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应该怎么活

时间:2025-09-27 07:51:32编辑:小松

人应该怎样活着

人好好活着的方式。1、每一个生命体的成长与发展,都是在艰难中得到锻炼,在磨难中得到学习和提高的。因此,人生路上所遇到的种种困苦,都是一次次提升增强一个人的身心和勇气的机会。凡是美好的愿望和目标,都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能力来实现,任何超出自身最大实力的欲望,都是对自我正能量的削弱和意志力的打击。顺其自然,知足常乐才是众人苦苦追求却最容易忽视的幸福本状态。2、父母是一个人生命的创造者和养育者。从小受到父母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环境的影响,决定着一个人的三观与人品质量。懂事后具有分辨是非能力的心智,可以不断校正和改进者所受到父母和家庭环境的负面影响。一个人无论身份地位如何,都应该以子女的孝顺言行,感恩父母的生养教导之恩。把为父母争光添彩与自己的事业和发展紧密的结合起来,如果我们已经长大,但是父母依旧身心苦劳,那将是我们长大后最无能的失败。3、决定和左右家庭能否长久和谐幸福的,是拥有和珍惜一位可遇不可求的人生好伴侣。父母和子女终将会远离我们而去,尊重和善待爱人,爱人不但是与你风雨同舟的战友,也是永远陪伴一个人顺利,美满走完人生路的最长久的那个人。都在追求婚姻幸福的同时,首先要面对和提高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再站在以为了家庭大局在出发点的高度上,只有是夫妻能够愿意改正和完善的,就没有处理不好的分歧与矛盾,也就不会有那么多自私的为了个人的欲望而毁了家庭,害了子女的人间悲剧的上演。4、来到人间一趟不容易,能够成为一家人更是缘分和难得。每一个子女都是一个独立自由的个体,不要把夫妻个人没有实现的愿望强加在子女的头上并要求其实现。子女只是我们血脉的传承,并不是父母未来心愿的继承者。5、从事任何一种工作的目的,首先都是为了养家糊口,其次才是为了附着在工作上的其他更高追求。没有完全能够让人喜欢和满意的工作,只有不断去适应和争取把工作干的更加满意结果的人,因为所有的工作都不是提前为人设置的。

人应该怎样活着?

人活着有意义,为了使自己的生活更幸福,我们必须树立人生的奋斗目标,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实现这个目标。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人为万物之灵,这是因为人具有思维能力,即人所独有的极其复杂、丰富的主观内心世界,而它的核心就是人生观和世界观。如果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一个人就能对社会、对人生、对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持正确的认识,能采取适当的态度和行为反应;就能使人站得高,看得远,做到冷静而稳妥地处理各种问题。其次,不要对自己过分苛求,应该把奋斗目标定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之内。尽量使自己有完满完成目标的可能。这样,你的心情就会十分愉悦。再次,学会自我调控情绪,排除不良情绪,让自己在愉快的环境中度过每一天。积极向上的情绪状态,使人心情开朗,轻松稳定,精力充沛,对生活充满热情与信心。因此生活中应避免不良情绪的发展,遇到不好的事,要换个方法变个方式思考,你将大有收获。向朋友、亲人倾诉,以疏散郁闷情绪。自我放松,多参加休闲运动。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搞好人际关系,你会发觉你的每一天都是快乐的。对世俗复杂环境能避开的就避开,不要轻信别人的胡言乱语,人要有自己的主见。你要有坚定的信念,只有自己当机立断,远离小人,你的事业才会成功。相信自己的能力,一定能将工作做得更好。乐观是心胸豁达的表现,乐观是生理健康的目的,乐观是人际交往的基础,乐观是工作顺利的保证,乐观是避免挫折的法宝。当你的人生目标已经实现时,你就能寻找自己的异性朋友。请你这样设想:当风铃的浪漫,往往勾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驼铃的深沉,往往激起人们对锦绣前程的憧憬;当手机的铃声响起,让你知道有人在天天关心你,你的每一天都是这样开心,这样愉快!人的乐观心态,将使你心理年龄永远年轻。当你朝着奋斗的目标迈进时,都会增加你的愉悦与自信。你就会自然形成乐观的心态,快乐将永远与你相伴!相信你在实现人生目标的同时也获得了梦寐以求的人生伴侣,祝你生活美满幸福。你就能在心理上获得最大的快乐,你将拥有快乐的每一天!相信你能把握自己快乐而幸福的人生,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奋斗目标,你就成为一个乐观豁达开朗之人!


