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河为誓

时间:2025-10-10 22:56:50编辑:小松

表达誓言的成语

表达誓言的成语
比较常见的有这些:
一诺千金 - 山盟海誓 - 一言九鼎 - 信誓旦旦 - 驷马难追 - 海誓山盟
海誓山盟hǎi shì shān méng


【成语解释】: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爱情要象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成语出自】:宋·辛弃疾《南乡子·赠妓》词:“别泪没些些,海誓山盟总是赊。”
【成语简拼】:hssm
【成语字数】:4个字
【感情色彩】:海誓山盟是褒义词
【成语结构】:联合式
【成语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
【成语示例】:非是我夸清正,只为他星前月下,亲曾设海誓山盟。(元·石君宝《曲江池》第三折)
【近义词】:地久天长、坚定不移、始终不渝
【反义词】:朝三暮四、水性杨花、见异思迁
【成语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盟字结尾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 盟 ”的成语、最后一个字以“ 盟 ”结尾的四字成语及解释: 车笠之盟——笠:斗笠。比喻不因为富贵而改变贫贱之交。 城下之盟——指在敌方兵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服的和约。 割臂之盟——割臂:刺破胳臂;盟:盟约。原指春秋战国时鲁庄公与孟任割破胳臂,订下婚约。后泛指用割破手臂立誓宁约(指… 割襟之盟——割襟:指腹为婚时,各自割下衣襟,彼此珍藏作为信物。指男女在未出生前就由其父母订立下婚约。 攻守同盟——原指国与国之间订立盟约,战时彼此联合进攻或防卫。现多指坏人互相订约,为掩盖罪恶而一致行动。 海誓山盟——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爱情要象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歃血为盟——歃血:古代会盟,把牲畜的血涂在嘴唇上,表示诚意;盟:宣誓缔约。。泛指发誓订盟。 百岁之盟——同“百年之约”。即婚约。 海约山盟——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爱情要象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同“海誓山盟”。 鹭约鸥盟——指与鹭、鸥相约结盟。比喻隐居者的生活。 啮血为盟——指咬臂出血,发誓定盟,以示坚决。 弃好背盟——抛弃友好,违背盟誓。 松柏寒盟——比喻患难之交。 咬血为盟——指咬臂出血,发誓定盟,以示坚决。


关于歃血为盟的诗句

1.古代歃血为盟用成语 歃血为盟 拼音 shà xuè wéi méng 简拼 sxwm 近义词 对天盟誓 反义词 口血未干 感情色彩 褒义词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解释 歃血:古代会盟,把牲畜的血涂在嘴唇上,表示诚意;盟:宣誓缔约。 泛指发誓订盟。 成语出处 唐·苏安恒《请则天皇后复位于皇子》:“歃血为盟,指河为誓,非李氏不王,非功臣不封。”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例子 说不定国王还要歃血为盟呢,珠槃玉敦的准备也是不可少的。 (郭沫若《屈原》第二幕) 英文翻译 lick blood and swear 成语正音 血,不能读作“xiě”;为,不能读作“wèi”。 成语辩形 盟,不能写作“朦”。 产生年代 古代 常用程度 常用。 2.歃血为盟成语故 没有成语故事 歃血为盟 shà xuè wéi méng [释义] 古代参加盟会者;在嘴边涂上牲口的血;表示诚意。 [语出] 唐·苏安恒《请则天皇后复位于皇子》:“歃血为盟;指河为誓;非李氏不王;非功臣不封。” [正音] 血;不能读作“xiě”;为;不能读作“wèi”。 [辨形] 盟;不能写作“朦”。 [近义] 对天盟誓 [反义] 口血未干 [用法] 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偏正式。 [例句] 长征时;刘伯承用“~"的办法;和少数民族约定各不相犯;使红军胜利的前进。 3.古风虐心凄美句子 1、生能尽欢,死亦无憾。 2、戏子入画、一生天涯。 3、幸福右边、荒芜人烟。 4、山河拱手,为君一笑。 5、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 6、三尺白绫,解除束缚。 7、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8、情不敢至深,恐大梦一场。 9、卦不敢算尽,畏天道无常。 10、梨花落满头,何似到白头。 6、人永远看不破的镜花水月,不过我指间烟云世间千年,如我一瞬。 12、看那天地日月,恒静无言;青山长河,世代绵延;就像在我心中,你从未离去,也从未改变。 13、就这样吧,从此山水不相逢。 14、人天自两空,何相忘,何笑何惊人。 15、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须誓言。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上一篇:男人必看的国产电视剧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