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你家电视剧

时间:2025-10-04 19:37:50编辑:小松

《我爱我家》是一部非常不错的电视剧,在剧中有哪些细思恐极的细节?

我主要谈一下《我爱我家》对人性的讽刺。《死去活来》一集中,和平说出了她多年来对贾家的真实想法,最后好不容易死而复生却在家人埋怨下再次自杀(未遂),这不是一个充满幸福和笑声的家庭的大儿媳妇会做出的事。结果谁都想不到吧,在那么有爱的一个家庭里会出现这样的事情。《芝麻开门》中,平时对老傅恭敬无比的和平为了财宝甚至说要把老傅告上法庭,而老傅出于无奈,最后硬说自己记错了,放弃了财富,才了结了这场风波,可见和平对老傅也不过表面上尊敬,让人心寒。综观全剧,不难看出,贾家是看不起江湖艺人和平及其家人的,和平作为一个两姓旁人,在贾家操持一切本就不易,心中早已积压了太多怨气。心里很不舒服,感觉自己一点也不重要在这个家里。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她就算"快死了",也不给家人留一个好印象。因为她是真的觉得自己活不了多久了,本来为贾家辛苦一辈子心里就不好受,都快死了贾家人还不把她当回事,换作是谁都会爆发的。志国呢?他早就厌倦了和平,精神出轨了无数次,这点在剧中体现太多了:给小三写了无数情书还不敢坦白,对郑艳红觊觎已久,对单位里的美女蠢蠢欲动,向朝阳抱怨自己倒霉娶了唱大鼓的(我老了,无所谓了,你还年轻)心里已经有这种想法了,你说他还会心平气和的和她说话吗。老傅和她死去的妻子也不是真爱,双方都有更喜欢的人(文怡和小晴的爸爸)志新极有可能不是老傅亲生的,老傅也说不定有一个私生的"大鹅子"。孟朝阳口口声声说一直等小凡,看见漂亮姑娘立马又凑过去了,他看中的不过是小凡的外表。家中两任保姆,貌似与其他人亲如一家,贾家人却一直瞧不起她们(除了圆圆),她们自己也很自卑。看似和谐的家庭其实矛盾重重,危机四伏,是在全体成员或多或少的忍耐妥协克制下形成的一种平衡稳定的假象。这就应验了那句人多事多啊,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从这些细节中都能反应出来,这个家的人物想法,表现出了复杂而又心不齐的家庭理念。

《我爱我家》这部电视剧有哪些细思恐极的细节?

和平失忆那集,她的记忆停在文革。老傅一家布置文革风格屋子的时候,治国说我这不有病么,老傅说要是没病还用的着这么折腾补充一句:这里的有病说的不是文革有病,而是说的本来已经取得了经济成就,却非要砸烂一切重返文革有病。治国说我们前年装修这屋子花了8000,现在又得花10000,合着我们里外里花18000,就弄一贫困户当,这不是有病么。因为某事的关系,90年代初阶级斗争思想开始回流,当年老人说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谁不开放谁就下台,现在的好生活不得不说都是归功于这句话,经济建设坚定不移走了这么多年。当初如果真的重返阶级斗争,我们的生活不知要变什么样,那样真的是有病第一集第二集,老傅从副局长位置上退下来,回到家主持日常工作,各种大项目火速上马,给家里搞得苦不堪言,后来在舆论压力下退居二线,接替老傅主持工作的是谁呢?小张。一个四川人,后来老傅官复原职之后,小张一口四川话的说着刚主持工作就被撤职了。不得不联想到93年那时正在掌权的某人。第30集,志国要做书法家,客厅的钟正好是十点,是对何迟先生创作的十点钟开始的致敬,再多说一句,91年的编辑部的故事,和我爱我家都是中国喜剧的起步,拥趸也不少,为什么我家我家经久不衰,编辑部却后劲不足?我爱我家大部分笑料都是政治笑话,只要看过历史,即使不是那个时代的人,也能轻易get到笑点;编辑部故事则不然,更多的是当时的一些生活中的时事笑点,过了那个年代,后人自然不理解,拥趸就会变少了,被时代局限住了?

上一篇:0588影视app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