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骂田文镜第几集
第七集。田文静一直是手握重权的一方封疆大吏。田文镜为政极其严苛,在推行雍正皇帝的新政时,为完成任务一味迎合上意,根本不管辖区内的实际情况,只考虑如何向雍正皇帝交差,官虽然清廉,但是官风不太好,特别是在清流圈。田文静对下属和百姓残酷刻薄,下属呕心沥血推行新政但因未达到预期效果往往招来田文静的训斥和责打,百姓在丰年却因为田文镜全力推行垦荒、摊丁入亩、缴纳不起丁税而没得到生活改善。田文静是好人但不是好官:在当时的雍正年间,河南官场乃至那时候的朝廷上下对于田文静只能说是好人,但是不是好官,他这类人只能做看门狗了,只要听主人话就行了。所以田文静死后虽然比较荣耀,免不了后世挨骂。田文静缺少的是适当的变通,假设在我们的职场中,如果有田文静有这样的人,容易形成孤立,在坚持“出淤泥而不染”,坚守原则与底线的同时,适当的变通一些,适应群体的灵性。
雍正王朝中,田文镜在第几集被打?
雍正王朝中,田文镜在第五集被打。胤禛坐在畅春园门口垂头丧气,不料真正艰巨的情况出现在田文镜这边。前门大街人来人往,还有人牵着骆驼行走,商业繁荣可以想见。老十粗鲁地啃着烤红薯,直接用茶壶喝茶,再加上破马褂,真的像个需要变卖家产的商人。他的得力家仆还在叫:快来买呀快来买啊,大内的瓷器啊!田文镜带着几个小官儿到了之后,态度强硬说大臣们的行为是和朝廷对着干,然后让人把摊子都收了,钱要还,但是东西也不许卖。各位大臣就去找老十拿主意。老十一直都看在眼里,越来越气,怒吼:田文镜,你娘的,你是不是不想活了?相比于前门大街的剑拔弩张,畅春园里的气氛显得就要安定温馨得多,毕竟,控场的人可是康熙啊。康熙说,我这辈子都是自信的,和再强大的敌人对战,我也没有怕过。但当听到黄河有上百万灾民的时候,真的怕了。吃不饱就要造反啊!康熙还顺手捡了一根草扯着玩,好像他真的面对的是一群老朋友。把一众老臣感动得稀里哗啦,纷纷表态,再穷不能穷皇上,我们去卖庄园,卖宅子,宁愿我们一贫如洗,也要皇上无忧无虑。话都说都这份上了,康熙还收得下这个钱吗?康熙反过来恶心他们,算了算了,我还是拿原本替胤禛准备的用来赈济灾民的钱帮你们还钱吧。四儿子争气,硬是替我省了钱。再看看你们,和我四儿子比起来,高下立见啊。这边一帮老臣逼康熙替他们还款,那边大街上, 亲生的十儿子和着一群大臣差点打死田文镜。老十粗鄙到完全不像一个皇子,他揪着田文镜的朝服逼迫他当街下跪。这不仅是欺辱田文镜这个人,更是藐视朝廷。所以田文镜说:十爷,您不要朝廷的体面,我不能不要。老十听到田文镜这样说,更加不屑,哟呵?凭你?接下来打掉田文镜的顶戴,扯断朝珠,让他的下人对着田文镜下鞭子,朝服很快被血浸透。围观的大臣们立马笑得得意洋洋,幸灾乐祸。年羹尧和李卫赶到,马上让李卫去找老八,自己先去阻止田文镜挨打。年羹尧好言相劝,怕老十遭皇上责罚,法盲老十才不信,本就高傲的贝勒才不会因为打一个奴才受责罚呢,非要喊下人继续打,连同年羹尧都挨了两鞭子。幸亏十三和老八老九相继赶到,十三和年羹尧带走了田文镜,田文镜连腰都直不起来了。老八老九劝回了老十,老十还在生气,蠢笨如他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惹下了滔天大祸。
