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罗大佑的歌曲《之乎者也》
在“台湾百佳专辑”的评选中,有99张唱片的排名,一直以来都成为演唱者的拥趸用来无事生非导火索,其中凝结的是对偶像的爱,以及对偶像竞争者的恨。而在这份名单中,唯一幸免的反倒是排名第一位这个最水深火热位置的专辑——罗大佑的《之乎者也》。时至今日,这张唱片似乎也已经成了华语流行音乐史上的一个符号,其文化的光芒甚至已经盖过了其音乐的品质,以至于诸多根本没有听过这张专辑的年轻人,都会因为亲朋好友膜拜式的传颂,以及各自偶像心服口服的推崇,而将这张专辑当成一张“圣经”式的唱片。而“圣经”自然是不会有人反对的,除非你是撒旦。
对于《之乎者也》的评价已经太多太多,逐曲剖析者有之、风花雪月者有之、之乎者也之有之、版本比较者有之、文化称重者亦有之。而解读的次数越多,除了让其文化的重量越重之外,有时候反倒会让音乐本身褪色。
可以说,《之乎者也》的出现,对于华语乐坛所起的作用,与鲁迅的《狂人日记》在白话文运动中所占的位置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在整个华语流行音乐迄今为止的历史中,唯一能和《之乎者也》相提并论的,恐怕也只有内地摇滚歌手崔健的首张创作专辑《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了。
从音乐上来讲,《之乎者也》很明显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民谣、一部分是摇滚。后者所占的比例虽然较少,只有《鹿港小镇》和《之乎者也》两首,但只凭一首《鹿港小镇》,就已经让罗大佑当之无愧的成为了华语批判摇滚的鼻祖。仅仅一句“台北不是我的家”,就道尽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时,无数人们对前者的追思和对后者的否定,胜过千言万语的怒骂和叹息。《之乎者也》一方面运用了Reggae的轻快节奏,一方面却搬出了孔老夫子的家底,以文言化的五言格式,搭配大量虚词的运用,制造出一种如孔乙己般摇头晃脑般的八股书生效果,而批判教条主义的尊师重道和文化愚民的意义,则更具喜剧效果。于是,效果越喜剧,这种批判主题的作品也就深刻。从这两首作品,也足以说明了Bob Dylan没有白收这个不记名的弟子。
民谣部分,如《恋曲1980》、《童年》和《光阴的故事》,都可以算作是一种对同时期台湾现代民歌运动的呼应。虽然罗大佑一直对这个民歌潮持不敢苟同的态度,在《之乎者也》里甚至嘲笑了一些只知风花雪月的民歌手,但事实上处于同一历史时期和地域的罗大佑,却同样难以避免民歌的影响。日后曾以校园歌曲名义流传至大陆,并由成方圆唱红的《童年》,十足的就是一首校园歌曲;《光阴的故事》里的多愁善感,虽然因为罗大佑诗意的文字功底而变得艺术气息浓郁,但骨子里却还是校园歌曲里最常见的那套追忆青春流逝的主题。而罗大佑的这种风花雪月的浪漫写法,也在日后影响了内地校园民谣的代表人物高晓松,后者最为经典的《同桌的你》,甚至就连6/8这种不太常用的节拍都继承了过去;相对而言,献给张艾嘉的《恋曲1980》则带有一点嬉皮士的Let It Be精神,小小的摇滚细节,也确实将罗大佑与同时代许多民歌手区别了开来。
民谣部分的另一种基调是乡愁。为此罗大佑还改变了郑愁予的诗作而创作了《错误》,进而更直接为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四韵》谱上了曲占为据有(至今都未支付版权费)。不过和上一代的移民父辈相比,罗大佑这批在当时从未踏上过神州大地的移民后代,对于这种乡愁的抒发,与其说是愁,倒不如说是一种类似对经典文学作品的文字膜拜,里面充满了幻想、浪漫等艺术化的联想效果。这也从罗大佑自己词曲的《将进酒》里可以得到验证,“黄河也变成了一条陌生的流水”,正是这陌生两字,使得罗大佑比父辈们更可以放开怀抱,发出“莫再提起那人世间的是(台湾首版CD错印成最)非,今宵有酒今朝醉”这种李白式的洒脱心声。
而与四年后李宗盛与潘越云一起赴洛杉矶录制《旧爱新欢》专辑,从而开台湾流行乐坛赴美录音先河相比,罗大佑的这张专辑,虽然没有去最先进的美国录音,却也同样将母带寄往日本,并邀请了大阪知名音乐人山崎稔,为《鹿港小镇》、《恋曲1980》、《童年》、《错误》和《蒲公英》五首作品编曲,同时期交到山崎稔手上的,还有《青春舞曲》、《盲聋》和《稻草人》三首作品,而这三首歌却因为各种原因,直到一年多后才出现在罗大佑的第二张专辑《未来的主人翁》里。以罗大佑在更后的专辑《家》里为何由日本音乐人三枝成章所做的解释, “台北最好的吉它手只有一个,编曲家也只有一个”来看,当时的他之所以与山崎稔合作,也是很有点与国际化接轨的味道的。只是不知道,他当时所指的台北最好吉它手和编曲人是谁,从我的推理来看,吉它手很有可能就是指在早期经常与罗大佑合作的游正彦;而编曲人是指陈志远还是其他谁,就不得而知了。
