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买卖要注意些什么
首先要查证商标的真实性,这点至在重要,因为商标的所有权只是一纸证书,这就会给一些不良人士有机可乘,有的自己做一个商标注册证,这类在商标局查询不到的,都是假证,转让过来也没用。
另外,如果方便的话,最好是让转让人去做个商标转让的公证,这个花费不是太多,一般几百元就可以搞定,但是却可以省略以后的很多麻烦,出现问题的时候,公证是一个很重要的证据。当然,这个公证不是必须的,不做也是可以的,但是出于交易的安全,我们是强烈建议大家做这个公证。
还有就是商标买卖必须要向商标局提出申请,这个商标转让才是有效的,才受法律保护。私下的进行的,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当然,商标买卖可以双方自己去北京办理,也可以通过代理公司来办理。但是不管如何,都要收取费用,也就是说,商标局办理也是要收费用,希望交易双方不要因为一点费用而私下买卖,不然到时不受法律保护,如果一旦出现纠纷的话,就不好办了。
一、商标转让流程一般需要多长时间
1、商标局自收到转让申请后十五日内发出《核准转让注册商标证明》。
2、自确立申请日起三到四个月可以收到转让《核准转让注册商标证明》。该证明需跟原《商标注册证》一并使用。
3、《核准转让注册商标证明》标注的日期为转让注册的生效日期。
二、商标转让的形式
注册商标的转让是商标注册人在注册商标的有效期内,依法定程序,将商标专用权转让给另一方的行为。注册商标的转让一般有以下几个形式:
1、合同转让
转让人通过合同,规定转让注册商标的内容、相互间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等,这种形式的转让一般是有偿的,即转让人通过转让注册商标专用权而收取一定的转让费用。
2、继受转让
注册商标的继受转让,有两种情况:(1)注册所有人(自然人)死亡即其生命结束后,有继承人按继承程序继承死者生前所有的注册商标。(2)作为注册商标所有人的企业被合并或被兼并时的继受移转。
3、因行政命令而发生的转让
这种转让形式一般发生在公有制国家。这里说的行政命令主要是那些引起财产流转的计划和行政。例如我国国有企业根据行政命令发生分立、合并、解散或转产,必然会发生注册商标主体变化的问题。
什么是商标买卖?商标买卖应注意哪些问题?
什么是商标交易?商标交易应该注意什么?简单来说,商标交易包括拟合同和手续、拍卖和拍卖,以及注册商标的转让方式,包括合同转让和继承转让。关键方式是合同转让。合同转让是指转让人和买受人通过签订转让协议转让注册商标;那么,商标交易是什么样的呢?商标交易应该注意什么?购买商标的可靠性至关重要,其次是考虑价格。以下建议大家注意以下几点:买卖商标的具体流程:商标注册人与买受人签订转让合同,然后向商标局申请变更,由商标局公示。商标注册人需要将注册相同或相似商品的相同或相似商标转让给他人。商标业交易应注意以下事项:1、彼此应该签订书面买卖协议;2、相互协议必须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和民事权利能力;3、对方应当一起向商标局提交申请,转让注册商标经批准后,予以公告。自公示之日起,买方拥有商标专用权;4、其他常见问题。法律规定:转让注册商标的,转让人和买受人应当签订转让合同,并共同向商标局提交申请。受让人应当保证申请商标的产品质量。转让注册商标的,商标注册人应当同时转让在同一商品上注册的类似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注册的相同或者类似商标。商标局不予批准,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原因,以便容易引起混淆或有其他不良影响的转让。注册商标转让经批准后,予以公告。自公示之日起,买方拥有商标专用权。
自己有个商标怎么可以出售?
商标转让、买卖需到商标局进行手续办理,其流程包括:申请→受理→审查→公告→核发转让证明。 1、买卖双方签订《商标转让合同/协议》。 2、商标持有人办理商标公证,一般在3-5个工作日完成,获取《商标申明公证书》。 3、将准备好的材料和公证书报送商标局,然后缴纳转让规费。 4、商标局1-2个月左右下发受理书,并开始进行审查。 5、商标局受理后5-8个月左右刊登公告并向双方下发《核准转让注册商标证明》。
商标在哪里可以出售
法律分析:1、商标拍卖。商标权的拍卖取得是一种要式法律行为,商标权拍卖取得的主体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核准、登记等手续;拍卖注册商标,必须对被执行当事人所有的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注册的相同或者相近似的商标,实行一并拍卖,对于使用同一注册商标的不同类别的商品(每一类商品都构成独立的商标权)。可以按商品的类别分割拍卖。2、通过行业人脉进行销售商标。求购者对商标的名字和含义的理解会影响到商标的交易价格。因此,在这种交易渠道里,持标人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商标,有的放矢地开出交易价格。3、商标交易网站出售。商标转让市场的巨大潜力和极为可观的利润,催生了各式各样的商标交易平台。这也是现在商标持有人乐于选择的一种方式:不用自己寻找商标买家,商标估值和商标后续转让手续也可以在交易平台一并办理。但是,选择一家专信誉良好的商标交易平台是需要卖家擦亮眼睛多方考察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三条 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下列客体享有的专有的权利:(一)作品;(二)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商标;(四)地理标志;(五)商业秘密;(六)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七)植物新品种;(八)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