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摩登时代》的寓意是什么?
这是一部很久之前的电影,当时看的时候没有很理解其中的寓意,只是很享受电影院的荧幕上炫彩的镜头和震撼的影音效果。实际上这部电影很具讽刺蕴意,影射了当时社会很现实的一面,结尾更是悬疑神秘。影片刚开头是一个摩登家族的登场,老爷夫人,他们的宝贝女儿和人模人样的女婿,他们不亦乐乎的筹办婚礼;富丽堂皇的别墅,成群结队的女仆,俨然上流社会的富豪家族。然而一个侦探的登门拜访打破了这婚礼前的喜悦,他来调查一个平民女子自杀的真相,这名女子是故事中老爷工厂的一名普通女工,因为不满工资待遇被推选出来提出抗议,无奈却成为杀一儆百的牺牲品,被炒鱿鱼丢了饭碗,这只是悲剧的第一步,之后的惨事接踵而至……之后她去了服装店,不巧碰到婚礼中傲慢的公主,只因为在试衣服时身材突出,引起对方不满,就又被无理由地解雇了。就连这位得体的女婿也和这个女子有关,他们曾经有过恋情,女孩甚至为他怀孕,如果说丢失工作是可以痊愈的伤痛,那么压倒她最后一棵稻草的就是怀孕走投无路导致绝望自杀。当结尾终于真相大白时,却没有一个人受到惩罚,大家依旧照常庆贺婚礼,连侦探也加入其中,没有人记得死去的女子,与其说她是被某个人杀害,不如说她是死于社会现实,死于当权者的威胁和逼迫。因为如果要追究凶手到底是谁,人太多了,每个人都伤害过她,而他们每个人都德高望重,稍微花点钱就能草草了事,如果真是这样,那真的是细思极恐,这个案子没法定罪,她就这样白白死去。这部电影的拍摄方式很独特,从头至尾没有展露被害女子的正脸,可以说她是所有同类女子的缩影,那些身份低贱却通过身体觊觎上流社会的女子,故事中曾暗示该女子样貌较好,身材不赖,然而在当时等级分明的社会却是属于最底层,像这样身份的人是很难攀爬到最高层的,更何况她选择勾引名门公子来改变命运,这更是触犯了家族大忌;可以说在当今发展健全的社会体系下都还要秉承门当户对的风气,在那个时代更是如此,所以这个女子愚蠢在妄想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在事业上,她也屡受排挤,故事中提到她在老爷工厂中表现还不错,大家都推选她为代表,但是她忽略了枪打出头鸟的潜规则,像这种事没人愿意站在前面,最出头的人也是中枪的人;在服装店她也是为了抢风头而丢失工作,所以这个社会还是比较接纳平庸的人,太过出彩难免遭人毒手,除非出众到一定高度,否则自以为是的表现会遭至反感。社会缩影之一: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从电影里不难看出,筹备婚礼的女主人公无论在哪方面都不如这个自杀的女子,然而她过着最上等的生活只因为她有个有钱的老爸,他可以为他的宝贝女儿在社会上开辟一条路,甚至可以给她买个女婿或者买个社会地位,强大的身家背景对于男人不一定是好事,因为他们更适合白手起家,练就养家糊口的本领,而过于优越的家庭环境却会减少他这种锻炼机会,反而会养成纸醉金迷的公子哥作风。对于女人,这种条件却是一生至上的荣誉,她可以永远做个娇惯的公主养尊处优,因为女人的身价由于被关爱而变得尊贵,我们没有听说哪个女人因为吃过很多苦,生活很粗糙而被捧在手心上,因此穷苦的生活只会削减一个女人的价值,即使她的外表很优秀,大部分女人其实在起点上就输给一些名门千金了。2.社会终究是残酷的,你不坚强,没人替你抗影片以侦探调查女孩工作环境转换为线索,奇怪的是这个家族每个人都跟这个女孩打过交道,我想作者的意图在暗示当时贵族在社会的影响力巨大,人脉关系庞杂,像这样一个普通女孩根本逃不出他们的手掌心。