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烟令是哪一年颁布的
2013年12月29日。禁烟令是北京对北京地区吸烟人群的一项相关禁令,又称《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范围若干规定》,于2012年5月1日正式在北京施行。届时该市餐厅、网吧以及体育馆等10类场所将全面禁止吸烟。按照规定,各大、中型餐厅应提倡全面禁烟,分区管理中,75%面积为无烟区,25%面积以内设密闭隔离的吸烟区,而500平方米以下的小型餐厅,在餐厅内要采取控烟措施。吸烟有害健康,对被动吸烟者的伤害可能比对吸烟者本人还要厉害。如果由于养成了对吸烟的依赖,一时也改不掉,当然这属于吸烟者本人的自由,任何人不得侵犯。但是问题在于吸烟者在享受自己的自由时,不得侵犯不吸烟者呼吸清洁空气的权利,更不得侵害他人的健康权。法律在这方面的作用就在于,在吸烟自由与他人的健康权之间保持一个平衡,规定在公共场所不抽烟或划定一个抽烟区,正是保持这种平衡的一个大家都可以接受的选择。法律依据:《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第十一条下列公共场所的室外区域全面禁止吸烟:(一)托幼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学校、活动中心、教育培训机构等以未成年人为主要活动人群的公共场所的室外区域;(二)高等学校的室外教学区域;(三)妇幼保健机构、儿童医院、妇产医院的室外区域;(四)体育、健身场馆的室外观众坐席、赛场区域;(五)公共交通工具的室外等候区域;(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止吸烟的室外场所。
禁烟令什么时候实施的
禁烟令于2010年5月1日正式在北京施行。届时该市餐厅、网吧以及体育馆等10类场所将全面禁止吸烟。按照规定,各大、中型餐厅应提倡全面禁烟,分区管理中,75%面积为无烟区,25%面积以内设密闭隔离的吸烟区,而500平方米以下的小型餐厅,在餐厅内要采取控烟措施。吸烟有害健康。如果由于养成了对吸烟的依赖,一时也改不掉,当然这属于吸烟者本人的自由,任何人不得侵犯。但是问题在于吸烟者在享受自己的自由时,不得侵犯不吸烟者呼吸清洁空气的权利,更不得侵害他人的健康权。法律在这方面的作用就在于,在吸烟自由与他人的健康权之间保持一个平衡,规定在公共场所不抽烟或划定一个抽烟区,正是保持这种平衡的一个大家都可以接受的选择。【法律依据】《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第十一条下列公共场所的室外区域全面禁止吸烟:(一)托幼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学校、活动中心、教育培训机构等以未成年人为主要活动人群的公共场所的室外区域;(二)高等学校的室外教学区域;(三)妇幼保健机构、儿童医院、妇产医院的室外区域;(四)体育、健身场馆的室外观众坐席、赛场区域;(五)公共交通工具的室外等候区域;(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止吸烟的室外场所。
北京禁烟令历史
史上最严禁烟令为题写一篇作文 被称为史上最严控烟令的北京市控烟条例正式实施。 根据条例规定,一切“带顶带盖儿”的地方或者排队等候的队伍中都不能吸烟,此外,幼儿园、中小学校、文物保护单位、儿童医院等地的室外区域也全面禁烟。(新京报6月2日文) 这两天,北京“禁烟令”成了网上热门话题。 许多网民对“禁烟令”的效果持怀疑态度。果不其然,在记者的调查中,我们看到医院:清洁工6小时捡上千烟蒂、公交站台男子站孕妇旁吸烟、写字楼楼道变身“吸烟室”等等问题不断。 吸烟的害处,全国人民都知道。可这样百害无一利的烟草就是消灭不掉。 据媒体报道,全国的烟枪级烟民将近3亿人口,而在公共场所被迫吸二手烟的人自然更多。虽然国家在政策上提倡戒烟,不得随处吸烟的规定已有多年,但执行成效一直不佳。 究其原因,一是吸烟者的炫富以及其身份表彰所代表的消费能力;二是制烟收入归属省、市,更是部分辖区税收的重要来源,执行禁烟法令时相对力不从心。所以,史上最严控烟令的北京市控烟条例广受质疑也不足为怪。 既然号称最严,那么如何保证效果才是重中之重。为此,我们看到的禁烟首日的首张“责令改正通知书”:朝阳区白家庄的海底捞门店,让支持禁烟的人们拍手称快。 但这毕竟是卫生部门执法的成果,如仅靠卫生部门来执法落实,恐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笔者认为,落实好禁烟令,需要各个部门、各个行业、全北京市民的共同参与,进一步的加大宣传和整治力度。 作为人员密集的火车站,他们的做法给大家作了个好的示范。经济日报报道,北京铁路局细化了控烟举措,努力为旅客创造健康、文明的出行环境。 即:从2015年6月1日起,在北京地区各客运车站的室内所有区域禁止吸烟,包括车站售票厅、候车区、地下通道、卫生间等。铁路部门还利用列车广播、视频提示等多种方式,在进京旅客列车上加强《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的宣传。 在北京,外来人口很多。如果能够在外来人口中,禁烟令产生良好的效果,禁烟令执行的效果必将有所体现。 宣传铺天盖地、整治下重手。希望史上最严禁烟令真正能发挥效果,给烟民和非烟民一个良好的呼吸环境。 北京禁烟令内容是什么 第一条为了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提倡社会公德,减少吸烟造成的危害,根据《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下列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一)医疗机构的室内区域; (二)托儿所、幼儿园; (三)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 (四)高等学校和其他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学区域; (五)影剧院、音乐厅、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科技馆、档案馆、少年宫、纪念馆等科教、文化、艺术场所; (六)商业、金融业、邮政业和电信业的营业厅; (七)公共汽车、出租车、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工具内及其售票厅、室内站台; (八)对社会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 (九)体育馆、健身馆; (十)健身场,体育场的比赛区和座席区。 