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古语

时间:2025-09-30 20:49:23编辑:小松

励志古语大全

  有哪些古语是很励志的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励志古语,供大家参阅!   励志古语精选   1.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丘迟   2.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3.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4.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5.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   6.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7. 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8.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水浒传》   9.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10.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彭端叔   11.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12.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13.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14.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5.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   励志古语经典   1. 天才不会毁于他人,只会毁于自己。——博斯威尔   2.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3.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4.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5.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6. 用爱心来做事,用感恩的心做人。   7. 人永远在追求快乐,永远在逃避痛苦。   8. 有多大的思想,才有多大的能量。   9. 人的能量=思想+行动速度的平方。   10. 励志是给人快乐,激励是给人痛苦。   11. 成功者绝不给自己软弱的借口。   12. 你只有一定要,才一定会得到。   13. 决心是成功的开始。   14. 当你没有借口的那一刻,就是你成功的开始。   15. 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励志古语推荐   1. 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列别捷夫   2.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   3.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4.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5. 没有受过教育的天才就好比埋在矿石中的银子。——富兰克林   6.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7.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荀子   8.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9.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10. 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类,向人道前进。——鲁迅   11. 成功者绝不放弃。   12. 成功永远属于马上行动的人。   13. 下定决心一定要,才是成功的关键。   14. 成功等于目标,其他都是这句话的注解。   15. 成功是一个过程,并不是一个结果。   16. 成功者学习别人的经验,一般人学习自己的经验。   17. 只有第一名可以教你如何成为第一名。   18. 学习需要有计划。   19. 完全照成功者的方法来执行。   20. 九十九次的理论不如一次的行动来得实际。   21. 一个胜利者不会放弃,而一个放弃者永远不会胜利。   22. 信心、毅力、勇气三者具备,则天下没有做不成的事。