他们中的每个人都无一例外地欺负和羞辱过她,但是他们一直在为自己开脱,没有一个人有忏悔之意。可是当我们仔细分析,这个女孩在工作中遇到的委屈其实很常见,这些刁难责备并不足以使她走上轻生的道路,毕竟工作的竞争都是残酷的,从来都是汰弱留强,胜者为王,只要肯努力,实力够,时间长了总会拨得云开见日出。那么是什么使她放弃生命?如果说是因为怀孕,投奔妇女协会而不被同情,她完全可以选择去找她男朋友共同解决,即使她男朋友不再爱她,她也可以重新打造自己,咬牙坚持去换得一个更炫彩的人生,毕竟她有资本她还年轻,所有的痛苦终究会云淡风轻;然而她过于懦弱,连怀孕都不想告诉对方,过于善良和脆弱的抗击打能力让她丧失了生的希望,没有希望的人生就像划过流星的夜空稍纵即逝。坚强,是生命得以顽强延续的基本素养;人终会是要一个人生活的,没有谁可以陪谁一辈子,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就算全世界都离去,我们还有自己。然而这个女子就连自己都不爱惜自己,那么没有人能为她的脆弱买单。现实生活中,像这样无私的女子并不多见,很多女人为了利益可以不择手段,甚至比男人还能打,这真的让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厚脸皮的更是不胜枚举,与这些人周旋不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就只能混的个苟且偷生的地位,像我们常说的,你这种货色在古代宫廷里都活不过两集,可能说的就是这一类人。早就听说古代妃子为争宠甚至可以下毒,或者把对方手脚割去,泼硫酸毁容,心狠手辣的女人掌权你就别想好了,再遇上个没有主见的朋友,那命运得有多坎坷就可想而知了。这个女子为什么说愚蠢,她的死没人怜悯固然可悲,但是她是自杀而不是谋杀,就算查明真相也无法立案,这个侦探就是再惋惜,毕竟伤害她的人太多了,就算都关进监狱,死人也不能复生,何况那是一个名门望族,警察也奈何不了,所以她傻在不会保全自己,为自己争取利益,或者说她踩了雷区,切断了自己的后路。她完全可以卧薪尝胆,重新做人,不为炫耀,也为对得起自己。然而她的这种解决方式只能不了了之,连侦探也无能为力了。所以生存是一个问题,当我们享有主动权的时候,学会保护自己也要学会攻击,不掌握时机逆转命运,那么被淘汰的终将是自己。
摩登时代概括。 是电影。 长一点
本片故事发生在美国20世纪30年代经济萧条时期,工人查理(卓别林饰)在工厂干活、发疯、进入精神病院,这一切都是与当时的经济危机给人们带来的生存危机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在艰难的生活中,查理和孤女相濡以沫,场面温馨感人焕发着人性的光辉。相关介绍:《摩登时代》是查理·卓别林(Charles Chaplin)导演并主演的一部经典喜剧电影,于1936年上映。扩展资料相关背景:故事中,经济大萧条使得大批工人失业,工厂对工人的剥削更加残酷。单调而又疯狂的机械劳动终于使查理精神失常,被送进医院。出院后,失了业的查里阴差阳错地被当成罢工首领抓进了监狱。出狱后,查里在一家造船厂找到了工作,可是由于出现纰漏,不久又被辞退了。他路遇一个流浪女,从此与其患难与共。查里先后在百货公司做过守夜,回钢厂干了几天,在酒馆当过侍者兼歌手,最后为了救流浪女,两人再次流落街头。可是如此境遇的查里仍然信心十足,并鼓励流浪女勇敢面对人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摩登时代
《摩登时代》 反映的主题 是什么?
