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有哪些?
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1、普罗米修斯创造人类普罗米修斯是希腊神话中最具智慧的神明之一 ,他用粘土按照自己的身体造出了人类。他不仅创造了人类,给人类带来了火,还教会了他们许多知识和技能。2、上帝造人上帝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进他的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生气的人,名字叫亚当。但这个亚当却没有配偶。于是,上帝让亚当沉睡,取下他的一条肋骨,造成了一个女人,名字叫夏娃。从此,地球上开始有了人类。3、女娲抟土造人女娲是中华民族的母亲,在天地开辟之初,大地上并没有人类,是女娲把黄土捏成团造了人。她造了一批又一批,觉得太慢,于是用一根藤条,沾满泥浆,挥舞起来,一点一点的泥浆洒在地上,都变成了人。她还替人类立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两性相互婚配,繁衍后代。相关内容:在古人类学研究领域中,进化阶段有古猿、猿人、能人、直立人、智人与现代人等专业表述,已被学界广泛共识,同时被广泛共识的还有“人类最早的祖先起源于非洲”。但目前存在争论的焦点是“现代人类即晚期智人是有别于直立人和早期智人的一个新物种,大概在20万年至10万年起源于非洲。”此说认为并强调,非洲是现代人即晚期智人唯一起源地,于6万至7万年前走出非洲,并逐步替代东亚等地区原有的古老人群,包括“北京猿人”。
中国传说中人类的起源是什么和什么?
中国人类起源的传说 :传说一:女娲为伏羲氏,具人首蛇身,抟土做人,练五色石来补苍天。传说二:女娲为伏羲氏之后的母系社会统一各部落的女酋长,后来治理洪水、倡导繁衍生育有成,於是乃被神话为造人之母,补天之神。传说三:盘古开天辟地,天地本为混沌,盘古在其中,后来天逐渐高一丈,地逐渐厚一丈,盘古也长高了一丈。长此以往,盘古越来越高,直到盘古将死的时候,他的左眼变成太阳,右眼变成月亮,血液变成江河,筋肉变成田土,头发变成星辰,皮毛变成草木,身上的虱、虫乃变成了人类。始祖神话是指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就像关心宇宙的起源一样,人们对人类自身的起源也有极大的兴趣。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关于自己种族始祖的神话传说。大体分为:呼唤而出、原本存在、植物变的、动物变的和泥土造的五种。各民族的始祖神话都相当丰富,其中有些说法颇为相似,当然不同的也不少,在这些神话中,有的很有趣,有的和进化论有不谋而合之处。中国神话的起源:由于古代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矛盾、变化,于是借助幻想,把自然力拟人化。神话往往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
人类是怎样起源的?
人类的起源的演化过程是:古猿阶段;亦人亦猿阶段;能制造工具的人的阶段。后阶段包括猿人和智人两大时期;它们又分为早期和晚期两个阶段。古代的类人猿最初成群地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森林中,后来一部分古猿为寻找食物下到地面活动,逐渐学会用两脚直立行走,前肢则解放出来,并能使用石块或木棒等工具,最后终于发展到用手制造工具。与此同时,在体质上,包括大脑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出现了人类的各种特征。从猿到人的过渡阶段结束后,人类的体制形态仍在发展。分为南方古猿、直立人、智人三个阶段,智人又分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另一种是把能够制造工具的早期的人与不会制造工具的南方古猿区别开来,单独列为一个阶段,称为最早的人属,其后的阶段分为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发源地之谜:欧洲,特别是西欧,曾一度被认为是人类的发源地。对于这一系列的疑问,古人类学家一直在努力寻找正确的回答。多数古人类学家认为:真人是以制造工具为标志,真人出现以前的人类祖先,科学家们称之为“前人”。直立是前人从人猿共祖主干上分离的形态学标志,他从主干分离的地区可谓人类最早的摇篮。真人不断演化发展,最后成为现代人,同时形成现代不同的人种,这个进化过程完成的地区便是人类演化最后的摇篮。在探索人类起源时首先要确立一个前提,即人类是一个生物物种,他只能有一个祖先,不可能是多个祖先。不能说黑人有一个祖先,而白人又有另一个祖先。因为不同的物种之间虽能婚配,却不能生育后代,只有同种能育。如果我们主张人类多祖论,就会在生物学上犯常识性的错误,已证实了人类多祖或多元论是违背科学常理的。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起源于非洲还是亚洲,一直是古人类学家争论不休的话题。自1924年在非洲找到首个幼年南猿头骨以来的70余年,在非洲发现了一系列的人类化石,这一系列的化石构成了一个相当完整的体系。相比之下,亚洲出土的化石很难与之相提并论,因此,大部分古人类学家都认为人类起源于非洲的可能性较大。
人类是如何起源的?
