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读书笔记(五)
亲爱的卡卜斯先生,如果有一种悲哀在你面前出现,它是从未见过地那样广大,如果有一种不安,像光与云影似地掠过你的行为与一切工作,你不要恐惧。你必须想,那是有些事在你身边发生了;那是生活没有忘记你,它把你握在手中,它永不会让你失落。为什么你要把一种不安、一种痛苦、一种忧郁置于你的生活之外呢,可是你还不知道,这些情况在为你做什么工作?为什么你要这样追问,这一切是从哪里来,要向哪里去呢?可是你要知道,你是在过渡中,要愿望自己有所变化。如果你的过程里有一些是病态的,你要想一想,病就是一种方法,有机体用以从生疏的事物中解放出来;所以我们只须让它生病,使它有整个的病发作,因为这才是进步。亲爱的卡卜斯先生,现在你自身内有这么多的事发生,你要像一个病人似地忍耐,又像一个康复者似地自信;你也许同时是这两个人。并且你还须是看护自己的医生。但是在病中常常有许多天,医生除了等候以外,什么事也不能做。这就是(尽你是你的医生的时候),现在首先必须做的事。
对于自己不要过甚地观察。不要从对你发生的事物中求得很快的结论,让它们单纯地自生自长吧。不然你就很容易用种种(所谓道德的)谴责回顾你的过去,这些过去自然和你现在遇到的一切很有关系。凡是从你童年的迷途、愿望、渴望中在你身内继续影响着的事,它们并不让你回忆,供你评判。一个寂寞而孤单的童年非常的情况是这样艰难,这样复杂,受到这么多外来的影响,同时又这样脱开了一切实生活的关联,纵使在童年有罪恶,我们也不该简捷了当地称作罪恶。对于许多名称,必须多多注意;常常只是犯罪的名称使生命为之破碎,而不是那无名的、个人的行为本身,至于这个行为也许是生活中规定的必要,能被生活轻易接受的。因为你把胜利估量得过高,所以你觉得力的消耗如此巨大;胜利并不是你认为已经完成的“伟大”,纵使你觉得正确:“伟大”是你能以把一些真的、实在的事物代替欺骗。不然你的胜利也不过是一种道德上的反应,没有广大的意义,但是它却成为你生活的一个段落。亲爱的卡卜斯先生,关于我的生活,我有很多的愿望。你还记得吗,这个生活是怎样从童年里出来,向着“伟大”渴望?我看着,它现在又从这些伟大前进,渴望更伟大的事物。所以艰难的生活永无止境,但因此生长也无止境。
如果我还应该向你说一件事,那么就是:你不要相信,那试行劝慰你的人是无忧无虑地生活在那些有时对你有益的简单而平静的几句话里。他的生活有许多的辛苦与悲哀,他远远地专诚帮助你。不然,他就绝不能找到那几句话。
我所能说的,还依然是我已经说过的话:还是愿你自己有充分的忍耐去担当,有充分单纯的心去信仰;你将会越来越信任艰难的事物和你在众人中间感到的寂寞。以外就是让生活自然进展。请你相信:无论如何,生活是合理的。
谈到情感:凡是使你集中向上的情感都是纯洁的;但那只捉住你本性的一方面,对你有所伤害的情感是不纯洁的。凡是在你童年能想到的事都是好的。凡能够使你比你从前最美好的时刻还更丰富的,都是对的。各种提高都是好的,如果它是在你“全”血液中,如果它不是迷醉,不是忧郁,而是透明到底的欢悦。你了解我的意思吗?