《摩登时代》 反映的主题是机器大生产严重摧残人性。喜剧大师卓别林以独特的视觉形象、喜中见悲的诠释方式、辛辣犀利的讽刺和揭示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工人饱受资本家欺压剥削的严酷现实,以其高超的表现手法向世人展示了一幅代表千百万失业者遭遇的生活画像,概括了摩登时代这一矛盾的本质,揭露资本家疯狂剥削工人以更大限度地获取剩余价值以及这样一种生产方式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在那样一个工业大生产的时代,卓别林用自己的演技演绎着每一个劳动者的希望,他们虽然忍受着压迫,但对生活的追求是不会停止的,劳动者依然在苦中寻乐。幕后花絮这部影片是卓别林导演的最后一部无声电影,因为他认为,用滑稽夸张的肢体语言,要远胜于对白。因此,他只在片中加入配乐和少许音响。据说他原先已经拍完的一个结尾是:查理最终神经失常被送进精神病医院,而前来看望的她的那个姑娘变成了一个修女。卓别林后来觉得这个结局“过于痛苦”,而走了一条惯常路线。
摩登时代讲述的是什么 摩登时代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1、摩登时代讲述的是什么:1928~1934年,是美国电影转变时期。这时美国工业生产面临危机,国内阶级矛盾激化引起了严重的政治危机、经济危机,这时卓别林自编自导自演了《摩登时代》。
2、《摩登时代》中的查利,身穿工作服,站在一条很长的转动不息的传送带旁边,他的动作是机械的、简单的,手握一个扳手,拧紧带子上传送过来的部件螺丝。部件很快地传送过去,下一个工人用锤子敲它们。传送带不给工人一秒钟空闲,甚至连上厕所,还得等工长来替换,即使进了厕所,还来不及蹲下,老板工头粗暴的声,音又催逼了过来。单调的机械化劳动终手使查利神经失常了,他闹出了一连串的笑话。
3、《摩登时代》通过具体的形象,对人独特的命运剖析,揭露了美国社会的实质。这是美国电影史未曾有过的创举。卓别林将现实主义的图画提高到了哲学高度。
电影《摩登时代》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电影《摩登时代》被认为是美国电影史上最伟大的电影之一,也是查理·卓别林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是著名的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Charles Chaplin)导演并主演的一部经典喜剧电影,于1936年上映。《摩登时代》的故事发生在美国20世纪30年代经济萧条时期,工人查理(卓别林饰)在工厂干活、发疯、进入精神病院,这一切都是与当时的经济危机给人们带来的生存危机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在艰难的生活中,查理和孤女相濡以沫,场面温馨感人焕发着人性的光辉,是一部喜剧电影,同时也是一部反应当时社会背景的影片。影片的主要故事情节:当时是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时值美国经济大萧条的高峰期,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生活中苦苦挣扎。查理是一个普通的工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每天的生活就是日复一日发疯般地工作,以期能够获得填饱肚子的可怜工资。虽然生活昏暗无比,但查理还是努力地奋斗着。不过面对时代的萧条大潮,查理依然无法保证自己的生活,那怕是最低的要求,温饱都无法解决。即便是如此窘迫,而当时工厂的管理层们还是在疯狂地压榨员工,昏天黑地的工作使人们开始麻木。查理自然也成为了其中的一员,他成天挣扎在生产流水线上的,由于他的任务是扭紧六角螺帽,结果最后在他的眼睛里唯一能看到的的东西就是一个个转瞬即过的六角螺帽。结果在查理的生活中一切六角形的东西都遭了殃,因为只要看见六角形的东西查理就会情不自禁地去扭。大街上一位裙子上带有六角形纽扣的女人就惨遭查理的毒手。但工厂老板可不会停手,他甚至认为工人吃饭的时间都过长,于是美其名曰为了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又引进了全新的吃饭机。这种吃饭机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喂”工人吃完饭,这样自然而然就可以省下大量的时间用于工作。而查理则很不幸地成为了“试用品”,谁知试用的过程中机器出现了问题,不但无法停止,还开始发狂,结果搞得查理也几近疯狂。最终,查理还是失业了,他极不情愿但又无可奈何地成为失业大军中的一员。随后他无意中成为了示威运动的领导者,但依然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查理在痛定思痛地想过之后,发现唯一不用担心饿死和操心生计的地方是监狱!于是他又开始策划如何进监狱,但他想尽了一切办法包括替人顶罪都无法使自己进入监狱。不过再艰苦的生活都无法改变查理善良的本性,虽然他自己都无法保证温饱,他还是在街头搭救了一个偷面包的流浪女子,并获得了这个女子的爱情,两人相依为命一同度过这个“摩登时代”,也算是悲中有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