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华为什么成为四大天王之一?
事实上,早在“四大天王”时代到来之前,张国荣和谭咏麟就制造过两大天王火并的时代,再往前则是许冠杰和罗文。香港音乐界资深人士向本报回忆到,大概在1990到1991年年间,谭咏麟和张国荣均宣布退出四大音乐颁奖礼,习惯制造“争斗”的香港媒体都在作出各种预侧,接班人是谁?1990年刘德华、张学友、李克勤在角逐中占得先机,1991年黎明的火箭式走红使他与张学友、刘德华一起在年终的颁奖典礼上风光无限,三人被称为“三剑客”。但这个称号产生不到半年便告夭折,1992年郭富城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抢到歌坛最前列的位置,此时香港发行量最大的《东方日报》便用佛教中的“四大天王”册封4人,风行15年之久.
时间拨转到1995年,四大天王正是红透半边天之时,那一年罗志祥在台湾“四大天王”模仿大赛中获得第一名〈模仿郭富城〉,第2年他和欧汉声、陈显政、陈中威组成了“四大天王”,即使这支团体仅以模仿为目标,也借着“四大天王”的威风红火了4年出版了4张专辑。但就在1998年小猪罗志祥所在的“四大天王”解散,香港原版“四大天王”随着各自水平差异变大,四人独立性也越来越强,下坡路不可避免走了起来。
1999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后,香港娱乐工业迅速滑落,粤语歌坛更是一蹶不振,四大天王同台的机会越来越少。1999年底,黎明宣布退出一切音乐颁奖礼,接着张学友也宣布退出,这似乎也宣告着“四大天王”开始“瓦解”。2003年4月4日,第2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在张国荣自杀后4天举行,会上刘德华、张学友、黎明、郭富城一席黑衣合唱《当年情》,不仅是对张国荣的哀悼,似乎更是对香港娱乐圈当年辉煌的怀念。
有人说,“四大天王”是香港娱乐圈团结的一种象征,1994年“摇滚新势力”在香港红馆演出之前,何勇在北京接受访问时说“四大天王”中张学友还行,其他3个都是小丑。 这话一说出来在香港引起轩然大波,很多媒体和艺人都严词批判他,梅艳芳当时就出来说不能这样讲这些艺人,“中国火”演出的很多海报、地铁广告都被石头砸碎,后来何勇在香港发布会上只好解释,香港这个繁华的地方需要“四大天王”才将事情平息。
相比四大天王之间的实力。著名学者申宝峰曾经评价四大天王说:“刘德华是总体魅力最大的天王,郭富城是舞跳的最棒的天王,黎明是个子长的最高的天王,张学友是歌唱的最好的天王。”话中很精确地表达了四大天王各有的优势和长处,在当时群雄并起的香港演艺圈四个人都凭着自己的优势与实力打下了各自的一片天下。有人说,“四大天王”是香港娱乐圈垄断的一种标志,无数个明星被封为“四小天王”或“第五天王”,但这些小天王无一例外被“四大天王”给湮没,“四大天王”的垄断也是香港娱乐圈黄金时代的象征,空前绝后,遗憾的是“四大天王”的没落刚好映照着粤语歌坛的衰落。
致经典:经典的香港电影 永远的四大天王
香港四大天王,是指:张学友、刘德华、郭富城、黎明(排序按年龄大小顺序,排名不分先后)。四大天王都获得过“影帝”头衔,四人各有所长,表演风格迥异。 张学友 1988年《旺角卡门》 张学友饰演的乌蝇,乌蝇是旺角的黑帮打手,和阿华情同手足,乌蝇一直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坐上“头目”这把交椅,只是阿华一直处处保护乌蝇,令乌蝇苦无表现机会。乌蝇为了逞强扬名,竟独自接受了送死的“杀手令”。因寡不敌众,与阿华丢了性命。 2002年《男人四十》 “很多东西都没有了,在我还没来得及和他们说再见就已经消失不见。” 张学友饰演的林耀国,他是中学国文老师,性格如传统的书生一样。她与妻子陈文靖的婚姻因为盛老师的回来以及他与女学生胡彩蓝的师生恋而出现问题。 刘德华 1990年《天若有情》 “你跟我在一起,我不能给你什么” 刘德华饰演的华弟,年轻、深情,但性格叛逆且讲义气的小弟。从表面看,他似乎只是一个打家劫舍的混混,但是,内心的善良和热情却如火一般在情节中迸放。