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文明网的介绍
创建于2007年10月8日的江西文明网是江西重点建设的综合新闻网站,是江西宣传思想工作的权威网络平台。原由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明办主办。2012年8月6日,经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中共江西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批准,中国江西网、江西文明网、大江网三网整合,成立新的“大江网”并试运行,由江西日报社主办,江西大江传媒网络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运营。
江西文明网
创建于2007年10月8日的江西文明网是江西重点建设的综合新闻网站,是江西宣传思想工作的权威网络平台。江西文明网坚持“责任引领方向”的办网理念,走特色办网之路,努力构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文化生活的新空间,营造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园。
江西文明网目前开设有新闻、博客、地方、时评、图片、百科、社区、英文、文明建设等12个新闻和互动类频道,重点打造各类信息数据库和互动品牌栏目《民生博客》。江西历史名人、中国文学、红色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法规等数据库初具规模;《民生博客》聚集了全省一批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的实名博客,开创了网络问政工作的新局面。
2019年端午节放假安排通知
端午节放假安排通知 2019放假安排:端午节假期与周末连休,即6月7日--6月9日,共3天。其中,6月7日端午节是法定假日。6月10(星期一)上班。 端午节法定假日是1天。 端午节放假是为了让人们在休息身心的同时,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佳节。 端午节历来是中国很重视的传统佳节,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已经成为了人们在端午节放假里最先能想到的东西,随着人们对传统佳节的日渐重视,端午节重新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端午节放假一天,然后把大礼拜调整过来,形成连续休息三天。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端午节从2008年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端午节习俗——扒龙船 扒龙船,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扒龙舟历史悠久,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九歌·湘君》中“驾飞龙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濑浅浅,飞龙兮翩翩”。学者们认为文中记载的“飞龙”即是龙舟。这些龙船平时沉在江湖水底,也有把龙船安放在陆地的木架上,再搭棚架保护的。每年的五月初一前后,龙船就下水或从水底浮起,水手开始训练,直训练到五月初五参加比赛。 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如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并且买一对纸制小公鸡置龙船上,认为可保佑船平安(隐隐可与古代凤鸟舟相对应)。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在粤闽地区,各种祭祀、纪念之仪式,无非是点香烛,烧纸钱,供以鸡、米、肉、供果、粽子等;如今这些仪式已很少见,但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则是“图个吉利”,表达人们内心良好的愿望。信仰祭祀是节日历久弥新的核心。中国自古以来有以船驱送瘟邪的习俗,扒龙船的目的意义全国各地都大同小异,广东扒龙船有敬龙神祈福兼且驱邪送瘟的意义。而在湖北的屈原家乡秭归,也有祭拜屈原的划船仪式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