人为什么活着?又该如何活着?

很多人在追寻生命的意义,尤其是当遇到困难与挫折的时候,不知道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又该如何活着才好。其实,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答案,但归根到底大概也就是以下这几点,一起来看看吧!

我们没有选择生下来的权利,但每一个降生到这个世界的生命都是值得尊重的,尤其是值得自己尊重。我们活着可能会受苦,只是那些苦楚不过是我们不断成长的代价而已。

人为什么要活着呢?活着的理由有很多,为了尊重生命,为了陪伴家人,为了追求梦想,为了活的更好等等,这些都是活着的理由,你敢说,哪一条理由是错误的吗?

刚刚咱们说了,每个人对于这个问题都有自己的答案,因为性格不同,思维能力不同,经历不同,所以认知就会不同,但不管怎样,活着就是幸福,就是为了追求我们心中的幸福,这便是活下去的意义。

那么我们该如何活下去呢?这个问题更好回答,一个人颓废,也是一辈子,跪在大街上乞讨是一辈子,成为某一方面的领军人物也是一辈子,就像那句话一样,哭是一天笑也是一天,那么我们干嘛不笑呢?生命不易,但也充满无限精彩,用心活着,品尝各种味道,这便是最好的活法。


人为什么要活着活着

亲,每个人都有活着的意义,可以给您分享一段感悟,人活着为了生命的存在和延续,为了实现理想和追求,为了体现人生自我的价值活着,不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人应该有所追求,人应该有个目标,假如一个人没有追求没有目标.就仿佛一根游丝,只是漂浮在这个喧嚣世界里的一粒游尘,匆匆的来也可能匆匆的去.活着要有期望,活着要有思念,我活着为了我自己,但是我们决不能只为自己活着,要那样的话,当我们回首往事,会因为我们的碌碌无为而悔恨,会因为我们的虚度年华而懊悔.【摘要】
人为什么要活着活着【提问】
亲,每个人都有活着的意义,可以给您分享一段感悟,人活着为了生命的存在和延续,为了实现理想和追求,为了体现人生自我的价值活着,不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人应该有所追求,人应该有个目标,假如一个人没有追求没有目标.就仿佛一根游丝,只是漂浮在这个喧嚣世界里的一粒游尘,匆匆的来也可能匆匆的去.活着要有期望,活着要有思念,我活着为了我自己,但是我们决不能只为自己活着,要那样的话,当我们回首往事,会因为我们的碌碌无为而悔恨,会因为我们的虚度年华而懊悔.【回答】
您会有自己的梦想,有自己的追求,这就是人的一生【回答】


庄子的人生态度:人要好好地活着,为什么要畏惧死亡?

