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宫词泰山封禅

时间:2025-10-10 08:07:08编辑:小松

宋真宗封禅之后,为何再也没有皇帝在泰山封禅?

宋真宗封禅之后,为何再也没有皇帝在泰山封禅?泰山封禅是古代最为重大的祭天典礼,从古至今,也不过只有几位皇帝进行过封禅,也只有文治武功都达到资格的皇帝才可以。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真正统一的帝国,封禅实至名归。汉武帝,汉光武帝都有雄才大略,有资格就不必说了。后面的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个人觉得资格不太够,尤其是宋真宗已经成为历代以来的笑柄。宋真宗和辽国签下澶渊之盟,让宋朝受尽屈辱,这也让宋真宗成为最没资格接受封禅的皇帝,也因此封禅成为一件没有权威性的事情。要说封禅,李世民当然有资格,但是李世民对大臣们说,你们都觉得封禅挺好,但我以为不然。如果天下太平百姓安康,那么即使我不封禅,又对我的功业有何损失呢。当年秦始皇封禅,汉文帝不封禅,难道说汉文帝就不如秦始皇吗。何况无非祭拜一下天地,何必千里迢迢跑到泰山之巅,才能表示我的诚意呢。这其实是李世民以退为进的话,群臣又上书可以封禅,李世民心动了,但是只有魏征认为不可,魏征说山东地区民生凋敝,长年打仗人口锐减,远没有恢复到隋朝的水平,李世民尽管无奈,但还是听从了魏征的意见。其实封禅泰山自从宋朝以后,成为了一个普通的祭祀典礼,因为这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有可能召开千秋骂名。所以后世也就不再封禅泰山了。因为在宋真宗在位期间,檀渊之盟,花钱买和平。出了这事后还伪造河洛天书,为了圆谎,有说仙人指示拜泰山,于是有了封禅泰山之行。前面封禅泰山的是哪几位啊,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这几位不管有什么争议,但是人家功绩是有的,宋真宗什么没有开了花钱买和平的先例,还造假。这下子把封禅泰山的庄严,神圣,全毁了,变成了政治儿戏。以后皇帝也去泰山但是只是祭祀,没有封禅这么隆重了。地位比在京城的天坛地坛祭祀要高,但是不是封禅的级别了,在古代封禅就是除了君王权力交接外头等最高级别的大事,非文治武功不显者或者说独一份,一枝独秀。不封禅,宋真宗前除了那几位也有皇帝想封禅,但是大臣和皇帝自己还要脸,一想差的有点远,最多派个重臣去烧祭书。自宋真宗后,皇帝也怕太丢人,最多也就业绩好的去一次,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怎么的从向天报告业绩,变成为社稷祈福了。

宋真宗去泰山封禅,为何会饱受人们的诟病?

其一,公然造假,败坏社会风气说实话,历代帝王封禅泰山前,所有的“祥瑞”都不靠谱。那时候的祥瑞,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过度解读,二是局部伪造。所谓过度解读,即“祥瑞”是真的,或者疑似真的,被牵强附会定义为祥瑞。比如,由于基因突变,可能真的会出现“嘉禾”(多头穗禾苗),或者“白雉”(白色野鸡),或者“麒麟”(怪兽)等等。所谓局部造假,就是部分官员,为了个人前途,瞒着众人耳目造假欺骗皇帝。皇帝信了,即便不信也只能睁一眼闭一眼。历史上这么大规模公开造假,达到不要脸的程度,只发生过两次,一次是王莽代汉前夕,一次就是宋真宗封禅。王莽时期的造假,人家王莽至少没有亲自参与,他只是装瞎。宋真宗可是赤膊上阵,扮演男一号。别说王旦,我估计连王钦若这类人,都对赵恒充满鄙视。所以,满朝君臣被骂作“魑魅魍魉”、丧心病狂,一点都不为过。其二,糜费国帑,加重人民负担宋真宗的拜鬼运动,花费了多少,我们举几个例子,摆几组数据。有人考证,东封泰山,耗费八百余万贯(一贯折合白银一两);西封汾阴,耗资二百万贯。从购买力折算,两次封禅,宋真宗花费了相当于100亿人民币!封禅泰山后,宋真宗修建了多少宫观,已经很难考证(有人考证说2600多所),花了多少钱也没有具体数字。不过有一个数字可以参考,营造玉清昭应宫,仅雕三座塑像就用去黄金一万两、银五千两。是不是惊出一身冷汗?宋真宗即位时,正是北宋发展势头最好的时期,从太祖赵匡胤设立封桩库(积攒赎买燕云十六州的储备金),到太宗朝的积累,库藏数字非常惊人。可是到宋真宗晚年,“内之蓄藏,稍已空尽”。其三,破坏秩序,遗留政治弊端北宋从宋真宗开始,各种社会矛盾重生,呈现出未老先衰的迹象。宋仁宗即位后,为何要进行庆历新政?就是要革除宋真宗的历史遗留问题,比如“三冗”,冗官、冗费、冗兵。其中的冗官和冗费,都与这次封禅事件有关。

宋真宗泰山封禅后,往后的皇帝为何都不去泰山封禅了?

古代的皇帝是很喜欢泰山封禅的,但是宋真宗之后,就没有皇帝再愿意去泰山封禅了。这是因为,原本泰山封禅是自己功劳的一种象征,但是宋真宗并没有做出什么功劳,却非要去封禅,称为了笑柄。泰山封禅在皇帝们心目中的含义就变化了。所以以后的皇帝,都不想自己像宋真宗那样沦为笑柄,所以就没有人愿意去泰山封禅了。一、泰山封禅是有条件限制的。根据历史的记载,从三皇五帝开始,就有了泰山封禅的记载,但并不是所有的皇帝都可以去泰山封禅的,一般要满足三个条件,首先要完整大一统,而且政绩斐然,国泰民安,最后要有祥瑞出现,才能去泰山封禅。在古人们看来,这是一项神圣的任务,是在向上天汇报工作,所以封禅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二、历史上去封禅的皇帝很少。根据历史的记载,在泰山封禅的皇帝只有六位,分别是秦始皇、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就连被后人广为赞誉的唐太宗都没有去体山封禅,并不是其他的皇帝不想去,而是他们严格恪守封禅的约束,但是这种约束却被宋真宗破坏了,所以后来的皇帝就不愿意去泰山进行封禅了。三、宋真宗“澶渊之盟”。宋真宗和金人对战的时候,御驾亲征,签订了澶渊之盟,北宋确实迎来了一段时间的发展,于是宋真宗就觉得自己能力很强,但是却丝毫没有想到澶渊之盟是城下之盟的屈辱。王钦若给宋真宗泼了冷水之后,宋真宗就像借着泰山封禅的做法来给自己作证,于是就举行了封禅,这件事情被人们所耻笑,于是后来的皇帝就不再去泰山封禅了。

上一篇:少年狄仁杰电视剧全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