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的读音和释义
弋(拼音:yì),是汉语通用规范二级字。最早见于甲骨文。本义是木桩,后引申义有系有绳子的短箭、猎取等。拼音,是拼读音节的过程,就是按照普通话音节的构成规律,把声母、介母、韵母急速连续拼合并加上声调而成为一个音节。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拼音的用途:1、用于给汉字注音:从1958年秋季开始,全国小学的语文课本采用汉语拼音给汉字注音,接着,中学教科书、字典、词典以及通俗读物、扫盲课本也采用汉语拼音注音。2、用于教学普通话:《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后,陆续出版了利用汉语拼音编写的普通话教材、读物、字表、字典、词典,促进了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3、用于字典、词典的注音、排序,书刊的索引。75卷的《中国大百科全书》采用汉语拼音排序,正文的每一个条目都注上了汉语拼音。4、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我国已经有壮族、苗族、侗族、哈尼族、傈僳族、佤族、黎族、纳西族、土族等少数民族采用汉语拼音字母相一致的字母形式。
弋的读音是什么?
拼音:yì(声母y,韵母i,四声)弋基本解释:1、用带绳子的箭射鸟:弋获。弋人何篡(“篡”,取,鸿雁飞得很高,射鸟的人无所施其技)。2、姓。基本信息:部首:弋、四角码:43000、仓颉:ip 86五笔:agny、98五笔:ayi、郑码:HS 统一码:5F0B、总笔画数:3笔顺:组词解释:1、游弋[yóu yì](舰艇等)巡逻。2、弋腔[yì qiāng]弋阳腔。3、弋获[yì huò]射中(飞禽)。4、弋者何篡[yì zhě hé cuàn]比喻贤者隐处,免落入暴乱者之手。5、弋不射宿[yì bù shè sù]不杀生、不乘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