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的由来及演变
圣诞节(Christmas)又称耶诞节、耶稣诞辰,译名为“基督弥撒”,是西方传统节日,起源于基督教,在每年12月25日。弥撒是教会的一种礼拜仪式。圣诞节是一个宗教节,因为把它当作耶稣的诞辰来庆祝,故名“耶诞节”。大部分的天主教教堂都会先在12月24日的平安夜,亦即12月25日凌晨举行子夜弥撒,而一些基督教会则会举行报佳音,然后在12月25日庆祝圣诞节;基督教的另一大分支——东正教的圣诞节庆则在每年的1月7日。耶稣(Jeshua ben Joseph,公元前4年-30年或前5年-29年),基督宗教教义的中心人物,也是基督宗教的创始人。耶稣是西元三十年左右生活于今巴勒斯坦一带的历史人物,接受施洗者约翰洗礼并且被罗马人钉死殉道在十字架上。之后第三天复活,显现给门徒看有四十天之久,然后升天,坐在天父的右边,叫信他的人不至灭亡,反得永生。关于送礼物,礼物只是一份心意,投其所好吧,主要看他喜欢什么。
关于圣诞节的来历和风俗
圣诞节是十九世纪出现的,风俗家家户户会使用圣诞色的装饰品装饰房子等。圣诞节本是宗教节日。十九世纪,圣诞卡的流行、圣诞老人的出现,使圣诞节开始渐渐流行起来。圣诞庆祝习俗在北欧流行后,结合着北半球冬季的圣诞装饰也出现了。十九世纪初发展至中叶,整个欧洲、美洲开始过起了圣诞节。并衍生出了相应的圣诞文化。圣诞节传播到亚洲是在十九世纪中叶,日本、韩国、中国等都受到了圣诞文化的影响。圣诞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要用圣诞色来装饰。红色的有圣诞花和圣诞蜡烛。绿色的是圣诞树,它是圣诞节的主要装饰品,用砍伐来的杉、柏一类呈塔形的常青树装饰而成。上面悬挂着五颜六色的彩灯、礼物和纸花,还点燃着圣诞蜡烛。圣诞节来源圣诞节,据说耶稣是因着圣灵成孕,由圣母玛利亚所生,神更派遣使者加伯列在梦中晓谕约瑟,叫他不要因为玛利亚未婚怀孕而不要她,反而要与她成亲,把那孩子起名为“耶稣”,意思是要他把百姓从罪恶中救出来。圣诞节最重要的意义是讲“饶恕”与“和好”,而非等待圣诞礼物,当然一开始中国百姓对西方文化还是有抵制的,而经过几个世纪的文明碰撞,西方文化渐渐的融入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