古往今来,人们对于生命的意义进行了无尽的探讨,只是真正看透了生命的人,却都是凤毛麟角,有人说,世人慌慌张张不过图碎银几两,确实有的人忙忙碌碌一生,不过都是为了生计在奔波。 也有人说,有的人活着却轻于鸿毛,有的人死了却重于泰山,这或许是对人生价值的一种评判,对人生意义的一种体现。 还有人说,好死不如赖活着,这或许是对于死亡和生存的一种对比……只是人生在世,如果想要真正的活的开心通透,可能就必须要思考生命的意义所在。 而这个问题,古今中外的很多思想家们都曾经探讨过,他们也拥有着自己不同的理念,都对生命有着自身不一样的理解,那么,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是如何看待生命的呢?让我们从庄子开始说起,看看先秦诸子不同的人生态度。 庄子的夫人去世了,他的好朋友惠子前来吊唁,惠子是宋国人,属于名家,他虽然没有留下著作,但是作为庄子的朋友和“论敌”,他在《庄子》一书当中出现的频率很高。 这一天,惠子前去吊唁,却发现庄子正以一种傲慢的姿态坐在大厅里,并且敲着瓦罐唱着歌,惠子认为这太不像话。 于是,对庄子说,人家跟了你一辈子,为你打理家庭,为你生儿育女,两人相知相守的也走过了半生,可现在,人家不幸去世了,你不但不哭一哭以表哀思,反而还要唱歌,这难道不是太过分了吗? 庄子回答说,在他的夫人刚刚去世的时候,他也是非常悲痛的,但悲痛的同时,他却想到,一个人的生命从无到有,从生到死,这是一个既定的规律,人的生老病死就像是天下的春夏秋冬一样,非人力可能更改。 所以,现在他的夫人安安静静地躺在天地之,也算是踏踏实实地睡着了,如果他却在那里鬼哭狼嚎,这难道不是太不懂得生命的真谛了吗?庄子的言论,不可谓不惊人,字里行间透露的也是他对于死亡的看法。 确实,天下万物,虽然生态各不相同,但是,终有一天都是要共同面对死亡的,没有任何生物能逃脱这个规律,也没有任何的生物能够绝对的躲避死亡,或十年是死,一百年也是死,仁者、圣人会死,恶棍、傻瓜也会死。 而且尧舜禹也只在活着的时候是尧舜禹,等他们死了就是腐骨,而夏桀商纣,也只是在活着的时候是暴君,等他们死了也同样都是腐骨,那“腐骨”和“腐骨”又有什么区别呢?可见,死亡面前是人人平等。 那么,既然如此,人又何必去纠结于死亡,何必纠结于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纠结于该怎么样,不该怎么样?这不过是顺应了自然万物的规律,又有什么可以或者不可以呢? 所以,当妻子去世,庄子可以哭,也可以笑,当然也可以唱歌,同样的,当庄子去世之后也一样,他的朋友也一样可以哭,可以笑,可以唱歌,为什么呢? 就因为一个人的人生与其他人的人生是无关的,一个人的存在不应该因为其他的人而有所改善,或者说,一个人的存在不应该因为其他的外界因素而终止,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好好的过好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去干预他人的生活,哪怕是亲人,是夫妻,是朋友,也都不应该。 对于这一点,庄子不仅表达了一次,其中,最为著名也最为常见的例子,当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了。 这也是庄子和惠子之间的故事,有一天庄子和惠子在桥上休闲,那时候,还没有工业污染,也没有化学洗涤剂,河水还很清澈,可以清晰地看到鱼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游,于是,庄子便感慨说,你看到浪里的白条,从从容容地游来游去,这可不就是鱼的快乐吗? 结果,惠子一听立马反驳道,你又不是鱼,哪里知道鱼的快乐?所谓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则回答说,你也不是我,哪里知道我不知鱼的快乐呢?所谓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然后惠子便笑了,说道,这就对了,我并不是你,所以,我也不知道,你到底晓不晓得鱼的快乐,同样的,你也不是鱼,你自然也不知道鱼是否真的快乐。 庄子一听便不高兴了,说道,你从一开始问我的是,你哪里知道鱼的快乐?