第三条下列公共场所可以设置吸烟室或者划定吸烟区,吸烟室或者吸烟区以外的区域禁止吸烟: (一)餐饮、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经营场所的服务区域; (二)公园、游乐场等公共场所; (三)飞机、火车、长途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的等候室。 第四条宾馆、旅店、招待所、培训中心、度假村等提供住宿休息服务的经营场所,应当按照规定设置无烟客房或者无烟楼层。 第五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办公、会议等工作场所和食堂、通道、电梯、卫生间等内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除前款规定以外的单位内部的禁止吸烟公共场所,并做好相关管理工作。 鼓励创建无烟单位。 第六条按照本规定第三条的规定设置吸烟室或者划定吸烟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二)设置明显的标志; (三)与非吸烟室、非吸烟区隔离; (四)远离人员密集区域和行人必经的主要通道。 第七条设置吸烟室或者划定吸烟区的公共场所所在单位,应当加强禁止吸烟的宣传教育,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取消吸烟室或者吸烟区。 第八条禁止吸烟公共场所的所在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在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设置明显统一的禁止吸烟标志,加强吸烟有害健康和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宣传教育工作,并及时劝阻、制止公共场所内的吸烟行为。 第九条全社会都应当支持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工作。 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烟草危害、吸烟有害健康和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营造无烟环境的意识。 第十条禁止吸烟公共场所的所在单位不履行《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和本规定确定的职责的,由市或者区、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按照《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予以处理。 市或者区、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可以委托市或者区、县卫生局实施前款规定的行政处罚。 第十一条本规定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北京《禁烟令》的内容是什么 所有室内公共场所一律禁止吸烟。同时,以未成年人为主要活动人群的公共场所的室外区域,高等学校的室外教学区域,妇幼保健机构、儿童医院、妇产医院的室外区域,体育、健身场馆的室外观众坐席、赛场区域,公共交通工具的室外等候区域等也全面禁止吸烟。个人在禁止吸烟场所(区域)吸烟的,可处以5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 禁烟令是北京对北京地区吸烟人群的一项相关禁令,又称《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范围若干规定》,于2010年5月1日正式在北京施行。届时该市餐厅、网吧以及体育馆等10类场所将全面禁止吸烟。按照规定,各大、中型餐厅应提倡全面禁烟,分区管理中,75%面积为无烟区,25%面积以内设密闭隔离的吸烟区。 《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范围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中提到,如果市民在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吸烟且不听劝阻,市和区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可处以50元以下罚款,同时将处罚禁止吸烟公共场所所在单位。但在正式规定中,这一双罚制改成了单罚制,即只处罚后者。但是,单位尽到了劝阻的义务以及设置相关标识的义务,将不会被处罚。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禁烟令是哪一年 未成年人应该禁烟,上海有这里的“禁烟令”不是别的,而是特指将于今年3月1日起开始正式生效的《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中的一项内容。 去年11月25日,上海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表决通过了该条例,其中条例第24项规定:“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有意思的是,尽管该条例尚未实施,日前,上海阳光社区青少年服务中心对上述规定搞了个民意调查测验,报告显示68.7%的被访者表示“理解支持”,但同时又有73.6%的人认为该规定将是聋子的耳朵,“意义不大,不会生效。” (1月7日《中国青年报》)。 