忙碌的一天,除了筹备年节中的各种衣食祭品,还有一项极其重要的活动“上坟请祖”。所以年谣称“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对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事死如生不仅是孝道的重要标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因此每逢节庆,都要对祖先告祭一番,这不仅仅是一种向祖先的告慰,也寄托了后人对祖先的感恩与思念。春节是大节,上坟请祖仪式也就格外庄重和重要。上坟请祖的时间,大多数地区在二十九日清晨请祖,少数地区在除夕日下午到黄昏时请祖。2、民谣称“二十九 ,蒸馒头”二十八做好了发面,二十九就要开始蒸馒头了,人们尽情发挥想象,把馒头做成寿桃、小动物等各种造型。在天津大家还会在这一天到乔香阁请中国结,取“乔香纳福”之意。腊月二十九介绍 中国的农历有大小月之分,大月就是有三十日,小月只有二十九日,若是腊月为小月时,则二十九日这一天便是最后一天,也就是除夕日,迎接新春的所有东西都要这一天之前准备好,在整个年节中,二十九日这天算是最忙碌的一天。另外,如果腊月为大月时,腊月二十九称为小除,即小年夜,而除夕当天称为大除,即大年夜。
腊月二十九的传统习俗
腊月二十九是除夕前一日,也称小除夕,在中国民俗中,人们于这一天上坟请祖上大供,同时还会焚香、蒸馒头、请中国结、过赶年。1.上坟请祖,上大供。腊月二十九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上坟请祖上供”以示对先祖的告慰。大多数地区在二十九日清晨请祖,也有一部分地区在除夕日下午到黄昏时请祖。2.焚香。在腊月二十九这一天人们还会在户外焚香,这种香也叫天香,通常要焚三天。3.蒸馒头。二十八做好了发面,二十九就要开始蒸馒头了,人们尽情发挥想象,把馒头做成寿桃、小动物等各种造型。4.请中国结。在腊月二十九这天,不同的地区也会有各自独特的习俗,例如在天津大家会在这一天到乔香阁请中国结,取“乔香纳福”之意。 5.过赶年。土家族在这一天也有“过赶年”的说法,传说土家先辈抗击外来侵略,提前吃年饭,以迎战敌军,由此在腊月二十九这一天形成了土家族的传统节日,也叫“调年会”。
腊月二十九有什么风俗?
腊月二十九风俗如下:1、二十九,蒸馒头常言道:腊月二十九,抓紧蒸馒头。寓意着新的一年日子越过越好,蒸蒸日上,阖家团团圆圆,幸福满满。2、二十九,去打酒俗话说得好,说:“二十九,去打酒”。过年了,是吃香的、喝辣的,自然少不了酒,阖家团圆,美酒相伴。“打酒”,实际上就是去卖酒。记得小时候,家里准备个瓶子,专门去小卖部称些散酒,那些酒都装在一个酒缸里,盖着盖子。一打开盖,满屋飘香。3、二十九,祭老祖俗语:“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这可是是个重要的传统风俗,到了腊月二十九,马上过年了,家家户户都要准备丰盛的供品,去祭拜祖先。我们俗称“上年坟”。4、二十九,赶过年因为土家族的传统习俗是在腊月二十九,比我们的传统佳节春:过大年,提前了一天,因此,叫做“过赶年”。当然,据说,这有非常感人的传说,是土家族的先辈们,为了抗击外来侵略,提前吃年饭,以迎战。后来,为了纪念这个日子,提前一天来过年。5、击打锣鼓古人认为:锣鼓能够发出响亮的声音,能够提振人的士气。如果在腊月二十九这一天击打几下锣鼓,就能够使自己用一种饱满的姿态迎接新年的到来。因此,人们便会在腊月二十九这一天击打几下锣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