励志古语

励志古语大全   水激逆流,火激横发,人激乱作,君子慎其所以激之者。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激之则君子可使为小人。   君子称人之善而非誉也,折人之过而非毁也,毁其劝善而改过也。小人不然,善则忌之,过则扬之。   小人专望人恩,恩过不感。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难忘。   衣冠之族,以清白遗世为本,务要恬穆省事,凡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与之相接。   人若一味见人不是,则到处可憎,终日落嗔。   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   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   一字不可轻与人,一言不可轻许人,一笑不可轻假人。   做当今一个好人,须壁立千仞。   闻人之谤当自修,闻人之誉当自惧。   志不可一日坠,心不可一时放。   人之生,不幸不闻过,大不幸无耻。有耻则可教,闻过则可贤。   宁人负我,毋我负人。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君子能扶人之危,周人之急,固是美事,能不自夸,则善矣。   促迫褊窄,浅率浮躁,非有德之气象,只观其气象,便知涵养之浅深。   纵与人相分争,只可就事论事,不可揭其父母之短,扬其闺门之恶。此祸关杀身,非止有伤长厚己也。   以祸福得丧付之天,以赞毁予夺付之人,以修身之德责之己,此是至简于易之事。   习气不除,如何了道。……有物过眼必看,有声入耳必听。小小入意即喜,小小拂意好怒,小小利害即生恐惧,皆习气也。   防身当若御虏,一跌则全军败没。爱身当如处子,一失则万事瓦裂。涉世甚艰,畜德宜豫。布人以恩,而外扬之,则弃,教人以善而外扬之,则仇。   摄生之道,大忌嗔怒。   常沉静,则含蓄义理深,而应事有力。故厚重、静定、宽缓,乃进德之基,亦养寿之要。   骂语谑语,须有分寸,不但不中怨恨,亦是自处忠厚之道。   大概君子方严处多,至园融变化,是德之成也。起处便学园融不得。   凡刑杀之事,仁者见之,愈生其仁。忍者见之,愈生其忍。故君子远庖厨,亦英尺有习惯成自然意在。   欲心一萌,当思礼义以胜之。   深以刻薄为戒,每事当存忠厚。   大怒不怒,大喜不喜,可以养心。靡俗不交,恶党不入,可以立身。小利不争,小忿不发,可以和众。见善必行,闻过必改,可以畜德。   行天下而后知天下之大也,我不可以自恃。行天下而后知天下之小也,我亦不可以自馁。   凡人气质各有偏处,自知其偏而矫制之,久则自然,所以宋儒以变化气质为学问急务也。   不善之端,岂待应物而后见?如静中一念之刻即非仁,一念之贪即非义,一念之慢即非礼,一念之诈即非智,君子所以慎独。   君子不能无非心之萌,而旋即去之,故曰进于圣贤。小人不能无良心之萌,而旋自昧之,故曰近于禽兽。   有过不令人知,是大恶事。然有过辄自表白,又未免因不讳过三字,把改过功夫,松了一分。   称人之善或过其实,不失为君子。扬人之恶或损其真,宁免为小人。   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喜谈人过,便伤天地之和。嫉恶心不可不明;嫉恶语不可不忌。   慎言谨行,是修己第一事。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是者博闻。   憎我者祸,仇我者死,皆当生悲悯心。有一毫庆幸之心,便与心术有伤。   人须是一切世味淡薄方好,不要富贵相,常自激昂,便不得到坠堕。   纵与人有相争,只可就事论事。断不可揭其祖父之短,扬其闺门之恶,此祸关杀身。   恐惧者,修身之本。事前而恐惧,则畏,畏可以免祸。事后而恐惧,则悔,悔则可以改过。夫知者以畏消悔,愚者无所畏而不知悔。故知者保身,愚者杀身。大哉所谓恐惧也!   自谦则人愈服,自夸则人必疑我。恭可以平人之怒气,我贪必至启人之争端,是皆存乎我者也。   好为诳语者,不止所言不信,人并其事事皆疑之。   人有一事不妥,后来必受此事之累。如器有隙者,必漏也。试留心观之,知他人则知自己矣。   欲为君子,非积行累善,莫之能致,一念私邪,立见小人。故曰:“终身为善不足,一日为恶有余。”   嗜欲正浓时,能斩断,怒气正盛时,能按纳,此皆学问得力处。   人皆狎我,必我无骨。人皆畏我,必我无养。   