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优秀作文加上600字的点评
盛赞与无奈
轻轻地揭开笔套,
坐在满是雾气犹如盖上一缕薄纱的玻璃窗旁,
聆听着窗外校园马路上
的车鸣,
对着陷阱般网格状的作文纸。
我挥动钢笔,
仿佛揭开神秘封印一般,
静默地谱一曲
神圣的礼赞和一首悲寂的哀歌,表达着对课堂的盛赞与无奈
……
沙沙的写字声与老师抑扬顿挫的讲课声,
在悄然中揭开了课堂的序幕。
阴沉的黑板、
死
寂的校园、
明亮的教室,
在不和谐中吟唱着和谐,
在和谐中演义着不和谐;
构成了课堂独有
的风光似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
盛赞课堂,
它把时间集中起来,
分给每一位渴慕知识的学
生,
使他们的目光在老师、
书本上聚焦,
如浩浩沙漠中的一缕清泉,
无私地滋润着苦行者的
口舌,
化作一丝动力涌遍全身,
暗暗地鼓励着他们走出无知的沙漠,
走进荒芜的戈壁,
寻觅
茂密的雨林,翻越巍然的高山。盛赞课堂,它把精力汇聚一齐,恩赐每一个饥于知识的人,
使他的耳朵搜索着知识、
精要,
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扬帆,
像一盏黑暗中明灯,
指引着
寻觅者前行,
化作一股无以名状的勇气,
激励他们搏击无知的风浪,
挑战茫茫的海洋,
出入
恐怖的海域,追寻先知的航迹。是课堂,引导我们迈入知识的殿堂,每行一步,感知的光束
便照耀在我们身上。是课堂,为我们插上天使的翅膀,飞向知识的国度,每飞一段,智慧的
光环便越加明朗。盛赞课堂,引领我们走向辉煌。当考试取得成绩,当竞赛获得优胜,当实
验取得成功,
课堂的功勋便化作一个无形的微笑,
一声欢欣的感叹,
浮动于脸上,
跃然出舌
尖,
在血液中沸腾,
在脑海中激荡,
印成了时光的流水冲刷不了,
岁月的车轮碾不平的痕迹,
深刻在青黑的玄武岩上,接受风霜的洗礼。
无边的叹惜声与心中的哀鸣声,
在无声中敲响了课堂的哀钟。
眼中闪烁着的痛苦的泪珠,
眼神中流露的孤寂,
表情上盎然的无奈,
勾起了课堂的点点辛酸。
当我们的心灵被反锁在书
桌之中,
当我的灵魂被刻画在作业之上,
当我们的感受被凝聚在教室之中,
我们哀鸣,
我们
哭泣,我们无奈。内心的痛苦跃然表面,浮现在言行之中,我们悲痛欲绝。心灵被束缚在教
室之中,思想被麻痹在书本之下。我们没有创见、主张,甚至喜怒哀乐都寄托在课堂之中。
丑恶的分数,
狰狞的面孔,
暗淡的表情,
预告着你我黑暗中冰凉的紫蓝色眼泪。
堕落的钢笔,
血腥的修正带,
罪恶的稿纸,
注定会发挥骑士的精神将战役进行。眼泪在阴风中飘散,
刺痛
着每一个人脆弱的灵魂,
似一把利刃,
把每一个人的灵魂划得支离破碎,
模糊不堪。
不畏惧
邪恶的眼神在盔甲后闪现,
激励着每个人奋勇前进,
不断拼搏,
婉如神圣的光环,
支持着每
一个即将崩溃的灵魂。寒风吹来,血凝结了,伤口更痛了,但我们无奈,逃避不是办法。
哥特式的教堂,
彩绘的玻璃窗,
反射着光的琴键,
是谁在风中传唱课堂的哀歌?是谁在阳光
下颂读课堂的盛赞?神圣的传颂,
神秘的亵渎,
在柔美的阳光下,在静谧的夜空中,
演义着
课堂的赞颂与悲哀。
这就是课堂,盛赞与无奈,在矛盾中统一,在统一中矛盾。留给每个人一曲盛赞,几缕
无奈
……
【评点】
虔诚的礼赞,深邃的哀鸣,字字真言,句句真情,倾诉悲欢,度量得失,小作者以诗人的语
言,
哲人的眼光给课堂量体裁衣。
整篇文章犹如一座充满艺术魄力的雕塑,
博大而沉厚,
雄
强而刚健,
质朴而自然,
反映了小作者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厚实的心智和敏锐的灵光。
精
美的语言、严谨的结构、深刻的思辨、广博的见识,无不令人赏心悦目。
优秀散文600字加点评 只要600字 少了也可以
渴望得到一颗心
一个初入尘世、未经风雨、用不解的眼光看世界的人,我们称之为孩子。一个经历了大起大落、能用白须华发捋起智慧的人,我们称之为老人。记忆是老人守了一生的财富,童心是孩子惟一的智慧。我渴望得到一颗心,这颗心既充满孩子的童真,又拥有老人的沉稳。
只愿自己永远童心未泯。这样,孩子的心永远地伴随着我。在我的眼里,生活不是一张单调的白纸,而是一块多彩的三思:“草为什么是绿的?山怎么站的那么高?水怎么流得那么缓?”想着想着,我会仰面躺在草地上,草丛里充满了好闻的太阳味儿。
只愿自己永远稳重。这样,老人的智慧永远伴随着我。在我的眼里,生活不是整天学习读书,而是富有哲理性的。我想我会在明亮的灯下思索:“山是如何站成一种尊严,水是怎样淌成一脉智慧?”不用脚掌试一试,怎知山是如何站成一种尊严?尊严亦可以是跌倒之后的站立。智慧亦可以是若愚的。有用你的手试一试,能理解的如此理性吗?“雨后的晴天,空气里满是阳光的味道,我就坐在窗前想呀、想呀……
昨天,我坐在窗前写作业,我多想瞧瞧我的小鸟呀!可一堆书挡住了我的视线,已经十点多了,我连弟弟的面都没见。只愿自己童心未泯,只愿自己永远沉稳,这样,我就可以和单调的学习生活说“再见”了。
我又睡着了,因为我感到了从未有过的疲惫。在梦中,我哭着对上帝说:“愿望是我的,求求你,给我吧,那颗心!”
每一次闭上眼睛,就能看见一个老人和一个孩子向我走来,我仿佛左手牵着老人,右手牵着孩子,和他们一起来到已充满肃杀之秋声的落叶林里,看那一地金黄满目温馨……
多么渴望那一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