雍正王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摊丁入亩以前收税是按人头收,好多老百姓家里人多,但没多少地,所以就造成了很大的负担。摊丁入亩就是按地亩之多少,定纳税之数目。地多者多纳,地少者少纳,无地者不纳。2、火耗归公火耗归公又称耗羡归公,地方官征收钱税时,会以耗损为由,多征钱银,更称为火耗或耗羡,但耗羡的范围大于火耗,耗羡还包含雀鼠耗等。雍正二年七月推广全国,将明朝以来的“耗羡”附加税改为法定正税,并制度养廉银,用意在打击地方官吏的任意摊派行为。此举集中了征税权利,减轻了人民的额外负担,增加了外官薪给,对整顿吏治、减少贪污有积极作用。但州县于额征火耗之外,又暗中加派,未能从根本上改善吏治。3、官绅一体纳粮当差古代收税,只到老百姓家,官绅自外。老百姓还要当差,即服兵役和徭役,官绅是属于统治阶级,不必当差不交税。“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就是让他们也交税当差,当然不是真要他们服兵役和徭役,可用银两兑买。但由于触及官绅利益,因此实行起来有较大难度。但为了巩固王朝的统治,必须暂时牺牲官僚士大夫的利益,而官僚士大夫的这种暂时的利益牺牲是为了王朝巩固之后能够享受到更多的利益。扩展资料:雍正帝清理亏欠,赃官赔偿以外,就令官员以羡余来弥补,所以清理财政的同时,必须进行耗羡提解。康熙末年有人提出整治滥收火耗和改变它的用途的建议,认为耗羡除允许州县官动用一部分外,其余的归省里,用作公共事务。康熙帝不赞成。他说,征收火耗原是地方官的私事,若允许他部分归公用,就是中央政府承认此项征收是合法的,他本人将落个实行加派的罪名。雍正帝同乃父态度不同。雍正元年,山西巡抚诺敏请求将该省各州县耗羡银全部上缴布政司,一部分用作抵补无着落的亏欠,一部分给官员作养廉银。这是全面实行耗羡提解的办法,雍正帝当即批准实行,并在全国推广山西的做法。耗羡提解的目的之一,是要制止官吏乱征附加税,降低火耗率,以减轻税民负担。雍正帝对于耗羡率,只许减少,不许增多。他说,如地方官员“于应取之外,稍有加重者,朕必访闻,重治其罪”。耗羡归公后,各地火耗率与实行前发生变化,大多数地区耗羡率降低在正额钱粮的一至二成之间,比原来的高耗羡率有了一定程度的降低,扭转了地方官狂征滥派的严重情况。耗羡提解以后,雍正规定,它的用途为三大项;一是给官员的养廉银,二是弥补地方亏空,三是留作地方公用。第二个用项在雍正初年清理财政中业已实行,待清补完毕,这部分银子就改用到其他两项上。清朝实行低俸禄的制度,致使官员贪赃枉法,滥征火耗银。耗羡归公了,但从中提出一部分,作为他们办公和生活补助费,不再多贪占,以维持其“廉洁”,称为“养廉银”。在雍正朝,由于清查亏空和实行养廉银制度,官场确实较前清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雍正
《雍正王朝》为何是经典中的经典?
最近偶尔刷到《雍正王朝》的片段,忍不住又停不下来了。这个标题虽然已经被他人用过好多回了,但只要提起这部电视剧,打心底里还是想拍案叫绝!
二月河一共写过康熙、雍正和乾隆三部曲,但平心而论,只有《雍正王朝》值得你品你细品。果祥并非对另外两部有所微词,只是随着阅历增长,感受五味杂陈。《康熙王朝》绝对是爽剧,陈道明老师把帝王俾睨天下的霸气发挥得淋漓尽致,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征蒙古,每一个高潮都激荡人心,看得人都YY如他那般“醉卧美人膝,醒握天下权”。焦晃老师在《乾隆王朝》中的“乾隆”固然可圈可点,但无奈陈锐老师饰演的“和珅”在全剧中发挥的空间更大,甚至让人觉得这是一部双男主的剧集,尽管焦晃老师在《雍正王朝》里面的戏份不如《乾隆王朝》多,但他在《雍正王朝》中饰演的“老年康熙”角色更深入人心,既有那种欲擒故纵、乾纲独断的帝王手段,又有面对众皇子祸起萧墙痛心疾首的老父形象,堪称教科书级的表演。而《雍正王朝》更像是多男主的电视剧,直到现在每每读到清史中雍正朝前后的人物,脑补的都是这部电视剧中的角色,像王绘春演的“八爷”、王辉演的“十三爷”、杜志国演的“年羹尧”等等都成了“专业户”。那么为什么《雍正王朝》留给我们那么刻骨铭心的印象呢?
