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乒乓球运动教学效率提升策略是什么?
随着教育理念的提升,中职体育教学在保证学生运动健康的同时,努力使学生具备健康的心理状况,具有努力拼搏、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乒乓球训练既能锻炼学生的协调、反应能力,同时又能培养学生对“国球”的热爱,因此,在高校中打造精英的乒乓球团队是十分必要的。一、高校乒乓球训练发展的新思路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接触事物的复杂和学习、生活压力的增大,使学生的身体与精神呈现亚健康状态,因此,我国中职学生体质普遍较弱,甚至存在一些心理上的问题,体育教育应该成为“人”的教育,应从关心学生的发展出发,着力打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方式,乒乓球训练也是这样甲。为了能够让乒乓球训练获得长足的进步,达到更高的标准,我们要充分重视学生的需求,明确教学的导向,扭转学生亚健康的这种状态,这就要求我们从教育理念的转变上开始,在保证文化课顺利开展的同时,重视学生体能的培养,重视体育教学才是当务之急。二、提升高校乒乓球训练效率的策略1.创新发展理念中职体育教学重视学生个性的体现和自我能力的培养,传统的乒乓球训练方式就是教师教,学生学,虽然乒乓球需要大量的训练,但是这种形式单一枯燥, 不利于长时间的教学活动,因此,在进行乒乓球训练的时候,我们要转变发展的理念,化被动为主动,化枯燥为丰富,所以在训练的时候要重视自主训练和团体合作意识的双重培养用。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形式,要求学生在发挥主动性的同时,能够做好与同学的互助合作,这也是在乒乓球训练中提高团体协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团队合作学习方式并不复杂,可以.应用于多种训练之中,搭配训练,既可以形成小组间的竞争,同时也能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为了保障训练的效果,在执行的时候也要有明确的要求和评价,保障训练效果的提高。2.打造专业团队我们知道,体育教育的功效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更是对学生意志的培养、品格的锻造。中职学生是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只有肩负责任才能做好建设。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实践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要意义,中职体育教学要在重视实践学习的同时,增加体育理论的学习,并鼓励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具有不屈的斗志,进行积极的探索,发挥自身的潜能。为此,教师需要充分研读乒乓球课程的教学内容,借助网络等形式进行学习,研究学习优秀的训练技巧并将这一方式应用到日常训练之中,突破训练的难点间。中职学校要定期派遣教师进行乒乓球的专业进修,保证将最新的教学理念引人到乒乓球训练之中,培养更专业更优秀的团队,借助良好的教学手段打造--个具有特色化的乒乓球训练形式,作为教师可以制定自己的研修表,将学到的知识进行及时的总结与更新,并与同事进行交流,促进乒乓球训练的不断发展。
乒乓球什么时候改用大球?
2000年2月23日,国际乒联特别大会和代表大会在吉隆坡通过40毫米大球改革方案,决定从2000年10月1日起,使用直径40毫米、重量2.7克的大球,从而取代38毫米小球。乒乓球单人比赛原来一般采取三局两胜或五局三胜制(每局21分)。从2014年7月1日开始,乒乓球国际比赛将启用全新的、以高分子聚合物为原料的新塑料球,用以替代沿用了123年的乒乓球制造原料——赛璐珞 。2016年6月30日之前,赛璐珞和“新材料”两种乒乓球可以在市场上同时合法销售。2016年7月1日开始,赛璐珞球将全面退出历史舞台扩展资料:专业赛事1、奥林匹克运动会乒乓球比赛(Table Tennis Match in Olympic Games)由奥林匹克理事会,国际乒联办的乒乓球比赛。2、世界乒乓球锦标赛(World Table Tennis Championships)。第1届于1926年在伦敦举行。3、世界杯乒乓球赛(World Cup Table Tennis Tournament)。也称“埃文斯杯赛”,由国际乒乓球联合会主办的国际乒乓比赛。1980年8月在香港举行第一届世界杯乒乓球比赛,共有12个协会的16名选手参加。从1980年起每年举办1届,至1990年共进行了11届。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乒乓球
高职院校乒乓球教学有效实施策略是什么?
乒乓球运动在我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放眼全球,我国乒乓球运动整体水平极高。在这样的环境下,高职院校开展好乒乓球教学活动,对全民体育锻炼、健康教育及对学生个人职业体能技能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要不断研究、探索提高乒乓球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途径,以促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不断深入发展。一, 着力人才建设,培养高水准的高职体育教育工作者在高职院校,乒乓球教学的执教教师应该是专业的体育教师,且应该是较专业的乒乓球教师。而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有些高职院校,没有自己专职的乒乓球教学教师,有些院校外聘教师,有些甚至干脆用其他专业的年轻教师。缺乏体育教学专业人才,包括乒乓球教学的专业人才,高职院校应加强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二, 发挥集体智慧,制定课程标准和学生评价标准,构建高职院校乒乓球教学规范相对于体育教师各自为政,集体制定课程标准和学生评价标准的体育学科教研小组的通力合作,能使教师之间互相学习,扬长避短,既有利于教师个体的发展,也有利于稳定整个学院的乒乓球教学水平。同时,采用集体制定的教学评价标准,对学生的体能技能评价更加客观、全面,高职院校输出的毕业生会有稳定的运动体能技能水平。三,创新课程设计,以活动式、情境式教学为主,以竞技代替常规训练乒乓球教学应以活动为教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学生直接参与各种模拟活动、主题活动或其他实践活动,以竞技代替单调的训练。活动式教学与情境式教学有紧密的关联,活动式教学离不开情境教学的课程设计。乒乓球教学可以从教学目标出发设计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师生共同营造教学氛围,在设计的场景中展开活动,在活动中感知体育竞技之美,教师和学生交流互动,共同达成预设的情境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