一般来说,人类出现的标志是直立行走,古人类出现的时间,有些人认为应该在距今大约500万年到700万年之间,虽然这一结论目前有些争论,但至少也在400万年左右是毫无疑问的。20世纪以来,考古学家和古人类学家们在非洲、亚洲、欧洲等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发现了古人类化石或古人类使用过的工具遗迹。例如,1965年中国元谋发现的170万年前的人类遗骨化石;1974年在埃塞俄比亚的哈达尔河谷发现的南方古猿“露西”遗骨化石,被确定至少在距今300万年以上,等等。所有证据都表明人类的起源有多个源头。人类早期的进化非常缓慢,经过了大约数百万年的进化,在大约20万年前,人类才进化为早期智人,在大约10万年前,人类进化为晚期智人,现代人属于晚期智人。很显然在这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古人类都能进化为晚期智人也就是现代人。那么今天散布在世界各地的现代人又来自何方呢?是来自同一个地方,还是由当地古人类进化而来的,还是有其他原因?这是人类学家们长期研究的一个问题。现在很多人都认为世界上所有的现代人都是来自非洲大陆,大约在20万年前,由于自然、生态的巨大变化
,东非肯尼亚一带的黑人俾格米人开始走出非洲,大约在10万年前,他们到达了现在的中东一带,然后散布到亚洲各地,大约到6万年前,他们到达了今天的美洲和澳洲,逐渐取代了世界各地原来的直立人,演化为全世界各地现代人的共同祖先
人类的起源是什么
人类的起源一直是科学上的谜团.达尔文说,人类是从猿猴的一支进
化而来的.可人们在不断地追问:剩下的猿猴为什么没有进化成人的迹象?
基因科学产生以后,人们又问:人可以像机器一样被制适吗?为什么所有
的神话都认为是“上帝创造了人”?
第一节 达尔文进化论是唯一正确的吗
19世纪,在英国诞生了一位伟大的博物学家,发现了一套轰动全世界的生物进化理论,他的名字叫达尔文.
1831年,他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了海军“贝格尔”号战舰的环球航行,在南美洲地区整整航行了5年,对热带与亚热带动植物进行了广泛的考察.1836年回国以后,达尔文主要从事科学实验与著述.他根据对生物界大量的观察与实验,认为物种的形成及其适应性和多样性的主要原因在于自然选择,生物为适应自然环境和彼此竞争而不断发生变异.适于生存的变异,通过遗传而逐代加强,反之则被淘汰.归纳起来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达尔文的这套学说,奠定了进化生物学的基础.他还将进化论用于人类发展的思考,阐明了人类在动物界的位置及其由动物进化而来的依据,得出了人类起源于古猿的结论.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人类起源于古猿的理论,经过一番激烈的学术和宗教的大动荡、大争论后,渐渐被科学界所接受.在以后的岁月里,古生物学家通过对古生物化石的研究,在达尔文学说的基础上,形成了现代人类起源说.他们认为,人类是古猿经过数百万年的漫长岁月,在万物更迭交替变化中逐渐进化而来的.这一理论,从其他学科,比如胚胎学、比较解剖学.现代生物学及生物化学等学科中寻找到了证据.根据这些证据,人们推测地球生物进化的总模式是: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哺乳动物——灵长类动物——猿猴类动物——人类.马克思十分欣赏达尔文的进化论,同时认为,在由猿到人的进化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现代一般认为,人类是由古猿中的一支进化而来的,古猿早在3000多万年以前就已出现在地球上,体形较现代猿类小.考古学通常讲的“腊玛古猿”,大约生活在1400万一1000万年前,身高仅1米多一点,体重在15—20公斤左右.所谓的“南方古猿”,大约生活在距今500万—100万年以前.我们人类就是由南方古猿的一支演化而来的.大约200万—300万年前,南方古猿的一支脱离了古猿类,朝着人类的方向演化.根据化石发现,现在一般将人类脱离古猿后的发展历史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猿人阶段,大约开始于距今200万—300万年以前,这时的猿人会制作一些粗糙的石器,脑量大约在630—700毫升,会狩猎.晚期猿人化石发现较多,我国发现的元谋人、蓝田人、北京猿人(周口店),以及在坦桑尼亚发现的利基猿人,都是这个时期的化石代表.这时的猿人已经很接近现代人,打制的石器也比较多样化,有用于狩猎和劈裂兽骨的砍砸器,用来剖剥兽皮和切割兽肉的刮削器.最有进步意义的是,此时的猿人已经懂得了使用火,并知道如何长期保存火种.猿人阶段一般认为到大约30万年前结束.