史上最严禁烟令为题写一篇作文 被称为史上最严控烟令的北京市控烟条例正式实施。 根据条例规定,一切“带顶带盖儿”的地方或者排队等候的队伍中都不能吸烟,此外,幼儿园、中小学校、文物保护单位、儿童医院等地的室外区域也全面禁烟。(新京报6月2日文) 这两天,北京“禁烟令”成了网上热门话题。 许多网民对“禁烟令”的效果持怀疑态度。果不其然,在记者的调查中,我们看到医院:清洁工6小时捡上千烟蒂、公交站台男子站孕妇旁吸烟、写字楼楼道变身“吸烟室”等等问题不断。 吸烟的害处,全国人民都知道。可这样百害无一利的烟草就是消灭不掉。 据媒体报道,全国的烟枪级烟民将近3亿人口,而在公共场所被迫吸二手烟的人自然更多。虽然国家在政策上提倡戒烟,不得随处吸烟的规定已有多年,但执行成效一直不佳。 究其原因,一是吸烟者的炫富以及其身份表彰所代表的消费能力;二是制烟收入归属省、市,更是部分辖区税收的重要来源,执行禁烟法令时相对力不从心。所以,史上最严控烟令的北京市控烟条例广受质疑也不足为怪。 既然号称最严,那么如何保证效果才是重中之重。为此,我们看到的禁烟首日的首张“责令改正通知书”:朝阳区白家庄的海底捞门店,让支持禁烟的人们拍手称快。 但这毕竟是卫生部门执法的成果,如仅靠卫生部门来执法落实,恐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笔者认为,落实好禁烟令,需要各个部门、各个行业、全北京市民的共同参与,进一步的加大宣传和整治力度。 作为人员密集的火车站,他们的做法给大家作了个好的示范。经济日报报道,北京铁路局细化了控烟举措,努力为旅客创造健康、文明的出行环境。 即:从2015年6月1日起,在北京地区各客运车站的室内所有区域禁止吸烟,包括车站售票厅、候车区、地下通道、卫生间等。铁路部门还利用列车广播、视频提示等多种方式,在进京旅客列车上加强《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的宣传。 在北京,外来人口很多。如果能够在外来人口中,禁烟令产生良好的效果,禁烟令执行的效果必将有所体现。 宣传铺天盖地、整治下重手。希望史上最严禁烟令真正能发挥效果,给烟民和非烟民一个良好的呼吸环境。 北京《禁烟令》的内容是什么,最好是全文 第一条为了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提倡社会公德,减少吸烟造成的危害,根据《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下列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一)医疗机构的室内区域; (二)托儿所、幼儿园; (三)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 (四)高等学校和其他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学区域; (五)影剧院、音乐厅、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科技馆、档案馆、少年宫、纪念馆等科教、文化、艺术场所; (六)商业、金融业、邮政业和电信业的营业厅; (七)公共汽车、出租车、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工具内及其售票厅、室内站台; (八)对社会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 (九)体育馆、健身馆; (十)健身场,体育场的比赛区和座席区。 第三条下列公共场所可以设置吸烟室或者划定吸烟区,吸烟室或者吸烟区以外的区域禁止吸烟: (一)餐饮、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经营场所的服务区域; (二)公园、游乐场等公共场所; (三)飞机、火车、长途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的等候室。 第四条宾馆、旅店、招待所、培训中心、度假村等提供住宿休息服务的经营场所,应当按照规定设置无烟客房或者无烟楼层。 第五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办公、会议等工作场所和食堂、通道、电梯、卫生间等内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除前款规定以外的单位内部的禁止吸烟公共场所,并做好相关管理工作。 鼓励创建无烟单位。 第六条按照本规定第三条的规定设置吸烟室或者划定吸烟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二)设置明显的标志; (三)与非吸烟室、非吸烟区隔离; (四)远离人员密集区域和行人必经的主要通道。 第七条设置吸烟室或者划定吸烟区的公共场所所在单位,应当加强禁止吸烟的宣传教育,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取消吸烟室或者吸烟区。 第八条禁止吸烟公共场所的所在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在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设置明显统一的禁止吸烟标志,加强吸烟有害健康和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宣传教育工作,并及时劝阻、制止公共场所内的吸烟行为。 第九条全社会都应当支持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工作。 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烟草危害、吸烟有害健康和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营造无烟环境的意识。 第十条禁止吸烟公共场所的所在单位不履行《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和本规定确定的职责的,由市或者区、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按照《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予以处理。 市或者区、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可以委托市或者区、县卫生局实施前款规定的行政处罚。 第十一条本规定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北京禁烟规定