为人所狎与为人所恨,皆己过也。   凡有横逆来侵,先思所以取之之故,即思所以处之之法,不可便动气,两个人动气,就成了一对小人,一般受祸。   人若少知自爱,岂有营营逐利,甘为商贾之行?只心有所系便是欲,便当极力克治。不然,恐流弊无穷。   有必不可已之事,便须早作,曰捱一曰,未必后日之能今日也。   纵是道成德立,小人终不可近。若自谓他柄在我,不妨兼举竝包,必暗受其损而不觉。   小人虽不过,当力遏而绝之。君子不幸诖误,当保全爱惜,以成就其德。   处利则要人做君子,我做小人;处名则要人做小人,我做君子。斯惑之甚也。圣贤处利让利,处名让名,故澹然恬然,不与世作。   义利辩以小心,须严一介。是非起于多口,务谨三缄。   人有毁我诮我者,改之固益其德,安之亦养其量。   称人之善,虽有过情,不伤厚道。攻人之短,即有实据,终属浇风。   善所当为,羞谈福报。   清苦固是佳事,然亦不可过,天下岂有薄于待自而能厚于待人者乎?   存一念爱异时便是爱己,有一步进德处胜于进官。   人亦不可闲惯,闲惯则些小事便不可耐。   人言果属有因,深自悔责。返躬无愧,听之而已。古人云:“何以止谤”,曰:“无辨”。辨愈力,则谤者愈巧。”   学者不可不通世务。   有一言而伤天地之和,行一事而损终身之福,切须检点。   君子绝交,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洁其名。   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善恶之习,朝夕渐染,易以移人。   安分即安命,做人即是做官。   做人念头重,做官念头轻,则祸福不足动心。做官念头重,做人念头轻,则毁誉常足堕志。   老来益当奋志,志为气之帅,有志则气不衰,故不觉其老。   责人者必自恕。   德不怕难积,只怕易累。千日之积,不禁一日之累,是故君子防所以累者。   为子孙做富贵计者,十败其九。为人做善方便者,其后受惠。   一念之慈亦足作福,一言之戾亦足伤和,存心不忽微,所造自即于大。   疾恶太严,当计其所穷。或曰:太严便是一恶。   一个忍字,消了无穷祸患,一个足字,省了无限营求。   只一事不存心,此一事便错乱。   人有差错,他怕你恼,便当含容,若责之不已,他知你意不可挽回,反不怕起来,有何趣味?   事前加慎,事后不悔。   止骂所以助骂,助骂所以止骂也。   以爱己之心爱人,则仁不可胜用矣。以恶人之心恶己,则义不可胜用矣。   荐贤不可示德,除奸不可示威。   人处财,一分定要十厘,便是刻。与人一事一语,定要相报,便是刻。治罪应十杖,定一杖不饶,便是刻。处亲属,道理上定要论曲直,便是刻。刻者,不留有余之谓,过此则恶矣。或问亲属如何不论曲直?曰:“若论曲直,便与路人等耳。”   绝嗜禁欲,所以除累;抑非损恶,所以让过;贬酒阙色,所以无污;避嫌无疑,所以不误;博学切问,所以广知;高行微言,所以修身;恭俭谦约,所以自守;深计远虑,所以不穷;亲仁友直,所以扶颠;近恕笃行,所以接仁;任才使能,所以济务;殚恶斥谗,所以止乱;推古验今,所以不惑;先揆后度,所以应卒;设变致权,所以解结;括囊顺会,所以无咎;橛橛梗梗,所以立功;孜孜淑淑,所以保终。   积善在身,犹长日加益,而人不知也。积恶在身,犹火之销膏,而人不见也。非明乎性情,察乎流俗者,孰能知之?   毋道人之短,毋说己之长。施人慎勿议,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惟仁为纪纲。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毋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在涅贵不淄,暧昧内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戒刚强。行行鄙夫志,悠悠固难量。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行之敬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百战百胜,不如一忍。   罪莫大于好进,祸莫大于多言,痛莫大于不闻,过莫大于不知耻。   闻谤而怒者,谗之隙也。见誉而起者,佞之媒也。绝隙去媒,谗佞远矣。   人之善恶形于言,发乎行,人始得而知之。但萌诸心,发于虑,鬼神已得而知之矣,君子所以贵慎独也。   