尤其是在遇到爱情后,那双原先桀骜不驯的眼睛一下子被爱融化,变得柔情似水。 1999年《暗战》 "我想我们不会再见面了。 " "这辈子而已。 " 刘德华饰演的华,是一名惯盗,因为患了晚期癌症只有四星期的生命。他希望在最后的生命关头了却自己的心愿,报杀父之仇。他巧妙地选择谈判专家何尚生作依赖对象,借机干掉了杀父凶手。 郭富城 2005年《三岔口》 “你把素芳找回来,我跟她分手。” 郭富城饰演的孙兆仁,是商业罪案调查科探员,性格执着,甚至有点神经质。女友素芳在十年前一夜间神秘失踪,十年来孙没间断地寻找,坚信终有一日可以与女友重逢,为此素芳成为他唯一生存寄托,可是十年来不断的失落令他精神面临崩溃,直至一天,他遇上与素芳样貌相同的杜厚生太太。 2012年《寒战》 “我服务了香港警队30年,认识不少人,也得罪不少人……每一个机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不管暗也好,明也好,第一步,学会它。 ” 郭富城饰演的刘杰辉,警务处现任管理副处长,由民官出身,甚得保安局及行政会议成员器重,被传媒看成最有可能成为香港回归后最年轻之警务处长。 黎明 1995年《堕落天使》 “当你年轻时,以为什么都有答案,可是老了的时候,你可能又觉得其实人生并没有所谓的答案。每天你都有机会和很多人擦身而过,有些人可能会变成你的朋友或者是知己,所以我从来没有放弃任何跟人磨擦的机会。有时候搞得自己头破血流,管他呢!开心就行了。” 黎明饰演的Wong Chi-Ming/Killer,天使No.1是个杀手,那天晚上,他发现自己爱上了天使NO.2,最理想的生意伙伴不应该有感情的。可是NO.1没沉不往气,他故意留下一个硬币,让NO.2可以在酒吧内找到角子点唱机,按下他的幸运号码,凭曲寄意,他静心等候着NO.2的答覆。 1996年《赌神3之少年赌神》 “小心驶得万年船。睇怕,你今次搭沉船。” 黎明饰演的高进,因为父亲纱厂因赌成祸,引至家破人亡。丧失家园,从小家破人亡,加入老千集团学习赌术。在赌神比赛中被师傅所害失去了一切,后来凭借着高超赌术与周边朋友的相助成为了赌神,拿回来赌神高进的荣誉。 虽然四大天王的时代好像过去了,但辉煌永远不会过去,经典永远在我们心中。
刘德华四大天王资料?
希望采纳谢谢
香港四大天王
张学友 刘德华 郭富城 黎明 香港四大天王
香港四大天王指中国香港地区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在歌坛的四位重要人物,他们是张学友、刘德华、黎明、郭富城。他们以各自非凡的魅力在华语歌唱历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笔。 命名过程 1990年代初,随着谭咏麟的淡出香港乐坛和张国荣的全面退出,香港乐坛出现了一条明显的“分水线”,用了几年的磨合期。张学友、刘德华加上李克勤取而代之,打开了90年代的香港乐坛新世代。 1991年,黎明的火速走红,将同属宝丽金唱片公司的李克勤的声势压下,李克勤的歌唱事业亦开始下滑。而香港乐坛的乐队势力亦开始被偶像派取代。当时因为黎明和刘德华同属偶像派,成为最大竞争对手,两人曾被封为双子星。 而实力派的张学友亦保持声势和前两者被合称乐坛三大家族。随后1992年,郭富城旋风从台湾吹回香港,加上《东方日报》一篇打油诗的效应,香港“演唱会之父”张耀荣(另一说法为方逸华命名)将四位当时最受欢迎的男流行歌手统称为“四大天王”,并得市民广泛接受,一直沿用至今。 2005年岁末,香港艺人收入榜“四大天王”同时进入前10名,诸多媒体用“四大天王神话再现”来渲染,似乎14年前风行东南亚的“四大天王”终于“日薄西山”,有了点起色都能成为报刊头条。话说回来,即使是这14年间,传媒圈、娱乐圈无论如何鼓噪“新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接班人”,黎明、刘德华、张学友、郭富城这四人的地位都能恒久不变,直到这四人日渐衰老,这些所谓的接班人仍旧默守在历史的角落。在“四大天王”最红火的年代,他们几乎就是整个香港娱乐圈,虽然4人都在多栖发展,但各自竞争最多的地方还是在音乐上,每年香港四大音乐颁奖礼期间,不仅4人明争暗斗、各自歌迷更是口水横飞,1994年周星驰在《破坏之王》中扮演张学友的歌迷,影片中某黎明迷在张学友演唱会门口叫嚣“我爱黎明!”结果遭学友迷群殴,便是当时歌迷争斗的最好写照。
