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活动

时间:2025-09-30 11:22:00编辑:小松

腊八节班级活动方案

  为了确定活动的圆满进行,时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活动方案,一份好的活动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那么什么样的活动方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腊八节班级活动方案(精选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腊八节班级活动方案1   活动背景:   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俗称腊月,十二月初八(腊月初八)既是腊八节,习惯上称作腊八;腊八节在我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之一。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为了让宝贝们了解吃腊八粥的由来,我们开展了本次活动——腊八粥的故事。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了解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   2、知道制作腊八粥的主要材料,初步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3、通过学看日历,知道元旦和腊八节是哪一天?星期几?在自己探索、与同伴交流中主动求知。   4、集体体验过腊八的快乐。   活动过程:   腊八节知多少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古时候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民间大都流行喝腊八粥。关于喝腊八粥的由来,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故事。一说,腊八粥传自印度。腊八粥称为"福寿粥"。""福寿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一说,秦始皇修建长城时,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一说,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来纪念他。   介绍腊八粥的各种佐料、谷物   教师展示实物材料,让幼儿从视觉、触觉上来认识这些材料。请幼儿用一个词语形容你们所见到的食材,了解腊八粥食料的名称扁扁的红豆,圆圆的桂圆,胖胖的花生米。   宣传"腊八粥"——八宝粥自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食材,向同伴介绍腊八粥所需的材料!   活动延伸:   腊八节除了有好听的故事,还有一个好玩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过了腊八就是年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   二十六,炸羊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活动反思:   腊八节这样的传统节日大多成人化的色彩较浓,离儿我们幼儿的生活较远,但这一传统节庆活动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元素,但如果将其直接作为孩子的死板的课程,一定是枯燥乏味,本着关注儿童生命成长的宗旨,使这一传统节日更贴近儿童发展实际。在这一活动中,通过观察、比较、校对的方式,孩子们了解到了腊八节的由来和传说,将腊八节的食材和如何看日历的数学活动结合在一起,符合大班幼儿学习的年龄特点,提升了有效的经验,体现了课程和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原则。   腊八节班级活动方案2   活动名称:   耆乐融融、共度腊八   活动背景:   又是一年腊八时,时间过的很快,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开始为自己及家人准备新年的礼物,共同期待新年的到来。再次,广州市白云区同德街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在中心领导的大力支持和亲自调查观察下,针对社区长者常规活动的特色,将和工疗站的学员一同开展此活动,来总结我们这一年的工作效度,为下一年的活动开始做准备。   活动理念:   体现自我活力,展示你我风采;促进社区共融,共度腊八节日。   具体目标:   展示长者活力,宣扬长者“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精神,增强长者的自信,给大家一个自我实现的舞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更多的人关爱长者,帮助残疾人,促进社区共融,为共建和谐社区齐努力。   活动内容:   1、煮腊八粥。   2、破冰游戏(过火车)。   3、中心工作人员节目表演   4、中心长者交谊舞,唱歌,独唱(唱歌的老师)及工疗站的学员手语节目进行文艺性汇演。   5、游戏互动(信任背靠背)。   6、品尝腊八粥。   腊八节班级活动方案3   一、活动目标   1、了解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   2、知道腊八粥的主要材料,幼儿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3、通过学会看日历,知道腊八节是哪一天。   