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是什么?
一、农村养老存在问题 1、是农村养老无计划,农民基本上就是“活到老,做到老”,只要能动,就依靠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这种“土地化生存”的方式直接导致“养儿防老”的极端重要性,养儿防老是中国有史以来的传统习俗,也是农民不生儿子不罢休的根本原因。2、是农村养老无保障。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为老为小辛劳一辈子,能否安享晚年主要看儿女们的经济条件和孝不孝顺,哪天动不了,就等着依靠子女,或者听天由命。二、农村养老现状原因1、是经济负担加重。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讲究“多子多福”,子女多意味着老年人有较多的支持来源, 但是现代社会独生子女现象的出现使得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变得异乎寻常的困难。另一方面农村养老金补贴太低,无法给老年人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如果子女无法提供经济援助,他们的生活就要陷入困境。2、是大批农村青年劳动力常年外出打工,无法照料家中老人。一些青年夫妇较重视子女的教育和成长问题,有限的时间、精力和财力都向独子或独女倾斜,产生了“重幼轻老现象”,子女常年不在身边,家庭养老也就成了一种泡影。3、是随着现在生活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平均寿命在延长的同时,随着年龄增长健康状况开始恶化,患病、伤残导致老年人自理能力下降,严重一点的吃穿都有问题,亲属邻里的帮助也是极有限的,有了病痛老年人只能自己扛。拓展资料:建议1、是农村养老实行“子女赡养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社会资助为补充”的养老模式。鼓励家庭养老,子女是老人的精神寄托,无可替代。要把孝道纳入和谐社会建设范畴,弘扬传统美德,让老人“空巢”别“空心。2、是建立农村养老金统筹制度。督促子女定期定额为父母交纳养老金,另一方面把农村老人的土地转包转租他人或组织耕种,所获收益并入养老统筹资金。3、是支持和资助老人互助养老。农村老人恋家,不愿离开生他养他的故土,应鼓励他们原地集中互助养老,食宿集中,相互照看。
农村老年人养老存在哪些问题?
农村养老问题面临很多困境和困扰,严重影响老年人的正常生活。那么农村老年人养老存在哪些问题?
一是儿女都不在家,农村留守老人多。现在农村的大多数有劳动力的人都选择外出打工,留在村里最多的都是留守妇女、孩子和老人。如果家里有孩子的,出不去,年轻人在家还能照顾老人。但是有的年轻人全家都出去了,子女跟随父母所在的城市上学。还有一些在县城、打工所在地买房的农村人,举家搬离农村。老人在城里生活不便,就在农村。这样就造成了老人无人照顾的尴尬现象。老人如果身体硬朗,吃穿住行不成问题;如果岁数较大,身体又不好的话,做点啥事都不方便,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
二是缺乏有效机制,儿女对待养老问题混乱。现在农村没有成文的规定,该如何去赡养老人。这样就造成很多混乱的现象:有的是轮流照顾五天、十天、半月、一月的,还有的轮流照顾一年的;有的不让女儿家照顾,有的是让女儿照顾。最让人不能理解的是,家里弟兄两个,分别照顾父亲和母亲,硬生生的把老两口分开,多日不能见面!
三是农村缺乏养老机构和敬老院。农村缺乏专业的养老机构,有的儿女太忙,没有时间照顾老人,却无法找到合适的养老机构。县城有专业的养老所,但是面临着离农村较远、收费较高的诸多问题。
四是老人没有娱乐场所。很多农村没有专业的老人娱乐场所,或下棋,或听戏,或健身等。他们又不会玩智能手机,不懂电脑,只能三五成群说说话,唠唠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