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6工程旅游景点介绍
重庆816核工程景区:一个曾经不为人所知的地下绝密工程【导语】:具有浓浓时代印记的816地下核工程景区,“核工厂”有什么值得我们去看的?随我一起去看看吧。816地下核工程隐蔽在白涛镇“乌江”河岸的山中。20世纪60年代,国家决定在大后方西南地区建一个核工厂,有关部门多次考察、论证后,在重庆涪陵白涛镇选址。为了保密,从此白涛的地名也随之从 地图 上消失。1967年,一支神秘的特种兵部队秘密进驻涪陵深山,开挖地下核工厂。所建造的为生产原子弹服务的重庆816地下核工厂是“世界第一人工洞体”,工程总投资7.4亿元。至1984年停建时,已完成85%的建筑工程、60%的安装工程。2002年4月国防科工委下达解密令——816地下巨型核军工洞重见世人。2010年4月底,作为世界第一大人工洞体、中国唯一解密核反应堆,816洞体工程的部分区域,开始成为旅游项目。 但从外貌看,除笔直高大的排风烟囱外,看不出任何工程的痕迹。 “816”位于滚滚乌江流经重庆市涪陵区的小镇白涛。是继中国第一套核反应堆建设之后,1966年由周恩来总理签署命令批准在西南建设最早的核工厂。 816工程于1966年开始建设,历经18年,先后投入6万多建设大军,经历了急建、缓建、停建喝转产4个阶段,到1984年止,已完成全部土建工程,85%建筑工程,洞内共有大型洞室18个,道路、导洞、支洞、隧道及竖井130多条。用于核设施冷却水的取水通道,这个通道直通乌江30米水下。 816工程总长20余公里,完全隐藏在山体内部。洞体施工挖出的土石方量有151万立方米。如果将这些石渣筑成一米见方的石墙,可长达1500公里。主洞室高达79.6米,相当于20多层楼,拱顶跨高31.2米,深入乌江江底30余米。建筑布局形如迷宫,抽屉型的建筑内体,宛如一只蜘蛛。 建厂伊始,816工程便作为国家高度保密的军工单位,厂区有一个团的部队负责警卫,建设地点绝不允许外泄。大家都知道,毛泽东的贴身警卫部队番号为8341,守卫816核设施的部队番号为8342,可想而知当时816守备规格有多麽的高。这里的通讯地址只能写重庆市4513信箱,职工家属不能进厂,职工只能能回家探视亲属。 其貌不扬的山体外景:工程紧靠乌江,北靠武陵山,山高林密的大山下,隐匿着工程浩大的816工程,但从外貌看,除笔直高大的排风烟囱外,看不出任何工程的痕迹。高高的排风烟囱有着除空气流通外的另一作用,在六十年代末和整个七十年代,我西南腹地一直被美国及国民党的U2飞机高空监视,那么怎么能保守住我们的核秘密呢?聪明的816人从四川多变的天气中想到了一个妙计。四川多雾,这无非是一个非常好的自然屏障,但是没有雾气掩护816显然是不安全的,此时烟囱就派上的用场,816的工程师们通过烟囱和通气设施向外部释放大量的水蒸气,人为的制造雾气,非常成功的把816重新掩护了起来。 在施工建设过程中总计牺牲76名解放军指战员,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仅有19岁。他们被统一安葬在离洞体3公里远的“一碗水烈士陵园”。18年间,数万军民为洞体建设奉献了青春,万余名816厂职工家属为核工业事业“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共同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可歌可泣的中国国防散仙建设的时代凯歌。 816地下核工程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伟大产物,是一个时代的印记,倾注了数万建设者的心血。它有着当时最为先进的核技术,绝佳的文化资源与空间体量,有着我们不能忘记也不该忘记的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开放时间】 4月1日-10月31日(旺季) 09:00-17:00 11月1日-次年3月31日(淡季) 09:00-16:30 _揪扒刂贰 重庆市涪陵区白涛镇816地下核工程景区 【门票价格】 门市价70元 【交通指南】 自驾道路通行方案:重庆高速——走盘龙立交——走南涪路——涪陵南下道右转到沿江公路——白涛镇——816地下核工程景区。涪陵816核工厂怎么去重庆市涪陵区白涛街道。在涪陵新车站坐车直达白涛的车就可以了工程简介2010年4月份,被称为“世界第一大人工洞体”的重庆涪陵816军工洞体,首次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该工程1967年开工,前期由工程兵进行开凿打洞,1975年后由816工厂建设队伍进行厂房建设,前前后后共用人力6万多人。由于国际形势变化和国民经济战略调整需要,该工程1984年停工。2002年4月解密。地理位置重庆市涪陵区白涛街道。编辑本段洞体构造山体外景军工洞体紧靠乌江,背靠武陵山。山高林密的小山包下,隐匿着工程浩大的地下核工厂,但从外貌看,除笔直高大的排风烟囱外,看不出任何工程的痕迹。内部联接为修建该工程,整座大山被挖空,洞厅共9层高达79.6米,总长21公里。洞体施工挖出的石方量有151万立方米,如果将这些石渣筑成一米见方的石墙,可长达1500公里;山体周围共有大小19个洞口,根据不同规划,人员出入口、汽车通行洞、排风洞、排水沟、仓库等应有尽有;里面共有大小洞室18个,道路、导洞、支洞、隧道等130多条。