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最高的国漫

时间:2025-10-03 22:08:51编辑:小松

说到国漫之光的《哪吒》,你觉得还有哪些不足与缺点?

笔者是因为这部动漫被社交圈刷爆而去观看这部动漫,对于好评如潮,各种意义上吹爆,甚至于奉为国漫之光的动漫,自然是会带着极高的期待值。失望产生的原因是因为期望过高,而期望的过高是因为各种社交媒体的疯狂吹捧,而在观看过后没有达到预想的期待值便会失望。故而,失望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媒体的过度宣传,而导致的过高期待。对于国漫之光与为何要拿与日漫美漫相比对于热评的所提到的国漫之光,笔者以为,对于国漫之光的定义,不同人或许有不同的看法。但以笔者的定义,国漫之光便是制作超群,可作为全行业代表,可担表率的作品。制作人员的努力是应该看到,但不应该就因为体恤制作人员的努力而对其剧情的缺点而视而不见。在画面上哪吒的确无可挑剔,但耗资巨大,大兴人力,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难以效仿的。而在剧情上,哪吒更是难以担当行业之率表,关于这一点接下来会有具体的情节分析。还有一部分观众认为,笔者是带有偏见,国漫之光就应该和国漫比,在国漫中最好就行了。关于这一点,笔者认为,动漫其本质上是作为艺术品是不分国界的,正因没有先入为主的偏见,笔者才更有必要将国漫与日漫以及世界上优秀的作品相比较,因为凭什么,国漫就应该低人一筹,这种自不如人的想法,反而才是一种先入观,一种偏见——“国漫不如XX漫,比同行好就行了”,笔者认为,一部好作品,堪称国漫之光的作品,无论是内部比较,还是拿出去比,都是应该能站住脚的。过商业化,导致人物刻画浅薄关于这一点,笔者以为是有必要拿出来讲一讲的。谈及资本,就必然关联到到商业化,作为商业片,适度的商业化是必须的,但对于哪吒这部动画本身而言,毫无疑问是过商业化的。谈及商业化,就不得不联系到剧本。有不少观众认为,哪吒的剧本写的很好,而好就好在,本身结构把握得当。而笔者从一些专业人士之处了解到,哪吒的剧本实则是一种上世代的写法,哪吒本质上所运用的上世纪80年代新艺城公司“九本戏”团体制片原则。而所谓“九本戏”便是将90分钟的电影分为九本,每一本为十分钟。在每十分钟,插入类似于喜剧、奇观、煽情,能够刺激感官的元素,如果每一本商业元素足够,便认为是成功。而在哪吒中,塞入的梗元素过密,过杂。这类创作方法在保证可看性上当然非常奏效,而之所以这种方法后来被废弃,正是因为过于注重商业效果,而忽视了对人物其本身的塑造,从而导致了商业元素与剧情本身产生割裂。例如剧中的太乙真人,申公豹。太乙真人与申公豹的关系,与哪吒的师徒之情。由于过于着重于突出”搞笑“,赋予了太乙真人”肥猪“这一属性,申公豹“口吃”这一属性,而将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撇的一干二净。剧中,为何李靖要突然去摘掉救命恩人的面纱,以及白龙立场的飘忽不定,一会儿救人,一会又要水淹陈塘关,一会又要与哪吒共度雷劫。名为合理性的塑造,全都让给了商业性,而正是因为人物的刻画不够到位,导致了之后的诸多问题。要素过多整篇的主线基调是浪漫主义风格,其中融合了大量的(可预知的)搞笑元素,亦是夹杂了诸多现实元素——类似于偏见,愚民,龙王对于天界压迫不是想去反抗体制,而是想通过去天庭当官融入体制,给龙族换一个工作地。至此,哪吒这部作品便是兼有着,浪漫英雄,搞笑,现实主义风格。而如何将这些风格巧妙的融合在一起,便成为了重中之重。而这时,过商业化导致的弊病便是显露无疑了。由于人物的塑造浅薄,动画很难将这其中的哪一种元素讲的透彻,深刻,清晰。相反,无论是哪一种元素都是浮于表面,甚至于搞笑与现实元素发生了巨大的割裂感,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尽管角色亲口说除,“我命由我不由天”,“最害人的是成见”。但动画还是用,“肥胖”,“口吃”,“娘娘腔”,等充满成见的理论,制造前后矛盾的笑点。最终所导致的结果便是,剧情像一锅大杂烩,每个地方都浅尝辄止,只可饱一时之眼福,毫无细品之价值。对于“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诠释何谓我命由我不由天?引用豆瓣一位前辈的话讲便是:“我想从善,仅仅是因为我就想这么做,不是为了成为别人眼里的英雄,也不是为了打破原有的命运;我想作恶,那我也是遵从自己的内心,不需要世人的理解,更不需要魔丸的借口,我对于这个世界有自己的理解,我有自己要走的路,有自己要坚持的道。别人可以理解固然欣喜,持有偏见我也毫不在意,我不信天,不认命,我只为自己而活!所谓不滞于物,不困于心,不乱于人,便是如此。而剧中的哪吒的行为是怎样的呢?被人认为是妖怪——我便做恶人(吓唬民众),我杀了妖怪,仍被认为是妖怪(救了小女孩),——那便继续做恶人——(将一个村民打到海里)——村民都为何庆生——我还是做好人吧。————申公豹三言两语挑拨——我果然还是个坏人(解除金箍,杀爹娘)———发现了爹还是爱我的(换命符)我还是继续打妖怪吧————与白龙厮杀。——天劫要来了——算了等死吧。纵观哪吒的所有行为,没有半分自己的思想与摆脱命运的勇气。从头到尾受到别人的眼光所影响,被别人认为是妖怪就真做恶人,发现了自己唯一的朋友想杀陈塘关百姓,就义无反顾的持刀相向。所谓本心,所谓由我,未表现出半分。在渡劫之时,好歹白龙用出了万龙甲抵挡了片刻,而哪吒则是等死,丝毫没有“面对即便是早已写好的命运,我也会去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抗争"的勇气。在前文中我写到,我命由我不由天更像是小学生的生搬硬套,这正是因为哪吒这一角色,并未体现出此句的半分精髓,在浅薄的人物塑造下,这般气势如虹的词句,却显得如纸般苍白无力。