北京禁烟规定为:1、所有室内公共场所一律禁烟此外,体育、健身场馆的室外观众坐席、赛场区域;妇幼保健机构、儿童医院、妇产医院的室外区域;公共交通工具的室外等候区域等也全面禁止吸烟。2、没有设立吸烟点的公共场所室外区域全面禁烟,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单位、公园、游乐园等一些公共场所的室外区域可以设立吸烟点,吸烟点以外的区域禁止吸烟。没有设立吸烟点的公共场所室外区域属于全面禁止吸烟的场所。3、对不听劝阻并扰乱公共秩序的,可向公安机关报案禁止吸烟场所(区域)的经营者、管理者在禁止吸烟场所(区域)不得放置烟具和设置烟草广告。对违法吸烟行为予以劝阻,对不听劝阻的要求其离开。对不听劝阻并扰乱公共秩序的,向公安机关报案。4、吸烟将可罚款500元个人违反条例规定,在禁止吸烟场所(区域)吸烟的,由相应主管部门行政执法人员责令立即改正,并可处以五十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5、全面禁止所有烟草广告全面禁止所有的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6、烟盒图形警示不得小于包装面积1/2烟草制品生产者应当在烟草制品包装上印制带有说明烟草使用具体危害的文字和图形警示,向公众警示教育烟草烟雾危害。其中图形警示面积不得小于包装面积的二分之一。7、禁止公款购烟在各类公务和大型公共活动中,主办方不得提供、使用或者赠予烟草制品。不得使用或者变相使用财政性资金购买烟草制品。8、公职人员不在公务活动中吸烟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在公务活动中吸烟,教师不在学生面前吸烟,医务人员不在病人面前吸烟。9、电影电视剧不得出现烟草标识电影、电视剧及其他节目中不得出现烟草的品牌标识和相关内容,以及变相烟草广告;不得出现在禁止吸烟的场所吸烟的镜头;不得表现未成年人买烟、吸烟等将烟草与未成年人相联系的情节;不得出现有未成年人在场的吸烟镜头等。10、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制品烟草制品销售者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制品。对难以确认是否为未成年人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对不能出示身份证件的,不得向其销售烟草制品。禁烟令什么时候实施的:于2010年5月1日正式在北京施行。届时该市餐厅、网吧以及体育馆等10类场所将全面禁止吸烟。按照规定,各大、中型餐厅应提倡全面禁烟,分区管理中,75%面积为无烟区,25%面积以内设密闭隔离的吸烟区,而500平方米以下的小型餐厅,在餐厅内要采取控烟措施。综上所述,禁烟令于2010年5月1日正式在北京施行。届时该市餐厅、网吧以及体育馆等10类场所将全面禁止吸烟。【法律依据】:《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第十条下列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室外区域禁止吸烟:(一)幼儿园、中小学校、少年宫、儿童福利机构等以未成年人为主要活动人群的场所;(二)对社会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三)体育场、健身场的比赛区和坐席区;(四)妇幼保健机构、儿童医院。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举办大型活动的需要,临时划定禁止吸烟的室外区域。
禁烟令有哪些规定
由于吸烟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所以我们国家就是新的禁烟令,那么这个禁烟令一般是对什么地区进行实施的,关于禁烟令的规定有哪些?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我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一、禁烟令 禁烟令是北京对北京地区吸烟人群的一项相关禁令,又称《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范围若干规定》,于2010年5月1日正式在北京施行。届时该市餐厅、网吧以及体育馆等10类场所将全面禁止吸烟。按照规定,各大、中型餐厅应提倡全面禁烟,分区管理中,75%面积为无烟区,25%面积以内设密闭隔离的吸烟区,而500平方米以下的小型餐厅,在餐厅内要采取控烟措施。2013年12月2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模范遵守公共场所禁烟规定,以实际行动作出表率,自觉维护法规制度权威和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形象2014年11月24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卫生计生委起草的《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送审稿)》,并公开征求意见。