那我现在就告诉你,我是在这里,也就是在这桥上和水里知道的。 庄子这自然就是在诡辩,毕竟,惠子所谓的汝安知鱼之乐,意思是问你是怎么知道的?而并不是问你从哪里知道的?庄子却回答是在桥上和水里知道的,这岂非是文不对题?明显的强词夺理。 但是,庄子这样的强词夺理却是在隐晦地表达他的态度,表达他对生命的态度。那庄子的生命态度是什么样的呢?很简单,就是我们上面说到的,我的人生与你无关。 实际上,庄子未必不知道自己就是在诡辩,他也真的不是鱼,未必就真的知道鱼是否快乐,他所说的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就是鱼的快乐,这也不过是他自己在即兴的条件下发出的感慨。 鱼快不快乐,他可能不知道,但可以知道的是,他自己当时很快乐,这就是一种共情的能力,或者说是一种移情的能力,说白了就是一种审美态度,有这样的态度,则万物无有不灵,无有不奇,无有不趣,看什么都能够找到自己的乐趣,生活自然也就顺心遂意,总能给自己找到安慰,总能给自己找到存在的意义。 这么看来,惠子反倒是煞风景的人,所以,面对惠子的发问,庄子要强词夺理,就是想要表明自己对于人生意义的理解: 人活着就是要开心,而开心就单纯的开心就好了,至于为什么开心不要管,也不要问,尤其是不要管和问别人为什么开心,真的要管就只问自己,问问自己为什么开心?为什么不开心?仅此而已。 这虽然看上去像是我行我素,但却确确实实表达了一种哲理,人最宝贵的就是生命,那如何去体现自己的生命?就是让自己活的好,活的开心,所以,生命的价值就在于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开开心心,因此每一个人都应该真实而自由的活着,这就是庄子以及他学派的人生态度,也是他们留下的最为宝贵的遗产。 其实,如果深入分析庄子的人生态度的话,那么,用两个字就可以很好的概括,就是自主。什么意思呢?我们先来看庄子讲的一个故事。 庄子说,有个名叫石的木匠带着徒弟到齐国去,路上看见了一棵大树,那棵树的树冠大的可以遮住数千头牛,树的树干粗的要有上百尺,几乎和山顶一样高,四面八方来来往往看的人很多,几乎是摩肩接踵,但是这个木匠却不屑一顾,他的徒弟们不懂,便问他为什么对这棵树没有像别人一样的兴趣?木匠说因为没用,这棵树虽然大,但是木质疏松,什么东西都做不了。 到了晚上,这棵树托梦来问木匠,你真的认为我没用吗?木匠的回答还是非常肯定,对此,树嘲讽地说道,如果我有用能活到今天吗?想来也是,如果这棵树不是因为木质疏松,不是因为什么都做不了,它或许早就被木匠砍光了。 所以,庄子从来都不求有用,也不求有名,他也曾经假借老子的话说,你们管我叫牛,我就跟着你把自己叫牛,你们管我叫马,那我就跟着你管自己叫马,叫牛叫马又有什么关系?我依旧是我,有用和没用都是我,与外人何干呢? 所以,一个人有用或者无用是外人的评判,就像那棵树一样,木匠说,他没用是因为它不能给木匠提供任何的材料,但是,人们却可以在树荫下乘凉,这对于这些人来讲树还没用吗?仿佛是有用的。 因而有没有用自己说了算,别人对自己的称呼也好,评价也好,又有什么值得在意的呢?因此,自主的思想和意识在庄子的人生态度当中占据着很高的地位。 也正因如此,庄子的治世观念以及他的为官之道都是如此。 看庄子的为官之道,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庄子的履历,庄子是做过官的,他曾经短时间的在宋国做过漆园吏,但是,后来就终身不仕了,哪怕楚国拜他为相,他都不肯。 曾经楚威王派两位楚国大夫下来传达自己想要聘庄子为相的意图,但是,这两个人千里迢迢来到的时候,正在钓鱼的庄子对他们不屑一顾。 他问这两位大夫,听说贵国有一种神龟,死了3000年,但是贵国的大王把他当宝贝的不得了,小心翼翼,恭恭敬敬的珍藏在庙堂之上,但是,这只乌龟是宁愿死去留下骨头享受富贵呢?还是宁愿活着拖着尾巴在泥潭里打滚呢?两位大夫不假思索的异口同声,那还用问吗?当然是在泥潭里打滚了。 听到此话,庄子便说,二位可以回去了,我也想继续过自由的生活。 从这里就可以看到,庄子与其他很多人的人生观念是不同,像儒家讲究积极入世,墨家甚至主张自始至终的劳动,法家更是务实,在这些学派当中,功名利禄可能不是最重要,但是一定不可缺少。 