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一12岁儿童必看电视剧有哪些?
7一12岁儿童必看电视剧有《旋风女队》、《亲亲我,老师》、《家有儿女》等。《家有儿女》的收视群原本预计是以少年儿童和家长为主,但是较高的收视率表明收视群比预计更广泛。该剧于2004年4月29日投拍,第一部于2005年2月12日在北京电视台首播。该剧共有四部,第一、二、三部各100集,第四部共67集。剧情简介《家有儿女1》第一部是采用重组家庭作为故事展开的平台。夏东海曾跟随前妻到美国陪读工作,离婚后带着7岁的儿子夏雨归国发展,并与在国内长大的女儿夏雪团聚,后与护士长刘梅结婚,刘梅也曾离异,并带有一子叫刘星。本剧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特殊家庭中,夏东海和刘梅的共同特点都是富有爱心,关心孩子的成长,期望“整合”两人的爱心和智慧,培养出快乐生活的下一代;而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姐弟仨,尽管血缘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倒也相处得犹如亲生一般。
7一12岁儿童必看电视剧
7一12岁儿童必看电视剧 7一12岁儿童必看电视剧,其实现在很多耳环都不爱看电视剧,他们更爱看一些动画片,但是电视剧也包含着很多的人生道理,下面为大家分享7一12岁儿童必看电视剧。 7一12岁儿童必看电视剧1 1、《神奇小飞侠》 神奇小飞侠是一部奇幻、冒险、励志的童话类微电影作品,讲述了西枫古堡的小主人公小飞侠,天性胆小,不爱学习,误入一座凶险诡异的黑森林,受到了魔女黑衣夫人的蛊惑与陷害。后在营救天使妈妈的过程中,他在森林小王子、华晓兰、紫薇薇的帮助下,得到了历练,成长为一个勇敢小飞侠。 2、《旋风女队》 《旋风女队》重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被评为“最美乡村教师”的一位支教教练,来到海南琼中中学,将来自偏僻山村、从未接触过足球的女孩子组织起来,成立了一支足球队。这支队伍穿着补了又补的足球鞋,经历了无数失败与泪水,最终凭着满腔热情和一股韧劲,踢出了大山,踢向了世界。 3、《小欢喜》 《小欢喜》是由汪俊执导,黄磊、海清、陶虹、王砚辉、咏梅领衔主演,沙溢、任重特别出演,周奇、李庚希、郭子凡、刘家祎等主演的都市家庭教育剧。该剧改编自鲁引弓的同名小说,讲述了方家、季家、乔家,三个家庭在“高三”这一年间面临高考下的悲喜故事。 4、《家有儿女》 一部关于少儿题材的情景轻喜剧,讲述了两个离异家庭结合后发生在父母和三个孩子间的各种有趣故事。该剧的收视群原本预计是以少年儿童和家长为主,但是较高的收视率表明收视群比预计更广泛。该剧于2004年4月29日投拍,第一部于2005年2月12日在北京电视台首播。该剧共有四部,第一、二、三部各100集,第四部共67集。 5、《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由诸多微小而有趣的故事组成,适合儿童观看的动画片。动画片主角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和围裙妈妈组成的一个平凡的三口之家,他们是中国现代家庭教育典型的缩影,是孩子们心中的童年。这是一个普通而又平凡的家庭,儿子和爸爸每天快乐的在一起,儿子在快乐中慢慢长大,大头儿子的想法渐渐成长。 7一12岁儿童必看电视剧2 1、《觉醒年代》 这部剧不用说,今年的大热,讲述的是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的成立故事,电视剧中的每个场景、、道具、人物、台词都非常的考究,尽量做到的了还原历史。 书中的那些人物每一个都是我们青少年应该记住并且了解的,毕竟都是历史课上要学的啊,让孩子了解那段屈辱又振奋的历史,让他们知道在一百年以前一群和他们相差才几岁的少年便已经撑起了一个国家的希望。 这部剧无论是孩子还是我们成年人都值得一看再看,了解那些书上不曾告诉我们的故事,知道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奋斗未来。 