4、集体活动体验腊八节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腊八粥。   2、腊八粥图片、材料。   3、日历。   三、活动过程   1、介绍腊八代表的日期:   教师引导:宝贝们,你们知道今天是农历哪一天吗?   (幼儿自由交流,教师出示绘制好的腊八节日历并介绍)。   教师引导:今天是十二月初八,你们知道是什么日子吗?   (幼儿自由交流,教师告诉幼儿: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传统节日腊八节)。   2、介绍腊八风俗:   腊八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腊八”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代,以祭祀祖先,祈求丰收为主要活动。到了宋代,逐渐形成在“腊八”当天熬粥和喝粥的习俗,并延续至今,腊八粥也成为百姓日常享用的传统美食。   3、介绍腊八粥:   教师引导:你们吃过腊八粥吗?吃过的腊八粥里面有哪些食材?(幼儿自由交流)。   教师以图片方式介绍腊八粥的食材(红枣、红豆、绿豆、桂圆等八种食材)。   4、教师展示腊八粥实物材料,让幼儿从视觉、触觉上认识这些材料:   教师具体展示腊八粥材料。   请幼儿形容见到的食材,进一步了解腊八粥食材的名称,例如圆圆的桂圆,胖胖的花生等。   5、品尝腊八粥:   幼儿集体品尝腊八粥。   腊八节班级活动方案4   一、活动主题:   "我们一起过腊八"(如:腊八话粥、腊八话感恩、腊八话民俗,腊八话......)   二、活动目的   结合中国传统节日,宣扬传统文化和孝亲敬老尊师之道,促进家校融合。   三、活动内容   1、组织少先队员代表与敬老元的爷爷奶奶一起品腊八粥,营造温暖的腊八节氛围,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敬老活动让学生感受腊八节背后的中国传统文化。   2、请家长和学生一起熬制腊八粥,品腊八粥,讲述腊八节故事,通过孝亲礼仪的宣扬,促进家校融合,同时感受快乐生活、珍惜幸福生活。   四、活动要求   1、听广播:广播时间开展"我们一起过腊八"的专题广播。   2、请同学们积极参与腊八节的活动,通过学校提供的关于腊八节的资料了解腊八节的故事,谈感受、话感恩,了解中华的传统文化。   教师要利用传统的节日资源,充分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加深幼儿对腊八节习俗的理解,感受腊八节的欢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注重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活泼的活动氛围,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自由和动手机会,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注意动静交替,让学生们始终积极参与活动。最后,祝学生能够在这轻松的活动氛围中期末考试顺利。   腊八节班级活动方案5   一、 活动背景:   又是一年腊八时,时间过得很快,在这个特殊日子里,花东社区在武进电视台新闻中心的支持下,《嚼百趣》栏目走进花东社区,开展浓情腊八粥温暖花东人腊八主题文化活动。   二、 活动内容及目标 :讲述身边人的腊八故事,传承武进特色腊八文化,弘扬尊老敬老优良风尚。   三、 活动流程:   1、 由社区居民代表花东社区老年协会会长许仲华讲述制作腊八粥工艺流程和食材准备。(可在居民家制作,然后拿社区。待定)   2、 《嚼百趣》栏目主持人讲腊八故事。   3、 志愿者给独居老人送腊八粥和少先队员给独居爷爷奶奶赠送自己的小手工作品。   4、 志愿者与独居老人一同品尝腊八粥。   四、 活动性质 :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三者结合。   五、 目标对象:   1、 独居老人   2、 大学生志愿者3人   3、 社区志愿者名1人(小学生8名,师2-3名)   六、 活动时间: 20xx年1月27日下午1;3   七、 活动地点: XX社区一楼圆桌会议室   八、 预计参加人数 :3人   九、 备注: 本周小小志愿者携带十五六份自己的小制作赠送爷爷奶奶。   腊八节班级活动方案6   一、公益主题   xxx“爱心送粥·青暖中原”   二、联合主办:   共青团河南省委、河南日报、河南省青年联合会;   三、活动承办:   鹤壁市淇滨区长江路办事处同心圆社工服务站;   四、活动缘起:   xxxx年腊八节,由共青团河南省委、河南省青年联合会主办,全省青年社会组织承办的“爱心送粥·青暖中原”公益行动,一天送粥十万余份,创造了国内首个爱心粥全省联动的公益模式,当晚就被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报道,树立了河南形象,展现了河南人无私大爱的中国风范!   五、目标对象:   腊八节在我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在这一天喝腊八粥、做腊八粥是全国各地老百姓最传统、也是最讲究的习俗。然而,在这个温暖的节日里,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有亲人的关怀和爱护。城市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我们还沉睡于梦乡中就已经在辛勤忙碌,清理垃圾,打扫卫生,根本顾不上去过腊八节,去熬粥。这个腊八节,让我们为环卫工人及小区的值班人员送上我们的微不足道的问候,希望能给那些忙碌的人们带去关怀,带去温暖。   六、送粥时间   20xx年1月17日上午6:30—9:00;   七、活动地点:   鹤壁市淇滨区长江路办事处华府社区西大门   八、社会支持:   1、河南日报、网络新媒体等全媒体推动;   2、由河南省青年联合会秘书处颁发《爱心伙伴》证书;   3、参加xxxx爱心送粥的社会组织优先获得河南义工联盟的各类支持。