到80年代停工,洞体已完成建筑工程量的85%,安装工程量的60%;总投资达7.4亿元人民币。当年工程停止后,有些洞口被封,因此目前没有人知道洞口的确切数字。编辑本段核反应堆主厂房核洞内最大洞室为反应堆主厂房,侧墙开挖跨度为25.2米,拱顶跨度为31.2米,高69米,总面积1.3万平方米,核反应堆大厅从3层直通9层。反应大厅位于8层的核反应堆大厅,二三十米高的大厅内,当年反应堆的支架部分依然保存,将近1米宽的“工” 816地下核工程大门[1]型钢做成的支架,绕成一个正四方型,支架下诺大的工艺管的圆形插孔密密麻麻,有1984个工艺管道,旁边1米多宽防辐射沟内,铺满了从云南运来的重晶石沙,空荡荡的大厅顶部,布满了圆形的窟窿,每个直径有10厘米左右。就在反应大厅四周的墙上布有两层钢制的走廊,乳白色油漆漆成的墙面依然闪闪发亮。厚重的铁大门足足有两寸厚。反应大锅核反应堆大厅的底部,也就是816核军工洞内的三层,走过一个狭窄的回廊,穿过一个弯着腰才能进入的两寸多厚的铁门,有一个圆形锅状的池子。 该池子的上口直径在20米左右,深有5米,有负责正常生产的生产泵、负责调控温度的控制泵以及可对“失控”者及时制止的安全泵等。中央控制室位于9层的中央控制室,大厅中央放着一个灰色的控制台,控制台上写着“出厂日期:1980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长城开关制造厂”的字样,顶上一个1983年造的紫光灯依然亮着。最让人吃惊的是控制室的计算机系统,占了三面墙,面积达150平方米左右,计算机高达两米左右,中间许多电线裸露在空空的铁制架子上,一张发黄的装置显示屏的产品证明书上,写着制造日期:1978年6月30日。几个直径两米左右的圆形显示屏上,有各个部位的分布标志。洞内四季恒温,温度均在25℃左右。编辑本段建造历史历史背景1958年中苏决裂,1964年8月2日北部湾事件爆发,美国驱逐舰马克多斯号与越南海军鱼雷舰发生激战,并延烧到中国南部地区。毛泽东随后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两次指出,中国经济命脉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各省要建立自己的战略后方。选址批复20世纪60年代,国家决定在大后方西南地区建一个核工厂,有关部门多次考察、论证后,在重庆涪陵白涛镇选址。为了保密,从此白涛的地名也随之从地图上消失。 1966年,周恩来批准在涪陵白涛建造中国第二个核原料工业基地——“三线建设”进洞的原子能反应堆及化学后处理工程,即为制造原子弹提供核原料的地下核工厂,中央军委特调8342部队担负主要施工任务。这被列为绝密级军事机密。秘密兴建建厂伊始,816工程便作为国家高度保密的军工单位,816当时对外称是“国营建新化工机械厂”,厂区有一个团的部队负责警卫,建设地点也绝不 老兵重回816允许外泄,通讯地址只能写重庆市4513信箱,职工家属不能进厂,职工只能回家探视亲属。 816工程位于涪陵白涛镇,这是乌江边上仅几千人口的一个小镇,为了保密,凡是有“问题”的人一律迁出,白涛的地名也随之从地图上消失。1967年2月,工程兵第54师(“文革”代号“8342部队”)所属三个团入川,承担起西南三线816工程的建设任务。1970年,54师参加抗美援越的一个团和留在酒泉基地的一个团全部归建。国家核能工业部也陆续派出三个建筑公司,主要任务是架桥铺路、建厂房和住宅区。涪陵区县调配的民工又有1万人左右,加上从全国征调的人才和老厂转调的技术尖子也近1万人。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沟里,一下聚集了将近6万人。 1975年,54师完成坑道施工任务,奉命撤离白涛。[2]停建封闭1984年2月,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816工程”被封闭了起来,始终没有正式投入过生产。再后来,“816工程”中的极小一部分洞体被中国核工业建峰化工总厂作为物资仓库加以利用。 停建时工程已完成大半1982年接到缓建指示时,816厂已完成85%的建筑工程、60%的安装工程、总投资达7.4亿元人民币。解密开放2002年4月8日,国防科工委以科工密办(2002)14号文同意对816工程解密。 经过几年的酝酿筹备,2010年4月底,作为世界第一大人工洞体、中国唯一解密核反应堆,816洞体工程的部分区域,开始成为旅游项目。编辑本段工程意义备战作用816工程是作为甘肃404工厂(生产"重水"的高度机密的军工企业)的后备核企业而筹建的。上个世纪60年代,前苏联对中国进行核威胁,中央决定在三线腹地建设第二个核原料工业基地,要求靠山进洞。1966年9月,中央选定在涪陵白涛镇的大山里建设816核工厂。816工程规划生产核燃料,而不是核原料。816厂的核反应堆为石墨水冷反应堆,是生产、发电两用的洞内工程。洞体工程除了反应堆部分,还有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核废料处理部分,包括废水、废燃料棒等有污染废物的处理。1975年部队完成坑道施工任务,之后厂房建设和设备安装由816厂建设队伍实施。 洞体内厂房进洞深度400米左右,顶部覆盖层最厚达200米,核心部位厂房的覆盖层厚度均在150米以上。816洞体可以预防100万吨当量氢弹空中爆炸冲击和1000磅炸弹直接命中攻击,还能抵抗8级地震的破坏。