就是你的怀疑也可以成为一种好特性,若是你好好“培养”它。它必须成为明智的,它必须成为批判。——当它要伤害你一些事物时,你要问它,这些事物“为什么”丑恶,向它要求证据,考问它,你也许见它只适措,也许见它表示异议。但你不要让步,你同它辩论,每一回都要多多注意,立定脚步,终于有一天它会从一个破坏者变成你的一个最好的工作者,——或许在一切从事于建设你的生活的工作者中它是最聪明的一个。
但是在节日里我常常思念你,我设想你是怎样寂静地在你寂寞的军垒中生活,两旁是空旷的高山,大风从南方袭来,好像要把这些山整块地吞了下去。 这种寂静必须是广大无边,好容许这样的风声风势得以驰骋,如果我想到,更加上那辽远的海也在你面前同时共奏,像是太古的谐音中最深处的旋律,那么我就希望你能忠实地、忍耐地让这大规模的寂寞在你身上工作,它不再能从你的生命中消灭;在一切你要去生活要去从事的事物中,它永远赓续着像是一种无名的势力,并且将确切地影响你,有如祖先的血在我们身内不断地流动,和我们自己的血混为唯一的、绝无仅有的一体,在我们生命的无论哪一个转折。
读《给青年诗人的信》些许感触
前两日,被一个公众号安利的一本书,叫《给青年诗人的信》,这两天放假无处可去,在家细致的把这些信看了一遍,收获颇丰。在开篇冯志写的译者序中写到“这十封信却混然天成,无形中自有收尾,向着青年说的最多。里面他论到诗和艺术,论到两性的爱,严肃和冷嘲,悲哀和怀疑,论道生活和职业的艰难——这都是青年人心里时常起伏的问题。”不得不说他的序言吸引了我,让我去深入的阅读并感悟这薄薄的一本册子,里面包含了十封信,虽然写在百年前,但是这些问题,这些实质上谈论到的经验是我们现在一样困惑的,而现在我的现实中却很少有人能深切的去帮我解惑。在这本书中,我感触到了,领会学习了对待寂寞、对待爱情、对待职业和人际的种种。
这本书真的感觉很小众,书中的书信是给一个青年诗人写的,第一封信寄出了自己的诗作,还有自己的困惑,经过不断的通讯,生活把这位诗人赶入了正是诗人的温暖、和蔼而多情的关怀所为他防护的境地。想必之后有很多的诗人或者想成为诗人的青年阅读过这本书,这些信件。但是现在诗人已经是一个稀缺的职业,但是书中的内容对所有的青年都是适用的,都是有启迪的。
一、 关于创作
第一封信,也只有在第一封信里提到了诗,提到了创作。当然不只是诗的创作,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全民写作的时代,首先里尔克探寻了为什么要创作,探索那个叫你写作的原由,如果你必须要创作,他说:“你就根据这个需要去建造你的生活吧,你的生活知道它最寻常最细锁的时刻,都必须是这个创造冲动的标志和证明,然后你接近自然,要像一个原始人一样,去练习去说你所见、所体验、所爱以及遗失的事物。”你要坚定你的创作的信念,然后为之努力。你所有的创作的题材都在你的生活中,不论你是写实的还是虚幻的作品,都是有根基,有基础的。当你觉察到自己缺少素材的时候,你需要的是自我检讨,你没能定位自己的角色,应该去细致的观察,描述你的生活,呼唤你生活中的宝藏,对于创作者来说,没有贫瘠无关同样的地方。另一个就是回忆,你所有经历过的事情,都深深的烙印在你的血液中,你的童年,你的经历,你的过去,再次去面对,再次去寻回当初的美好,你会发现创作的源泉。
二、 关于寂寞,或者更准确的是是关于孤独
本书中有很多封信都说到了寂寞,也许是因为青年作家成为了一名军官,信中写到:在一片寂寞的军垒中生活,两旁是空旷的高山,大风从南方袭来,好像要把这些山整块地吞下去。而且青年的对军人这个职业又有诸多不满,想必也没有一个可以交心的朋友,故而他是寂寞的。但是里尔克却告诉他,若你觉得寂寞过于广大,你应因此而欢喜。就好像现在有一句流行的话叫单身是最好的升值期一样。
“寂寞是我们所不能选择或者舍弃的事物,我们也不应该把寂寞和任何一个庸俗无聊的社交,和与任何一个不相配的人勉强协和的假象去交换,而应该居于寂寞,去思考你自身担负着的世界。”寂寞和孤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词汇,但是很多的寂寞又源自于孤独。along,but not longly,孤独但是并不寂寞。人毕竟是一个群体性动物,很多时候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会感觉到寂寞,但是你不知道的是,当你寂寞或者独处的时候,你应该做的是直面你的内心,去思考。三省吾身,明白自己的需求,并明白什么是你真正想要的,你要为之付出什么。当你一个人的时候你应该去思考,去注意你生命力出现的事物,你所全心全意爱着的东西,而不是去寻求别人,不是去无谓的社交。独处的时刻是很珍贵的,人总是需要一个独处的时间跟空间,去和自己对话,直面自身。当有一天,你可以直面自己的寂寞,那么我们所看到的一切,在深度和广度上就会发生许多变化,就有勇气去面对我们所要遇到的事物。
