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提纲格式范文

时间:2025-09-30 12:30:30编辑:小松

教育类专业论文提纲

教育类专业论文提纲   论文提纲可以帮助我们从中心论点出发,决定材料的取舍,把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材料毫不可惜地舍弃。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教育类专业论文提纲,希望能提供帮助。   篇一:论文提纲   论文题目:论中学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不适应性及应对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也有很多的专家、教师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对它展开了研究。但由于传统教育它的真的是根深蒂固,要想一下子改变是非常难,研究也没有太深入的进行。因为课程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教师只有去适应它的变化,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让自己更好的发展。那么,跟着这个趋势,我们的研究将会越来越来剥出真相,更能掌握住新课程改革的真是目的,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和水平。本文主要就对教师的这些心理不适应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应对策略,总结其经验教训,以此给一些处在这种状况下的教师做些参考。   一 引 言   1.1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时代背景   1.1.1 社会发展与课程功能滞后   1.1.2 素质教育与课程运作流弊   1.1.3 价值转型与课程旨趣单向   二 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不适应性   2.1 教师对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的角色转变的心里不适   2.2 教师对视角的转换的不适应   2.3 教师对新的教学方式的心里不适   2.4 教师对学生的新学习方式的'心里不适应   2.5 教师对自我的心里不适   三 应对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心理不适的策略   3.1 教师的自身努力层面   3.1.1 教师要关注自身在新课改中的教师转换   3.1.2 提高教学监控能力   3.1.3 正视自己,提高自信,完善自我   3.2 学校策略层面   3.2.1 学校管理策略   3.2.2 学校的培训策略   3.2.3 学校的交流策略   3.3 社会支持层面   3.1.1 加快教师专业化进程   3.3.2 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   3.3.3 要理解和尊重教师   四 结束语      篇二:论文提纲   题目:《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观察行为研究》   摘要   Abstract   目 录   一、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二、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1.观察   2.教师观察行为   3.幼儿园教育活动   (二)教师观察的相关研究   1.观察的价值   2.观察的维度   3.观察的类型   4.观察的过程   5.观察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三)幼儿园教师观察的相关研究   1.观察的价值   2.观察的内容   3.观察记录中存在的问题   4.改进策略   三、A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观察行为的考察   (一)教师对观察的认识   1.观察是了解幼儿的途径   2.教师的观察是“旁观者清”   3.观察儿童是非常必要的   (二)教师观察了什么   1.观察幼儿的兴趣   2.观察幼儿的学习效果   3.读懂孩子的需求   (三)教师如何观察   1.调动一切感官搜集信息   2.记录,让教学看得见   (四)教师观察的结果   1.积极正面回应幼儿   2.搭建鹰架帮助幼儿发展   3.及时与家长沟通   4.反思与教学行为的改善   (五)是什么影响着教师的观察   1.幼儿“意外状况”容易引起教师关注   2.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有余力观察幼儿   3.教师的主观倾向影响教师观察   4.幼儿园支持教师观察   5.幼儿教育工作本身影响教师观察   四、对A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观察行为研究的结果   (一)教师观察行为的特征   1.教师对观察认识具有模糊性   2.教师观察与教学目标紧密相联   3.教师观察的记录停留在感官层面   4.观察促进教师教学的反思与改进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观察行为的影响因素   1.教师对观察方法掌握能力   2.教师的知识经验储备   3.幼儿对教师观察的影响   4.幼儿园对教师观察行为的支持   五、建议   (一)通过培训,提高教师观察技能   1.选取合适的观察角度,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2.优化观察记录方式,提高i己录的准确性   3.明确观察记录的基本要求,确保纪录与评价的客观性   (二)加强学习,改善教师知识结构   1.通过反思促进知识的发展   2.阅读专业书刊   (三)幼儿园为教师观察提供支持性环境   1.改善管理制度   2.提供技术性支持   3.形成重视教师观察的氛围   (四)教师为观察争取有利条件   1.检视自己的工作习惯   2.减少可能的干扰因素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篇三:论文提纲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也有很多的专家、教师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对它展开了研究。但由于传统教育它的真的是根深蒂固,要想一下子改变是非常难,研究也没有太深入的进行。因为课程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教师只有去适应它的变化,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让自己更好的发展。那么,跟着这个趋势,我们的研究将会越来越来剥出真相,更能掌握住新课程改革的真是目的,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和水平。本文主要就对教师的这些心理不适应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应对策略,总结其经验教训,以此给一些处在这种状况下的教师做些参考。   一 引 言   1.1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时代背景   1.1.1 社会发展与课程功能滞后   1.1.2 素质教育与课程运作流弊   1.1.3 价值转型与课程旨趣单向   二 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不适应性   2.1 教师对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的角色转变的心里不适   2.2 教师对视角的转换的不适应   2.3 教师对新的教学方式的心里不适   2.4 教师对学生的新学习方式的心里不适应   2.5 教师对自我的心里不适   三 应对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心理不适的策略   3.1 教师的自身努力层面   3.1.1 教师要关注自身在新课改中的教师转换   3.1.2 提高教学监控能力   3.1.3 正视自己,提高自信,完善自我   3.2 学校策略层面   3.2.1 学校管理策略   3.2.2 学校的培训策略   3.2.3 学校的交流策略   3.3 社会支持层面   3.1.1 加快教师专业化进程   3.3.2 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   3.3.3 要理解和尊重教师   四 结束语 ;


