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的成语
河的成语如下:1、口若悬河【释义】形容口才好,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出处】《晋书·郭象传》:“王衍每云:‘听象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2、血流成河【释义】形容被杀的人极多。【出处】《旧唐书·李密传》:“尸骸蔽野,血流成河,积怨满于山川,号哭动于天地。”3、气吞山河【释义】气势可以把山河吞没。形容气魄很大。【出处】元·金仁杰《追韩信》:“背楚投江;气吞山河;知音未遇;弹琴空歌”。4、大好河山【释义】河山:国土。无限美好的祖国大地。【出处】清·秋瑾《普告同胞檄稿》:“彼乃举其防家贼、媚异族之手段,送我大好河山。”5、过河拆桥【释义】比喻达到目的以后,就把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出处】元·康进之《李逵负荆》:“你休得顺水推船;偏不许我过河拆桥。”
河组成语
河组成语有:口若悬河、血流成河、气吞山河、大好河山、过河拆桥、河东狮吼、井水不犯河水、暴虎冯河、江河日下、锦绣山河、信口开河、恒河沙数、河清海晏、不到黄河心不死、气壮山河、表里山河。1、口若悬河释义:形容口才好,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出处:《晋书郭象传》:“王衍每云:‘听象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2、血流成河释义:形容被杀的人极多。出处:《旧唐书李密传》:“尸骸蔽野,血流成河,积怨满于山川,号哭动于天地。”3、气吞山河释义:气势可以把山河吞没。形容气魄很大。出处:元金仁杰《追韩信》:“背楚投江;气吞山河;知音未遇;弹琴空歌”。4、大好河山释义:河山:国土。无限美好的祖国大地。出处:清秋瑾《普告同胞檄稿》:“彼乃举其防家贼、媚异族之手段,送我大好河山。”5、过河拆桥释义:比喻达到目的以后,就把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出处:元康进之《李逵负荆》:“你休得顺水推船;偏不许我过河拆桥。”
河水的化学成分特征
河流是降水经地面径流汇集而成的。有的河流发源地可能受高山冰雪融化补给,沿途广泛接触岩石和土壤并与地下水相互转化,由于流域面积可能很大,又是敞开流动体系,因此,河水成分与地区气候条件及流经的地层岩性关系密切,并且还受生物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一)河水中的无机物河水广泛接触岩石、土壤。河水水质与地形、地质条件直接有关。不同地区的矿物组成决定着河水的基本化学成分。当河流流经粗晶硅酸盐地区时,由于这类岩石难溶,河水只能得到少量离子。当河水流经石灰岩地区时,河水中富含Ca2+及 ,若石灰岩中含有白云石和燧石,那么河水中可能亦含大量Mg2+和Si;当河水流经石膏层时,河水中富含硫酸根离子,且因石膏溶解度大,所以总含量也提高;当河水流经富含吸附离子的页岩和泥岩地区时,则向河流提供大量溶解物质,Na++K+比例增大,主要是由于伊利石粘土造成的。 含量高可能是页岩中富硫的有机质造成或石膏层形成的。在河水中,一般均带泥沙悬浮物,浑浊度从数百度到数千度,夏季或汛期可达上千度,随季节有较大变化。山区、林区和沼泽地区流出的河水可含腐殖质而有较高的色度,或因水藻繁生而有表色,也随季节变化。河水中总含盐量一般在100—200mg·L-1,某些内陆河流可达很高的矿化度。河水中各种主要离子比例,一般与海水相反,多是γCa2+>γNa+(γ表示视毫摩尔百分数,即 (表4-2)。但也有河流是γNa+>γCa2+,γCl-> 的(表4-3)。表4-2 河水的平均化学成分(据Livingstone,1963)表4-3 我国主要河流的化学成分(mg·L-1)(据阮天健、朱有光《地球化学找矿》)我国河流从含盐量看其变化幅度较大,但其离子组成仍有大致的规律性(表4-3)。平均河流含盐量大约为166mg·L-1。一般情况下,河水化学成分有一定的稳定性,除常见主要离子成分外,其它成分含量很少。近些年来,由于受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的污染,使河水的某些组份含量增多或减少。(二)河水中的有机物地球表面的很大部分为植物所覆盖,当植物死亡或腐烂时,其中的有机物就部分地进入水体,因此河水中既有溶解的有机物,也含有微粒有机物,通常河水中有机物的总量为10—30mg·L-1。在热带沼泽丛林地区,河水中有机质可以超过河水中溶解物质的50%。我国拥有丰富的地表水资源,全国正常年降水量为60320亿立方米,而所有江河的正常年径流量为26140亿立方米,水资源量在世界占第三位。由于大部分降水来源是太平洋,所以形成东南多雨河流发育而西北干旱河流少的特点,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集中在夏秋两季且年变化大,使河流的水量、水质也明显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