寂寞和孤独是最好的增值时期,现在的年轻人热衷于社交,热衷于欢乐,通讯和网络的便利也大大的加快了人们之间的沟通。独处的时间很少,就算独处更多的时候也是在刷手机,刷抖音,而很少有人回去思考,特别是去思考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现在的节奏的确很快,也很物质,人们也更加的现实,时间都是很宝贵的,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工,耐得住寂寞,深入的思考,也许会给你更多的途径去抵达那个你想要的结果。
三、 关于职业
现在是一个物质的社会,也是一个快节奏的社会,哪怕是读书都有拆书党为你总结精选出里面的内容,现在每一个人都要工作,对,是工作而不是职业,应为那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想要为之奋斗一生的我们想要的职业。我们工作更多的是为了生存,为了钱,为了物质。所以我们对我们的工作有诸多的抱怨,抱怨工作的繁琐,抱怨无穷无尽的加班,抱怨收入和付出不成正比。但是哪怕是职业也是这样,充满了无理的要求,无穷的敌意。哪怕你真的做这自己喜欢的职业,长时间的重复的、枯燥的反复,你也会对它产生一样的抱怨。所以试着去放下这些抱怨,去喜爱上你所为之付出的工作,去从中发现乐趣,哪怕做一个阿Q,也许心态的转变可以帮助你环节敌对的态度,去舒缓紧迫的关系。
四、 关于爱
在第七封信中,基本上都是在讨论爱情,婚姻。就像前几日看过的《霍乱时期的爱情》一样,爱是一个所有时代永恒的主题。不论是百年之前,还是哪怕千年以后,只要人类还存活在这个星球上,想必青年们对爱的困惑和烦恼一如既往的存在的。如何去爱,怎么才算爱,爱情和婚姻等等等等。人们既渴望爱情,又畏惧爱情;爱情既甜蜜,又充满酸楚。
“爱很好,因为爱是艰难的。以人去爱人,这也许是给予我们的最艰难、最重大的事情,是最后的实验和考试,是最高的工作,别的工作都不过是为此而做的准备。”在里尔克眼中,爱情是最伟大的事业,也许作为一个诗人,充满了爱情主义的浪漫色彩,给予了爱很高的地位。但是他认为爱是需要学习的,也是一切正在开始的青年们必须要学习的,要用整个生命,用一切力量,集聚青年们的寂寞、痛苦和向上激动的信去学习的,而且是一个长久的时期。而在这段时期内人们是寂寞的。爱的要义不是倾心、献身或者婚姻,而是一种动力去成熟,去完成一个世界,为了另一个人完成一个自己的世界。
还是那句话,现在的社会是一个追求效率的社会,哪怕是爱情也变的越来越快,而且爱情也越来越小,初中高中生都恋爱了,但是在一个人生观、世界观都没有固定的年纪,爱情也许只是为了排挤寂寞,或者为了炫耀。而成人呢,成人又很少去经营各自的爱情,反而追求的是身体的快感,一夜情,闪婚闪离的故事已经不是新鲜的故事,婚内婚外出轨也已经屡见不鲜。现在的人好像已经失去了爱的能力,爱成为了一种奢侈品。没有深深的爱就结合在一起的幸福怎能长久。也许为了别人失去了自己,同时也失去了别人,并且失去了许多还要来到的别人。我们应该学会怎么去爱,就像里尔克说的,把这当做课业去工作,去昼夜不停的探索,去锤炼。好感肯定是一切的开始,但是一切都不要急,去熟悉,去了解,去熟知,去倾心,去结合。
我现在作为一个据说是大龄的未婚男青年,迫于家庭的压力,去认识更多的优秀的年轻人,说真的,我也深深的渴望着爱情,但是同样也恐惧着爱情。我还没有学会如何去爱,但是我在为之学习,一切美好的事物总会在历经磨难之后到来。谨慎的对待爱情,以为那毕竟是一生的事情。
在着薄薄的一本小册子里,讲诉了许多许多青年们应该熟知并且曾经或者正在困惑的事情,书中还讲到了恐惧,讲到了胜利,讲到了悲哀等等。这本书不厚,只是由十封私人信件组成,读起来不累,非常轻松舒适,而且诗人的信写起来也很像诗,文笔和比喻都非常的贴切动人,而且冯志先生的序写的也非常的棒。虽然知名度貌似不太高,但是可读性非常高。现在推荐给你们,希望你从中能看到自己的困惑的答案。
最后引用信中的一段话:“愿你自己又充分的忍耐去担当,又充分的心去信仰;你将会越来越信任艰难的事物和你在众人中间感到的寂寞。此外就是让生活自然进展。请你相信,无论如何,生活是合理的。”请诸位相信,生活是合理的,也是美好的,向着美好的明天砥砺前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