2、《少年黄飞鸿》 这部由释小龙、何中华、郝蕾、吴樾等众位大咖联合出演的武侠探案剧真的是童年的'回忆啊。 这个暑假我就陪小侄子一起重温了它,当年看这部剧的时候我还在读小学,如今我都教小学生了,时光催人老啊。 这部剧讲述的是一代宗师黄飞鸿小时候的故事,他和梁宽、林世荣、牙擦苏、鬼脚七五个半大少年,一起上少林学武、破案、斗洋人最终成为一代武学大师的故事。 现在看来这部剧的质感也是非常好的,全实景拍摄,打戏也都是演员亲自上场,重要的是拳拳到肉,招招见狠,不像现在的打戏连花拳绣腿都算不上。 而且那时候的电视剧造型上也是各人有各个人的特色,几个半大的孩子每个性格都不一样,演绎不同的人生历程,真的超级适合现在的小朋友观看。 我家侄子看完这部电视剧就一直念叨要好好读书,平时多锻炼身体,有机会要去少林寺见识一下,还说要学习黄飞鸿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3、《恰同学少年》 这是一部讲述青年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向警予等一众伟人年轻的时候在湖南师范大学读书的故事。 青年毛泽东不光对于读书认真、对于国家、理想更是有自己的见解,好友的病逝更让他坚信强健的体魄才是革命的根本。 他和一帮志同道合的好友,立志从湖南出发,向着全中国前进,努力替我们中国人拿掉“东亚病夫”的称号。 看一代伟人如何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4、《宝莲灯》 沉香前十六年活在没有母亲的日子里,调皮捣蛋是乡亲们眼中的坏孩子,随着身世之谜的揭开,为了救被压在华山下的母亲,他走上了拜师学艺的道路,一路上有哮天犬、二郎神和天庭各路神仙的阻拦,但依然没能阻止他的一颗孝心,最后在所有人的帮助下成功救出母亲,一家团聚。 前期的沉香就像我们十几岁的孩子,每天活得开心就好,不用为责任、义务去发愁,后来遇到了变故就像我们有一天突然长大了,才发现原来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去承担,我们开始学着大人的样子,开始去打理那些我们不喜欢的人情世故,最后我们终于变成了一个大人。 5、《西游记》86版 这个不用说了每年暑假必须要看的,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他的不可复制,即使时代科技在进步,翻拍的也不忍直视。 86版的《西游记》无论是在演员的演技还是服化道上几乎做到了现在高科技无法复制的完美,是我们那个年代小朋友们的精神食粮。 谁小时候没有一两根金箍棒,谁没模仿过师父念紧箍咒,都学着观音大士坐莲花台在家里床上练习打坐,人参果至今没见过是我的遗憾。 名著改编、全实景拍摄,看完一部《西游记》相当于你把大半个中国的风景都看了一遍,何其乐哉! 如今的电视剧除了谈情说爱早就没了之前电视剧的格局了,甚至很多电视剧都会拍一些少儿不宜的场景以及颠倒黑白的三观,就为了吸引粉丝们氪金,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学来的习惯。 所以家长们怎敢让孩子去看电视,心智不成熟的小朋友们如何不被电视给带坏了三观,没关系还好我们还有之前很多优秀的电视剧,真的怀念我们的童年时光啊。 7一12岁儿童必看电视剧3 1、《阿甘正传》 剧中,阿甘是一位先天智障的孩子,其学校里为了躲避别的孩子的欺侮,听从一个朋友珍妮的话而开始“跑”。 结果发现自己有跑的优势,于是把这点唯一的优点坚持下来,于是自己通过坚持成为了橄榄球巨星、越战英雄等,受到了肯尼迪总统的接见! 2、《千与千寻》 孩子的确更容易接受动画片一些,电影《千与千寻》是宫崎骏的经典代表作之一,虽然是部动画片,但是很多成人表示看完也深受鼓励。 3、《头脑特工队》 皮克斯动画制作室出品的动画电影《头脑特工队》再次展现了皮克斯团队非凡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影片将人类情绪划分为五大类,分别由五个小小人来担任,通过对它们活灵活现的刻画来探索人类大脑的形成。 4、《小孩不笨2》 《小孩不笨2》,孩子踏入青春叛逆期,父母们通常会投诉孩子很坏不听话,很难与孩子沟通,其实孩子真的坏吗,真的完全无法和孩子沟通吗。
十部教育孩子的电视剧有哪些?