第二阶段是占人阶段,或称早期智人阶段.我国已经发现的马坝人(广东)、资阳人(湖北)、丁村人(山西)也都是这一时期发掘的化石代表.古人的特征是脑量进一步增大,已经达到现代人的水平,脑结构比猿人复杂得多,其打制的石器也比猿人规整,有石球和各种尖状的石器,能人工生火,开始有埋葬的习俗,并且不知是为了遮羞还是为了保温,已经开始穿所谓的衣服,不再是赤身裸体.并且在世界的不同地方,古人的体质也开始了分化,出现明显差异.古人生活于大约20万一5万年前.
第三阶段为新人阶段,又称晚期智人阶段.大约开始于5万年以前,新人化石在体态上与现代人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其打制的石器相当精致,器形多样,各种石器在使用上已有分工,并且出现了骨器和角器.新人甚至已会制造装饰品,进行绘画、雕刻等艺术活动.大约在皿万年以前,已经出现了磨制石器.新人又称克鲁马努人,这是因为1868年,在法国西南部克鲁马努地区的山洞里发现了5具骨架,这些骨架与现代人已经很难区分,但比现代人高大.据分析,其生存年代大约在3.1万—4万年以前,被认为是新人的化石代表.我国发现的柳江人(广西)、山顶洞人(北京)化石也属于这个时期的代表.此后,人类便进入了现代人的发展阶段.
不可否认,这个进化体系的完善,许多科学家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不但如此,在维护生物进化论的过程中,不少社会学家,尤其是一些哲学家也作出了许多贡献.由于这些杰出人物的努力,生物进化论成了当今世界不可动摇的理论之一.
但是,无论有多少人来维护它,它始终不过是一种假设而已,而且是世界众多假设中的一种,我们应该始终牢记一句话,这句话是马克思说的,他说:“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设.”既然是假设,那么就应该允许别人有探讨的余地,允许别人发表不同的观点.一味地用一种假设去排斥其他假设,这是不科学的,本身是对马克思精神的嘲笑.
那么,以上这套由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生物学家、哲学家共同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体系,它真的牢固吗?
第二节 现在的猿猴可以变成人吗
达尔文创建的整个人类进化学说,其中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那就是,当时气候的巨大变迁使森林大片消失,类人猿在这样的情况下被迫从树上下到地面,由猿到人的进化过程就从此开始了.如果这个条件不存在,那么整个人类进化体系就不能成立.
起源于东非大裂谷的南方古猿一直被认为是人类的始祖,“露露”的化石就在此处发现.因此,东非大裂谷自然环境的变迁,成了支撑人类进化学说的关键.科学家称,500万—12万年之前,由于东非气候突然变冷,大片的热带雨林消失了,这就迫使人类的远祖——南方古猿从树上下到开阔的大草原,从四肢攀援到练习用两足行走,于是乎,古猿脱掉身上的兽毛,最后变成了人.
进化论的这个前提只是一个假设,当然许多人都希望这个假设可以成立,以便一劳永逸地解决人类的起源问题.但是,最近一些科学家在东非地区的考察,却使达尔文的人类进化学说中环境变迁这个至关重要的前提一下子变得不存在起来.
美国耶鲁大学金斯顿考古队对东非的地理、气候做了十分细致的考察研究.他们对肯尼亚大裂谷南端的图根山丘的碳化士壤进行了同位素检测,结果发现,自从1550万年以来,大裂谷地区的雨林和草原的混合就跟今天完全相同,根本不存在上述传统所说的气候大变化.要知道,东非古人类的考古化石最上限也不过400万年,也就是说,非洲的古猿竟然可以在虚拟的自然条件之下完成从兽类向人的进化,这是不是太荒唐了?这支考古队在最后的报告中写到:“人类的进化是相当复杂的过程.这(指东非大裂谷地区气候的考察结果)可能迫使我们要寻找其他的因素来解释人类下地行走的原因:为了食物和为了占领更加优越的生态环境;受到其他物种的竞争,等等.”如此说来,人们要想使自己的学说成立,非要迫使东非古猿下地行走不可,不论这些古猿是否愿意,非下来不行,即使不是真的自然环境变迁,我们也要虚拟出一个自然环境变迁的事实出来.看来,我们这套进化理论过分脆弱了,也过分霸道了.
不仅如此,考古学所发现的古化石,是支撑人猿同祖进化理论的主要证据,但正是在这方面,更显示出其脆弱的本性.
首先,现在我们考古中发现的人类化石量极少,越是往前,化石量就越少,考古学家往往根据几颗牙齿或一个、半个头盖骨化石为依据,进行洋洋洒洒地推论,明显证据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