[3]观光价值专家论证,“816工程”是我国三线建设这段不能被磨灭历史的重要代表性工程。同时,作为曾经的核工厂实体,“816工程”以旅游产品的形式对大众开放,无论在国内还是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816工程”还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国防教育工程。[4]816军工洞为何被誉为地下长城?如此惊叹的工程是如何建成的?“816”地下核项目,始建于1967年。在早期阶段,工程师们挖洞。1975年后,816个工厂施工队进行了工厂施工,共有6万多人。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民经济战略调整的需要,该项目于1984年停止。工程师们挖空了整座山。挖掘的石头量为151万立方米。如果把这些残石砌成一平方米的石墙,可能长达1500公里;山体周边有大小洞口19个,其中大小洞室18个,道路、导洞、平洞、隧道130余条。所有孔洞和通道的总长度约为20公里。当时,在三线建设时代,隐藏如此巨大的核项目也是一个难题。因此,中间有一个150米高的烟囱,一方面成为地下核项目的排气管道,另一方面通过烟囱排放烟雾,在项目上方形成一个隐蔽区域,用于秘密操作。更令人惊讶的是,816核洞冬暖夏凉,四季恒温,保持在25℃左右。该项目考虑了生产和发电两大功能。除了核反应堆,隧道中还有核废物处理部分,包括废水和废燃料棒等受污染废物的处理。在816核工程隧道中,电厂进入隧道的深度约为400m,顶部覆盖层厚度达200m。在控制室的核仪表室,控制台上的所有仪表部件均采用进口不锈钢,至今仍在发光;乐器房里的众多乐器展示了当时建设者的奉献精神和智慧。隧道工程设计可防止100万吨TNT当量炸弹的爆炸冲击。所有使用的钢筋和水泥都是高等级材料,能够抵抗8级地震的破坏。816核隧道中最大的洞穴是主反应堆建筑。核反应堆大厅上下高79.6米,相当于一栋20层建筑的高度。这是众所周知的“世界上第一个人工洞穴”,令人惊叹。为生产原子弹而建造的重庆816地下核电站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洞穴”,总投资7.4亿元。到1984年暂停施工时,85%的建筑工程和60%的安装工程已经完成。国防科工委发布解密令,816地下巨型核军事洞穴再次被发现。816地下核工程当年用了多少人来建“816地下核工程”(以下简称816工程)位于重庆市涪陵区白涛街道,是1967年中国军方秘密建造的大型地下工程,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地下工程,总面积约10.3万平方米,总投资7亿人民币。从1967年开工建设——1984年下令停工,期间共计调动了6万人参与建设。2010年,816工程正式作为旅游景点向公众部分开放,2019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历史背景:1964年,为了加强国防力量,国家下令选址建造核工厂,最终选址重庆市涪陵区白涛街道。为了工程的绝密,“白涛街道”从那一刻起正式在地图上消失。816工程的保密等级为最高级,白涛街道大部分居民都被迁出另外安置,以816工程为中心方圆3千米范围内都划定为军事禁区,由一个团的兵力进行守卫,出入人员严格限制,就算是职工家属也无法进入。参与工程建设的大部分都是解放军,此外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共计6万人参与建设。1984年,国际形势趋于和平,816工程被封闭起来,一直没有进行生产,随后下令停工。2010年,816工程被作为重庆市旅游景点向公众部分开放。
816工程景区在哪里
您好,亲很高兴为您解答。816工程遗址,位于重庆市涪陵区白涛街道,紧邻乌江,背靠武陵山。1966年由中央军委、周恩来总理批准建设,该工程打山洞用时8年,安装设备用时9年,总投资7.46亿元人民币。先后投入6万多人参与建设,工程历经急建、缓建、停建和转产4个阶段,1984年因国家战略调整,工程停建。2002年国防科工委同意对816工程解密。 [7] 816工程遗址轴向叠加全长20余千米,完全隐藏在山体内部,洞内冬暖夏凉,四季恒温。总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主洞室高达79.6米,拱顶跨高31.2米,洞内有大型洞室18个,道路、导洞、支洞、隧道及竖井130多条,建筑布局宛如迷宫,洞中有洞,洞中有楼,楼中有洞。 [7] 2009年12月,816工程遗址被列入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8] 2017年12月2日,816工程遗址被列入“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单。 [16] 2018年1月27日,816工程(816景区)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1] 2019年7月29日,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 亲,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如果对我的服务满意,请给个赞哦,祝您一切顺利!温馨提示:疫情期间注意防护,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摘要】
