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好学生是哪些呢?
五好学生指以下五好: 一、思想品德好拥护中国共产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勤学上进,心理素质健康,能积极参加学校与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扶持正气、有吃苦耐劳的精神,集体荣誉感强,思想品德分90分以上。二、学习成绩好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刻苦认真,学习成绩好。积极参加各种学习活动,专业技术优秀,动手能力强,各科考试成绩及格。三、纪律作风好遵守《学生守则》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遵守学校一切规章制度。作风正派、有正气,讲正气,男女同学关系正常,不谈情说爱,不讲哥们义气。四、文明礼貌好尊敬老师,友爱同学,乐于助人,衣着得体,仪表端庄,举止文明,讲话和气,礼貌待人,不打架骂娘,不损人利己。五、锻炼身体好学习卫生知识,养成卫生习惯,积极参加清扫,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积极参加文体活动,保持健康体魄。
五好学生是哪五好
所谓“五好”,是指思想品德优良,学习成绩优秀,身体健壮,审美趣味健康、热爱劳动,可以简称为“五育”,即,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智力因素的教育。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体质,培养他们的意志力的教育。美育: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劳育:是培养学生进行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扩展资料建国之初,中国就确立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1953年6月30日,毛泽东在接见共青团二大主席团时,祝贺青年们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这些“青年”,其实是指全国各行各业中工作的青年,并非青年学生。不过,“三好”一经毛泽东提出,很快就被套用进教育方针。1955年教育部公布的《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的第一条,都提到“努力做个好学生,做到身体好,功课好,品行好。”自此,“三好学生”的评选活动就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开来。尤其是1963年2月,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后,“学雷锋、争三好”成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核心活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