腊八节传统节日主题班会教案

腊八节传统节日主题班会教案(通用6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腊八节传统节日主题班会教案(通用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腊八节传统节日主题班会教案1   教育目标:   1、了解腊八节的来历,了解民俗腊八节的常识。   2、认识腊八粥的材料,学习制作腊八粥,提高幼儿的生活能力。   4、愿意与同伴合作,体验劳动的快乐。   5、激发幼儿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对老人的尊重的理解。   6、学念儿歌:腊八粥,感受过节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幼儿认识制作材料,以愉快的心情制作腊八粥   教学准备:   1、准备课件《腊八粥》   2、腊八粥制作材料(实物):大米、小米、红枣、红小豆、绿小豆、莲子、花生米、红糖,成品腊八粥。   3、腊八粥制作工具:电饭煲或者普通锅、火、水等等   4、识字卡片:米、腊八节、枣、红糖、豆、莲子、花生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片,激发兴趣   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过腊八节,让幼儿了解腊八节的由来。   二、认识腊八粥的制作材料   1、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材料,解说腊八粥是由大米、小米、红枣、红小豆、绿小豆、莲子、花生米、红糖等很多种材料熬成的。   2、展示实物材料,让幼儿从视觉、触觉认识这几种材料。   3、分组合成材料。每组一份材料,互相看看是否合适。   三、我做腊八粥   1、认识电饭煲,清洗材料,学习使用电饭煲。   2、引导讨论制作腊八粥的方法,熬制腊八粥。   3、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成品粥。让幼儿了解腊八粥的多样性。   四、品尝腊八粥   1、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品尝腊八粥,让孩子们说说课件里的小朋友们们在做什么?他们高兴吗?为什么?你们做的腊八粥分给谁一起品尝?(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姐姐还有小朋友们),培养幼儿对老人的尊敬和关心。   2、学念儿歌:腊八粥   腊八节传统节日主题班会教案2   设计思路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经过上千年的历史积淀和不断传承,慢慢形成的,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然而,在西洋节日盛行的今天,中国的传统民俗我们小朋友知道的还有多少?就如“腊八粥到底是哪八样东西?腊八节的来历?”这些问题,都是孩子们所不知道却又应该了解的。   本次活动的重点,就是想通过绘本故事向孩子介绍“腊八节”,知道腊月初八吃腊八粥的习俗,引发幼儿对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的好奇,从而初步感受和体会传统文化所蕴涵的团圆美好的意义。   活动目标   1、听故事,跟着“小燕子”一起观察胖嫂家的变化,理解故事内容。   2、认识腊八粥的材料,知道腊八节吃腊八粥的习俗。   3、体验故事给人们带来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绘本《屋檐下的腊八粥》、PPT课件。   2、8种腊八食材图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封面,引发兴趣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人物,对故事人物感兴趣。   提问:封面上有谁?长得什么样子?她在那里做什么?   2、出示图书名字   提问:书名中提到的东西,画面上有吗?猜猜故事里除了胖嫂,还有一个主角会是谁?   二、倾听故事,理解内容   教师依次播放绘本内容,引导幼儿根据画面猜测内容并能用语言简单讲述   1、出示PPT,提问:   小燕子一家住在哪里?它们要干什么?(观察景色的变化和燕子一家的变化。)   说说燕子为什么要去南方过冬。   2、出示PPT页,提问:   小燕子看见胖嫂在做什么?   胖嫂准备了哪些好吃的东西?为什么?(观察画面,用语言简单讲述。)   3、出示PPT   匾里一共有哪几样东西?你都认识吗?猜猜胖嫂要做什么?(鼓励孩子说出食材的名称、颜色。)   4、出示PPT   什么季节到了,小燕子用衔来的八样东西做了什么?   三、记八宝,玩游戏   1、出示实物,分辨和认识“八宝”   小燕子用食材来做项链,打扮自己,你觉得它们可以用来做什么?   2、游戏:八宝蹲   游戏规则:幼儿每人选择一张食材图片,由一人开始边蹲边念食材名字,被念到食材名称的幼儿需立即回应,继续游戏。