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闪的红星》主要内容是什么?
《闪闪的红星》主要内容如下:故事发生在红军长征离开后的江西苏区。少年潘冬子(祝新运 饰)的父亲响应号召,参加红军抗击敌军去了,只剩下母亲与东子相依为命。母亲也是抗敌的积极分子,从小耳濡目染的冬子虽然只有11岁,也立下了决心长大参加红军对抗日军。一天,反动地主胡汗三前来捉拿东子的母亲,眼看形势危急,冬子妈决定留下来掩护其他群众撤退。在连扔两枚手榴弹砸死多名敌人后,冬子妈亦英勇就义。目睹了妈妈被敌人杀害的惨况,冬子决心用自己的力量为母亲报仇。冬子开始用自己的机智与勇敢与敌人周旋,暗中帮当地的游击队送盐送信。通与敌人的斗争,冬子渐渐成长,替母亲报仇的时刻也终于来到。潘冬子和父亲终于见面了。潘冬子戴上那颗闪闪的红星,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红军战士,加入了红军的行列,踏上了新的征途。 影片评价该剧是一部较优秀的儿童片,它以在30年代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少年英雄潘冬子为人物中心安排情节,设置矛盾,体现了主人公在党和前辈的教育、帮助下,逐渐成熟起来的过程,将他爱憎分明、不畏艰险、机智勇敢、纯洁质朴的性格特征刻划得比较突出。(新快网)该片利用电影手段,将许多画面点染成深远的意境,比如,用红军帽上的红星,象征革命和希望,寄托了少年主人公对红军父亲的思念和追随革命的信念。影片有着浓郁的抒情气息,清新而不失凝重。片中插曲格调昂扬向上,节奏鲜明,有力地烘托了影片主题。(中国网)
《闪闪的红星》主要内容是什么?
《闪闪的红星》主要内容是:电影的主人公是个小男孩,叫潘冬子,他的爸爸妈妈都是共产党员。后来,妈妈为了掩护群众被凶狠的敌人活活地烧死,小冬子却非常坚强勇敢,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帮助红军除掉了大汉奸胡汉三。扩展资料《闪闪的红星》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该片由李昂、李俊执导,祝新运、赵汝平、刘继忠、薄贯军、高保成、刘江、李雪红主演的中国儿童红色电影。该片讲述了在1930年至1939年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该片于1974年10月1日在中国上映。《闪闪的红星》百度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链接:https://pan.baidu.com/s/14yrgt-NpaflwTF5thHwRCw?pwd=hdrv 提取码:hdrv
《闪闪的红星》故事梗概
《闪闪的红星》故事梗概故事以一九三七年红军长征作故事背景。江西柳溪村内,一名天真活泼的小孩潘冬子,本过着无忧无虑的童年岁月,但成长到十岁后,便经历了人生的悲欢离合。冬子的父亲是一名红军战士,在村中对抗奸角土豪胡汉三,却不幸被抓,危急中被红军赤卫队员所救,从此冬子对赤卫队队长修竹极度崇拜。柳溪村在赤卫队的保护下过了一段愉快的日子。好景不常,红军要远赴长征,冬子父亲亦要随行。父子分别在即,潘父赠送一颗红星帽徽予冬子以作鼓励。父亲离开后,柳溪村只留下少量赤卫队员驻扎,大汉奸胡汉三在此时雇用了一批冷血杀手返回柳溪村,重新霸占柳溪村,冬子只好与母亲随赤卫队远走避开。赤卫队在一次策划反击中,潘母为救所有人牺牲了。从此冬子在父母均不在身边的环境下,在失败及挫折中成长,冬子自强不息,性格逐渐坚强,从一名刚愎自用的小孩,变成一个真正勇敢的热血少年。《闪闪的红星》介绍《闪闪的红星》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该片由李昂、李俊执导,祝新运、赵汝平、刘继忠、薄贯军、高保成、刘江、李雪红主演的中国儿童红色电影。该片讲述了在1930年至1939年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该片于1974年10月1日在中国上映。角色介绍祝新运饰演潘冬子 (后化名郭振山)潘冬子机智勇敢、大胆果断、疾恶如仇的性格特色,最终和父亲终于见面了。潘冬子戴上那颗闪闪的红星,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红军战士,加入了红军的行列,踏上了新的征途。《闪闪的红星》中“潘冬子”形象潘冬子是红军的后代,在经历了革命斗争的洗礼后终于成长为一个英勇机智的革命战士。他的天真、纯粹和浪漫的革命情怀,虽然显得稚嫩但充满了童真。他既是一个时代的英雄,更深刻地折射出人们渴望真善美反对假恶丑的审美要求。潘冬子的形象顺应了时代的呼唤,反映了人民的心声。影片评价该剧是一部较优秀的儿童片,它以在30年代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成长官方剧照(共3张)起来的少年英雄潘冬子为人物中心安排情节,设置矛盾,体现了主人公在党和前辈的教育、帮助下,逐渐成熟起来的过程,将他爱憎分明、不畏艰险、机智勇敢、纯洁质朴的性格特征刻划得比较突出。(新浪网评)
