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保险有什么新政策??
法律分析:
1、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2、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3、距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应按年缴费,也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超过15年;4、距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5、新农保试点地区,凡已参加了老农保,年满60周岁且已领取老农保养老金的参保人,可直接享受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对已参加老农保、未满60周岁且没有领取养老金的参保人,应将老农保个人账户资金并入新农保个人账户,按新农保的缴费标准继续缴费,待符合规定条件时享受相应待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一条 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第十三条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视同缴费年限期间应当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政府承担。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政府给予补贴。
农村养老保险有什么新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是指,以农村非城镇户籍的居民,为保险对象的养老保险制度。具体新政策如下:1、参加新农保的农村居民,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个档次,地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2、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3、政府对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新农保基础养老金;4、农村养老保险的其他新政策。
一、农村社保有几档
以农村户口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保),这个新农保缴费标准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和500元5个档次,参保人可以根据自己经济情况自由选择的。
政府对参保人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30元(其中省财政给予平均补贴20元,县财政补贴10元),对每提高一个档次缴费的,县财政增加5元的缴费补贴。
新农村社保主要是农民自己缴费,这实际上是自我储蓄的模式,而新社保最大的特点是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模式,融合了三个筹资渠道。
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标准
缴费档次增1500元和2000元两个档
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12个档次,省(区、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最高缴费档次标准原则上不超过当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年缴费额。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财政部依据城镇民收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标准。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
2019新农保政策
可以。《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规定:参加职保和新农保或城居保人员在达到职保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后,可以申请办理职保与新农保或城居保的衔接手续。其中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符合领取职保待遇的,可以申请将原参加新农保或城居保有关权益转入职保,按照职保办法计发相应待遇;二是不符合领取职保待遇的,可以申请将职保有关权益转入新农保或城居保,待达到新农保或城居保规定的领取条件时,按照新农保或城居保办法计发相应待遇。《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规定:参保人员在缴费期间因户籍迁移需要跨地区办理新农保和城居保衔接手续的,可以在迁入地申请实时办理制度衔接手续。参保人员从职保转入新农保或城居保,其参加职保的缴费年限,可合并累加计算为新农保或城居保的缴费年限。参保人员从新农保或城居保转入职保,其参加新农保、城居保的缴费年限不折算为职保缴费年限。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2019新农保试点推行
搞好新农保工作的重大意义一、大力推进新农保制度,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建立新农保制度,是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广大农民最关心、最关注的养老问题的“惠民工程”,是我国在农村取消农业税后又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历史性创举。“新农保”的实施,对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区在全省率先推行新农保工作,是一项民心工程,一方面可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使其摆脱土地和家庭保险的束缚,通过进城务工,自主创业等多种形式增加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的实现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转移,提高农业经营效益。二、大力推进新农保制度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社会保障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制度。党中央、国务院、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农村社会保障事业。三、大力推进新农保制度建设,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客观要求。从当前农村的新情况来看,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有利于化解农村的矛盾。搞好我区新农保先行试点工作,对于在全省开展新农保,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率先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农民世世代代养儿防老,“新农保”则致力于改变农民养儿防老为社会养老。一矣“新农保”对8亿农民实施全覆盖,其重要意义绝对不亚于2006年取消全国农民世代征缴的“皇粮国税”,其重大社会价值,则不亚于明年有望做到全覆盖的“新农合”。历朝历代,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一直是压在中国农民头上的两块石头。倘若在2020年前由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合力参与,最终搬掉这两块石头,无论于中国还是世界,都是足以彪炳青史的大事件。何为德政、善政?这就是现阶段最大的德政和善政;何为执政为民?搬掉这两块石头就是最现实的执政为民;何为执政能力建设?这就是最实际的抓手和努力方向。还应看到,“新农保”将极大地改变中国农村现有家庭关系、家庭文化及亲情伦理,有助于农村家庭和睦、和谐,从而也有助于农村社会的总体和谐。此外,“新农保”与“新农合”双轮驱动,将直接作用于城乡二元社会的破解,对弥补已断裂半个世纪的城乡发展鸿沟,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从而最终实现全社会和谐发展,均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和作用。和城市社保一样,“新农保”并非“天上掉馅饼”。它需要农民个人、乡村集体、政府共同出资,为参保农民建立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受发展水平差异、农民收入差异、各地财政能力差异以及国家总体发展水平和程度所限,“新农保”从试点到普惠,只能遵从“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渐进原则。起步阶段,参保农民每月领取最低养老金只有55元,但万事开头难,不妨先解决有与无的难题,再解决标准提高的难题。前者事关社会公平为大,后者事关保障水平次之。考虑到各地农民不同支付能力以及同一地方不同农村家庭的支付能力,个人缴费部分设置了每年100-500元共5个档次,政策设定遵循量力而行的原则,可以说考虑得甚为务实。“新农保”既系民心工程,更系社会系统工程,按系统工程学理论观之,其试点推进涉及面极广,需要同步推进一批配套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推进过程中出现反复、拖延、失误乃至“剑走偏锋”的情况,都在所难免。还有,届时数量庞大的“新农保”基金如何监督和审计?会不会出现基金挪用的问题?一切均无现成答案。如是,置于价值判断日趋多元、阶层利益已明显分化的当下社会,人们定会以自己的利益取舍标尺来衡量和评判“新农保”推进之功过得失。若“新农保”推进过程中失误过多,遭来舆论诘问当然在所难免。但无论如何,评判“大改革”要用大眼光,应给“新农保”试点包括“试错”以足够的宽容,而引导舆论潮头的新闻评论尤应抱有善意之心。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