816工程景区在哪里【提问】
您好,亲很高兴为您解答。816工程遗址,位于重庆市涪陵区白涛街道,紧邻乌江,背靠武陵山。1966年由中央军委、周恩来总理批准建设,该工程打山洞用时8年,安装设备用时9年,总投资7.46亿元人民币。先后投入6万多人参与建设,工程历经急建、缓建、停建和转产4个阶段,1984年因国家战略调整,工程停建。2002年国防科工委同意对816工程解密。 [7] 816工程遗址轴向叠加全长20余千米,完全隐藏在山体内部,洞内冬暖夏凉,四季恒温。总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主洞室高达79.6米,拱顶跨高31.2米,洞内有大型洞室18个,道路、导洞、支洞、隧道及竖井130多条,建筑布局宛如迷宫,洞中有洞,洞中有楼,楼中有洞。 [7] 2009年12月,816工程遗址被列入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8] 2017年12月2日,816工程遗址被列入“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单。 [16] 2018年1月27日,816工程(816景区)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1] 2019年7月29日,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 亲,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如果对我的服务满意,请给个赞哦,祝您一切顺利!温馨提示:疫情期间注意防护,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回答】
816核工业基地为什么废弃了?
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816核工业基地为什么废弃了。2002年4月国防科工委下达解密令——816地下巨型核军工洞重见世人。2010年,“816工程”首次作为景点向游客部分开放。随后,为了进一步完善升级景区设施,2015年涪陵区政府对“816工程”进行为期一年的全封闭打造。2016年9月25日,休整一年后重新开门迎客。价值据专家论证,816工程是中国三线建设这段不能被磨灭历史的重要代表性工程。同时,作为曾经的核工厂实体,816工程以旅游产品的形式对大众开放,无论在中国国内还是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816工程还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国防教育工程。 交通路线路线一:重庆高速——走盘龙立交——走南涪路——涪陵南下道右转到沿江公路——白涛镇——816工程景区。路线二:重庆火车北站(动车)——涪陵北站(乘坐121路公交车)——罗家花园(乘坐208到山窝方向公交车)——816工程景区。路线三:重庆北站(普快)——涪陵站(乘坐101路公交车)——罗家花园(乘坐208到山窝方向公交车)——816工程景区。路线四:重庆红旗河沟汽车站——重庆涪陵客运西站(乘坐208到山窝方向公交车)——816工程景区。
816核工业基地
816核工业基地信息如下:816工程遗址总占地面积45.2公顷,洞内规划面积10.4万平方米,大型洞室有18个,道路、导洞、支洞、隧道及竖井等达到130条,所有洞体的轴向线长叠加达20余千米,其中,最大洞室高达79.6米,侧墙开挖跨度为25.2米,拱顶跨度为31.2米,面积为1.3万平方米。建筑特点:816工程遗址洞体内厂房进洞深度400米左右,顶部覆盖层最厚达200米,核心部位厂房的覆盖层厚度均在150米以上。816洞体可以预防100万吨当量氢弹空中爆炸冲击和1000磅炸弹直接命中攻击,能抵抗8级地震的破坏。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816工程遗址轴向叠加全长20余千米,完全隐藏在山体内部,洞内冬暖夏凉,四季恒温。总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主洞室高达79.6米,拱顶跨高31.2米,洞内有大型洞室18个,道路、导洞、支洞、隧道及竖井130多条,建筑布局宛如迷宫,洞中有洞,洞中有楼,楼中有洞。2009年12月,816工程遗址被列入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2月2日,816工程遗址被列入“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单。2018年1月27日,816工程(816景区)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2019年7月29日,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