容耐是处境第一法;安祥是应事第一法;退让是保身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若将富贵贫贱死生,置之度外,是养心第一法。   解仇怒箴:法生便扫,莫论是否。百年偶聚,何苦烦恼。太虚之内,无物不有,万事从宽,其福自厚。   断嗜欲箴:染性触物,粘于饴胶。滥爱贼人,毒于戈矛。片时意适,永劫灵消,一丝未断,尘网难超。   人不自重,斯召侮矣。不自强,斯召辱也。自重自强,而侮辱犹是焉,其斯为无亡之灾也已。   人有才而露,只是浅,深则不露。方为一事,即欲人知,浅之尤者。凝重之人,德在此,福亦在此。心定气平,而身体之安和舒泰,不待言。   一念之善,吉神随之。一念之恶,厉鬼随之。知此可以役使鬼神。   闻人善则疑之,闻人恶则信之,此满腔杀机也。   无为名尸,勘破幻妄也。无为谋府,无思也。无为事任,无为也。无为知主,地知也。然须定得性了,方行得四者,不然实行不去。庄子曰:“吾以无为为乐矣,又俗之所大苦也。”大颠曰:“众人而不思不为,则天下之理几乎息矣。”应事接物只是一个情字为累,若无情则无累矣在,故曰圣人无情。   君子贵通天下之志,疾恶太严则伤公明之体。   凡人言及非人非理事,我虽不与谋,若从旁附和一句,便自有罪。故处此有三道,以至诚感悟之,上也。去其太甚,次也。漠然不置是非于其间,又其次也。   事涉刻薄者,即所持甚正,亦不可自我开端。   凡处事但自家踏得田地稳,一任间言语。   伤化毁俗者,虽亲虽贵,必疏而远之。清公贞修者,虽微虽践,必亲而近之。   善人固可亲,未能知,不可急合。恶人固可疏,未能远,不可急去。   小人如虎狼蛇蝎,殆又甚焉。虎狼之威,蛇蝎之状,皆知其足以害己,深避而预防之。小人则心如虎狼,其貌驺虞,念如蛇蝎,其言鸾和,人不知其将害己而狎之,鲜弗及矣。   称人之善,我有一善,又何妒焉?称人一恶,我有一恶,又何毁焉?   闻人之善而掩覆之,或文致以诬其心。闻人之过而播扬之,或枝叶以多其罪,此皆得罪于鬼神者也,吾党戒之。   论人情只往薄处求说,人心只往恶边想,此是私而该底念头,自家便是个小人。古人责人,每于有过中求无过。此是长厚心,盛德事。学者熟思,自有滋味。   古人爱人之意多,今人恶人之意多。爱人,故人易于改过,而视我也常亲,我之教益易行。恶人,故人甘于自弃,而视我也常仇,我之言必不入。   将古人心信今人,真是信不过。若以古人至诚之道感今人,今人未必在豚鱼下也。   凡权要人声势赫然时,我不可犯其锋,亦不可与之狎,敬而远之,全身全名之道也。   将事而能弭,遇事而能捄,既事而能挽,此之谓达权。此之谓才。未事而知其来,始事而要其终,定事而要其变,此之谓长虑,此之谓识。   人只是怕当局,当局者之十,不足以旁观者之五。智臣以得失而昏也,胆气以得失而奋也。只没了得失心,则声气舒展,此心与旁观者一般,何事不济?   两君子无争,相让故也。一君子一小人无争,有容故也。争者两小人也,有识者奈何自处于小人。   君子不可以不忍也,忍欲则不屈于物,忍剧则不扰于事,忍挠则不折于势,忍穷则不苟于进,故曰,必有忍乃有济。   君子多思不若养志,多言不若守静,多才不若蓄德。   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律己则寡过,绳人则寡和。寡合则非涉世之道。故君子责己,小人责人。德有余而为不足者谦,财有余而为不足者鄙。   闻善言则拜,告有过则喜,有圣贤之气象。坐密室如通衢,驭寸心如六马,可以免过。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   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   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保富贵之心事君,则无往而不忠。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乱臣贼子,皆从一傲字养成。   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   莫谓己无善,善人之善即是善。莫谓己无恶,谈人恶即是恶。   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事之可否,当以理裁之。一使气,但坏事。   财与色之地须当远避,近则有污。   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善所当为,著一报念,胸中便要增累,口中便要增过。   怒时易激,义愤亦当裁抑;喜时易狂,即微言亦须谨慎。 ;


