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时间:2025-09-27 18:16:00编辑:小松

解读:“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佛法分为世间法,出世间法两大类。
其中前者并非佛法的真谛,只是方便说法,为了给佛子创造“学习出世间法”的机会而说的“法”。

就如给孩子讲小学、中学生的某类知识点,例如经典物理学,但到了大学,突然发现量子理论,这时经典物理学失效了!只是趋向于真实的一个假说而已。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
是讲世间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人趋向真实。但善恶本身不是真实。作恶行善也不是真实。

“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是讲佛法真义谛。三时教法讲唯识:“万法唯识,心外无物”。讲的是阿赖耶识以外没有真相。
阿赖耶识本身是收藏的功能(所收藏的是种子)。万法都是种子显现的相而已,并非真实。

所以,自净其意,是佛法全部真义谛的核心也是唯一。
无论佛法/佛教的何门何派,都是在教“自净其意”。

无上大法。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对世出世间一切恶行皆不要去做,而对于世出世间的一切善行应当积极努力的去奉行,自己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出自《增一阿含经》:“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此为佛教基础经典,北传四部阿含之一,由东晋僧伽提婆译。译文:对世出世间一切恶行皆不要去做,而对于世出世间的一切善行应当积极努力的去奉行,自己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这就是佛教的本意了。创作背景《阿含经》是早期佛教基本经典的汇集,主要内容为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五蕴、四禅、生死轮回等根本乘佛教基本教义。我国汉地佛教,历代多尚大乘,故对属于根本乘的《阿含经》较少研究。海公上师在初学佛时,也不识《阿含经》大教无上无容,未肯虚心学习,但自从到西藏学法以后,就渐识门路,开始重视《阿含经》,认识到《阿含经》乃佛亲口所宣,应该好好学习。特别是到了晚年,他更加对《阿含经》倍加推崇,不顾年迈体衰,不怖经多文广,发誓一日不死,必学一日,他说到做到,言行一致。从一九六零年起,就先后深入细致地学习了《增壹阿含》和《杂阿含》等,并根据当年在西藏得康萨仁波卿口授的教义,结合自己平时多年的学习心得,撰写《学记》。一九六二年他完成了《增壹阿含学记》,以后又为《杂阿含》续写《学记》。在《增壹阿含学记》序文中,他还把《阿含经》的精微义理,看作是佛法的入门之路,认为以此修行,决定能成就如来大觉之教也。于此可见其对《阿含经》的尊崇程度。

上一篇:枸杞的药用价值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