电影《闪闪的红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闪闪的红星主要内容:电影的主人公是个小男孩,叫潘冬子,他的爸爸妈妈都是共产党员。后来,妈妈为了掩护群众被凶狠的敌人活活地烧死,小冬子却非常坚强勇敢,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帮助红军除掉了大汉奸胡汉三的故事。《闪闪的红星》,这是一部家喻户晓的优秀的儿童片,它以在30年代在中国革命的红色摇篮江西,一个叫柳溪的山村里,讲述着一个暂时还处在大土豪胡汉三的统治下的几十户贫苦人家里头所发生的故事。以一位年仅七岁的孩子——潘冬子为人物中心安排情节,设置矛盾,体现了主人公在党和前辈的教育、帮助下,逐渐成熟起来的过程。扩展资料:故事发生在红军抗击日寇时期。少年潘冬子的父亲响应号召,参加了红军抗击敌军,只剩下母亲与东子相依为命。母亲也是抗敌的积极分子,从小耳濡目染的东子虽然只有11岁,也立下了决心长大参加红军对抗日军。一天,汉奸胡汗三带领日军来捉拿东子的母亲,眼看形势危急,东子妈决定留下来掩护其他群众撤退。在连扔两枚手榴弹砸死多名敌人后,东子妈亦英勇就义。目睹了妈妈被敌人杀害的惨况,东子决心用自己的力量为母亲报仇。东子开始用自己的机智与勇敢与敌人周旋,暗中帮当地的游击队送盐送信。通与敌人的斗争,东子渐渐成长,替母亲报仇的时刻也终于来到。说到“潘冬子”的原型,文革中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来证明潘冬子的原型是鲍声苏。1975年初夏,李心田被通知参加一个样板戏的研究会。三个穿灰色服装的人坐在台前,开始时并无意外,后来扯到了《闪闪的红星》上,让李心田谈创作的依据,对许世友的印象如何,一字未提样板戏之事,气氛非常沉闷。一直到中午送李心田回家的路上,其中的一人说《闪闪的红星》出事了,要李心田如实谈创作的依据,不能对军区里任何人讲,并带走李心田的创作手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闪闪的红星
影片《闪闪的红星》的简介(20字)
《闪闪的红星》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中国儿童电影。该片由李昂、李俊执导,祝新运、赵汝平、刘继忠主演。于1974年10月1日上映。该片讲述了在1930年至1939年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影视评价该片利用电影手段,将许多画面点染成深远的意境,比如,用红军帽上的红星,象征革命和希望,寄托了少年主人公对红军父亲的思念和追随革命的信念。影片有着浓郁的抒情气息,清新而不失凝重。片中插曲格调昂扬向上,节奏鲜明,有力地烘托了影片主题。
闪闪的红星精彩片段介绍100字
精彩片段:1、潘行义从上衣口袋里,取出一个黄油布小包,解开拴着一枚制钱的绳子。布包打开,里面竟是一枚闪闪发光的红星。2、红星,在阳光的照耀下,鲜艳得像一朵盛开的红花。满坡的映山红都开了。烂漫的山花丛中,出现了一条宽平的大道。大道上,红旗飘扬,威武雄壮的大队红军,正快步走来。3、熊熊的烈焰中,冬子妈那炯炯的目光,穿透火焰,怒视着楼下的匪兵。土楼的火光,映照着山林,映红了宋爷爷和革命群众悲愤的面孔。冬子强忍着悲痛,和宋爷爷带领着群众转移到安全的地方。望着熊熊火焰中的土楼,冬子咬着嘴唇,发誓自己一定要为母亲报仇。于是,潘冬子怀着对敌人的深仇大恨,跟随着宋爷爷,找到了吴修竹,加入了红军。4、宋爷爷走出来,把那个雕花竹筒递给冬子。冬子接过,摇了摇,听了听,挂在扁担上。一老一少各自挑一扁担竹制品,向山路上走去。宋爷爷连声敲击着竹筒叫卖。冬子跟着宋爷爷沿着一条条街道走着,和乡亲们打着招呼。乡亲们偷偷地给他们把平时节省下来的盐巴倒进冬子的竹筒里。冬子看着雪白的盐巴,心里热乎乎的。5、万里晴空,漫山遍野都是盛开的映山红。冬子和吴修竹一起,穿行在花丛之中。他们后面,游击队员们正走下山来。在一块高高的山石旁,冬子慢慢地停住了脚。望着那绚丽的山花,他情不自禁地把手伸进怀里,掏出了那颗闪闪的红星。6、五个孩子像猿猴一样敏捷,他们跋山涉水,穿过毛竹林,在山岭间越走越远。在一处树林里,他们看到一棵大树,树上用刀刻着四个大字“红军万岁”。苏保高兴地告诉伙伴们:“这一定是红军走过的路,只要我们坚持下去,一定能找到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