古语励志名言

古语励志名言如下:1、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孔子3、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练兵实纪刚复害》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6、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7、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9、识时务者为俊杰。——孔子1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11、一言而兴邦,一言而丧邦。——孔子12、既来之,则安之。——《论语》1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14、命为志存。——朱熹15、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1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17、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18、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训俗遗规》

古语励志名言

古语励志名言精选大全   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下面由我为大家带来的励志名言,欢迎查看~   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2.防身当若御虏,一跌则全军败没。爱身当如处子,一失则万事瓦裂。涉世甚艰,畜德宜豫。布人以恩,而外扬之,则弃,教人以善而外扬之,则仇。   3.小人专望人恩,恩过不感。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难忘。   4.嗜欲正浓时,能斩断,怒气正盛时,能按纳,此皆学问得力处。   5.憎我者祸,仇我者死,皆当生悲悯心。有一毫庆幸之心,便与心术有伤。   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   7.毋道人之短,毋说己之长。施人慎勿议,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惟仁为纪纲。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毋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在涅贵不淄,暧昧内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戒刚强。行行鄙夫志,悠悠固难量。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行之敬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8.见义不为,无勇也。——孔子   9.自谦则人愈服,自夸则人必疑我。恭可以平人之怒气,我贪必至启人之争端,是皆存乎我者也。   10.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   11.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   12.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吴玉章   13.凡有横逆来侵,先思所以取之之故,即思所以处之之法,不可便动气,两个人动气,就成了一对小人,一般受祸。   14.为子孙做富贵计者,十败其九。为人做善方便者,其后受惠。   15.欲心一萌,当思礼义以胜之。   16.有过不令人知,是大恶事。然有过辄自表白,又未免因不讳过三字,把改过功夫,松了一分。   17.人不自重,斯召侮矣。不自强,斯召辱也。自重自强,而侮辱犹是焉,其斯为无亡之灾也已。   18.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比较地聪明起来了,我们的情就办得好一些。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一点。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毛泽东   19.人处财,一分定要十厘,便是刻。与人一事一语,定要相报,便是刻。治罪应十杖,定一杖不饶,便是刻。处亲属,道理上定要论曲直,便是刻。刻者,不留有余之谓,过此则恶矣。或问亲属如何不论曲直?曰:若论曲直,便与路人等耳。   20.一分钟一秒钟自满,在这一分一秒间就停止了自己吸收的生命和排泄的生命。只有接受批评才能排泄精神的一切渣滓。只有吸收他人的意见。我才能添加精神上新的滋养品。——徐特立   21.人若少知自爱,岂有营营逐利,甘为商贾之行?只心有所系便是欲,便当极力克治。不然,恐流弊无穷。   22.过而不改,是为过矣。——孔子   23.处利则要人做君子,我做小人;处名则要人做小人,我做君子。斯惑之甚也。圣贤处利让利,处名让名,故澹然恬然,不与世作。   24.做当今一个好人,须壁立千仞。   25.生命有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伽利略   2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27.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28.欲为君子,非积行累善,莫之能致,一念私邪,立见小人。故曰:终身为善不足,一日为恶有余。   29.君子称人之善而非誉也,折人之过而非毁也,毁其劝善而改过也。小人不然,善则忌之,过则扬之。   30.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31.凡人言及非人非理事,我虽不与谋,若从旁附和一句,便自有罪。故处此有三道,以至诚感悟之,上也。去其太甚,次也。漠然不置是非于其间,又其次也。   32.百战百胜,不如一忍。   33.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   3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35.疾恶太严,当计其所穷。或曰:太严便是一恶。   36.既来之,则安之。——《论语》   37.不要将过去看成是寂寞的,因为这是再也不会回头的。应想办法改善现在,因为那就是你,毫不畏惧地鼓起勇气向着未来前进。——朗费罗   38.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邹韬奋   39.罪莫大于好进,祸莫大于多言,痛莫大于不闻,过莫大于不知耻。   40.命为志存。——朱熹   41.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42.常沉静,则含蓄义理深,而应事有力。故厚重、静定、宽缓,乃进德之基,亦养寿之要。   4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44.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45.有必不可已之事,便须早作,曰捱一曰,未必后日之能今日也。   46.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   47.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48.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49.以爱己之心爱人,则仁不可胜用矣。以恶人之心恶己,则义不可胜用矣。   50.纵与人相分争,只可就事论事,不可揭其父母之短,扬其闺门之恶。此祸关杀身,非止有伤长厚己也。   51.君子能扶人之危,周人之急,固是美事,能不自夸,则善矣。   52.伤化毁俗者,虽亲虽贵,必疏而远之。清公贞修者,虽微虽践,必亲而近之。   53.君子不能无非心之萌,而旋即去之,故曰进于圣贤。小人不能无良心之萌,而旋自昧之,故曰近于禽兽。   54.怒时易激,义愤亦当裁抑;喜时易狂,即微言亦须谨慎。   55.德不怕难积,只怕易累。千日之积,不禁一日之累,是故君子防所以累者。   56.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57.骂语谑语,须有分寸,不但不中怨恨,亦是自处忠厚之道。   58.大概君子方严处多,至园融变化,是德之成也。起处便学园融不得。   59.两君子无争,相让故也。一君子一小人无争,有容故也。争者两小人也,有识者奈何自处于小人。   60.安分即安命,做人即是做官。 ;


上一篇:课程设计总结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