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最初的入海口是在哪里?
黄河的最初的入海口是在天津东南。见于先秦文献而为人们所熟悉的古黄河下游河道“禹河”,也就是“禹贡大河”,根据《禹贡·导水》章的叙述是“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洛汭”为洛水入河处,“大伾”在今河南浚县,说明古河水东过洛汭后,自今河南荥阳广武山北麓东北流,至今浚县西南大伾山西古宿胥口,然后沿着太行山东麓北行。“降水”即漳水,“大陆”指大陆泽。说明大河在今河北曲周县南,接纳自西东来的漳水,然后北过大陆泽。“九河”泛指多数,是说黄河下游因游荡不定在冀中平原上漫流而形成的多股河道。“逆河”则是在河口潮水倒灌下,呈逆流之势而在今天津市东南入于海。
长江,黄河的入海口在哪里?
山东省东营市。黄河入海口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黄河口镇境内,地处渤海与莱州湾的交汇处,就1855年黄河决口改道而成。黄河入海口就是一个富饶美丽的地方。东营是黄河入海之地,它有中国最完整、最广阔、最丰富的湿地生态系统,有著名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人们誉为鸟类的天堂。21世纪的黄河河口,已发展成为一个美丽富饶的经济带和旅游圣地,最具代表性的有“长地”的河口、石油的宝库、红色的圣地、黄金海岸。
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什么
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因为河流携带泥沙进入下游和入海口处,地势变得平坦,河流流速变缓,泥沙沉积,形成冲积平原和三角洲。
冲积平原的形成条件有3个:
1、在地质构造上须是相对下沉或相对稳定的地区,在相对下沉区形成巨厚冲积平原,在相对稳定区形成厚度不大的冲积平原;
2、在地形上须有相当宽的谷地或平地;
3、须有足够的泥沙来源。
在大江大河的下游河入海口往往形成了什么为什么
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形成了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原因:河流携带泥沙进入下游和入海口处,地势变得平坦,河流流速变缓,泥沙沉积,形成冲积平原和三角洲。
冲积平原是由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平原地貌。在河流的下游水流没有上游般急速,从上游侵蚀了大量泥沙到了下游后因流速不再足以携带泥沙,结果这些泥沙便沉积在下游。尤其当河流发生水浸时,泥沙在河的两岸沉积,冲积平原便逐渐形成。
三角洲,即河口冲积平原,是一种常见的地表形貌。江河奔流中所裹挟的泥沙等杂质,在入海口处遇到含盐量低的淡水,凝絮淤积,逐渐成为河口岸边新的湿地,继而形成三角洲平原。三角洲的顶部指向河流上游,外缘面向大海,可以看作是三角形的“底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