张学友
张学友(15张)1989年至1990年间,谭咏麟和张国荣先后退出香港音乐颁奖礼,张学友抓住机会成功成为宝丽金唱片公司主打歌手之一,并于1990年推出唱片《只愿一生爱一人》,再次受到乐坛瞩目。 张学友演唱会
1991年,张学友开始在香港、广州、上海、北京等城市举行巡回演唱会。同年推出两张唱片《情不禁》和《一颗不变心》,其中收录于《情不禁》专辑中的《每天爱你多一些》(改编自著名日本乐队南方之星(Southern All Stars)歌曲《真夏の果実》)大受欢迎,除于当年夺得各大音乐颁奖礼的歌曲奖外,更分别于1997年获得商业电台“叱咤殿堂至尊歌”及“金曲廿载十大最爱”殊荣[3]和1999年获得香港电台“世纪十大中文金曲”殊荣[4]。《情不禁》和《一颗不变心》的成功,使张学友与刘德华和黎明在香港各大颁奖礼分庭抗礼。三人连同其后成功取代李克勤的郭富城,一起被封为后来影响华语乐坛一个时代的“四大天王”。张学友于1992年推出粤语唱片《真情流露》,当中9首歌曲曾经登上香港音乐流行榜,并多次占据榜首位置,成为香港流行音乐上榜歌曲最多的音乐专辑之一,当中的《分手总要在雨天》和《相思风雨中》等亦成为经典粤语流行曲目之一。 张学友的巅峰时期亦被认为是香港流行音乐对海外贡献最大的时期,尤其是他成功开拓了庞大的海外市场。当时张学友的唱片销量亦引起了国际流行乐坛或者媒体的关注,包括美国《时代杂志》。美国最具权威的音乐杂志《告示牌》(Billboard)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是因为张学友的崛起而开始关注香港流行音乐。
刘德华
“四大天王”中,刘德华(12张)刘德华是成名最早的一位,1981年毕业于无线艺人第10届艺人训练班,1982年他便演出了第一部电影《彩云曲》,同年因演出许鞍华的《投奔怒海》开始崭露头角。1983年在“永恒唱片”他有 刘德华演唱会
了自己第一首歌———电视剧《神雕大侠》主题曲,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的名字开始被香港乐坛熟知。严格来说,刘德华的声线并不是很占优势,但是总是能找到适合自己唱的歌,无论是粤语还是国语。从《我和我追逐的梦》到《来生缘》,从《谢谢你的爱》到《真情难收》,一首一首刘式情歌已经成为了当年港式情歌的代名词。因此在谈到“四大天王”这个话题时,他曾对媒体说“其实我出道都比他们几个早,严格说来我们不是一个时代的人。”出道早,并不是刘德华区别于其他3人最大不同,关键的是在所有人心目中,刘德华是成功艺人的完美典范,他劳动模范一般的工作狂精神,让同行和媒体都赞叹不已。2000年刘德华投资拍了自己从艺以来的第100部电影《阿虎》,堪称老而弥坚。除此之外,他多能多专的均衡发展也是4个人中人气保持最好的,即使从2000年获得第一个金像奖影帝后,他在电影方面开始投入较多的精力,但音乐方面依旧保持高产,虽然陈耀川为他打造的大路化的情歌失去了最广阔的市场,但仍然有不少追随者。 2005年底,刘德华受邀出席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纪念中国电影百年大会”,会后接受本报采访时他说自己最在乎的还是电影,他想成为“中国演员”而不仅仅是香港演员。他的这种热爱有时也会惹来争议,2005年10月刘德华发出号召,要联手五位影帝合力拍片,以拯救香港电影的颓势,结果招致一场激烈的口水战。 从刘德华的角度来看,“五影帝拍片”只不过是他为了拯救香港电影业的单纯思路,无论“华仔”能不能拯救电影市场,刘德华都是最有权利挺身而出的那个人,只因为他多年来一直坚守香港电影的阵脚。香港导演陈可辛评价说:“在将来,谁提到香港的电影史,都会提到刘德华。”直到如今似乎也是最在乎“天”字的一位,创建的演艺公司叫“天中”,成立的电影公司叫“天幕”,在“四大天王”影响日渐下落时,刘德华接受采访时,仍称“四大天王”没有过时,年轻一代和老一代的明星是不同的,年轻人身上有很多不可取代的东西,比如说新音乐,值得我们学习。