可庄子不同,世人看中的财富也好,地位也好,在庄子那里都不是最重要的,庄子只依靠着自己的心性生活,丞相之位比不上他的自由,也比不上他所喜欢的东西重要。 这就跟他的好朋友惠子不一样,惠子是做过大官的,而且还非常在意官位,他甚至一度担心自己的丞相之位会被庄子抢走,也正如此,惠子一直都被束缚在地位的意识当中,这可能也是他在与庄子辩论的时候经常失败的原因吧! 当然太过在意某个人某件事,就会自然而然地为不值得的人、不值得的事,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那说了这么多,庄子的人生追求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就是真实而自由,庄子认为真实而自由是人生的价值,也是生命的价值。就像是马一样,马的马蹄可以踏霜雪,可以踏春草,它的毛可以御风寒,饿了可以自己找食物,渴了也可以自己喝水,高兴了就在草原上撒欢,这就是真性情,而这样的生活就是真实而自由的。 庄子还说,马原来可以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但是当伯乐出现之后,他开始训马,钉马掌套缰绳,马的天性被遏制了不少,后来,他又令行禁止,马的天性也就基本上被扼杀,从此,马就成为了人们的坐骑,再也没有真实和自由可言,而这样的马,即便被人们当千里马呵护,但他们同样也是不快乐的。 所以作为人,首先要率性,要秉承天性顺其自然,按照天性来生活,鹰就该在天上飞翔,鱼就该在水里游动,这就是真实,也就是自由,真实而又自由,人就会快乐。 再比如,就说人们习以为常的猪,如果它被选择作为祭祀的用品,那么,就会被人们好好喂养,死后还会在他的身体下面铺上洁白的茅草,它的身体会被庄重地放在最好的盘子里,人们甚至还会在上面雕刻一朵花,可是,猪真正想要的生活是这样的吗?不是,它只不过是想留在猪圈里吃糟糠而已,所谓,以生命为代价换来的好并不是它想要的。 所以,活着就该真实而自由,而不是让一部分人和事物去过另一部分人和事物规定的好日子,毕竟,一部分人认为的好并非是另一部分人认为的好,强加在另一群体身上的规则是痛苦的。 这是庄子告诉我们最重要的道理,做人既要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也不要想当然的认为自己想要的就是别人想要的,如此才能够更好的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别人,也不太过在意别人的看法,让自己的生存空间更加的安稳,也让别人在与自己相处的时候更加轻松自在。 所谓,若为自由故,草鞋走山路。我们都听说过一个词,叫安之若素,也就是说,真正的问题其实并不在于苦不苦,而在于真不真实?自不自由?每个人对于苦乐的定义是不一样的,强迫别人过苦日子固然不对,但是强迫他们过所谓的好日子也不对,毕竟虽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是己所甚欲,也要勿施于人。 事实上,所有人在世俗当中翻滚的时候,部分人在对世俗的追求嗤之以鼻的时候,这些人一定都会面对两个问题,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可贵?什么东西又最有价值?这个问题,每个人的回答都不一样。 但是如果想要拥有更好的生活,那么,率先认识自己是最重要的,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不清楚,连自己想要什么都不明白,那么所做出的努力又有什么依据呢?而如果努力没有依据,前行又会有什么方向呢? 而如果我们认清了自己,才能够更加容易地做到真实和自由,就像庄子一样,知道自己的想要的是什么。 所以,哪怕楚国请他做丞相他也不乐意,他只是自顾自地追求着自身的兴趣爱好,体现着自己的价值。当然话说回来,所有的真性情也都要放在现实的基础上,放在道德和规则的基础上,在不影响其他人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做自我是最好的选择。

上一篇:心很累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