幼儿游戏1—2次。   四、自助阅读,自主讲述   1、设疑:胖嫂究竟用这八样食材做什么呢?后来发生了什么事?   2、和同伴一起看画面(从“吃腊八粥咯“到最后。)   胖嫂煮的是什么粥?   看到小燕子,胖婶一家是怎么做的?   这一天小燕子过得开心吗?你知道这天是什么节日?   小结:腊八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每逢腊八节人们都要吃腊八粥、团聚在一起,共享亲情和家庭的温暖。过完腊八就要过年啦!   活动延伸   欣赏童谣:   过了腊八就是年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真香甜,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冻豆腐;   二十六,炸羊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腊八节传统节日主题班会教案3   活动目标:   1、品尝腊八粥,知道腊八粥是甜甜的,真好吃。   2、初步了解腊八粥里有什么,分清豆类和米类。   活动准备:   1、腊八粥,各种常见的豆类和米类。   2、勺、夹子、不同大小的容器。   活动过程:   1、腊八粥里的秘密   ——幼儿品尝腊八粥,看看嘴里都吃到些什么?猜猜会是什么东西呢?(初步感知它的味道)   ——看看腊八粥,尝试去发现里面有些什么?(可以从颜色、形状、味道上去分析)   ——小结:原来腊八粥里有那么多的东西(有各种各样的豆类、不同颜色的米类,还有像花生一样的果仁)。   2、豆宝宝、米宝宝来分家   ——幼儿分豆宝宝和米宝宝(每桌一筐混和着米和豆各一种的教具,让幼儿用小勺或夹子将豆和米分开来,并将豆和米放入不同开口大小的容器中)   ——展示幼儿分的结果:   A、看看这些豆宝宝你认识吗?你知道它的名字吗?(出示常见的豆类,鼓励幼儿从颜色、大小、形状进行区分,并知道它们的名字)   B、豆宝宝有名字,米宝宝也有不同的名字,大家来看一看:看看这些米宝宝都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会有什么好听的名字呢?(用显示屏观察比较,初步知道大米、糯米和血糯米)   ——将米宝宝和豆宝宝送到厨房间,让营养员阿姨做腊八粥。   腊八节传统节日主题班会教案4   主题节日背景: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腊八节”。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以往,这一天人们都会煮上香糯甜美的腊八粥,当吃着香粥时也预示着新年的脚步已越来越进。   而如今,随着生活条件改善,工作节奏加快,年轻一辈的家长们已很少会记得过腊八节,煮腊八粥,感受传统节日,通过听听、说说、吃吃、看看过一个热热闹闹的腊八节。腊八节在我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而我们的孩子对这些习俗和节日不甚了解。所以我们生成“腊八节”这一节日主题课程,让孩子从多方面了解腊八节的习俗和饮食习惯,能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学会关爱需要帮助的人们,在寒冷的冬天,感受节日带来的温暖和快乐。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了解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   2、通过故事,培养幼儿要做一个勤劳的人“感知勤劳和懒惰”。   3、知道制作腊八粥的主要材料,初步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活动准备   1、各种腊八粥的相关图片、制作腊八粥的各种材料及腊八粥故事的视频;   2、课前对于春节的了解以及对于腊八节的了解;   3、教学课件PTT准备。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了解腊八节吃腊八粥。   1、我们每天的早餐都会吃些什么呢?   (牛奶、鸡蛋、花卷、饼干、鸡蛋饼、面条、包子、粥)   2、那你们都吃过什么样的粥呢?   (肉松粥、八宝粥、皮蛋粥、肯德基粥)   3、观看图片,说说粥里面有哪些东西?(强调腊八节、腊八粥)   小结:这是我们腊八节时吃的腊八粥,粥里面有红枣、桂圆、红豆、绿豆、花生、葡萄干、栗子、莲子   (二)、欣赏故事。   1、哪一天是腊八节?   2、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   3、腊八粥里面都有什么呢?   重点突出:勤劳的人   (三)、介绍腊八粥的各种佐料、谷物。   1、老师向幼儿逐一介绍腊八粥的各种佐料、谷物。简单了解这些谷物的形状、颜色以及对人体的帮助。   