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加米拉战役
高加米拉战役高加米拉战役是亚历山大东征史上最著名的战役,也是希腊与波斯间的决定性战役。公元前334年春的一天,欧亚两大洲交界处的赫勒斯滂海峡(今达达尼尔海峡)风平浪静,气候宜人。无数只大船正在海上往返行驶,将聚集在海峡欧洲一侧的军队运往东岸。此时,一个指挥渡海行动的将军喜形于色地向一个骑在马上、身披重甲的青年统帅报告:“陛下,我们的大军已顺利地踏上了亚洲的土地! ”青年统帅兴奋地挥舞手中的宝剑呼喊起来:“好啊,我的宝剑将使整个东方颤抖! ”这位青年统帅,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这年他才22岁。马其顿本是巴尔干半岛上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邦。在亚历山大的父亲腓力二世当政时期,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使这个小邦迅速强盛起来,成了希腊半岛的霸主。公元前336年腓力二世遇刺身亡,当时年仅20岁的亚历山大继承王位。他继续巩固马其顿的霸主地位,同时积极准备远征东方,首先打击希腊人的夙敌波斯帝国。
高加米拉战役
高加米拉战役:波斯帝国灭亡之战前因:伊苏斯之战公元前331年,晨曦中的高加米拉平原上尘土飞扬,人的高呼声与马鸣军号声响搅在一起,让一曲交响乐。亚历山大和他的骑兵小伙伴从他们的右翼突然出现在了波斯国王大流士的面前。这位天才将领终于发起了改变人类文明布局的致命一击......高加米拉战前的大流士三世已失去了往日的威风。伊苏斯的惨败,给大流士三世留下了心理阴影。他眼中的黄毛小儿打败了他最精锐的帝国军队,还一锅端地俘获了他老婆孩子。他对亚历山大恨之入骨,同时也开始畏惧这个年轻人。他倾全国之力,重新集结了25万名波斯士兵,还购置大量新式武器,迫切地想要打败亚历山大为帝国续命,就算没有必胜信心,他也想救回家人。而与此同时,在底格里斯河西岸,亚历山大正召集军队,谋划一举击败波斯帝国。他认为,是时候拿大流士三世的人头替他的父亲腓力二世报仇了。但有将士觉得,这时候波斯人穷途末路,招揽那么多人要跟咱们拼命,肯定赢不了的,咱们回家休整再来吧。亚历山大看透了波斯帝国已在崩溃边缘,尤其伊苏斯战后,大批势力倒戈加入他的阵营,这时候就该一鼓作气,彻底推倒波斯帝国。谁也动摇不了亚历山大必胜的决心。公元前331年9月,他率5万精锐渡过底格里斯河,来到巴比伦以北的高加米拉。亚历山大和大流士三世再度相见,一个要替父报仇,一个要救回老妈。火药在这片广阔的大平原上弥漫,决战一触即发。就要开打了,却被月食叫停了。他们哪知道这诡异的天象是月食啊,断定是不祥之兆。于是,亚历山大宣布全军休整,大流士也赶紧让人来占卜。等月食过去后,11月1日两军正式开打。亚历山大再次祭出了自己的标志性战术,左中右三阵的结构没变,不过这次阵型变了,他让右翼和左翼稍微错向后方,形成了一弓形阵。大流士此役吸取了伊苏斯战役的经验,摒弃了防卫阵型,在开阔的高加米拉平原上,与亚历山大的阵型相对,分成5队部署,用新式武器——15头印度象和200辆镰刀战车打头阵。亚历山大一看敌军的阵型,笑道:大流士这次不做缩头乌龟啦,他想一开战就进攻。大流士果然没等亚历山大重冲锋,命令镰刀战车和大象率先出击。他以为这新武器是杀手锏,实际上很鸡肋。象群拒绝冲入挺着7米长矛,像巨大刺猬般的马其顿方阵。大流士寄予厚望的镰刀战车作战中也不灵活,新式武器很快失灵了。接着,大流士采取两翼分别夹击的战术向马其顿人发起总攻。左翼将军贝索斯策动东方骑兵杀向亚历山大所在的右翼,很快将轻装的希腊雇佣骑兵击溃,搞得亚历山大不得不调拨大量人马增援。战场另一边,波斯右军不断延伸侧翼兵力,利用人多优势和强大的骑射手部队,压制住了马其顿左翼部队,马其顿预备兵力又赶紧向左翼增援。就这样,遭遇冲击的马其顿中央方阵与左右翼的部队之间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空档。一个大好战机摆在了大流士三世面前。他立刻派出波斯中央阵线的禁卫军骑兵和印度骑兵从空挡高速突破。波斯骑兵本可以突袭马其顿左翼,一举击溃马其顿人。但是孝子大流士急着救老妈,让骑兵直扑对方大营,失去了获胜的良机。大营沦陷,两翼战局被动,亚历山大迎来了战场上最困难的时刻。此时,诡异的事儿再次发生。一只苍鹰突然飞到马其顿右翼上空,在亚历山大头顶盘旋。将士们喜大普奔,大声叫到:神鹰降临,我们就要赢了,冲啊!神鹰鼓舞了马其顿军团的士气,很快击溃了波斯人的阵线。亚历山大带着伙伴骑兵再次杀到了大流士的不死军前,这次大流士本来没想跑,但是随着全军溃败,还是又一次逃跑了。他逃过了亚历山大,途中却被自己人杀了。后果:波斯帝国灭亡结论:亚历山大通过高加米拉战役彻底击败了波斯军,波斯王战后被杀,波斯帝国的大厦也轰然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