1、小欢喜该剧改编自鲁引弓的同名小说,讲述了方家、季家、乔家,三个家庭在“高三”这一年间面临高考下的悲喜故事。该剧于2019年7月31日在东方卫视、浙江卫视首播,并在爱奇艺、腾讯视频同步播出。2、小别离该剧围绕中学生出国展开,讲述了三个家庭面对孩子升学、留学、青春期的故事。该剧于2016年8月15日在北京卫视、浙江卫视首播。3、少年派该剧主要围绕着四个家庭,讲述了家庭成员迎着阳光风雨努力奋斗,最终收获成长的故事。该剧于2019年6月9日在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首播,并在爱奇艺、腾讯视频、芒果TV、优酷视频同步播出。4、青春派影片讲述了男主角居然因失恋导致高考失利,作为“高四生”回校园复读,重新体会了高考、爱情、友情混杂的青春的故事。该片于2013年8月2日在中国上映。5、小舍得该剧根据鲁引弓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南俪、夏君山和女儿夏欢欢、儿子夏超超,田雨岚、颜鹏和儿子颜子悠等“小升初”阶段中国家庭的故事。该剧于2021年4月11日在东方卫视、央视八套播出,并在爱奇艺同步播出 。
关于教育孩子的电视剧有哪些
如今的电视剧越来越多样化,有古代的,有现代的,还有教育孩子的,那么关于教育孩子的电视剧有哪些?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关于教育孩子的电视剧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关于教育孩子的电视剧
小别离
有一部电视剧《小别离》它围绕子女升学问题展开的剧,讲述的是在不同背景和经济条件的家庭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
我认为,父母不给孩子一些不该给的灌输,可能是更重要的。看《小别离》的时候我更是深深地有这份感触。最值得一提的是,父母可能带给孩子的伤害,和家庭所处的阶层没有必然的联系。
在这里,特别推荐《小别离》这部家庭教育剧给大家看,看完之后,你可能会感到惊讶,不同阶层的父母,都能找到他们“独特”的方式,来伤害自己的孩子。。。。。。
请各位爸爸妈妈熟记萨米亚爱心六句话:
第一句:“孩子,不管发生什么,我都会和你在一起,我永远爱你!” (安全感)
第二句:“你是独一无二的,走你的路,做你自己!” (价值感)
第三句:“也许你是对的,我只是建议,决定权在你。” (尊严与自我负责)
第四句:“相信你能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如果需要,我会和你一起面对,尽我的力量陪伴你。” (自信与支持)
第五句:“你无论做得怎么样,表现如何,你是我亲爱的孩子,我依然爱你。” (接纳与鼓励)
第六句:“我喜欢你这种行为,不喜欢你那种行为。这不表示我是对的,你是错的。但一切都必须自己体验并承担。” (个人化与自我负责)
这个世界按照自己的方向流动,每粒种子按照原本的样子成长,每个孩子生来就是圆满具足,如其所是,带着对生命无比的信任和祝福,轻轻地对孩子说滋养心性的语言,因为我们的孩子都是天下无双的!