2、活动延伸:腊八节除了有好听的故事,还有一个好玩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过了腊八就是年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炸羊肉;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活动反思:   节日活动是很好的教育资源,我们国家的节日丰富多彩,但有些节日,我们的孩子了解的并不多,甚至根本不知道。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腊八节的由来及习俗,认识了一些有关制作腊八粥的材料,并帮助幼儿从小树立要做一个勤劳人的意识。如果可以让幼儿参与制作及品尝那就更好了!   腊八粥的故事:   腊八就是中国农历十二月初八。这天,中国人要喝腊八粥。腊八粥和我们平时喝的粥是不一样的,里面有很多不同的米和干果,好看又好吃。腊八这天喝腊八粥,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从前,有一家人,爸爸妈妈和一个小儿子,爸爸妈妈都很勤劳。所以他们家每年都能收获很多的粮食,日子过得很好。可是小儿子却和爸爸妈妈不一样,每天早上很晚才起床,起床后就出去玩,从来不干活。爸爸妈妈想:他还小呢!也许长大了就会干活了。   小儿子一天天的长大,但还是非常懒惰。“你应该干活了”“哼!我不干活也可以,我爸爸妈妈会照顾我的!”   终于有一天,他的爸爸得了重病,再也不能干活了。“孩子,你一定要记住啊,只有勤劳的人才会吃得饱,如果你这么懒惰,将来会后悔的。”说完,爸爸就去世了。小儿子难过了几天,想去干活,可他什么都不会,也不想学。过了几天,他又回到了老样子。不久,他结婚了。他的妻子很漂亮,但是也很懒。过了不久,他妈妈也去世了。冬天到了,天气非常冷,他们住的房子破了,家里有没有食物了,怎么办呢?   他们只好四处找东西吃,屋子角落里还有点米,袋子里还有点红豆、花生……终于找出一点点能吃的东西。两人马上做了一锅粥。可是粥太少了,他们喝不饱。这时候他们才想起爸爸妈妈的话,哭了起来。   后来他们再也不懒惰了。每天早早起床干活,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但是每年到了腊月的时候,他们还会找来各种粮食,做了一锅粥,告诉自己不能懒惰。   后来大家都知道这件事了,以后,人们每到了腊八这天,就用各种粮食做一锅粥,在吃腊八粥的时候,爸爸妈妈总爱给小孩子们讲这个故事,告诉孩子,永远不要做懒惰的人。   不过,现在我们喝的腊八粥和以前不一样了,人们把各种好吃有营养的东西都加入腊八粥,比如燕麦、杏仁、葡萄干、桂圆、栗子等等,再加上冰糖或白糖,一锅香甜甜的腊八粥就做好了。   腊八节传统节日主题班会教案5   【教材分析】   《过了腊八就是年》是我国传统的民间童谣,讲述了北方人们迎年、忙年的喜悦。童谣内容富有童趣,写出了人们迎年时粘糖瓜儿、蒸馒头的热闹与喜庆,表达了人们忙年的喜悦心情。“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等诗句节奏的律欢快押的,音节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本活动通过引导幼儿收集有关人们忙年的图片和故事,在两两结伴的拍手游戏中朗诵童谣,使幼儿感受传统童谣的语言节奏特点,体验传统童谣的乐趣,加深对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认识。   【活动目标】   1、学说童谣,了解民间童谣是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   2、能有的律、有节奏地朗通童谣。   3、感受迎年和忙年的热闹与喜庆,体验朗诵传统童谣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幼儿素质发展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包》课件26,幼儿搜集的有关忙年的图片、照片、文字等资料,“幼儿学习材料”《拥抱冬天》。   【活动建议】   1、请幼几互相介绍自己收集的照片、图片,初步感受迎年的热闹与喜庆。提问:小朋友喜欢过年吗?快过年了,你们家是怎么迎接新年的?   2、请幼儿欣赏童谣,初步感知童谣的整体内容。   提问:童谣的名字叫什么?人们都做了什么事情来迎接新年?   3、请幼儿再次欣赏童谣,理解童谣内容,结合图片了解一些北方人民迎接新年的习俗和传说。   提同:腊八是哪一天?为什么这一天要喝腊八粥?(帮助幼儿了解腊八粥的传说。)农历二十三是什么节日?为什么要粘糖瓜儿?人们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心情怎么样?(引导幼儿了解在农历腊月初八以及腊月ニ十三以后的每一天,人们都有一件有特殊意义的事情要做,以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4、借助课件,师幼共同朗诵童谣。   5、玩“童谣”游戏,感受童谣的节奏和趣味性。   (1)请幼儿拍手念、拍腿念、跺脚念童谣。   (2)引导幼儿同伴间合作边玩拍手游戏边念童谣。   教师可以和一个幼儿示范玩拍手游戏,其他幼儿一起念童谣。之后,幼儿两两自由结伴边念童谣玩拍手游戏。   