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十大经典名言
培根十大经典名言如下:1.读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细,哲学使人深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和修辞学使人能言善辩。总之,“读书可以修身养性”。2.学习的目的在于使人愉悦,在于装饰和增长才能。当你孤独寂寞时,读书可以令人心情舒畅;当你在高谈阔论时,学识是一种很好的装饰;当你在处世行事时,正确运用学识可以显示出个人的才能。3.学问本身并没有教人如何运用它,这种使用之道存在于书本之外,要通过实践和观察才能领会。4.真理教会了我们——探求真理,就是向它求爱;认识真理,就是与之同处;而相信真理,就是对之皈依,这才是人性中至高无上的美德。5.善良是人类一切美德和尊严中最伟大的,它具有神性的特征。6.人们的思想大多取决于自己的性格,谈话和言论大多取决于自己的学识和见解,而他们的行为举止则大多取决于平日所养成的习惯。7.既然习惯是人生的主导力量,人们就应当尽一切努力养成良好的习惯。幼年时就养成的习惯无疑是最理想的。这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教育。8.顺境最容易暴露人的恶劣品性,而逆境却最能彰显人的美好品德。9.与朋友分享快乐,快乐便能够加倍;与朋友分担忧愁,忧愁就会减半。10.心无杂念、精神舒畅是健康长寿的最好秘诀。在情绪上应避免嫉妒、焦虑、郁积于心的愤怒、奥妙难解的思索、过度的欣喜以及难以排解的悲伤。
培根的名言有哪些呢?
培根的名言有:1、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们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2、毫无理想而又优柔寡断是一种可悲的心理。3、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4、时间是不可占有的公有财产,随着时间的推移,真理愈益显露。5、在美方面,相貌的美高于色泽的美,而秀雅合式的动作的美又高于相貌的美。6、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令人肃然起敬的。7、才德有如宝石,最好用素净的东西镶嵌。
弗兰西斯·培根的名言
弗兰西斯·培根英国/文学 简介 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科学家。他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中被尊称为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马克思称他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第一个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人。它反对经院哲学和唯心主义者,认为知识起源于感性经验,一切真正的知识都是在经验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归纳、分析、比较、实验等理性方法整理而成的。代表作《新工具》,在近代哲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广泛的影响,哲学家由此把它看成是从古代唯物论向近代唯物论转变的先驱。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 - 1626)在1561年出生于伦敦一个官宦世家,父亲尼古拉·培根是伊丽莎白女王的掌玺大臣,曾在剑桥大学攻读法律,他思想倾向进步,信奉英国国教,反对教皇干涉英国内政;母亲安妮·培根是一位颇有名气的才女,她精通希腊文和拉丁文弗兰西斯.培根简介,是加尔文教派的信徒。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培根各方面都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才智。 1573年,年仅12岁的培根被送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深造,大学中的学习使他对传统观念和信仰产生了怀疑,开始独自思考社会和人生的真谛。三年后,培根作为英国驻法大使的随员旅居法国巴黎。短短两年半的时间里,他几乎走遍了整个法国,这使他接触到不少新的事物,汲取了许多新的思想,并且对其世界观的转变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579年,父亲突然病逝,他要为培根日后赡养之资的计划破灭,培根不得不回到伦敦。由于生活开始陷入贫困,在回国奔丧之后,培根进入了葛雷法学院,一面攻读法律,一面四处谋职。 1582年,21岁的培根取得了律师资格,此时,培根思想上更为成熟了,他决心把脱离实际、脱离自然的一切知识加以改革,并且把经验和实践引入认识论。这是他“复兴科学”的伟大抱负,也是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志向。 1584年,23岁的他当选为国会议员。 1589年,成为法院出缺后的书记然而这一职位竟长达20年之久没有出现空缺。他四处奔波,却始终没有得到任何职位。 1602年,伊丽莎白去世,詹姆士一世继位。由于培根曾力主苏格兰与英格兰的合并,受到詹姆士的大力赞赏。培根因此平步青云,扶摇直上。1602年受封为爵士,1604年被任命为詹姆士的顾问,1607年被任命为副检察长,1613年被委任为首席检察官弗兰西斯.培根简介, 1616年,被任命为枢密院顾问,1617年提升为掌玺大臣,1618年晋升为英格兰的大陆官,授封为维鲁兰男爵,1621年又授封为奥尔本斯子爵。但培根的才能和志趣不在国务活动上,而存在与对科学真理的探求上。这一时期,他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并出版了多部著作。 1621年,培根被国会指控贪污受贿,被高级法庭判处罚金四万磅,监禁于伦敦塔内,终生逐出宫廷,不得任议员和官职。虽然后来罚金和监禁皆被豁免,但培根却因此而身败名裂。从此培根不再理政事,开始专心从事理论著述。 1626年,3月底,培根坐车经守伦敦北郊。当时他正在潜心研究冷热理论及其实际应用问题。当路过一片雪地时,他突然想作一次实验,他宰了一只鸡,把雪填进鸡肚,以便观察冷冻在防腐上的作用。但由于他身体孱弱,经受不住风寒的侵袭,支气管炎复发,病情恶化,于1626年4月9日清晨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