这是我国首次拟制定行政法规在全国范围全面控烟。所有室内公共场所一律禁止吸烟。同时,以未成年人为主要活动人群的公共场所的室外区域,高等学校的室外教学区域,妇幼保健机构、儿童医院、妇产医院的室外区域,体育、健身场馆的室外观众坐席、赛场区域,公共交通工具的室外等候区域等也全面禁止吸烟。个人在禁止吸烟场所(区域)吸烟的,可处以5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二、禁烟令有哪些规定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 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于2011年在中国全面实施。这意味着中国要在三年内实现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的承诺。 2011年3月24日新版《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由卫生部印发,将于2011年5月1日起实施。《细则》规定。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据悉,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国家控烟办主任杨*焕已经勾勒出未来五年“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的路线图:在室内公共场所看不到有人吸烟、闻不到烟味;所有公共场所看不到和听不到任何形式的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不再有向青少年销售香烟或由青少年销售烟草制品的现象。 限于执法成本不罚个人 《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范围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中提到,如果市民在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吸烟且不听劝阻,市和区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可处以50元以下罚款,同时将处罚禁止吸烟公共场所所在单位。但在正式规定中,这一双罚制改成了单罚制,即只处罚后者。但是,单位尽到了劝阻的义务以及设置相关标识的义务,将不会被处罚。 北京扩大禁烟 10类禁烟公共场所:医疗机构的室内区域;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和其他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学区域;影剧院、音乐厅、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科技馆、档案馆、少年宫、纪念馆等科教、文化、艺术场所;商业、金融业、邮政业和电信业的营业厅;公共汽车、出租车、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工具内及其售票厅、室内站台;对社会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体育馆、健身馆;健身场,体育场的比赛区和坐席区。 领导干部模范遵守公共场所禁烟规定 2013年12月2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包括各级领导干部不得在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吸烟、各级党政机关公务活动中严禁吸烟、要把各级党政机关建成无烟机关在内的五项要求。 2014年11月24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卫生计生委起草的《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送审稿)》,并公开征求意见。这是我国首次拟制定行政法规在全国范围全面控烟。所有室内公共场所一律禁止吸烟。同时,以未成年人为主要活动人群的公共场所的室外区域,高等学校的室外教学区域,妇幼保健机构、儿童医院、妇产医院的室外区域,体育、健身场馆的室外观众坐席、赛场区域,公共交通工具的室外等候区域等也全面禁止吸烟。个人在禁止吸烟场所(区域)吸烟的,可处以5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
禁烟内容
法律分析:实行禁烟管理责任制、张贴禁烟标志、室内全面禁烟、户外设吸烟区、院内不得销售香烟、工作人员主动劝诫、违规工作人员考评扣分。不得在学校、医院、体育场馆、公共文化场馆、公共交通工具等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吸烟,在其他有禁止吸烟标识的公共场所要带头不吸烟。同时,要积极做好禁烟控烟宣传教育和引导工作,督促公共场所经营者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警语和标志,及时劝阻和制止他人违规在公共场所吸烟。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一百二十四条 违反本法第五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在学校、幼儿园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公共场所吸烟、饮酒的,由卫生健康、教育、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场所管理者未及时制止的,由卫生健康、教育、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给予警告,并处一万元以下罚款。