【活动延伸】   亲子阅读《拥抱冬天》第26-27页,感受忙年的快乐和喜庆   附:过了腊八就是年   小孩小孩你别悌,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十三,糖瓜儿粘;ニ十四,扫房子;ニ十五,做豆腐;ニ十六,款猪肉;ニ十七,杀年鸡;ニ十八,把面发;ニ十九,蒸慢头;:三十ル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腊八节传统节日主题班会教案6   活动目标:   1、了解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   2、初步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3、学会在自己探索、与同伴交流中主动求知。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初步了解每年农历的十二月是腊八节   师:宝贝们,你们知道十二月八日是什么节日吗?(腊八节)   二、基本部分   1、腊八节的来历。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古时候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   腊八节,民间大都流行喝腊八粥。关于喝腊八粥的由来,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故事。腊八粥传自印度。腊八粥称为"福寿粥"。""福寿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   秦始皇修建长城时,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   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来纪念他。   2、介绍腊八粥   你们吃过腊八粥吗?你吃过的腊八粥里都有哪些食材呢?   请幼儿简单介绍腊八粥的食料。   (红豆、胡萝卜、白萝卜、玉米豆(腊八豆)……   腊八粥里面会有多样不同的食材。   三、结束部分   教师展示实物材料,让幼儿从视觉、触觉上来认识这些材料。   请幼儿用一个词语形容你们所见到的食材,了解腊八粥食料的名称   圆圆的黄豆,   红红的胡萝卜,   胖胖的玉米豆……   四、活动延伸   投放不同材料到美工活动区域,制作腊八粥或以腊八粥为主题,在表演区开腊八粥店。 ;


腊八节的习俗

腊八节的习俗有:祭祀、喝腊八粥、吃腊八面、吃腊八豆腐、吃腊八蒜、吃冰等等。腊八节,节期在每年农历十二月八日,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主要习俗是“喝腊八粥”。

腊八节的习俗
腊八节又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一开始是佛教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的节日,后逐渐成为民间节日。

腊八节是典型的北方节日,在南方很少提腊八节。

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腊八节喝腊八粥这一习俗,是和佛陀成佛的故事有关的。


腊八节的传统活动

腊八节的传统活动有喝腊八粥、吃腊八蒜、吃冰、吃腊八豆腐、吃腊八面、祭祀。1、喝腊八粥 中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2、吃腊八蒜 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顾名思义,就是在农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 3、腊八节吃冰 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4、吃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在春节前夕的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5、吃腊八面 中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6、腊八节祭祀 应劭《风俗通》云:“《礼传》: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其起源甚早,《礼记·郊特牲》记载:“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史记·补三皇本纪》也说:“炎帝神农氏以其初为田事,故为蜡祭,以报天地”。夏代称腊日祭为“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代改为“腊”。以上内容参考 龙里县人民政府-腊八节的由来和习俗介绍

上一篇:厦门鼓浪屿旅游景点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