黎明
黎明(11张)黎明,最年轻的天王,一直以其谦和儒雅的健康形象深受人们爱戴,1990年因主演电视剧《人在边缘》而在香港开始走红,同年他也发行了第一张唱片“LEON"反响热烈,获得香港乐坛最佳新人奖。1991年凭《是爱是缘》获IFPI全年最佳销量大牒,1992年赴星马以及美加10省开个人演唱会20场,并在香港红馆首次 黎明演唱会
开个人演唱会共10场,曾多次获得劲歌金曲金奖和最受观迎男歌手奖,但从99年宣布不再领取香港乐坛奖项起,他更侧重于录影带创作,多次获得MTV导演奖。音乐上早期以深情款款的慢歌打动人心,经典歌曲有《今夜你会不回来》《对不起,我爱你》《我来自北京》等;中期以打造电音舞曲为主《全日爱》《眼睛想旅行》《看上她》等多首时代感极强的电音歌曲,风靡各大PUB舞厅;到了后期注重唱功与情感结合歌曲《长情》风格大气《两个人的烟火》配合电影更是传唱极高。从92年至09年,黎明在香港举办个人大型演唱会共计132场,同时也在东南亚市场上掀起不小的波澜,韩国总统在演讲时便提及黎明在韩国亦是家喻户晓的演艺明星,他是90年代首位在越南举办演唱会的华人,亦是越南自开放以来第二位外国歌手在当地开办演唱会。 在影视方面,黎明自从1989年以《天涯歌女》即备受瞩目,主演的《人在边缘》和《今生无悔》均创下当年最高收视记录,成为90年代深受欢迎的无线当红小生。转战大银幕以来,黎明凭《三更之回家》夺得第三十九届台湾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成为金马影帝。 除娱乐事业外,黎明的慈善事业做得也是非常出色,他是首位华人担当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际亲善大使,早于1995年便成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华人国际青年特使,去到世界各地探访。1999年获选为香港公益金筹募委员会委员,十年来一直为其服务,至今依旧为其工作。由于公益事业获得大众认同,黎明1998年获选为十大杰出青年,2003年获香港特别行政颁发荣誉勋章,09获颁铜紫荆星章,表彰他多年不遗余力的付出和义务工作。 黎明于1999年宣布不再于香港领取任何关于音乐方面的奖项,将重心逐渐转移到幕后,自己建立了唱片公司A Music。并继续拍戏与唱歌。
郭富城
郭富城(9张)“四大天王”中,郭富城的成名道路最为漫长。1984年19岁的郭富城考入无线电视台的舞蹈训练班, 郭富城演唱会
1987年转入无线艺训班,期间演过数部电视剧,但大多为龙套角色。直到1990年,出走台湾的郭富城拍了一支电单车的广告,没想到这则广告竟改变了郭富城的一生。他那俊朗的外形、湿漉漉的头发、带电的眼神开始让台湾少女着迷,随后灌录了三张国语大碟,其中一曲《对你爱不完》红遍两岸三地。 1991年郭富城以歌星的身份“杀”回香港,随即推出粤语大碟,1992年册封“四大天王”,奉陪末座,成名时已28岁,后来,郭富城开始尝试多方面发展,拍了王晶的电影《街头霸王》,演了电视剧《烈火狂奔》,也遇上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经纪人、填词人小美。 虽然郭富城舞蹈技能不俗,但令他最羞涩的就是音乐,舞曲风格似乎也成了他撇不开的拐杖,“以舞会友”成了方便快捷取悦歌迷的套路。成为百事可乐代言人后,郭富城逐渐往扮相新奇大胆、歌曲风格多样的前卫路子上走。但郭富城的本性并不是一个前卫的人,所以只好在形象上动脑筋,幸好他每一次形象的改变似乎都能影响潮流,从最开始的“四六分头”、到接拍百事可乐后的“火箭头”,郭富城在“四大天王”中,更多地用自己的外形来干预时尚。可以说郭富城能有今天的成就,与广告是分不开的。从他出道至今,每时每刻都有广告围绕着他,先不说让他一夜成名的电单车广告,1998年初当上的“百事巨星”甚至是其从艺生涯的转折点.2005年郭富城终获台湾金马影帝,是“四大天王”中第三个获得此殊荣的。2006年郭富城又因电影"父子"蝉联台湾金马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