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雪乡宰客”事件对当地旅游业有影响吗?
日前,网络上炒得最热的恐怕当属东北雪乡宰客事件了,前不久临时加价宰客的事情,遍引发举国舆论哗然。谁能想到,这一负面舆情尚未平息,雪乡又流出了当地导游逼迫游客买高价票的视频,女导游甚至还编出了“雪乡九个月磨刀,三个月宰羊”的段子。雪乡原名双峰林场,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长汀镇)大海林林业局双峰林场,占地面积500公顷,整个地区海拔均在1200米以上。雪乡雪期长、降雪频繁,有“天无三日晴之说”,夏季多雨冬季多雪,积雪期长达7个月,从每年10月至次年5月,积雪连绵,年平均积雪厚度达2米,雪量堪称中国之最,且雪质好,粘度高。雪乡也是2013湖南卫视大型亲子秀《爸爸去哪儿第一季》最后一站的拍摄地。此次被爆出的连环宰客事件,虽然官方已立案调查,恐让这个素有“中国雪乡”美誉的旅游地元气大伤。不过有网友表示,雪乡“不会倒”,就像曾多次出现过宰客事件的丽江一样。其实,类似旅游宰客事件,无论对于景区的影响有多大,其对想学或正在学旅游相关专业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可以说对社会评价旅游行业是极其不利的。
黑龙江“雪乡宰客”事件的根源是什么?
被誉为“中国雪乡”的黑龙江省大海林重点国有林管理局双峰林场,是黑龙江省东南部的一个传统林区。1999年,因林木资源减少,提出围绕“雪大、雪厚”发展以“中国雪乡”为核心的森林旅游业。“雪乡”之美很快被一群摄影爱好者发现并传播出去。2008年后,雪乡游客开始大幅增加。据统计,2016年雪乡实现旅游产值2.3亿多元,直接带动当地餐饮收入3032万元、住宿收入3498万元、山货等购物收入5598万元,带动区域旅游相关产业收入5亿元。红火后的“雪乡”开始出现“宰客”事件。2015年1月有网友曝光,当地一个“天价炕”住一夜价格达3200元,引起舆论关注,相关部门开始加大景区旅游环境整治力度。2018年初,来自游客的吐槽将著名东北冰雪景区“雪乡”推向风口浪尖。不断出现“宰客”事件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据了解,一些从事“雪乡”旅游的导游大多没有底薪,没有保险,就靠从游客身上获取利益。冰雪旅游市场季节因素较强,导致商家急功近利心理;一些“黑导游”零底薪、无保障,催生了唯利是图心理;地区或部门间“九龙治水”似的监管,容易产生监管漏洞;不少游客缺乏维权意识和积极性,助长了商家“宰客”的嚣张气焰。这些都导致“宰客”事件多发。当前国内旅游消费需求旺盛,但旅游产品供给还跟不上消费升级需求。旅游市场诚信体系还不完备,法治意识较薄弱,行业管理、服务水平均有待完善和提高。目前,黑龙江相关部门教育告诫经营冬季冰雪旅游业务的旅行社要守法诚信经营,严格导游管理。多部门将联合开展冬季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整治,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