一、《雍正王朝》首开历史正剧之先河。据果祥考证,《雍正王朝》拍摄于1997年,在这之前拍的古装剧基本上都是戏说、传奇,尤以《宰相刘罗锅》为巅峰之作,导致至今大伙认为的“和珅”就是王刚老师那样。那时候正值二月河的长篇小说《雍正皇帝》卖的长安纸贵,于是独辟蹊径准备将其搬上荧幕,一改民间代代口传篡改传位诏书夺位的雍正形象,重新塑造一位史上最勤勉的帝王。该剧由国家一级戏曲编剧刘和平(代表作品:《大明王朝1566》、《北平无战事》)亲自操刀,历时两年七个月操劳呕心创作。作为一部还原历史的正剧,其对细节的考究可谓精益求精,单单顾问就请了5位,分别是文选德、洪寿祥、秦光荣、钟兴祥和爱新觉罗·毓垣,都是文艺方面的专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爱新觉罗·毓峘是道光皇帝的后代、恭亲王奕欣的曾孙,对有清以来的皇族礼仪规矩可谓如数家珍。
二、《雍正王朝》云集了一批优秀的演员。主演唐国强老师早年因《小花》中的“赵永生”一角成了那个年代的当红小生,原来因为饰演过《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被剧组认为“儒雅有余而霸气不足”,“雍正”成了他的转型突破之作,为了谋求这一角色专门钻研了大量关于雍正皇帝的史料,对人物性格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揣摩,试镜时在剧场用一口气念出千字台词让所有人折服,最终打动了导演胡玫和整个剧组。王绘春是唐老师好友,被邀请来演八王爷,须知该角色是贯穿整个剧中九王夺嫡、推行新政、八王议政等各个重要事件的关健任务,他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无不完美诠释了一个反派大boss的老谋深算与阴险毒辣。就连其中一些戏份较少的过渡性人物都是演技精湛的老戏骨担当。著名演员廖凡的父亲廖炳炎饰演的“佟国维”,为保佟家长盛不衰,和隆科多筹谋一个烧热灶,一个烧冷灶。特别是他和康熙那场晚宴的对手戏,一来一回看似闲聊实则谈好价码,他拉八阿哥下马而退出权力圈,康熙作为回报提拔隆科多为新的佟家话事人。
三、《雍正王朝》是展现权谋智慧的大成之作。虽然近年来所谓的宫斗剧、职场剧你方唱罢我登台,但相比之下不难发现,像《甄嬛传》那样的宫斗经典充斥了投毒陷害的阴谋诡计,让人着实阳光不起来,而《潜伏》那样的职场谍战剧却又让人颇为同情忠诚敬业、屡败屡战的李涯,只有像《雍正王朝》这样独具匠心地把皇帝、大臣以及皇子之间的权斗博弈放到了家国情怀之中,尽可能真实还原了雍正皇帝甘为孤臣、一心为公的勤政帝王形象,很好地诠释了主题曲《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本质。民心也是逐利的,民以食为天,雍正为了百姓有地种、有饭吃,不惜站到了天下士绅及其代表——读书人的对立面,强行推行耗羡归公、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纳粮等新政,甚至背上了“谋父、逼母、弑兄、屠弟、贪财、好杀”的千古恶名,如果换做到处买好的八爷,肯定就闭着眼睛大家一起得过且过了。像他一手调教出来的李卫尽管抖机灵、耍聪明不断,但是做事干练,不拘小节而大处不糊涂,在江苏巡抚任上处置跟他对着干的黄伦,以揭露黄伦诱奸妇女、制造冤案为手段罢免黄伦,震慑官场推行“摊丁入亩”,还用“接地气”的大白话、莲花落出告示,让老百姓理解新政,保证顺利推行。
因此《雍正王朝》历久弥新,在豆瓣上至今高居9.2分,成为一部不朽的经典之作,值得反复回味赏鉴。
最后附上我最喜欢的“一代侠王”十三爷胤祥的剧照,年少时快意恩仇,中年时老成谋国,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