哪吒之魔童降世,能称得上是国漫之光吗?

最近笔者的朋友圈被这部动漫刷屏,溢美之词不绝于耳,而当笔者亲自买票去电影院观看之后,从散场灯亮起的那一刻,萦绕心中的却是只有“失望”二字。下面就让笔者来浅谈,这部动画的优劣之处,为何被绝大多数人认可,甚至于奉为国漫之光的动画,却令笔者失望。先浅析一下这部动漫的优势,总体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画面,演出与诸多巧妙构思。在17年有一部动漫被称之为日本的“国家队”,究其原因是因为参与制作的人员,囊括了半个日本业界,大手无数。而哪吒亦可称之为中国3D动画的“国家队”,超过1600人的制作团队,亦是集结了全行业的力量,如此大兴人力,其画面的表现力,在国产动画之中,可谓是无人能及其项背。在演出方面,制作方也是倾尽所能,画面极致流畅,无任何卡点。对于恢弘场面的把控,以及场景的切换,都极为流畅,尤在山河社稷图之时,一笔一画,堪称视觉盛宴。而在精巧构思方面,不仅有符合现代气息的指纹解锁,亦有“万龙甲”,"换命符”令人感动的构思,还有着具有地域风情的川普等,诸多细节。前文谈到,哪吒堪称中国的国家队,而笔者在完哪吒时的观感,却是像极了看完国家队第15集的时候。用一句话总结便是——导演功力不够,什么都想讲,却什么也没讲透彻,宏大的铺开却是只能草草收场。从剧情发展上可以看出,作者其本意是想创作出一个全年龄向的大众动漫,既要有搞笑风格与热血元素,让青少年们能够从中受到启发或激励。又要有现实元素,引入了成见、桎梏等一系列较为深层次的话题。当看到哪吒说出——我命由我不由天时,笔者不经感叹道:像极了小学生所写的作文。由此,本片最大的问题便出现了——风格杂糅。制作者们的野心极大,他们想将哪吒塑造成类似于千与千寻这样的全年龄向动画。但却做不到像那般层次分明,即便是搞笑也极为自然。而哪吒之中,所使用的类似于我“命由我不由天”等词句却像极了,小学生在老师所要求使用名人名言时的胡搬硬套。加之整篇动画充满了说教,而不是通过剧情去让人理解。在种族仇恨生死之斗之时的无厘头搞笑,更让人倾向于这是一部子供向动漫。无厘头搞笑和浪漫热血英雄主义风格还是可以兼容的,但是再加上大量现实主义风格的剧情就显得太过不伦不类了,风格揉杂又无法兼容导致看到最后既无浪漫主义的热血,也无现实主义的深思,甚至不觉得轻松搞笑,只有吃菜吃串味的不舒服感。总而言之,从动画本身而言,这部动画并不是国漫之光,而是动画人们对于资本的妥协。剔除了割肉还母,剔骨还父的深刻场景,大量的搞笑元素夹杂着的刻意煽情,只为满足大众口味。从资本角度而言,这的确是国漫之光,闪烁着资本的光芒。

上一篇:渗透电视剧原型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