《射雕英雄传》教你怎么教育孩子
(一)孩子的性格。
郭靖的母亲李萍,用现在的话讲是个标准的家庭妇女,没有文化,没有地位,遭逢家庭巨变,但她不向命运屈服,也不枉自菲薄,培养了郭靖很多优点:
积极向上,吃苦耐劳,独立,不服输,认死理,讲信义,有责任心,有民族大义。
杨康的母亲包惜弱,用现在的话讲是个超级白富美,有文化、有教养、有背景,但所谓慈母多败儿,她没有培养杨康吃苦的精神,更没有培养杨康的民族大义,导致了后来杨康人生的重大悲剧。
可以说,杨康的失败,根源在于包惜弱。
(二)父亲成就孩子的未来。
完颜洪烈对杨康精心培养,寄以重望,却以失败告终。为什么?用现在的话来讲,完颜洪烈相当于大型垄断国企的董事、副总裁,有望接任总裁,而杨康则是他培养的接班人。
完颜洪烈才智有余,而德行不足,整天阴谋诡计,他的身边更聚集了一帮恶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长期的耳濡目染造就了杨康同样才智有余,德行不足。
由于王爷夫妻的溺爱,王府的下人们,包括完颜洪烈的客人们,都对杨康纵容无比,使杨康沾染上了纨绔子弟的习气,其实杨康本性是善良的。所以有钱、有势且重点栽培孩子的父亲未必优于穷人。
反观郭靖,他是一个单亲的孩子,在他的生活中,铁木真、哲别、江南七怪、马钰都充当了临时父亲的角色,而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脚踏实地。
(三)人生需要四种人:高人指点、贵人相助、友人欣赏、小人监督。而决定这四种人的是自己的性格。
1、郭靖从小善良,对英雄仰慕,认死理,小小年纪冒死保护哲别,结果哲别成为郭靖人生中的第一个高人,成为他的第一个师父。
而正是郭靖的这种性格,铁木真成为郭靖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也同样由于这种性格,拖雷、华筝成为郭靖小学、初中阶段最好的同学。
2、同样由于郭靖的性格,他天性善良、帮助穷人、不屈服于权势,结识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贵人黄蓉,黄蓉成为郭靖最优秀的大学同学、女朋友和资源的整合者。
郭靖同学傻乎乎,不自信,但黄蓉给了他最大程度的欣赏,让郭靖逐渐自信起来。
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杨康的大学同学最有名的是欧阳克,而欧阳克是典型的才学有余,道德败坏。再看杨康的另一个大学同学兼女朋友——穆念慈,穆念慈在对杨康的引导上明显没有黄蓉高明,包容性不够,一味地强调杨康要怎么怎么做,缺乏对杨康的真正理解与引导。
关于古人教育孩子的典故
一、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五子登科》
《宋史·窦仪传》记载:宋代窦禹钧的五个儿子仪、俨、侃、偁、僖相继及第,故称“五子登科”。
五代后周时期,燕山府(今北京一带)有个叫窦禹钧的人,记取祖训,教导儿子们仰慕圣贤,刻苦学习,为人处世,不愧不怍。结果,他的五个儿子都品学兼优,先后登科及第;
窦禹钧本人也享受八十二岁高寿,无疾而终。当朝太师冯道还特地写了首诗:“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技芳。”
《三字经》也以“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的句子,歌颂此事;又逐渐演化为“五子登科”的吉祥图案,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窦家五子那样连袂获取功名。
二、融四岁, 能让梨。
——《孔融让梨》
“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这是个尊敬兄长和友爱谦让的故事。
孔融的父亲拿一些梨给孩子们吃,让孔融先挑,孔融却挑了一个最小的。父亲问他为什么拿最小的,孔融回答,自己最小,所以应该吃小的,大的给哥哥吃。这故事被用作儿童教育的好教材,成为千古美谈,它美就美在孔融小小年纪便有如此谦让风格。
孔融(153——208),东汉文学家。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灵帝时,辟司徒杨赐府。中平初(185),举高第,为侍御史。后辟司空府为僚属,拜中军候,迁虎贲中郎将。后因忤董卓,转为议郎,出至黄巾军最盛的青州北海郡为相。兴平二年(195)领青州刺史。曹操迁献帝都许昌,征孔融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因不满曹操雄诈,被奏免官。后复拜太中大夫,退居闲职,好士待客,座上客满,奖掖推荐,声望甚高。终为曹操所忌,下狱弃市。
三、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
——《苏洵二十七方才学习》
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眉山人,北宋着名散文家。在妻子程氏的劝告下,27岁才开始发奋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嘉佑元年,携子苏轼、苏辙到汴京,以22篇文章谒见欧阳修,受其赏识,由此名声大振。后人因其二子苏轼、苏辙均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为“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为文见解精辟,语言锋利,纵横捭阖,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著有《嘉佑集》十五卷。
四、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负薪挂角》
汉朝时候的朱买臣,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维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没有时间读书。但是他好学不倦,常常背着柴一边走,一边看书。后来终于得到重用,当上了会稽太守。
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奋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有一回,李密骑了一头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此事被传为佳话。
猜你喜欢:
1. 曾仕强教育孩子的方法
2. 描写教育孩子的经典语录
3. 十个教育孩子的励志故事
4. 古代教育孩子故事大全
5. 历史上家长教育孩子的经典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