如何评价罗大佑歌曲《只得一生》
罗大佑和电影音乐/歌曲有密切的关系,千丝万缕的缘分。他发表的第一首创作曲就放在电影《闪亮的日子》裏面,他所创作的金曲,绝大部份是电影音乐。《野百合也有春天》,《滚滚红尘》,《船歌》,《海上花》,《天若有情》,《飞砂风中转》,数不胜数。即便是如今大量减产,几乎经在游戏人生,他偶尔还是会帮杜琪峰的电影做配乐,比如《复仇》,比如《高海拔之恋II》给郑秀文写了一首《Do Re Mi》。
歌词“生死也从容”的歌
叶问
(《叶问3》电影宣传曲)
词曲:杨望,王蓉
演唱:王蓉,老猫,杨望
呼 哈 呼呼哈 呼 哈 呼呼哈
呼 哈 呼呼哈 呼
一叶落知那秋意浓
莫问香江自哪走
门派源流谈何谁正宗
止干戈化为玉帛盟
问天问地问英雄
一笑抿灭世间恩仇 风雨中
硬骨柔指
爱恨转瞬成往事
一抹红唇青衣只为伴君去
亘古留情
为谁魂断为谁痴
英雄伴我日月鉴真心
问天下 豪杰众
谁是真英雄
打遍天下无敌手
有何用
来也空 去也空 人生一场梦
生死轻 武德重 不败武林中
Rap:咏春口诀在我心中 进退从容
拳脚来去无影无踪 守中带攻
咏春忠义自始至终 因时而攻
叹咏春 赞真情 谁与争锋
中华武术勤学苦练 铸就中华魂
中华儿女忠孝仁义 礼智信为人
论拳论剑最终只论 豪迈心胸
铁汉柔情真英雄 天下为公
一叶落知那秋意浓
莫问香江自哪走
门派源流谈何谁正宗
止干戈化为玉帛盟
问天问地问英雄
一笑抿灭世间恩仇 风雨中
硬骨柔指
爱恨转瞬成往事
一抹红唇青衣只为伴君去
亘古留情
为谁魂断为谁痴
英雄伴我日月鉴真心
问天下 豪杰众
谁是真英雄
打遍天下无敌手
有何用
硬骨柔指
爱恨转瞬成往事
一抹红唇青衣只为伴君去
来也空 去也空 人生一场梦
生死轻 武德重 不败武林中
亘古留情
为谁魂断为谁痴
英雄伴我日月鉴真心
问天下 豪杰众
谁是真英雄
打遍天下无敌手
有何用
来也空 去也空 人生一场梦
生死轻 武德重 不败武林中
生死也从容歌词
生死不离
作词:王平久
作曲:舒楠
演唱:成龙
*5.12大地震揪紧了
所有中国同胞的心灵。
在荒凉与废墟面前
我们与您一起守望相助!*
生死不离 你的梦落在哪里
想着生活继续
天空失去了美丽
你却等待梦在明天站起
你的呼喊刻在我的血液里
生死不离 我数秒等你的消息
相信生命不息
愿意祈祷一起呼吸
我看不到你却牵挂在心里
你的目光是我全部的意义
无论你在哪里 我都要找到你
血脉能创造奇迹 生命是命题
无论你在哪里 我都要找到你
手拉着手 生死不离
…………
生死不离 全世界都被沉寂
痛苦也不哭泣 爱是你的传奇
彩虹在风雨后坚强升起
我的努力看到爱的力气
无论你在哪里 我都要找到你
血脉能创造奇迹 大山屹然举起
无论你在哪里 我都要找到你
天裂了 去缝起
你一丝希望是我全部的动力
搭起我的手筑成你回家的路基
无论你在哪里 我都要找到你
血脉能创造奇迹 生命是命题
无论你在哪里 我都要找到你
手拉着手 生死不离
无论你在哪里 我都要找到你
血脉能创造奇迹 大山屹然举起
无论你在哪里 我都要找到你
天裂了 去缝起
手拉着手 生死不离
*让我们拉起手共同
帮助灾民重建美好家园
向受难同胞表示哀悼
向赈灾的各行各业的同志表示敬意
还有:总理,您辛苦了!*
只得一生的歌曲MV
与宣传曲《只得一生》同步曝光的有两支MV,一支水墨版,根据萧红的一生,拼接出一个自由浪漫、海阔天空的民国时代,汤唯或静伫或远眺的画面则带给人一种独特的魅力;另一支是由罗大佑出镜演唱的版本,他与电影画面相互交织,在他的吟唱下汤唯饰演的萧红时隐时现,正如歌词中写的一般“一个人自由地笑,自由地哭”,而她与萧军、端木蕻良的感情纠葛也穿插在其中,或喜悦或苦涩的画面让观众在时空交错中对她的沧桑人生以及坎坷爱情路感同身受 。
只得一生的歌曲歌词
总要惘然选择欢喜带来的忧愁总要坦然面对失去换来的拥有总算是你亲自追求牵手或放手不管拈花有否微笑那也是自己的手来就来到人生喧哗交响的洪流哪怕痛或快也留下一声咳嗽走就走到蓝天碧水深处循环不休一个人自由地笑自在地哭此生不朽流啊流把天高地厚都走通透以生死成就够不够人生太短故事太长你不要回眸总要突然选择逗留或冒险出走总要昂然决定低头或从容战斗总在倾听内心呼唤一去不回头管它冬夏炎凉也写下了自己的春秋来就来到人生喧哗交响的洪流哪怕痛或快也留下一声咳嗽走就走到蓝天碧水深处循环不休一个人自由地笑自在地哭此生不朽流啊流把天高地厚都走通透以生死成就够不够人生太短故事太长你不要回眸不懂你的为你忧愁明白你的叹此生值得一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