毕业论文提纲怎么写啊

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摘要:(150字)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交代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编写提纲的步骤:确定论文提要,再加进材料,形成全文的概要论文提要是内容提纲的雏型。一般书,教学参考书都有反映全书内容的提要,以便读者一翻提要就知道书的大概内容。我们写论文也需要先写出论文提要。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插进去,就形成了论文内容的提要。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引言(绪论)-------------------------------------(300字左右)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


教育学论文提纲

教育学论文提纲范文   导语:教育学论文是现在很多教育学者们在评教育职称时都要准备的,所以关于教育学论文提纲的撰写会有一些疑问,下面我就关于教育学论文提纲的问题给大家提供一些教育学论文提纲范文,希望可以帮到广大教育学者们!    教育学论文提纲范文如下: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5    第一章 绪论 9-14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9-10   一、新课程改革对转变学习方式的要求 9   二、研究性学习对美术教学的积极意义 9-10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0-11   一、研究的目的 10   二、研究的内容 10-11   三、研究的意义 11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11-14   一、研究方法 11-12   二、研究步骤 12-14    第二章 研究性学习以及本土美术资源的相关概述 14-21   第一节 相关概念解释 14-16   一、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14-15   二、什么是本土美术资源 15-16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分析 16-21   一、有关研究性学习的国内外现状分析 16-18   二、苏州古城美术资源概况 18-19   三、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现状分析 19-21    第三章 关于“探寻苏州古城”研究性学习的现状和问题 21-31   第一节 设计调查问卷并实施调查 21-23   一、针对教师实施调查研究 21-22   二、面向学生的调查研究 22-23   第二节 调查结果分析 23-28   一、教师基本情况分析 23   二、关于研究性学习的调查内容 23-25   三、苏州古城美术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25-26   四、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26-28   第三节 问卷调查中的问题分析 28-31   一、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发利用苏州古城美术资源的不够 28-29   二、在初中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不够,没有采用单元化教学..21 29   三、学生的主体性在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施过程体现不够,教学评价单一 29-31    第四章 “探访苏州古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践 31-67   第一节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 31-35   一、“探访苏州古城”的必要性 31-32   二、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基础 32-33   三、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探访苏州古城研究性学习的步骤与方法..25 33-35   第二节 设计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活动 35-38   一、按照学生的兴趣来确定研究的内容 35-36   二、探访苏州古城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计划 36-38   第三节 探访苏州古城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38-65   一、苏州园林的研究性学习 38-44   二、苏州古桥的研究性学习 44-52   三、苏州古城城墙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52-59   四、探访苏州老街 59-65    第四节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成果展示 65-67    第五章 “探访苏州古城”研究性学习总结 67-73   第一节 “探访苏州古城”研究性学习结论 67-70   一、教师的体会: 67-68   二、学生的感受 68-70   第二节 开展探访苏州古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局限 70-71   一、活动设计和开展过程的思考 70   二、创作过程中的问题的思考 70-71   第三节 探访苏州古城研究性学习的展望 71-73   一、研究性学习的进一步推广 71   二、将本次探访苏州古城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开发成校本课程 71-73    第六章 结语 73-74    参考文献 74-76 ;


上一篇:安徽事业单位真题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